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歲末徵文)正手技術思辨——正手攻球篇

](歲末徵文)正手技術思辨——正手攻球篇 Post By:2011-1-20 22:53:00

本人在2009年時,請來本地的教練從零開始學乒乓。為強化反手技術,曾在博乒論壇上發表一篇拙作《橫板反手技術思辨》。後因工作原因,中斷了一段時間的練球,而於2010年下半年又重新拾起乒乓球。年底將至,預祝各位球友春節快樂,球技更長。同時也綜合性的總結一下現階段所聞所學,談一談本人對正手技術的幾點淺見。

在正手技術當中,最為基礎,同時也最為重要的一項技術,莫過於正手攻球。在論壇之中,對於正手攻球技術的基本姿勢和要領,想必已經非常完善,無需贅言重述。但是對攻球當中小臂運用的認識,許多朋友都沒有深化,這在博乒論壇中球友近期的練球視頻當中表現非常明顯。在此,本人就自己實際學球過程中,對於小臂的運用略談一二。

一, 力穿球心明方向

關鍵詞:力穿球心

從正手攻球的姿勢和動作上來看,持拍手在進行揮拍擊球過程中,是立體的四分之一弧線軌跡,向前、向上、向里的。因此在很多球友對於攻球的發力方向容易混淆不清。有向里過多,橫向發力。有單純收小臂,摩擦太多,向斜上方發力。往往導致攻球失誤較多。

從原理上講,攻球擊打動作的核心要求是在來球最高點,正面的撞擊球體中部。如下圖

圖怎麼發不出來?

因此,正手攻球,其關鍵動作和主要動作,是簡單、直接、有力的向前擊球。在初學過程中,甚至可以簡化,不作向上發力的要求(不向上發力,但不代表不向上收臂),以切實的體會到最厚實、最確切的正壓力擊打手感。

同時,拍型與水平面要近乎垂直,以教練的說法,是拍型要「亮」。拍型越傾斜,越下壓,接觸球的面積就越小,正壓力手感就越不明顯,只能將球干蹭過去。

通過在最高點擊球,發力向前、拍型豎直,我們攻球之中就有一種感覺,好像是自己的力量,簡單直接有力的穿過球心,使球平穩迅速的回擊。平直地「力穿球心」是攻球動作中發力方向的核心,同時也是借力、發力的前提。攻球發不上力、球速不快的原因,主要在於向上、向里的用力過多,分散了向前的撞擊力,這樣力量就不夠集中。

在初學攻球動作時,以教練的說法是「寧可出界,不準下網」。(這個「寧可出界」,有一個前提,就是攻球的弧線不能太高。平直地「力穿球心」,是不可能製造出高弧線的)。業餘球友攻球下網,總是會理所當然的認為向上力量不夠,拚命的向上提拉。其實攻球下網往往是向上摩擦過多,導致往前撞擊力量不足,球打拍上完全是一種「虛」的感覺。

在能完全掌握「力穿球心」的發力方向後,再開始學習向上、向里的協調用力,是比較好的學習順序,有助於實戰中提高攻球的威脅性和穩定性。過早地向上,導致回球弧線太高,而後又依靠前臂內旋的方式壓低弧線,甚至於抬肘壓拍,並不是值得推崇的一種動作方式。

正確的做法是,對於回擊較低的來球時,在能感覺到「厚實」的擊打手感後,觸球瞬間輕輕向上快帶,以製造良好的弧線。而對於絕大部分的初級多球供球,以及實戰中旋轉弱、弧線較高的來球,根本無需多餘的動作即可發力攻殺。在熟練攻球動作之後,可以食指控制拍型作極為細微的弧線調整(前臂內旋)。

「在學習基礎動作時,一定要分清主次和順序。練習攻球這一環節,必須要認真體會正壓力撞擊的手感,增加吃球的感覺。不能在練打的時候過多的摩擦,在練拉的時候過多的擊打。以至於到最後拉打不分。結果自己都搞不清楚發力的感覺。雖然打球時間長了球技也有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高度老是沒有進步,這跟沒有分清攻球和拉球的區別有很大關係。」——教練語

二、重中之重在小臂

關鍵詞:小臂

我們說正手發力要用好蹬腿、轉腰,身體的協調用力,這固然是不錯的。但是過於強調身體的發力,而認為小臂是順勢的、是完全放鬆的,不免有些舍本求末了。為強調轉腰的重要性,對小臂的動作不作要求,只是針對某些業餘球友過分注重手臂,不會使用身體力量的一種「矯枉過正」的手段。正常的訓練方式,手臂運用的教學應在轉腰之前,我們應對小臂給予更高的重視。

在練球的順序上,不能本末倒置。在基本的動作要領學會以後,如果手腕不能良好的穩定,那麼不要去談小臂。如果小臂發力有問題,不要去談用腰。如果轉腰做不好,不要去蹬地。在正手攻球這個環節,我個人有一點不成熟的意見。在練球初期,小臂的發力是最重要的,只要切實做好重心轉移、整體動作不錯,轉腰蹬地等「意思意思而已」即可,不要過分強求。當攻球動作開始定型,小臂發力正確之後,再注重腰腿的協調用力配合。如果主要的小臂都不正確,腰腿的協調用力是協調誰?練到最後只會是身體用力過多,晃動太大,看似力大無窮,實則隔靴搔癢。

這一點戴臨中老師與本人教練的說法不謀而合。

「關於正手攻球中的對點問題,我想主要還是熟練程度的問題。首先,在不用腰的情況下,你正手攻是不是能對得上點,如果對不上,可以暫時不要考慮腰的問題,把手上感覺培養起來,把擊球節奏掌握好再加進腰的動作。

如果你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正手攻的技術,在加進腰部動作後反而對不上點了,那麼,建議你先把腰部動作的幅度再小一點,使腿、腰和上肢揮拍擊球的動作協調起來,動作連貫點,可以徒手多練習一下動作,不要讓、腿、腰、手的動作有任何脫節的現象。」

「這裡,我們就進一步明確了技術動作的基本環節——上肢動作合理性的重要性。因為如果上肢動作不合理或者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那麼就可能會影響到正確的腰部動作,從而使整個技術動作發生偏移。從這裡我們也可以進一步了解,為什麼開始訓練的時候要首先從上肢動作的教學和練習開始,而不要去過多的理會腰部的運動。等上肢動作基本合理之後,才開始要求把腰部的運動結合起來,並注意改進腰部的動作,因為這種順序實際上是學習和掌握動作的規律所決定的。沒有好的上肢動作的動力定型,就會直接影響腰部運動的方向和方式。

強調腰部動作,並不意味一開始學球就要學會用腰。對開始學球的人來說,基本動作的概念都不清楚,上肢動作的框架還沒有形成,你就去教他去體會腰部動作,顯然這是教學上的一種越位,不僅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延緩掌握技術的進度,不利於正確技術動作的形成。」——戴臨中語

在攻球動作中小臂的運用有兩種方式,一種被稱為「揮小臂」,另一種稱為「收小臂」。在這裡,本人不詳細闡述「揮」和「收」的分別,僅僅談一點個人看法。在以「力穿球心」為基準的前提條件下,是「收」也好,是「揮」也罷,只要能動作不變形、發力不滯礙,那麼都是可以的。事實上,橫拍攻球的小臂運用既要依賴於「揮」,也離不開「收」。業餘愛好者無需在這種過於理想化的形式上糾結。

正手攻球的發力好不好,關鍵就看小臂發力對不對,要做到果斷、短促、動作小,這樣發力才能夠集中。如果不會小臂集中發力,則正手攻球不算過關。如果小臂發力不過關,腰腿發力永遠也過不了關。撇開小臂去奢談腰腿發力,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身體左搖右晃,手臂虛而無力。動作很大,但效果不好。攻球的小臂都沒練好,難道指望在弧圈球練習中光靠身體的發力嗎?

三、發力練習論放鬆

關鍵詞:發力

正手攻球的動作要領簡單,如果在有教練指導的情況下,通常數節課的內容,就能較好的掌握。但在練習到一定程度後,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動作的規範性、穩定性,而且還要追求變化性和威脅性。因此發力,或者說力量輕重的調節(發力不等於發大力),是任何技術必須經過的一個考驗,我們不能以一種力量,解決所有的問題。尤其在正手的進攻性技術當中,能不能發力,是衡量技術成熟與否的標準之一。

正手攻球的發力時機其實也是很有講究的,問大家一個問題:正手攻球是在引拍時開始發力加速呢,還是在觸球瞬間開始加力?

這裡僅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僅供參考:

在觸球瞬間開始加力,優點是可以使得攻球更加穩定,但對爆發力有較高的要求,通常要善於運用手腕、手指發力,攻球之中略帶彈擊。由於近台正手攻球動作主動發力要求並不大,借力發力為主,因此側重銜接和擺速的快攻也常採用這種方式。

而揮拍時即開始發力加速,優點是有充足的加速距離,發力更為充裕。在近台正手攻球的初學階段,這種發力技巧是必須要學會的。這種加速距離必須配合小幅度引拍,引拍位置與擊球點距離一尺足矣。切不可引拍距離過大,發力過早使得手臂僵硬,真正作用到球的力量反而被削弱。

如果是中台攻球,動作較大。如果仍然是揮拍時即發力,則很容易成勻速的用力,把力量全浪費掉了。此時則需要半程揮拍,半程發力。引用李曉東教練在《力拔山兮氣蓋世》中的話:「假如把力量分為十份,一起手就在用力,等揮拍到擊球點時,力量就已經用去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了。所以,只剩一半的力量,不足以把球有效的打過去,因此回球旋轉不強、力量不夠,甚至調解都不好——因為想發力,但是由於一直在用力,動作已經僵硬了。所以,我還是強調擊球的有效性,強調留出加速距離。儘管有難度,但這種技巧必須掌握:揮拍擊球的前半程,你的肌肉僅保持適度的緊張,而把你的力量主要留給後半程,加力,包括加轉摩擦,都是在後半程完成的。」

在練習發力的過程中,發力僵硬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尤其是發大力的時候,更容易僵硬。發力僵硬,放鬆就做的不夠,動作穩定性就差。所以必須要學會放鬆,放鬆才能夠更好的發力。那麼怎樣練習放鬆呢?

錯誤的做法是片面的追求放鬆,而不敢發力。攻球動作完全是以借力為主,光靠碰球、擋球來回擊。我個人認為,不能放鬆的發力不是真正的發力,不能發力的放鬆不是真正的放鬆。

放鬆與否其實與動作是否熟練密切相關。剛規範動作的時候,往往要注意這,注意那,肯定不能完全放鬆,這是正常的。當我們熟悉正手攻球之後,基本動作都是下意識自然而然的做出來,那麼放鬆也就相對容易很多。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能生巧嘛。但是,三分力的攻球動作熟練掌握之後可以放鬆,不代表六分力的攻球動作也能放鬆。

初步適應了小力量的攻球發力後,我們便要逐步提高力量檔次。越是力量大,越容易累,同時也強迫要求我們學會放鬆和發力。主動的,有意識的在攻球練習中穿插發力的鍛煉,有助於提高對力量的掌握和放鬆的能力。發力訓練的原則是動作不變形。當我們習慣發力攻球動作而不變形,自然而然的能掌握放鬆的方法。

越是在練習過程中不敢發力,越是得不到放鬆的要領。越是得不到放鬆的要領,越是在比賽時發不出力來。發力練習不可少。但發力練習不僅僅是發大力練習,最關鍵的是學會集中發力。六分力要集中,三分力同樣要集中。

攻球的難點其實不在動作要領上,我個人認為通過攻球動作掌握借力發力的技巧,以及找擊球點方面,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在基礎練習上花費數年時間,才可能有所改善。發力固然是重要的一方面,但借力也同樣是關鍵。借力能不能借上,不在於對方來球力量是不是很「沖」,而在於你擊球是不是夠「准」。這個准,就是擊球點和擊球時機把握要准。有些朋友會打「高手」、不會打「低手」,會打「快球」、不會「慢球」。就是沒有在練球過程中,著重注意尋找擊球點。如果我們在練習攻球,在意識上就注意「取位」、「找點」,那麼對以後的練習,會起到極大的幫助。

四、擊球點位話迎前

關鍵詞:擊球點、迎前

我們都知道,攻球的擊球時機應在來球的上升期,最晚在高點期,這些時期的回擊可以很好的借力。擊球點通常就是這些個位置,但是很少有朋友清楚擊球點的具體概念。所謂擊球點,簡單的說,就是擊球時球拍與球相接觸那一點的空間位置。

有些球友打球,包括我自己,大致的擊球點在哪,大多靠感覺去判斷,很少去有意識的預判擊球點的具體位置。比賽的時候可能沒辦法注意太多,但是練球的時候,一定要有「找點」意識。教練總是叮囑我要多盯球,多找點,把點打准來,是有道理的。

找准擊球點,依靠的是通過盯球,對來球旋轉、速度、落點、弧線取得一個經驗性的判斷。不同的對手,打球風格不一樣,打出的球特性也不一樣,所以擊球點的空間位置就有差別。這個就是要靠經驗判斷。經驗豐富的球友,找點就明顯比單一陪練的球友准。找好擊球點是第一步,迎前就是第二步。

大家好像都在談「迎前」,但對「迎前」的概念,似乎還是比較模糊。通俗的來講,迎前其實就是找球。但找球是個什麼概念,還是不清楚。

我在練球過程中,就老搞不清楚什麼叫「迎前」、「找球」。明明身體已經上前前傾了,手臂已經很向前「迎」著球打了,為什麼教練還是說我迎前不夠?

現在,我對「迎前」有了一點基本的認識。當然,與其他球友的理解有可能存在差別,這裡僅談自己的一點膚淺見解。

我認為,「迎前」不是簡單的、動作上的向前揮拍或者身體前傾,真正的迎前應該是進攻意識上的迎前,是為了尋找最佳擊球點和最合理回球而產生的主動意識。在表現形式上,步伐移動、身體前迎、手臂前伸等都是迎前意識的表徵。其目的在積極主動的抓好第二點,打好第一點。

這裡我將擊球點作為第一點,把在上一節發力的內容中,發力加速的起始點作為第二點。抓這個第二點的動作和意識,就是「迎前」。

具體來說,以近台正手攻球為例。請問,近台正手攻球的引拍位置在哪?

一定是在教學片里那樣的標準動作,手在體側,前臂平行於底線嗎?不一定。

在第三節發力談中,我說近台正手攻球引拍要小,與擊球點(第一點)的發力加速距離大致在一尺左右,這個引拍結束位置就是第二點。這個引拍位置不是死的,要根據第一點的位置來確定。將手臂,積極主動的以利於發力的姿勢送到這個第二點上,就是「迎前」的真正含義。如果手臂無法以利於發力的姿態送到第二點上,那麼就需要身體、步法的配合。這裡,同樣是手臂迎前為目的,身體、步法迎前為手段、為配合。如果你總是在「標準」的位置引拍「等球」,即便你揮拍再向前,身體再前傾,步法再精準,也談不上迎前。

所以有時候「遇強則強,遇弱則弱」,主要原因還是迎前不夠。「強手」的來球總是速度快,力量大,好借力,擊球點往往靠近我們身體,迎前的距離就小,反而好打。「弱手」的來球速度雖然慢,但是不太往前走,擊球點卻是遠離身體,迎前則相對要更積極一點。不懂得根據擊球點的變化來調整發力點,就是不會迎前。

在被動防守,過多的「迎前」,或者說過分強調身體、步法勉強的「迎前」,是不可取的。因為迎前的主要目的是進攻,是發力。這種情況下只需要手臂迎前,抓好第二點,趕上第一點是最重要的。不需要主動發力的情況下,甚至可以不迎前,直接找准擊球點。

說了這麼多的「迎前」,那麼有沒有「退後」的呢?有。就是第二點在球拍之後,這個時候需要積極主動的將球拍引後。

例如速度快、弧線長的反手位來球,很可能直接頂在你球板上。這個時候就需要快速的大幅度收腹,進一步將球拍向懷內收,留出更大的空間以回擊來球。從廣義上來講,或許也是另一種「迎前」吧?

所以,迎前與不迎前,是根據實戰需要而來,並非教科書般固定不變的。但是在主動進攻中,如果不迎前,發力點與擊球點距離太遠,沒有抓准擊球點,那麼很可能實際擊球的點位,和你預判的點位就有誤差。在攻球之中的表現是發力過早,還未碰到球力量方向就轉為向上,球打拍的感覺是虛的,球直接下網。在拉弧圈中的表現是因為和預判擊球點偏差,直接拉漏。

因目前本人練弧圈球時間不長,弧圈球的理解尚未定型。另外教練對弧圈球的教學也是一步一步來的,所以在沒有獲得整體的認知之前,弧圈球部分暫時不下總結。爭取在2011年初步掌握弧圈球技巧。

另外,誰能告訴我博乒的圖片怎麼無法上傳了?記得我以前那篇帖子圖文並茂。 首先是什麼叫小臂內旋,要有一個統一的認識。

小臂內旋:手掌水平放置、手心朝下,手背朝上,姆指向下運動使小臂逆時針旋轉。

這是小臂的動作,和手腕動作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內旋不會必然導致手腕外撇,外旋不會必然導致手腕內扣。內外旋是小臂動作,撇扣是手腕動作。這是兩碼事。

在攻球動作中,小臂的內旋不明顯,只是一個微調。在弧圈球中,小臂內旋是增強摩擦,並調節弧線的一個技巧。我教練也是這麼教的。所謂教學裡面很少講到這個,是因為這個技巧必須建立在一定弧圈水平後的進階。正如弧圈球的手腕外展和內收一樣,教學片和教案里講的不多,可是國家隊教練都這麼教學生。

小臂內旋在弧圈球的表現形式上,是引拍時拍型幾乎垂直地面,揮拍結束時幾乎平行地面。我有馬龍拉弧圈的截圖,可見國家隊隊員拉球也有這樣的技巧。

弧圈球手腕外展轉內收的技巧,可以參考國家隊李隼教練教和張怡寧對練那個小女孩的視頻(好像被ku6網封掉了)

弧圈球小臂內旋包球的技巧,可以參考蘇斯的教學片,裡面有拿一個大的皮球,然後蘇斯用手做「包球」的演示,包括前沖、側旋以及側面兜球,都用同一個原理。

推薦閱讀:

一篇很專業的摩登舞技術論述文(值得收藏)
胡宗翰摩登舞舞步技術精選(一)
吳敬平談正手弧圈球技術要領大全
乒乓球容易被忽視的技術細節
桑搏手刀打擊技術

TAG:技術 | 原創 | 思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