宏圓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第一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1
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來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部《心經》,在我們中國佛教中的地位非常的崇高,持誦者也非常的多,可以說是風行天下,其普及程度確實不在《佛說阿彌陀經》和《金剛經》之下。雖然《心經》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字,但是含義卻極為廣博而精深。《心經》是整個大乘佛法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它給一切眾生打破迷情妄執,啟示解脫法門,處處即色明空,層層破妄顯真,廣闡諸法皆空之理。
我們經常說要看破、放下,要是真正的做到看破放下,就要從這部經來下手。我們在講經之前,還是按照講經的慣例,用天台的五重玄義介紹一下這部經的大意。
所謂的玄義並不是深奧玄妙不可測,而是將經文所含的幽微玄妙之意,分五個層次來挖掘、疏解出來,使大家能夠理解明白。
這五重玄義,第一是釋名;第二、顯體;第三、明宗;第四、力用;第五、判教。
我們先來看釋名。
釋名就是解釋經題,每一部經都像人一樣有一個名字,每一個名字都有它一個特定的含義意義。將經題字面的意思和內在的含義解釋出來就叫做釋名。
佛經有七種立名方式。第一種是以人為名,比如《佛說阿彌陀經》、《維摩詰所說經》。這裡佛、阿彌陀、還有維摩詰居士都是人名,這就是以人為名;第二種以法為名,如《涅槃經》。涅槃是佛所說的法,以法為經名;第三以喻為名,就是為了讓大家容易理解經中的意義,用比喻來命名,如《梵網經》。大梵天王宮殿里掛著的因陀羅網,每個網眼裡都鑲了一顆摩尼寶珠,顆顆寶珠明亮如鏡,互相輝映、重重交疊、莊嚴尊貴。這裡用梵網做比喻,是為了顯示佛的教門重重無盡、法法無窮、莊嚴法身、光明遍徹、無所障礙,這是以比喻的手法來立經名;第四是以人、法為名,如《佛說仁王般若經》,是佛對十六個國王說的,佛和人王都是人、般若是法,所以是以人和法立名;第五個以法、喻為名,法和比喻為名,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是法、心是比喻。那為什麼說心是比喻呢?我們會在後面給大家講解;第六個以人、喻為名,人和比喻,如《菩薩瓔珞經》。菩薩是人、瓔珞比喻莊嚴之意,所以是人、喻為名;第七個是具足為名,人、法、喻具足,如《佛說雨寶陀羅尼經》,佛是人、雨寶是比喻、陀羅尼是法,人、法、喻具足,所以是以人、法、喻具足為名。我們佛經的立名方式不外乎這七種。
剛才我們已經說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以法、喻為名,下面我們來具體地解釋一下經名的含義。
般若是梵文,意義很廣內涵幽深,把它譯成智慧或者大智慧都不能完善地表達般若的含義。智論中說,般若即實相,智慧淺薄不可稱,所以沿用原音般若,這是佛經五不翻譯中的尊重不翻。
古來的譯經有這麼個譯經的規則,對於印度佛經中的專門的名詞有五種不翻:第一是秘密不翻。佛經里有許多的咒語有秘密的意思和作用,所以不翻。我們所讀的咒語都是梵文,不翻的,秘密不翻;第二個叫廣義不翻。有些佛教的名詞含有多個意思,比如我們《藥師經》當中的薄伽梵,是佛的名號之一,有六種意思:熾盛、自在、端嚴、名稱、吉祥和尊貴,如果只翻譯成尊貴就失去了吉祥的意思,如果翻譯成吉祥就失去了尊貴和自在的意義,所以不翻;第三個是此土無不翻。我們震旦國沒有,不做翻譯。如:庵摩羅果譯為無垢清凈,是印度的一種水果,我們中國因為沒有這種水果,所以不翻;第四個順古不翻。比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古人譯的,以後的譯經師就照用,不做新的翻譯,以免造成混亂;第五個是尊重不翻。如般若二字,般若含義深遠,不容易貼切地翻譯成中文,所以尊重不翻。我們可以試著這樣來理解般若的意思:就是通達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應用得圓融無礙、恰到好處。如果這樣講般若的含義,還稍微能表達它的一點意思。簡單地講,般若就是妙智慧或者真心。妙智慧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世間的聰明,我們叫世智聰辯,也不是外道有漏法修得的智慧,而是含有無漏法之聖意的無上妙智,是宇宙間真正的大智慧,它是自性中本具的無漏智,完全由真心流露出來,是離過絕非、是真實、是純凈無染、是唯正無邪的。如果我們用世間聰明的話,那我們是不能理解般若智慧的。般若是一個了達宇宙人生真相的、由清凈本性所流露出來的智慧。我們世間的哲學,是建立在我們這個三維的這麼一個基礎上的哲理,而這個佛法的真理是建立在十法界的真理,超越世間法的,是知無所知、是沒有窮盡的、是真心實相的妙用。而我們世間的智慧,是所知、是分別,就是我們的所知和經驗、和意識的這種積累。這種所知的積累,經驗、意識、繼而就是分別。分別是最壞的妄心,我們把這個來作為一種聰明,其實你要是再加以分別、再加以執著的話,它就變成我們的障礙了,影響了我們清凈智慧顯露出來,所以它又稱為所知障。我們說我們的般若智慧是知無所知,不是像傻瓜、獃子一樣對什麼事情都無動於衷,而是不加以分別取捨,對好壞、長短、是非了了分明,只是對好的不愛不取,對壞的不憎不厭,隨緣。
曾經有個讀《金剛經》的居士來找我,給我大談般若智慧,跟我說了,師父,學了以後還要把它忘記。我說那既然要忘記它,為什麼還要學呢,不是多此一舉嗎?你學了再去忘,這又多了一層分別心,又多了一層的執著心,我們只是不在心裡留下任何的痕迹就對了。不用取捨的心,因為這些好壞無非是你的妄心分別,都是夢幻泡影,了不可得。既然是夢幻泡影、了不可得,又何必被假象所惑,隨著外境而去妄動呢。就像我們古人,在唐朝的時候都是圓盤大臉稱為美女,形容唐玄奘的母親圓盤大臉,形容楊貴妃圓盤大臉非常有福報,美人,我們現在叫美女。而我們現在形容蛇精臉,下巴整的非常尖,稱為這種是美女,其實這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事物的本身並沒有一個好與壞,美和丑也沒有一個好與壞,之所以有個好與壞,完全是由於人的生活習慣、人的喜好厭惡,而形成的妄想之見所導致的這種分別。如果將這個習氣消除,妄想沒有了,我們試想一下,哪還有一個美與丑、那還有一個好與壞呢。都是我們個人的習慣、習氣繼而加以分別的,然後就形成了執著是好還是惡,好的我們就想得到、拚命地索取,厭惡的我們就生嗔恨心,造種種的業,我們就是這樣,是我們自己的分別。
有人會說,東西沒有好壞,這個人總有好與壞吧?我們見到好多的人無惡不作,還有的人老老實實與人為善,這是我們世間人的好與壞。是的,人的行為的確有好有壞之分,佛教也勸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因為人的行為不同,造就了一切眾生的正報和依報等等方面的不同。同樣生活在世間,有的人大富大貴;有的人窮困潦倒;有的人兒孫滿堂;有的人孤獨終老。那這些苦樂貧富的背後,都遵循著一條因果定律。
所以佛經中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環境和遭遇所受的這個果報,都是我們前世所造的因。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今生的所作所為,就是你後世的果報。這其中的因緣果報雖然極其錯綜複雜,但是正像人們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樣的規律是不變的,我們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好的果報也是自作自受,壞的同樣也是自作自受,因緣果報絲毫不差。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其實也是在害自己。
我們看過去殺業重,感得身體多病多災,壽命短促。說明雖然你剝奪了別人的生命,其實你也在剝奪你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應該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雖然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會遇到一些惡人,我們不要去厭惡他,也不要去蔑視他,更不要去傷害他,能勸我們就勸他改惡向善,不能勸我們也生起這種禮敬的心、尊重的心,而絕不去傷害他。
曾經有居士來找我,說師父你看這個人總是跟我過不去。我就跟他說了,那他怎麼不跟我過不去呢,這是因為你們前世你們的因緣。因緣法裡面大家都是平等的,他跟你過不去,你明白了因緣法,你知道了是我前世我做過對不起他的事,我們結了惡緣,現在我用這種平等心、慈悲心我來給他化解,我來忍讓,我來忍讓,這樣就是隨緣消舊業。我們沒有一點怨恨的心,同時我們還要生起這種憐憫慈悲的心,不要去怨恨任何的眾生,沒有無緣無故的果,都是我們前世自己造的。如果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了,你是不會怨天尤人的,你會生活的非常坦然的,沒有任何的怨恨,都是我們曾經造的,是不是。同樣,別人為什麼能夠一帆風順,而我們為什麼就會遇到這些災難,這不都是我們自己所造的因緣嗎?我們自己所感來的果報。
用這種心態去處世、去生活,那我們的心量就大了,我們就能容忍各種各樣的眾生,同時成就了我們,我們心量大不就成就了我們自己了嘛。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真理方面來分析事物,不要去只看眼前的現象,如果這樣我們就活在目光狹窄、心量非常小、自私自利的狀態當中。包括我們今天學佛了,誰又會化解這些冤讎?每個眾生都找每個眾生的理由,都是別人不對,沒有一個來問自己這就是我自己的業障。世間有句實話,哪個廟都有屈死的鬼,而師父給這句話的改變,哪個廟都沒有屈死的鬼。就是這樣,沒有冤的,一個冤的都沒有,都是我們曾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在受我們的果報,我們自己造的因,我們現在正在受果,我們一定要用一種隨緣消舊業,這種坦然的心態來處世。
好,我們再回到經文,般若又分三種: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實相般若是眾生本來的面目,是如來的法身,也可以叫做妙明真心、佛性、法性、真如、涅槃、大圓覺海、菩提。實相離一切虛妄之相,沒有一相可得。就像《金剛經》中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說實相無相。
師父給大家做一個比喻,就像我們因為電和風扇這兩個因緣,風扇在快速轉動的時候,就會有這種圓的影相,這個影相是虛妄之相,是不可得的相。有一次我在講完這個經,下課以後我在外面散步,我就看我們花園裡的花開的非常鮮艷,但是師父突然感覺到,它是虛妄之相,都是花的細胞在剎那剎那生滅的變化,只不過它變化的速度非常的快,我們眾生感覺不到。它因緣組合的非常快,因緣變化的非常快,而我們就執著這個花這麼美麗它就是真實存在的,其實不知道它是每一個細胞生滅變化非常的快速。就像風扇在運轉,它產生圓的形狀的時候,圓圈形狀的時候,我們不懂的時候,就認為這個圓是真實存在的,其實不知道它這種相是虛妄之相。任何我們眼所見的相,都是因緣變化所產生的虛妄之相,所以佛跟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看小河流水,看著這個河水在流,我們認為都是水,我們把它再解剖以後,剎那的剛才那一滴水早已經過去了,不是我們眼前所見到的,它是由無數個水滴在組成,在不斷的組成不斷的變化。就像師父剛才說的,三片風扇葉子所組成的圓圈,其實你所見到的圓圈早已經變化沒有了,一個轉一圈,一個轉一圈,早已經剎那剎那的變化,只不過我們的心不夠清凈,我們觀測不出來。所以說我們沒有一物不是虛妄之相。我們眼所見,六根所接觸的沒有一項不是剎那在變化的,包括我們人在內。你們今天看的師父和昨天看的師父已經在變化了,師父的細胞已經在變化了,師父昨天吃的米飯已經沒有了,今天早上吃的饅頭,饅頭的變化又組合了師父的細胞,已經在變化了。佛跟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實相無相,實相無相又具足恆河沙數功德之相。沒有一法它不具足,所以又叫做實相無不相;實相無相無不相,就是說實相雖然離一切虛妄之相,但是本性不空,雖然具足,但是自性本寂,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如果說有,是空之有,沒有一相可得;如果說是空,是有之空,沒有一法不具,沒有一法離開我們的本性。後面我們會詳細地講。
所以說實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無相無不相,這就是實相般若。實相是我們大家乃至一切眾生無量劫來本具有的,而且各個平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亘古不變,這就是無形無相的性,我們又叫做自性、法性、佛性。
那麼我們平時說的心又是什麼呢?這個非常關鍵,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心和自性,一定要把它了解明白,你才好用功,別走錯路。這個心是我們人的根與塵相對而喚起的一種感覺。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就是眼見到色,耳聽到聲,鼻嗅到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就會生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六識,六根、六塵、六識集合起來而產生的念頭和思想。是幻心,是影子、是虛假的。這個心不是單獨獨立存在的,它是客觀環境的反映,假如沒有客觀環境,就根本沒有這個心。毗舍浮佛說,「心本無生因境有」,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所以客觀環境是生起心的外在原因,那麼內在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性。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生起心的能量,也就是說,它是生起心的本源,因為有這個性才能生起這個心。
我們可以這麼講、可以這麼理解,我們做一個比喻,就像電,雖然眼睛看不到電,但是一切的照明,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我們看不到電,但是一切的照明、動力都是背後的電在起作用。眼而見、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思,那根本都是性在起作用。所以心是由性生起來的,才能發揮各種的作用。性是體、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
性是真實永恆存在的,但卻無形無相,經中稱為真心;而我們平常所說的心是虛幻的,但卻有形有相。眾生往往被各種虛妄的假合之相所迷惑,認妄為真、執著追求,因此被各種無明煩惱所束縛,被各種的業障所蒙蔽,見不到自性的光明,不得自在,以至於輪迴六道,不得解脫。如果我們大家明白了什麼是性,什麼是心,性和心是個什麼關係,就會明白心與物都是虛幻不可得的,因而放棄身心世界,不再去執著的追求。
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心雖然是虛幻不實的,但它也非常的重要,所謂「三界唯心、萬法為識」。我們之所以能夠活動、能夠工作、能夠待人接物、能夠創造發明,都是靠性的作用,但是也是通過心在事上有所成就的。從世間法來說,我們要研究科學、要生產物質財富,就離不開人們對客觀環境反映的各種念頭和思想,也就是離不開心,利用這個心來成就世上的一切的事業;從佛法上來說,十法界四聖六凡,(四聖: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個都是由心所成就的。善用這個心你就是佛,不善用你就是六道輪迴。我們說的眾生,眾緣和合而生,我們學佛成道就是要善用這個心來成就自己。凡夫都是以妄心為主,念念流浪、執著外境、慾望無盡、貪取不停,整日整夜沉浸在憂愁煩惱之中,造業受報。其實就在我們六道輪迴、生死輪轉之時,這個真心不曾離開我們,時時在我們面門放光,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只是我們被無明殼包裹著,被妄心所障覆著,沒有發現,以至於冤枉地受罪受苦。現在我們要出六道輪迴,要證得佛果,不僅要從理論上明白這些義理,還要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從心地上去用功,來消除執著外境的習氣。
我們大家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真心是主人,我們的性,真心是主人,妄心是僕人,主人要用僕人做很多的事、成就事業。所以我們平時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主人和僕人的關係,時時刻刻要識得主人,要識得這個真心,不要把僕人當做主人,而被這個僕人所利用,我們說的別認妄為真了。這就是說,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心不要顛倒,不要執著外面的環境,不要被外面的環境所左右、所動搖。我們大家遇到順境,脾氣相投的人就會產生喜愛之心,遇到逆境脾氣不合的人就會憂愁、就會煩惱,這就是迷真、逐妄、主僕顛倒了,主人被僕人牽制住了。
我們要隨緣起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雖然心念在動,但是不著相,心無所住,做過以後心裡不留任何的痕迹,做和沒做在心裏面是一樣的,沒有任何的痕迹。就像鏡子照萬物,鏡子當中沒有任何的痕迹,心裡清清凈凈、一絲不掛、一塵不染,這樣才是你的真心做了自己的主。用這個妄心去做事,而心裏面沒有任何的牽掛,沒有任何的染濁,這就是真心在做的了主了。要達到以真心做主的境界,平時就要做好心地上觀照的功夫,時時刻刻觀照這個心,轉換這個心,把妄心轉換成真心,達到觀照般若,這是第二個觀照般若。我們平時,時時刻刻要用功,時時刻刻觀照,看看我們的心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留沒留痕迹、有沒有染污,這個是觀照般若。
觀照般若就是觀照一切有為和無為諸法都不可得的智慧。觀照不是用眼睛去看,也不是用頭腦去想,更不是用第六意識去分別觀想。師父有時候跟大家說,你們去深悟一下,大家跑到一邊去苦思、冥想、加以分別,把自己的經驗都積累到一起,看看我該怎麼處理這個事情。都是動的什麼,都是動的是妄心,而不是讓我們的心清凈下來不著一物、沒有一絲一毫的染污,叫我們清凈本性自然的流露出來,這個叫悟。不是叫你苦思冥想一加一到底等於幾,用幾何的方式一點一點的解,最後得出一個結果,並不等於二。這都是我們人都用這種意識心、用這種經驗分別,加以分別了。而是要用無形無相之性,就是集中心力觀照,我們修行就是要集中精力觀照我們所修的法。
比如我們修凈土法門,當我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念佛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集中攝在這一句佛號上,沒有二念,這叫都攝六根。就這一句佛號來攝住我們的六根,佛號從心起、從口出、耳朵聽的清清楚楚,這樣才能攝住妄念。因為耳聞即是心聞。心觀照在佛號上,妄念自然不生。印祖在《念佛三昧摸象記》中說,「必須當念佛時,即念反觀,專註一境,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念念契合佛體,返念自念,返觀自觀,即念即觀,即觀即念,務使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樣念佛才能證入念佛三昧。不僅凈土宗離不開觀照,佛教內一切的宗派一切的法門,都離不開心地觀照工夫。時時觀照這個心,妄念一起,凜然一覺一轉,息下妄心就是菩提。妄念一來立刻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樣我們就能返妄歸真、返本還原了,這個就是觀照般若它的作用。
第三個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從狹義上來說,就是用文字語言來表達佛法的要義至理。如三藏十二部經典,講經說法,因為這些文字能夠幫助眾生悟到實相,所以叫做文字般若。我們前面說過實相是無形無相的,既然無相就不能跟哪一樣東西相比,不可名狀、離念絕知,不是用語言可以說得到的,這叫做言語道斷;也不是用我們的思想、推理、想像所能得到的,叫做心行滅處。言語說不到,情識不能及,不可言說,說了即不是,所以動念即乖、舉心即錯。但是如果離開了語言文字的表達,那我們又怎麼能了解和認識佛性呢?又如何修持正果呢?所以不得不於無言說處,說一些義理,使初學入門,使這些初學者入門。所以文字般若是為表法方便,修學者通過對文字語言的理解、思維,明白了佛法的義理,再起觀照實修的,起這麼一個作用的。
從廣義上說,文字般若不只是文字,一切事相都是文字般若。如果從一切事、一切境、一切法中體會到它是實相,那這些事相都是般若。比如我們曾經講過好多大德們開悟的一些公案,像黃庭堅聞木樨香而開悟,那對黃庭堅來說,這個木樨香桂花(香)也是文字般若;但我們聞到這個桂花香體悟不到,那這個桂花的香,對我們來說不是般若,只是文字。我們看佛經,我們去分別,我們去執著,我們只去注重文字相,你們聽經只注重語言相,而沒有去悟道,那這個就只是文字,不是般若。體悟到了就叫般若,體悟不到還是文字。我們要知道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這三個般若是眾生各個心中所圓具的。實相般若是我們心的本體,觀照般若是心的妙用;文字般若是心的相,勝相。體、相、用三者一心具足,就是三者一心中具足,即一即三、三一不二。蕅益大師在《心經釋要》中說,「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即是三般若也」。那我們可以用一面鏡子來給大家做一個比喻,說明這個深奧的道理。我們看鏡子是由水銀和玻璃所組成的,那就是說水銀和玻璃是這個鏡子的本體,就像實相般若;那鏡子的作用就是照,能夠照萬物,照就是鏡子的作用,這個就像觀照般若;那這個鏡光、形狀是鏡子的相貌,就像文字般若。這三般若是我們一念中所具有的,不需向外求,只要能夠一念迴光返照,即得現前,受用無窮。通過鏡子這個光我們就能了解它的實相,通過鏡子的照我們就能了解它的實相,所以這三者是一。我們眾生分別,只看現象而沒有迴光返照,只要你能夠一念迴光返照,即得現前,受用無窮就是這個意思。
以上般若二字的意思講完了,下面我們講波羅蜜多。波羅蜜多也是梵語,波羅翻譯為彼岸,不是我們吃的菠蘿,曾經有個老和尚,師父剛剛出家的時候,老和尚給師父講,菠蘿里加蜜,宏圓你說能不甜嘛,意思是般若波羅蜜多非常甜。這個波羅是梵語,意思是譯為彼岸;蜜是到的意思,不是蜂蜜的蜜,是到的意思;多呢是語尾助詞,就像我們講小孩子一樣,我們講小孩的時候,這個意思已經表達了,加個子是語尾的助詞,可加可不加的,這個多就相當於子,它是一個助詞。我們看到有的經上講般若波羅蜜,沒有用到多,那麼波羅蜜就是彼岸到的意思,順應我們中國人的習慣譯為到彼岸,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用此岸比喻生死輪迴,彼岸比喻涅槃,涅槃就是離一切生死煩惱究竟解脫,中間的苦海比喻煩惱、妄想,用船筏來比喻般若。我們要想擺脫生死輪迴,獲得究竟涅槃的安樂,就必須要依靠般若。般若就是救度人們出生死苦海到安樂彼岸的大慈航。眾生用般若照破無明,照破我們的妄想心,照破一切世法、出世法、有為法、無為法,一切都不可得,才能了生死、證涅槃,也就是到彼岸。
我們凈土學人念佛,如果這一念什麼都不想,就是一心稱念阿彌陀佛,這是我們講的凈念相繼、都攝六根,這一念都攝六根那就和西方極樂世界相應了,這就叫做波羅蜜了,已經到彼岸了。下一念又起煩惱,又落入了生死。所以一念清凈一念佛,大家不要小看這一念清凈,這個就和佛相應了,就是佛了。可惜我們不能念念相應,像我們現在可以達到一念相應,念個幾萬聲也會有這麼一念的清凈,要我們做到念念相應也確實非常難的。如果念佛的功夫純熟,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總是清凈,那就叫做事究竟了,就叫做波羅蜜了,一句佛號又起煩惱,事沒究竟,那就是沒有到彼岸,還在生死輪迴。
般若波羅蜜多心這個心,是用來比喻《心經》在佛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佛法的大乘法和小乘法中,以大乘法為究竟、為中心,小乘法雖然出三界、斷見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為法執未破,不能了變易生死,未能究竟,不能叫做波羅蜜。只有大乘法把法執也除盡了,了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分段變易二死了了,我們迴向裡邊「可了了」。了了分段變易二死,修得漏盡通,最後成佛為究竟,這個就是波羅蜜了。
佛法以大乘法為中心,大乘法又以般若法門《大般若經》為中心,而《心經》又是一切般若法的核心,是《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是《大般若經》的主體。《大般若經》六百卷之多,《心經》卻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是言簡意賅的《心經》確實是《大般若經》的精髓和靈魂,是一切般若法的主中之主,所以這裡用心來比喻《心經》,在佛法中的中心地位和起到的中心作用。我們剛才說這個《心經》是法喻,來比喻它是中心。就像人的心臟,心臟是人最重要的器官,是人體的主宰,又位於人體的中心,所以用心來比喻此經,是《大般若經》、一切般若法門、一切心地法門、乃至整個佛法的主體和中心,也就是說《心經》是佛法核心中的核心。就是這麼一個比喻,就是一個這麼重要的位置,中心的中心、核心的核心。
經梵語叫做修多羅,也譯為契經,我們中國人喜歡簡略,所以簡稱為經。契經的契是契機契理的意思,契機是指契眾生的根基。佛是用眾生機來說法的,對大根人說大乘法,對中下根人說小乘法,隨眾生不同的根契機緣而應病用藥。契理是指契合眾佛成道度生之理。佛是稱性極談,一切言教都是從佛的大悲心中流露出來的,佛所講的教義教理,契合諸佛度眾生的心理,也就是說現在佛所說的法和從前佛所說的法是一樣的。比如《法華經》,《法華經》里講,無論哪一尊佛出世都要講《法華經》,所以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
經有貫、攝、常、法四種含義。貫就是貫穿的意思,佛經是佛陀為眾生開示、隨機說法的篇落章句,後來由佛弟子整理成文,集成文冊,就像用線繩把摩尼寶珠穿起來,這樣佛所說的一切教義就不會散失,才能一代一代的流傳千古;攝就是攝持所應度的眾生不令墮落,佛所說的法,無非是要救度眾生,使不墮落,佛已經滅度兩千多年,我們還能得聞正法,都是因為經的這種貫穿、攝持之力;常,佛的言教至真至正,最能覺世覺人,所以能夠萬古不變其言;法,佛的言教至善至美,極為契機契理,是十法界共遵的法則,因為契理能夠流傳萬世,因為契機所以能垂範天下。
佛教理論極為圓滿而廣博。時,不論古今;地,不分東西。於一切時、一切處都能適合,所以經就是真理。我們任何時、任何處都要依據佛的言教,來指導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我們常說的身口意三業,以佛的言教來指導我們的身口意,這是十法界共同遵守的準則和法則。通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經題我們就可以明白,依照般若妙法修行,就可以度脫煩惱的生死苦海,到達究竟安樂的涅槃彼岸,而親證不生不滅的真心實相。
好,今天時間到,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