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海權發展戰略的幾點思考

2005 年第3 期(總第97 期)國際政治研究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No. 3 , 2005Aug. 2005對中國海權發展戰略的幾點思考葉自成 慕新海內容提要: 僅有海上軍事力量不能成為海權大國, 西方傳統的海權概念也不適應今天中國的海權發展。中國的海權即中國研究、開發、利用和控制海洋的能力和影響力。中國不太可能成為海權大國, 甚至不可能成為海陸兼顧的大國, 而只能定位為建設具有強大海權的陸權大國。中國大陸區域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文化各方面的綜合發展, 過去、現在和將來對中國的發展和強大都是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關鍵詞: 海權 中國海權 陸權 海陸大國 地緣政治作者簡介: 葉自成,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慕新海,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郵政編碼: 100871)今天的中國, 是一個快速發展的中國, 但也是一個發展不平衡的中國。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 這種不平衡, 首先是中國陸權與海權的不平衡發展。今天的中國依然是一個陸權國家, 在海權方面取得的進展較小。那麼, 中國是否能通過自己的發展成為一個海權大國, 或者成為海陸兼備型的大國? 中國應當如何發展自己的海權? 這是國內面臨的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筆者擬在國內學者探討的基礎上, 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僅有海上軍事力量的發展不能成為海權大國許多人認為, 似乎中國有了更多先進的軍艦, 就可以成為海權大國。或者反過來, 中國近代之所以失敗, 主要是因為受到了西方列強從海上的進攻, 因為中國沒有發展出強大的海軍。實際上這個觀點從中國的歷史上看有一定道理, 但也是有問題的。2005 年是鄭和下西洋600 周年、甲午戰爭戰敗和《馬關條約》110 周年紀念。這兩個事件都是中國海權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研究和總結這兩個重大歷史事件的啟示和教訓, 對我們建設和發展中國的海權具有重要意義。鄭和下西洋處於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 也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發展方向和道路的一個分水嶺。明朝的海上力量, 在當時的世界來看, 應當是最強大的, 至少也比當年歐洲的海上力量要領先。鄭和下西洋從1405 年起, 到1433 年結束, 前後長達28 年, 先後有208 艘船和2178 萬人參加了這8 次航海活動, 足跡遍及30 余國和地區, 打開了中國至東非海岸長達515000 英里的交通, 其規模、人數、船的噸位、航海里程、航海技術等方面, 都遠遠超過後來西方的航海探險家發現新大陸的航海活動。「從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告訴我們的鄭和船隊的規模、實力和適航性來看———有些大寶船看來約400 英尺長, 排水量1500 噸以上———他們完全有能力在葡萄牙航海家亨利親王的遠航開始之前許多年, 就航海繞過非洲『發現』葡萄牙」。最多時出航人數達2 萬多人, 船隻通常每次為100 - 200 艘, 西抵赤道以南的非洲海岸, 南達爪哇島, 行程十萬餘里。① 基本上可以說, 鄭和下西洋表明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航海力量並掌握了當時最高水平的航海技術。如哥倫布的旗艦「聖瑪利亞號」只不過寬25 英尺, 長120 英尺, 而鄭和船隊中最大的船寬180 英尺, 長444 英尺。鄭和下西洋有其歷史的價值, 因為這畢竟是中國甚至是人類文明中向海洋進軍的壯舉,由此開始了打破海洋空間阻隔人類世界的進程, 海洋逐漸成為人類交往和貿易的通道, 人類從此開始大規模地利用海洋空間來發展自己。對中國來說, 它的意義還表明, 當時的中國是最強大的, 中國不僅擁有強大陸權, 也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 它比西方的大航海早了差不多80 年。西方許多歷史學家也承認鄭和航海的偉大意義。他們在談到中國的航海技術時說,「中國商船早已享有超越東南亞直至印度洋、非洲海岸和中東的海上貿易。元朝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明朝同樣繼承了這一傳統, 由穆斯林將軍鄭和率領一支龐大的中國艦隊遠航, 成就了到那時為止全世界最偉大的航海壯舉, 它顯示了明朝的力量, 確立了同東南亞諸國的外交關係」②。梁啟超曾寫《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讚歎鄭和下西洋的偉大業績說, 「及觀鄭君, 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的航海偉人, 能與並肩者, 何其寡也。鄭和乃海上巨人」。在鄭和航海600 周年之際, 中國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 並將7 月11 日即鄭和首航出發日定為「中國航海日」。③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列數上一千年中世界上最有名的探險家, 鄭和在30 多位探險家中是惟一的亞洲人和中國人!但中國並沒有因此成為一個海權國家。正如當年梁啟超所說, 「哥倫布之後, 有無量數之哥倫布, 達·伽馬之後, 在無量數之達·伽馬, 而我則鄭和以後, 竟無第二之鄭和」。甚至連鄭和航海的資料也被明朝兵部官員付之一炬, 為的是杜絕以後再有此等作為。鄭和航海的歷史資料竟然需要從國外殘存的資料中去尋找。中國從沒有為鄭和樹碑立傳, 倒是東南亞一帶建有大量鄭和的紀念碑、紀念館, 如印尼爪哇有三寶洞、三寶壟、三寶井和三寶廟, 馬來西亞有鄭和廟、三寶山、三寶城, 泰國有三寶港、三寶塔, 在三寶公廟中還有一副紀念鄭和的對聯曰: 「七度下鄰邦, 有名勝跡傳異域; 三寶駕度航, 萬國衣冠返故都」④, 這些表明鄭和在海外廣受尊敬。英國海軍軍官孟西斯, 作為一個西方人, 竟然為了改寫以西方為中心的歷史, 不惜歷經14 年, 對120 多個國家的紀念館、古城堡等進行了實地考察, 以探查鄭6①②③④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梁於華等譯, 世界知識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18 頁; 馮嘉蘋、程連生編:《中國地理》,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74 - 75 頁。威廉森·默里等編:《締造戰略: 統治者、國家與戰爭》, 時殷弘等譯,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4 年版, 第99 頁。2005 年6 - 7 月間, 中國的報刊雜誌發表了大量有關鄭和航海的文章和消息。如《人民日報》在2005 年7 月11 、12 日兩天連續發行紀念特刊。7 月11 日, 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鄭和下西洋600 周年的紀念大會。引自徐凱:《鄭和遠航與和平外交》,《人民日報》, 2005 年7 月8 日。和下西洋的本來面目, 並寫成了《1421 : 中國發現世界》一書。反倒是在中國, 少年兒童從小知道西方的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 卻少有知道鄭和的航海。①為什麼一個擁有當時最強大的海軍的國家沒能成為當時最強大的海權國家呢? 有人感嘆: 「假如當年威震海陸的鄭和船隊餘威仍在, 就不會有後來面對列強戰艦的驚恐萬狀與束手無策, 就不會容忍外國渡海者海騷腥風地殺進龍顏威嚴的皇宮, 就不會有大清帝國的園林在強盜的大火中痛苦地呻吟??」② 這固然是帶有感情色彩的一種假設, 但也能反映時下不少中國人的心態。其實, 即使鄭和的船隊不燒, 中國也不太可能發展出一支能夠抵禦西方列強海上入侵的力量, 也仍然不能夠成為海權大國。如果僅僅把原因歸於明朝幾個愚昧的官員燒掉了鄭和的船隊, 或者由於明朝後來的皇帝不支持鄭和的事業, 那就把中國為什麼沒能成為海權大國的原因簡單化了。如果鄭和的船隊不被燒掉又會如何, 這不是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但即使要回答這樣的問題, 也可能會有許多完全不同的答案。鄭和船隊如果繼續進行那樣大規模的航海活動, 那明朝非但不會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成為海陸強國, 反而可能滅亡得更早。「朱棣之作為已經超過他可以支付的能力, 他的帝國接受了極度的負擔, 已近乎破裂, 他的繼承人必須全面地緊縮, 才能避免朝代之淪亡」。③鄭和下西洋有其偉大意義, 但它的意義被誤讀了。有一篇紀念文章這樣寫道: 「鄭和七下西洋, 有力地推動了人類文明互動中心從大陸轉移到海上。[它] 標誌著人類文明史上從陸地向海上的不可逆轉的重大轉折, 導致了自古以來位於歐亞大陸的文明互動中心遷徒到海上, 完成了人類文明互動中心的空間轉換」。④ 筆者絲毫不想貶低鄭和航海的偉大意義和偉大貢獻, 但也不能誇大鄭和下西洋對中國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影響。如果把鄭和航海和西方航海作為一個連續的系列活動, 從其對世界文明的影響來看, 這樣高度的評價固然也有幾分道理。但實際上鄭和航海的影響在當時是很有限的。對西方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存在重大爭議; 但對當時的中國的影響, 則可以十分肯定地說, 完全沒有發生什麼「從陸地到海上的不可逆轉的重大轉折」。陸權文明附屬的海上活動, 和海洋文明推動下的海洋探險, 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 這正是鄭和航海與西方大航海的本質區別。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是為了維護大陸文明的長久性, 使明王朝的統治能長續不斷, 而不是為了使之轉換為海洋文明, 更未能使中國的大陸文明不可逆轉地變為海洋文明。歷史恰恰相反, 鄭和之後的中國又回到過去的大陸文明中去了, 海洋文明對中國而言只是閃爍而過的一顆流星, 轉瞬即逝, 完全談不上不可逆轉。中國還是中國, 大陸文明還是大陸文明。根深蒂固的大陸文明遠不是一次或幾次鄭和的航海所能撼動的。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 中國不太可能發展成強大的海權國家。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 缺乏制度的支持。當時的明王朝中, 只有皇帝身邊的少數人支持向海外顯示中國的力量, 但上上下下都對鄭和下西洋持強烈的反對意見。與唐宋相比, 明朝更加封閉, 因為「唐宋是外向7的, 明朝是內向的; 唐宋是競爭性的, 明朝是非競爭性的」。① 西歐的大航海雖然得到了一些王朝的支持, 但它們不完全是國家行為。因此, 中國的皇帝一句話就可以發動一次大航海, 同樣一句話也可以中止這樣大規模的行動; 而「倘若在歐洲, 這種停止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中國的皇帝能夠並的確發布過一道對其整個國家有約束力的命令; 歐洲絕無這樣的皇帝, 只有一些相對抗的民族君主國, 它們在海外冒險事業方面互相競爭著, 而且, 沒有任何帝國當權者阻止它們這樣做。西北歐的商人也與中國的商人完全不同, 他們有政治權力和社會聲望; 這種權力和聲望保證了要實施任何禁止海外冒險事業的法令是不可能的」。② 其二,缺乏持久的經濟動力。鄭和下西洋雖然轟轟烈烈一時, 但其實是一場難以為繼的虧本買賣,打造巨艦、動用軍力民力海外揚威等使明朝付出巨大, 而所取曾不及一二。只有商業經濟為主體的經濟才能支撐和推動海上力量的發展, 而中國經濟的特點恰恰是重農抑商, 在明代不可能改變其農業經濟的特性, 也不可能為海上力量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其三, 缺失海洋文明的支持。中華文化從根本上仍是大河文化或土地文明, 統治者缺乏經營海外的戰略眼光, 中國發達的農業文明也能基本滿足百姓的生活需求, 普通百姓對海洋知之甚少, 視之為畏途。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主要利益大都遠離海洋空間, 海洋與生活習慣和生活需要缺乏聯接, 又怎麼會對海洋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海洋文化? 正是這些原因, 使得明朝的中國這樣一個以土地為主要財富、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的封建國家, 不太可能成為一個強大的海權國家。明朝鄭和時期的歷史說明, 沒有強大的海上力量肯定成不了海權大國, 但有了強大的海上力量也未必就能成為海權大國。從甲午戰爭的失敗也可以得出類似的教訓和啟示。有人可能認為, 似乎因為當時的清朝統治者不重視海洋, 才有了近代史上中國一系列喪權辱國的災難。其實, 這話只對了一半。 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侵略中國之時, 中國的確沒有什麼海上力量。但到19 世紀60 年代,清朝的統治者痛感西方列強船堅炮利所帶來的巨大威脅和壓力, 把發展海上力量主要是海軍置於優先地位。經過20 多年的努力, 到19 世紀八九十年代, 清朝已經擁有一支當時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應當說, 當時中國海軍的起步並不算太晚, 世界海軍從木質帆船向鋼質蒸汽艦艇的轉變, 在19 世紀五六十年代仍處於轉變時期。③ 1865 年李鴻章、曾國藩等人促成建立江南製造總局, 其重要使命即為清朝造船; 1868 年, 左宗棠、沈葆楨等人成立福州船政局,也以造船為先, 1869 年6 月, 船政局造出了中國第一條排水量1370 噸、帶有150 匹馬力蒸汽機的船。到1888 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 在編軍艦共25 艘, 包括「定遠號」、「鎮遠號」兩艘鐵甲艦,「經遠號」等七艘巡洋艦,「鎮東號」等6 艘炮艦以及6 艘魚雷艦和其他船隻, 擁有威海衛、旅順口兩大海軍基地。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用西方新式軍艦大炮和訓練方法建設起來並正式成軍的海軍力量。④當時, 中國的海軍實力是超過日本海軍實力的。日本正是有感於中國海軍的建設, 後來8才有七次海軍擴充, 到1890 年, 日本海軍大臣樺山資紀推算, 中國海軍總噸位為64702 噸,另有在造新軍艦2 萬多噸, 英國海軍在遠東的軍艦隻有33468 噸, 而日本海軍僅5 萬噸, 急需擴軍。經過第八次海軍擴充後, 日本海軍總噸位達到了6 萬噸。雖然當時的日本軍艦艦齡短, 設計較新, 在許多性能上超過了中國軍艦, 但總體上中日海軍的裝備水平是相當的。其中構成兩國海軍的主力戰艦, 都是從歐洲購買的, 甚至有一些軍艦同出一門, 如日本海軍的「浪速」、「高千穗」與中國海軍的「致遠」、「靖遠」等軍艦, 都是法國人懷特或他的學生白勞易設計的。北洋海軍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 在與日本海軍的激戰中, 雖然遭到密集炮擊, 但始終沒有沉沒, 其達30 英寸厚的鐵甲起了很大作用。但北洋海軍最終失敗,其直接原因並不在於海軍艦隻本身的問題。據一些海軍史學者的研究, 甲午海戰失敗的直接軍事原因在於: 指揮無能(丁汝昌出身陸軍, 缺乏海戰經驗) , 編隊變陣錯誤(以單橫編隊迎戰日本單縱隊) ,「濟遠」、「廣甲」等艦臨陣脫逃, 軍艦航速落後和彈藥不足, 訓練水平和裝備保養水平低下。此外, 還有更致命的政治制度腐敗, 比如西太后挪用海軍費用等共240萬兩銀子修繕頤和園, 卻拿不出61 萬兩銀子用於購買海軍所需的軍備。所以, 如果今天要總結甲午海戰失敗的根本原因, 可能與鄭和下西洋而中國卻未能成為海權大國的原因是一樣的, 制度原因、經濟原因和文化原因的份量要遠遠超過軍事方面的原因。中國不能做西方式的海權大國, 中國需要海權新思維海權的概念通常是中國人從西方的學者那裡借用過來的。但如何理解它, 卻需要對其做全面的闡釋。在中國, 人們通常會強調海權就是對海洋的控制權, 就是發展強大的海軍, 通過海軍來控制那些重要的海上通道。比如人們會說, 1890 年, 美國海軍戰略家馬漢在其名著《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中, 詳細闡述了著名的「海權論」, 強調製海權是國家強盛和繁榮的重要標誌與基本因素, 誰能控制海洋, 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① 有的學者指出, 馬漢認為,海權的最終目的就是制海, 而其必要的工具就是最強大的艦隊。一個國家的繁榮取決於貿易, 貿易取決于海洋交通, 海洋交通取決于海軍的強大。雖然利用海洋汲取財富的能力也是海權的內容, 但「控制海洋的能力是指奪取和保持制海權的能力, 即一般意義上的制海權,這也是海權的基本目的和功能」, 而「奪取和保持制海權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海洋戰爭的形式來完成的, 因此, 海上武裝力量建設的標準只有一個, 那就是打得贏, 否則, 控制海洋的能力是無效的」。總之, 傳統的海權理論研究往往都是從軍事意義上的制海權為切入點的, 也就是說, 海權的軍事維度是大多數海權論者所採用的固有角度。② 而這種傳統的海權理論對當代中國學者思考今天中國的海權發展之路, 影響是很深的。比如有的學者指出, 中國只有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的、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藍色海軍, 才能發揮海陸兼備的優勢, 一個世界大國必須有獨立的全球戰略, 不能也不應該把他國的反應和意願作為制定我國外交的重要依據。③9①②③孫峰華、劉養潔:《21 世紀的「海洋破碎帶」》,《人文地理》, 第17 卷第6 期, 2002 年12 月。劉新華、秦儀:《現代海權與國家海洋戰略》,《社會科學》, 2004 年第3 期。楊勇:《發揮海陸兼務優勢是大型海陸複合國家的必然選擇》,《黑龍江社會科學》, 2004 年第3 期。?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在西方歷史中, 海權也許就是馬漢所說的那樣, 是以爭奪和控制海洋為其基本目標的,是以強大海上軍事力量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但時過境遷, 今非昔比, 雖然馬漢的海權對今天仍有一定啟迪意義, 但畢竟時代不同了, 中國今天面臨著不同的時代環境, 如果仍然按照傳統的海權思維來考慮今天中國的海權建設, 即把建設強大的海軍和控制海上交通要道作為中國海權發展的根本目標, 那麼中國的海權建設有可能重蹈北洋海軍的覆轍, 走進死胡同。因此有必要對馬漢的海權概念做更多的思考, 尤其需要超越馬漢的海權概念, 建樹與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當今中國的海洋空間的發展相適應的海權新思維。如果以所謂控制海洋作為海權的標誌, 而控制海洋又以所謂通過海軍來控制重要的海上通道為基本標誌, 那麼: 第一, 中國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會有這樣的野心; 第二, 中國過去、現在和將來大概都不會有這樣的實力。迄今中國的強盛和繁榮都不是以取得制海權來實現的, 未來也未必一定要靠取得制海權來達到和實現。換言之, 中國今後一定會成為世界強國, 但其道路未必是通過控制海洋的道路。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 主要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發展道路的不同選擇造成的。馬漢書中所論述的那些通過強大的海上力量來控制海洋通道從而實現國家強盛的國家, 通常都是比較典型的海洋國家, 對這些國家而言, 如果不能控制對國家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的海洋, 的確無法生存和發展, 也無法成為強大的國家。中國則不同, 中國從未控制過海洋, 但中國在過去20 個世紀中, 其中的18 個世紀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正如一些西方學者所說, 「近代以前時期的各種文明中, 沒有哪一種比中國的文明更先進, 更優越」。①同時, 還應當看到, 即使是在馬漢的海權概念中, 海上力量的確佔有重要地位, 但馬漢也指出了政治制度、民族性格、海上貿易等對發展國家海權的重要性。正如有學者所論,「長期以來, 人們對海權的認識有一種模糊的認識, 認為海權就是軍事術語中的制海權??從基本含義而言, 在海洋空間活動的自由權就是海權??在馬漢看來, 海權的內涵實際上包括兩大部分, 一是海上軍事力量, 二是海上非軍事力量??軍事海權雖然是各種海權的核心, 但它決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發展海權的最終目標, 綜合性海權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海域里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自由活動權, 其實質內容要比軍事海權廣泛得多」。② 而對中國來說, 這些可能是發展海權更重要的因素。如果說今天中國必須把發展海權提高到一個重要位置的話, 那麼, 什麼是中國的海權?顯然, 把中國的海權定義為通過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達到控制對中國具有重要意義的海域和海上通道, 既不符合歷史的中國, 也不符合今天中國的和平發展、決不稱霸等根本目標, 也落後於時代的發展, 是一種過時的舊思維。所以, 中國必須重新定義具有新時代特徵的符合今天本國國情的海權。我國國內已有一些學者開始對海權這一西方概念進行新的思考。有的學者認為, 有必要區分海洋權利、海上力量和海上權力三者的不同。海洋權利是主權國家依法而產生的利益,海上力量是中性詞, 海上權力是一種強制力量, 依聯合國和國際法等的決定而使用是合法的, 否則就是霸權。中國海權應當是一種中國主權的海洋權利而非海上力量, 更非海上霸10①②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第17 頁。劉新華:《試論中國發展海權的戰略》, 《復旦學報》, 2001 年第6 期。有意思的是, 同一作者在上引的2004 年發表的文章中, 似乎更強調製海權是海權的基本目的和功能。?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權, 中國海權是有限海權, 其特點是它不出主權和國際海洋法確定的中國海洋權利範圍, 海軍發展不出自衛範圍, 開發深海可考慮為中國海軍建設的優先選擇, 永遠不稱霸是中國海權擴展的基本原則。① 這些思考是很有價值的。當然, 可能其中也有一些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地方, 比如, 如果海權既指海洋權利、海洋權益、海上力量、海上實力, 又指海上權力、海上霸權, 那麼, 當使用海權概念時, 可能首先就會問道: 這個海權是指哪一個方面的內容? 比如, 既說中國海權的擴展是無限的, 又說中國的海權是有限的, 不免就有些費解。有的學者提出, 要發展中國海權, 必須先清理中國海權觀念上的幾個誤區: (1) 海權決定歷史的思維誤區。事實上不是海權決定歷史, 而是歷史決定海權, 海權的勝利取決于海權國家的科技變革和綜合國力; (2) 全球化要求自衛手段全球化的誤區。這容易陷入一種追求絕對安全、絕對自助的安全困境; (3) 關於海上力量的發展可以與霸權國家分享海權的認識誤區。將海權作為贏得平等地位的途徑, 這種觀點不僅無視歷史, 而且在邏輯上倒因為果。②我認為, 海權應當從中性的角度界定為: 一個國家在海洋空間的能力和影響力。這種能力和影響力, 既可以是海上非軍事力量(如由一個國家擁有的利用、開發、研究海洋空間的能力) 及其產生的影響力, 也可以是海上軍事力量及其產生的影響力。它既可以是一個國家保衛本國合法的國家海洋空間利益的工具, 也可以成為一個國家侵犯、損害和破壞其他主權國家陸地和海洋空間利益甚至用以稱霸世界的工具。海上力量有大有小, 同樣, 海上的影響力也有大有小, 不同的海上力量擁有不同的影響力。制海權只是海上影響力的一種, 雖然重要, 但並非海權的全部。這樣來定義的海權是一個綜合概念而非單一概念。這一定義的最大特點是, 把海權概念從軍事學、戰略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它首先應該是一個政治學的術語, 而不是一個軍事術語。不一定一談海權, 就必談如何發展海軍或航空母艦, 或如何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或海上稱霸。既然是要利用、開發、研究海洋空間, 當然就既有矛盾和鬥爭, 也有合作, 可見海權發展並不是只講如何鬥爭和控制。海權發展與海軍、霸權有重要聯繫, 但沒有必然聯繫。海權既可以成為軍事專家們研究的對象, 也可以成為眾多學科研究的對象。進而, 可以把中國的海權定義為: 中國研究、開發、利用和一定程度上控制海洋的能力和影響力, 或中國擁有與自己的海洋空間利益相適應的能力和影響力。這一定義的基本內涵是: (1) 在中國的國家利益體系中, 海洋空間的國家利益越來越重要。這種海洋空間中的國家利益的發展和維護包括: 保護中國合法和正當的海上貿易和運輸的正常進行。對外開放以來, 中國的海外貿易有了很大的發展,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實體, 大量貿易需要通過海上運輸來實現; 中國大陸空間的資源與中國的經濟發展需求產生了較大矛盾, 中國需要越來越多地利用和開發海洋空間中的資源和海外資源; 在對外開放的世界中, 前往國外經商、投資、居住或從事其他活動的中國公民愈益增多, 中國的海外利益大大擴展; 中國的海洋國土權益受到一些國家的侵犯; 台灣問題的解決過程長期化, 海峽兩岸的統一變得錯綜複雜等。(2) 中國維護、捍衛和擴展這些利益, 需要發展相應的海上力量。這種相應的海上力量, 既指海上軍事力量, 也指海上經濟力量; 既指必要時使用軍事力量, 也指和平地使用海11①②張文木:《論中國海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2004 年第6 期。徐棄郁:《海權的誤區與反思》,《戰略與管理》, 2003 年第5 期。?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上力量。另外, 所謂相應的海上力量的發展, 是指中國海權的發展不以制海權的控制為目的, 不以排他性的控制海上交通要道為目的, 不以使用武力來爭奪海上資源為目的, 也不以使用海上軍事力量強迫他國接受中國的意志為目的, 而以維護中國的合法的合理的海洋空間中的國家利益為目的。這意味著, 中國海上力量的發展和使用, 是防禦性的、自衛性的, 而不是進攻性的, 是以維護中國的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和國家權益為目的, 而不是以損害他國利益為目的, 是地區性的而非全球性的, 是以經濟發展為主要目的, 而不是以武力威懾為主要目的。只有從這個意義上定義中國的海權, 才有可能做到「在海權發展與中國和平崛起的關係上, 中國海權的發展並不構成導致衝突並阻礙中國和平崛起的結構性因素」。①此外, 還必須注意到, 今天僅僅從海權、陸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是很有缺陷的。因為今天的科技發展已經遠遠超越了陸權、海權的概念。過去許多只能通過發展海上力量才能做到的事情, 今天有可能通過其他別的選擇達到, 或者必須藉助於別的方式才能達到。比如, 僅僅就制海權而言, 過去為了取得制海權, 必須通過發展航空母艦來取得海上攻擊力量的優勢, 航空母艦對摧毀敵方的軍艦或敵方陸上戰略目標具有強大的威力, 它也是取得海上制空權的關鍵。今天, 航空母艦對取得制海權仍很重要, 但它的作用已經不像過去那樣絕對了。遠程轟炸機、超大型遠程運輸機、陸基中遠程導彈、空中加油機等的出現, 擴大了空軍的作戰範圍, 增加了陸基打擊能力, 而無論是海軍還是空軍以及陸軍的遠程攻擊力量, 都離不開通訊衛星、網路等能力的發展。總之, 空權、太空權、網路信息權等因素的出現, 已經部分地超越了海權。也可以說, 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 沒有太空權就沒有制空權, 沒有信息權、網路權就沒有太空權, 因此, 單純從發展航空母艦或發展海上軍事力量的思考來發展海權, 也許是一種過時的思維。相反, 有必要進行反向思維: 既然能通過制海權來制陸, 通過航空母艦來制海上空間, 為何不能通過發展制陸權、制空權、太空權和信息權來制海?走出有中國特色的海權發展道路要發展中國的海權, 首先要有一個大的戰略, 將海權發展納入到國家的大戰略中。可以肯定的是, 中國的海權發展: 第一, 不能脫離中國整個國家的發展, 海權發展只是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二, 中國海權的發展不能脫離整個國際環境、周邊環境對中國的影響; 第三, 中國海權的發展不能脫離世界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發展。已有學者提出, 在制定中國海權發展的大戰略時, 必須從四個方面進行思考: 第一, 後起大國應冷靜客觀地對自身的能力和條件進行評估, 海權在國家整體戰略中的地位首先取決於此; 第二, 是否將海權發展作為中國的最優先選擇, 取決於未來國際競爭的關鍵領域是否將海權的發展作為新的增長點; 第三, 必須考慮與現有世界霸權國家的關係, 不能因追求海權而成為現有霸權國家的主要挑戰者; 第四, 中國發展海權必須全面評估安全因素, 過於簡單、直接的做法會造成安全困境。② 這些觀點是有參考價值的。12①②劉中民、趙成國: 《關於中國海權發展戰略問題的若干思考》,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4 年第6 期。徐棄郁:《海權的誤區與反思》,《戰略與管理》, 2003 年第5 期。?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那麼, 中國的海權應該如何發展呢? 筆者提出以下幾大方面的思考。(一) 海權發展在中國總體發展中的定位。毫無疑義, 海權的發展對中國越來越重要。但海權的發展是整個中國發展的一部分。如果說中國的發展包括大陸空間的發展和海洋空間的發展兩個部分的話, 那麼, 大陸空間的發展將始終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最基本的, 海洋空間的發展不可能超越大陸空間的發展而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問題。我認為, 中國將始終是一個大陸型國家, 這是由大陸空間在中國總體結構中的地位、作用所決定的。所以, 應當正確估計海權發展在中國總體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學者認為, 「強大的海軍是國內財富積累和民主發展的保證」, ① 這裡至少涉及兩個問題:第一, 中國海權發展與制度建設之間的關係。到底中國的海權發展與中國政治經濟制度的建設是什麼關係? 上述觀點認為, 中國的海軍發展與中國的民主建設之間存在某種內在邏輯。但是這個觀點有進一步討論的必要。從國外歷史來看, 似乎海權發展與民主制度之間沒有必然聯繫。有幾種情形。一種是成為民主國家之前已經有了強大的海權。如英國。民主在英國發育最早, 但其民主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一般認為始於1640 年英國革命之後,而在此之前, 英國自1588 年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時, 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強大海上力量的海權國家了。英國民主制度的發展與其工業革命相關, 而與海權的發展相關度較弱。再說日本。日本在1895 年擊敗中國清朝的北洋海軍和1905 年擊敗俄國海軍後, 成為一個新興的海權國家, 但日本的民主制度建設卻是在二戰之後, 此前的日本一直是一個軍國主義的反民主的國家。而日本成為民主國家, 並不是因為日本海權的發展, 而首先是因為美國摧毀了日本的海軍, 戰勝了日本, 通過軍事佔領強行在日本實行民主制度, 可見日本二戰後的民主化改造也與海權無關。蘇聯曾經是可與美國相提並論的強大的海權國家, 但蘇聯並不被認為是一個西方式的民主國家, 直到今天, 俄羅斯也不被西方國家公認為一個西方式的民主國家。另一種情形以美國為代表。美國的民主制度早在美國獨立建國後就已經形成, 但直到一百年後, 美國才有了比較強大的海權, 真正成為海權大國則是在二戰後, 可以說, 美國的民主制度與美國的海權也沒有多大直接關係。所以, 一個國家的民主制度建設主要與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緊密相關, 而與海權的發展程度並無太大的相關性。因此, 不能把中國的民主制度建設與中國的海權發展直接聯繫起來。從前述鄭和下西洋和北洋海軍失敗的啟示和教訓來看, 似乎更應強調, 中國的制度建設對中國的海權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而不是相反。第二, 中國的海權發展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或財富積累之間的關係。上述觀點認為, 如果中國沒有海軍, 就缺乏發展財富的保證。但是前面引述的例子同樣可以證明, 發展海軍與國家的經濟繁榮之間沒有直接聯繫。如果說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海權促進經濟繁榮的話, 那麼這些例子並不帶有普遍性。美國在海軍發展之前, 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俄羅斯曾經擁有強大的海軍, 但俄羅斯的經濟從來沒有繁榮過。中國的歷史更能說明這一點。中國雖然是一個瀕海國家, 但卻從來不是海洋國家, 更不是海權國家。海洋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雖然也起過一定的作用, 但從來沒有起過重要的作用, 更沒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歷史主要是一個陸權國家的歷史, 中國的文化主要是產生和發展於黃河、長江及13① 張文木:《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海權》,《戰略與管理》, 2003 年第1 期。?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其他大江大河的文化, 中華民族雖然有過航海的經歷, 而且曾經取得過很高的成就, 但卻基本上不是一個海洋民族。所以, 今天, 對於海權在中國整體的歷史、制度、文化和生活中的地位應有一個總的評估。可以肯定的是, 中國必須發展和加強海上力量, 必須發展和加強海權, 但是, 無論如何, 海權作為中國總體實力中的一個部分, 不太可能達到甚至超過中國基於大陸、大江大河等陸地空間所達到的水平和程度。中國過去幾千年都是作為一個陸權國家而生存和發展的; 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這與中國的海軍發展也沒有太大的直接聯繫; 今後中國將作為一個海權得到較大發展的陸權國家而出現在國際社會上, 但是, 中國的海權不太可能發展到與陸權同等的水平和程度, 不可能成為海陸同等重要的國家, 更不可能成為一個所謂的海權國家。對中國而言, 大陸空間的重要性將始終超過海洋空間的重要性。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心臟地區其主要空間在大陸而不在海洋, 中國人口的絕大部分將生活在大陸區域而不是海洋區域(儘管瀕海地區人口眾多, 但這仍應視為大陸的邊緣地區而不是海洋的組成部分) , 中國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土地、水、石油、礦產)等主要在大陸而不在海上。海洋經濟和產業過去、現在(大概也包括將來) 從來不是中國經濟產業的主體。中國海權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保衛陸權的需要, 是中國陸權向縱深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如果超出中國陸權發展的需要, 而把控制全球海上交通要道作為中國海權發展的根本方向, 那與中國不做稱霸全球的超級大國的既定國策是相違背的。當然, 在海權發展相對落後的情況下, 我們也可以在某個時候將海權的發展提到重要的位置上, 可以優先發展海權, 加強和加速海權的發展, 加快中國海軍的發展, 使它與大陸空間的發展大體平衡, 但從長期來看, 大陸空間的發展始終是第一位的, 不可能長期以發展海權國家為主要目標。中國要從一個瀕海的大陸型國家變成一個海洋經濟在其中占重要地位的大陸型國家, 或帶有一些海洋國家特點的大陸型國家, 但中國不可能變成像英國或日本那樣的海權國家或海洋國家, 也不可能變成像美國那樣的把控制全球重要海上要道作為其全球戰略目標的超級大國。(二) 鑒於鄭和下西洋和甲午海戰的教訓, 中國有必要把制度建設作為發展海權的根本出發點。這種制度建設包括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法制體系, 樹立按照法律和制度辦事的觀念和意識。正如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韓非子所言, 在爭於力的時代, 國無常強, 無常弱, 奉法者常強則國強, 奉法者弱則國弱, 必須以法為本, 明法者強, 慢法者弱。制度建設包括政治決策機制、諮詢機制、軍事指揮機制、後勤保障體制、獎罰體制、反腐敗機制等諸多方面, 其中有必要強調與海權發展相關的制度建設問題。比如, 可以調動民間資源參與海島的建設和開發, 特別是如何管理那些遠離大陸和大島的無人居住的荒島, 應制定相關的法規, 以加強國家主權的宣示。(三) 海權建設必須以中國的經濟建設為基礎, 海軍建設等國防建設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適當和按比例增加投入。海權建設有兩種不同思路。一是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 把大量的資源用於發展海上軍事力量。這種思路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增強一個國家的海上軍事力量,然而缺乏長期支撐, 缺乏發展的後勁。近代之前各國多採用這種方法。清朝建設北洋海軍,實際上走的也是這條道路。在國力相對落後的情況下, 清朝的北洋海軍一度成為亞洲最強大的海軍, 但是甲午海戰一戰即敗, 這不僅說明了當時清朝的制度腐敗, 而且也突顯了清朝落後的經濟無法支撐對海軍建設的長期投入。俄羅斯海軍的現狀也是同樣的例子。這支曾經匹敵美國海軍、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 雖然現在仍然頗具威力, 但由於俄羅斯經濟的衰14?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退, 無法維持巨大的軍費開支來建造新的軍艦, 乃至對現有的軍艦進行日常維護和訓練, 因此戰鬥力大受影響, 不得不大量裁減軍備。另一條道路是美國式的海軍發展道路。美國的海軍大發展始於19 世紀末, 到20 世紀初才達到一定規模。而當時的美國經濟已位居世界第一, 遠遠超過英國等歐洲強國。如美國1914 年的國民收入為370 億美元, 超過英國(110億) 、法國(60 億) 、德國(120 億) 、日本(20 億) 和義大利(40 億) 五大國之總和(350億) 。正是美國經濟的強大, 為美國海軍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僅1904 年, 美國就有14 艘戰列艦和13 艘裝甲巡洋艦同時建造。① 到1914 年, 美國的海軍已經名列世界第三強, 僅次於英國和德國。中國可能應從美國海軍的發展模式中借鑒更多的東西。「在發展海權與綜合國力的關係上, 不應盤算如何降低本來已經非常低的海軍國防投入, 而是應該尋找思路提高海洋經濟的綜合國力貢獻率, 進而為海權發展提供動力。」②(四) 優先發展海上經濟力量, 優先發展利用、開發海上資源的能力, 從一個瀕海國家變成一個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比重的國家。這是中國和平發展總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不一定能成為一個西方式的海權國家, 但卻有可能成為一個具有強大的海洋經濟的國家, 一個非軍事海上力量在海權中佔有重要比重的國家, 一個海洋大國。中國具有成為海洋國家的天然地理條件。中國有長達18000 多公里的海岸線, 有1 萬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有近300 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但正如許多人生在海邊卻不會游泳、許多人一輩子生活在異國他鄉卻不會說當地話一樣, 這些有利條件並不能使中國自然地成為海洋國家。瀕海國家是一個自然地理概念, 指領海、島嶼及大陸架、專屬經濟區等構成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洋國土是整個國土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權國家是一個地緣政治概念, 而海洋國家卻主要是一個地緣經濟政治概念。所謂政治概念, 就是說對一個國家而言, 海洋的安全是構成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經濟概念, 就是指海洋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的比重。海洋產業包括海上運輸、海洋油氣工業、濱海和深海採礦業、海鹽業、海洋水產、濱海旅遊業、海洋生物和藥物業、海水淡化、海洋船舶製造業、港口建設等。③中國的海洋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在逐步提高, 但仍相對較小。1978 年, 中國的海洋產業只有60 多億元。80 年代以來, 中國的海洋產業平均以每年20 %以上的速度增長, 是我國GDP 增長的三倍。根據中國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介紹,「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海洋水產和海鹽生產的大國, 海洋交通運輸第三大國。海洋經濟總量從上世紀80 年代初的227 億元, 增加到2004 年的1128 萬億多元, 涉海就業人數超過2000 萬人。我國已進入大規模、高強度開發利用海洋的新時代」。④ 但就整個產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比重來看,海洋經濟還只佔很小一部分, 發展潛力巨大。2001 年, 中國海洋產業總產值達到7233 億元, 佔GDP 的314 %; 2003 年突破1 萬億元, 增加值為4450 億元, 佔GDP 的318 %; 200415①②③④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第280 、284 頁。劉中民、趙成國:《關於中國海權發展戰略問題的若干思考》。韓增林等:《關於海洋經濟地理學的發展與展望》, 《人文地理》, 第16 卷第5 期, 2001 年10 月;《透過數字看發展》,《人民日報》, 2005 年7 月11 日。武衛政:《摸清海洋家底勢在必行》,《人民日報》, 2005 年5 月17 日。?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年, 達到12841 億元, 增加值為5268 億元, 佔GDP 的319 %。①(五) 適當發展一定程度的保衛和控制「四海一峽」的海軍能力。沒有一個國家能達到完全控制全世界海洋和海上通道的程度, 美國也不例外。中國只能優先選擇對中國的海上運輸、海外貿易、國家安全最重要的個別海域、個別海上通道作為保衛和控制的重點目標, 它們主要是指中國的近海即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峽, 即四海一峽。其他重要的海域和海上通道, 雖然對中國也很重要, 但中國不可能以足夠的海上力量對其進行控制, 即使是上述的四海一峽, 中國也只能達到一定程度的保衛和控制(只有渤海能完全控制) , 而不可能實現完全排他性的控制或單獨控制。在這方面, 還必須突出強調台灣問題的重要性。台灣問題是中國海權建設的一個關鍵和中心, 無論從海上經濟力量還是海上軍事力量的建設來看, 都是如此。要實現上述目標, 就必須在最近時期內, 把建設強大的海軍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雖然總體上應當以陸權發展為主, 但並不排斥在現階段突出海軍建設的地位。這是因為中國的海軍發展與總體發展的陸權相比, 很不適應, 已經大大落後於保衛和支持陸權發展的需要。(六) 重視發展與重要的瀕海國家、海峽通道國家的合作關係, 其中要優先發展與「六海」、「六道」瀕臨國家的關係, 用外交、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實力來彌補海上力量的不足。所謂「六海」、「六道」, 即安達曼海、阿拉伯海、波斯灣、亞丁灣、紅海、地中海等六個海域, 以及馬六甲海峽、巴拿馬運河、朝鮮海峽、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等六個重要海上通道。對這些海域和海道, 中國沒有足夠的海上力量進行哪怕是最低限度的控制, 只能依靠發展與這些海域和海道的瀕臨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來彌補。這些國家中比較突出的有朝鮮與韓國、泰國、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伊朗、阿曼、沙特、科威特、埃及、衣索比亞、義大利、葉門、阿爾及利亞、西班牙、法國、南非、巴拿馬、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等國。中國海洋運輸, 海外中轉、補給、修理、安全保衛等經濟和安全因素, 只能靠這些國家的幫助和合作來解決。同時, 還可以考慮採取一些戰略性的合作措施來改善中國的地緣政治狀況, 繞開一些對中國的海洋空間發展可能具有潛在麻煩的海域或通道。例如, 如果泰國有意開通克拉地峽的話, 那麼中國政府應該從海洋空間發展的大戰略角度來加以考慮。雖然它可能不太經濟, 但卻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況且泰國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可以為中國長期地安全使用這一地峽提供戰略保障。(七) 增強海洋意識, 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識, 使人們了解海洋、研究海洋、開發海洋、保護海洋, 維護我國海洋權益, 促進海洋事業的發展, 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② 雖然中國的大陸意識將長期占居首要地位, 但也有必要提高海洋意識在民族意識中的地位。海洋意識首先是指對海洋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意識。我國領導人曾經多次提出,「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海洋, 增強全民族的海洋意識」, 並提出「開發藍色國土」, 「管好用好海洋, 振興海洋經濟」。海洋意識是資源意識, 是可持續發展意識。海洋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能源和礦產資源, 這些資源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寶貴的財富來源。在中國陸地自然資源日16①②參見《海洋經濟, 新的增長點》、《我國海洋經濟開發穩健展開》等文章, 《人民日報》, 2005 年7月11 日。韓增林等:《關於海洋經濟地理學的發展與展望》。?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益緊缺的情況下, 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尤其顯得重要。海洋意識是指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海洋是全人類共同繼承的財產, 開發和保護海洋是人類共同的歷史使命。海洋是地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調節器。我國海洋的環境污染和海洋生物的過量捕撈都很嚴重, 渤海的經濟魚類已近滅絕, 黃海幾近無魚可捕, 東海的魚產總量在下降; 由於大陸的過度開發, 也造成了中國海洋區域的嚴重污染。如昔日富饒的珠江口海域95 %的海水被重度污染, 離岸邊十幾海里的海域已經基本無魚可捕,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圍海造地、無序采砂、陸源污染和人工養殖等四大原因。① 因此, 急需採取措施保護我國的海洋國土。海洋意識是國家安全意識。中國近代的危機是從海上危機開始的, 西方列強正是從海上攻破了中國封閉的國門, 造成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危機。現在, 對中國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也是在海洋方向。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 中國海洋空間中的國家利益越來越重要, 構成了中國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台灣與大陸的統一、保衛釣魚島和南海諸島的主權, 保護中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是中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八) 必須學習和利用、藉助聯合國和國際組織以及海權大國的合作, 來維護中國的海洋利益。現在許多國家都有全球性的利益, 如果各國都建立一支全球性的海軍, 那在主要海域的海軍艦隊恐怕會多於商業船隊。即使中國今後有了一支強大的海軍, 也不太可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保衛自己的商業船隊的安全。所以, 中國必須學會利用現有的國際機制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而不能完全依靠所謂自助的方式解決問題。總之, 中國的海權發展必須從中國和平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 統籌兼顧, 海陸兼顧, 經濟發展與軍事發展兼顧, 總體目標可以定位為: 中國不太可能發展成為一個海權強國, 但中國卻應從一個海權較弱的陸權國家發展成為一個有強大海權的陸權大國。(責任編輯: 王 聯、陳志瑞)17① 《四大難題威脅珠江口海域生態》,《人民日報》, 2005 年6 月17 日。?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推薦閱讀:

中國著名的摩登舞冠軍---張浩&宋曉蓉
神秘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怎麼回事?2040年9月五星聚會中國更加繁榮富強?
余新忠:衛生何為——中國近世的衛生史研究
中國文學的春天在哪裡
乳腺增生用藥_乳腺增生_中國健康網|www.cnjk.info

TAG:中國 | 思考 | 發展 | 戰略 | 海權 | 發展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