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百字表達學習《易經》的心得,他們這麼說
學習《易經》心得
李振亮
作者簡介:李振亮,男,1968年,河北省南皮縣人,漢族,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主任,國際MATRIZ三級。內蒙古自治區首屆高等學校「教壇新秀」,內蒙古科技大學「教學名師」,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項目多項。
我從2012年學習易經,感到守力老師對《易經》的解釋應該是最圓融的,他的解釋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2009-2015六年間,李守力老師梳理歷代易學著作1500餘種,參考了文史、考古、期刊文獻計3000餘篇,總結其30年易學研究成果並歷時6年來寫作,獨立完成230萬字的《周易詮釋》和《周易密鑰》,該解讀對我們學習《易經》節省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其註解是我們值得信賴的版本,可謂當代人學習《易經》的「終南捷徑」。
我的學習體會。《易經》學習的動機與目的是最重要的。《楞嚴經》講,「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由於《易經》是先天智慧,不是後天智慧,「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卦」能「告訴你當下時空你所應該知道或理解的東西」,這非常神奇,所以孔子說易經「感而遂通」。從佛法角度來講,每個「卦」和「爻」都是佛菩薩的化身。易、道、菩薩、真理、本如,名異實同!常言道,「寧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錯路」,守力老師的著作為我們指明了學習易經的正確道路。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故《易經》老師的選擇非常關鍵,用佛陀講的「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來指導自己學習《易經》不失為明智之舉。
判斷《易經》學習是否有效果的原則:
(1)自己對《易經》有了歡喜心或喜悅感的生起。
(2)《易經》文字是道的「載體」,學習《易經》就是道的能量輸送到我們的心靈當中。
你學習了《易經》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原來的理想、追求或工作目標在不經意間是按照最佳方式實現了,這就是受用。
我眼中的《周易詮釋》《周易秘鑰》二書
王欣洲
作者簡介:中國郵政哈爾濱公司職員,易經學習群助教
「國學的主流是儒學,儒學的核心是經學,而經學的冠冕是易學」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先生如是說,6500年的文脈由易經貫穿始終。西周初年,文王、周公創立周易,並據此制禮定樂以經緯天下,垂範後世。後來周朝繼承者相繼失德,六藝之學逐漸式微以致禮崩樂壞,幸有孔聖人繼前哲之秀,熔鈞六經,雕琢性情,組織辭令,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從那以後到民國前的兩千多年裡,儒學被多個朝代列為官學,並以周易經傳為群經之首,一統諸學。然而由於近代眾所周知的兩次浩劫,經學地位一落千丈,並且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以致經學在當代的教育理念里已經蕩然無存了。現在很多國人對於四書五經只知零星的文章和格言,而對於傳統文化的學術體系皆懵懵然,腦海里沒有一點影像和言辭!
偉大的民族是由偉大的文化支撐的,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國學文化定會復興,這是毋庸置疑的。國學大師李守力先生博學多才,自幼酷愛傳統文化,於易學尤為造詣精深,先生所著的《周易詮釋》《周易秘鑰》二書,旨在全面解讀周易經傳的奧秘,為易學正本清源,為往聖繼絕學。先生研易皆尊孔子心法:以觀象繫辭為主,象數義理一以貫之,決不偏廢。又藉助當代考古學的新發現,並用多重證據法破譯了許多易經中的未解之謎。先生講解易經循循善誘,娓娓道來,雖尊古代大儒正見,但不完全拘泥其中,多有獨到見解,可謂別開生面,精彩紛呈(以井卦,家人卦為例)。二部書對於連山易,歸藏易也多有論述,讓我們對華夏文脈的傳承有個合理的,清晰的認識。我於2013年夏天開始關注李老師博客,從那時起我就認定李老師是我學易道路上要追隨的導師。李老師的文章里到處是富有哲理的段落,發人深省的文字,閱讀李老師的著作就像走進了一座寶庫,一不小心就能踩到寶貝(哈哈)。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李老師傳播教化的木鐸已經敲響,願天下達人通才能隨之共鳴應和。李老師研究易學的饕餮盛宴已經開啟,願弘揚國學的仁人志士能在這裡大開朵頤!
李老師集三十年心力終於成書,期間的所付出的努力和遭遇的困難可謂多矣,那種精誠所至,鍥而不捨的精神足為我輩楷模。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李老師無愧於這個時代,《周易詮釋》《周易秘鑰》定會在易學界大放異彩。李老師定會因「立言」而不朽!
道不遠人
許超俊
作者簡介:許超俊,網名凌城,一九八八年生人,墨爾本大學信息技術專業碩士,現今從事數據分析與挖掘工作。自幼深愛國學,尤為喜《易》。曾聞古人云,未學易,先學筮。前十年時間用於研究探索筮占星命等術數,而後方知術數為末節,其根本在經。未來的研究方向將以數據分析與挖掘的模式來深入探索經學與術數以及其中之道。
對於道的嚮往,是我催生學習《易經》的源動力,因為《周易》里說到「易以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最初學易,易海浩繁,無從入手,於是聽從古人說的「未學易,先學筮」,以占筮為入門,認為精通了卜筮之術後就可以入道。久而久之,發現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孔子曾說:「後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亓(其)德而已。吾與史巫同塗而殊歸者也。」正是由於如此因緣,使我結識了李守力老師,李老師在詮釋「巫、史、君子、聖人四個境界」時解釋說「元神發揮的好是巫(感通),識神發揮的好是史(學者),元神通過識神發用是君子,元神與識神充分融合發用是聖人。」孔子認為,幽贊於神明而不能通達於筮策,這就是巫的境界;明了筮策數而不能通達於德性,這就是史的境界。孔子對於史、巫的占筮,嚮往之而不追求,喜歡它卻不以為然。孔子說他這只是探索卦爻象的德性而已,與史巫同路而不同歸宿。君子靠自己的品德行為去求福,因此祭祀比較少;靠自己施行仁義去求吉利,因此卜筮比較少。靠卜筮求吉凶的做法對於君子來說是次要的。
這也正是現在每一位困於「器」思維的現代人所缺乏的。自古向來強調「道器不二」,沒有道文化作為根基,是無法在器上有革命性創新和發展存在的。中國的道文化、聖人文化,一直延續並貫穿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是祖先寶貴智慧的結晶。今天我們應該加倍珍惜這些文化瑰寶,努力加強學習並使用它們,那樣不僅是重拾起中華文化的根和靈魂,也賦予了未來科技創新突破發展的源動力。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學易心得
衛俊榮
作者簡介:河北邢台南和縣指教中心教師,易經學習群助教
推薦閱讀:
※(25)孫氏內家拳傳人張西可實戰與練功心得 (五)
※《聖經》心得:教養子女之道
※黃泉水(1)——學習實踐《天玉經》心得之一
※幼兒園那麼多,我該讀哪家?這位二胎全職媽媽的選擇適用所有人
※鍾茂森:《俞凈意公遇灶神記》學習心得 第2集--學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