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南生:中國三次抗日援朝的經驗教訓

導語

在歷史上,朝鮮歷來被中國人看作中國北部極重要的「外藩」,中國為保護朝鮮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從歷史上看,從某種角度上可以說,朝鮮問題曾拖垮了隋朝、明朝、清朝,連累了唐朝。

唐朝抗日援朝戰爭

唐朝初年,朝鮮半島上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三國都想統一半島,但又都無力消滅對方,於是便向鄰國尋求援助,先後分別與大唐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係。高句麗、百濟靠攏日本,新羅因與日本結怨,故和唐王朝親近。公元653年以後,就形成了以高句麗、百濟、日本為一方,新羅、唐朝為另一方的政治格局。

忠青南道扶余郡扶余邑雙北里扶蘇山城(泗沘城遺址)

655年,新羅王金春秋稱高句麗與百濟,靺鞨聯兵侵入,乞求唐朝出兵援助。唐高宗在遣使調解無效的情況下,先後派程名振、蘇定方、薛仁貴等將領率兵出擊高句麗,企圖牽制其兵力以減輕對新羅的壓力。660年,新羅再次告急,唐高宗遂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領水陸大軍10萬餘,從成山(今山東榮城)渡海擊百濟。百濟很快潰敗。接著,唐軍與新羅聯兵向百濟都城泗沘進軍,不到10日,便滅亡了百濟。

但日本並未放棄對朝鮮半島的野心。663年6月,日本向新羅發起進攻,唐軍不斷增兵援助新羅,中日兩國軍隊在白村江江口(今韓國西南部的錦江)相遇。從當時雙方的實力來看,大唐水軍7000餘人,170艘戰船;日本水兵萬餘,1000多艘戰船。日本雖然在人、船數量上多於我方,但大唐水軍船堅器利,武器裝備優於日本。此役日本大敗。日將朴市田來津陣亡,百濟王扶余豐逃之夭夭,守城的百濟王子扶余忠勝見大勢已去,遂於9月7日率百濟守軍及日本援軍向唐軍投降;倖存的其他日軍則乘船逃回了日本。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抗日援朝戰爭至此結束,日本勢力退出了朝鮮半島,其入侵中國的野心也隨之破滅。

扶蘇山皋蘭寺(高麗時代建造)《落花岩繪圖》,相傳在泗沘城被唐軍攻破之時,有三千宮女跳落花岩自盡。

明朝抗日援朝戰爭

豐臣秀吉1588年基本統一日本後,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土地分封不均的不滿,在1591年5月決定對外發兵,以獲取更多的土地。1587年他在給愛妾淺野氏的信中說:「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人我之版圖。」(日本參謀本部編:《日本戰史·朝鮮戰役》。)豐臣秀吉的這種擴張野心,與絕大多數大封建領主的領土慾望完全合拍,因此,向外擴張領土成為日本發動戰爭的一個主要動力。

豐臣秀吉乘朝鮮李氏王朝耽於黨爭內鬥,朝綱紊亂,決定通過武力征服朝鮮入侵中國,進而稱霸東亞,使三國歸於一統。萬曆19年(1591年)6月,豐臣秀吉派出使者宗義智通告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表示他有意於次年(1592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國,並請多多包涵與協助。但朝鮮因久事明朝而拒絕。

1592年3月,做了多年戰爭準備的日本侵略者,以17萬陸軍和近4萬海軍的兵力入侵朝鮮。4月12日,日軍在釜山登陸,接著迅速佔領了王京(漢城),攻陷開城,進逼平壤。朝鮮軍隊望風而逃,一直逃到中國境內。日軍所到之處,焚燒劫掠,僅晉州一地,軍民被屠殺者6萬人。朝鮮大部分國土淪陷,朝鮮向明王朝告急,請求出兵援助。明朝以朝鮮「為我藩籬,必爭之地」,決定出兵援朝。

豐臣秀吉

萬曆二十年(1592年)七月,明軍在史儒率領下援救平壤,明軍失敗,史儒戰死。副總兵祖承訓率明軍3000渡過鴨綠江馳援,結果全軍覆沒,祖承訓僅以身免。明廷大為震動,決定以宋應昌為經略,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大舉援朝。第二年,明軍在朝鮮軍隊配合下,大敗日軍。日軍先鋒小西行長慌忙率殘部南逃。中朝軍隊乘勝南下,幾乎光復了朝鮮全境。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二月,豐臣秀吉率14萬大軍再次侵朝。明廷派兵部尚書邢玠率軍馳援,在朝鮮軍隊的密切配合下,連敗日軍。第二年,豐臣秀吉死去,日軍人心動搖。這年年底,中朝軍隊在朝鮮南海海面與日軍大戰,將日軍幾乎全部殲滅。日軍發動的這次侵朝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

清朝抗日援朝戰爭

第三次抗日援朝戰爭發生於1894年,史稱「中日甲午戰爭」。當時的朝鮮仍處於封閉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產力落後,國內政局飄搖,靠清王朝的支持苟安一時。日本加強發展在朝鮮的親日勢力,並通過外交手段,力爭使朝鮮脫離清政府控制,成為「獨立國」。由於日本對朝鮮的內政干涉和經濟侵略,特別是日本強制朝鮮大米輸出,導致了朝鮮的農民起義,而李朝政府為了鎮壓農民起義請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則派出強大兵力企圖攻佔朝鮮。在同英國交涉成功而獲得其實際支持之後,日本海軍進攻中國艦隊,引發兩國間的戰爭。

甲午戰爭中日軍大勝,圖為日軍佔領平壤。

甲午戰爭歷時9個月,分為陸戰和海戰兩個戰場,日軍攻下平壤,在黃海海戰中大敗北洋水師,使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陸軍方面,中國40萬大軍潰敗,遼東、膠東防線相繼崩潰。日軍從遼東、膠東兩個方向形成了對北京的夾擊之勢。日本乘勝追擊,之後又攻下中國的旅順、威海,並於1894年11月22日開始在旅順進行了4天3夜的屠殺、搶劫和強姦,遇難者超過2萬人,只有埋屍的36人幸免於難,並且血洗威海、平壤。

戰後雙方簽訂《馬關條約》,規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賠款,中國政府因此背負沉重外債,國力日趨衰退。日本因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國力迅速強大,並進一步走上軍國主義對外擴張之路。甲午戰爭的失敗標誌著延續了2000年的朝貢體系的破產,日本取代中國,成為東亞體系的主導力量。這次戰爭影響十分深遠,在中日兩國近代軍事史上,以及遠東國際關係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轉折意義。

三次抗日援朝的經驗與教訓

回顧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抗日援朝戰爭,人們深感朝鮮問題的嚴重性和複雜性,朝鮮是那麼容易成為國際性的問題和中國全局性的問題,甚至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回顧歷史,不難獲得有益的啟示:

啟示之一:自古以來,日本一直染指朝鮮,這是由日本的地緣環境所決定的,向外擴張領土成為日本發動戰爭的一個主要動力。就地理位置而言,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孤懸海外,要向大陸發展,唯有從朝鮮一途。日本侵朝,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四世紀,日本大和政權就在朝鮮半島的任那地區建立了殖民地。中國近代以前三次援朝,都是因為日本侵朝引起的。

啟示之二:日本以朝鮮為切入點,多次挑戰中國在東亞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日本推古十五年(公元607年),大禮官小野妹子奉日本第33代天皇(即日本皇譜中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之命出使隋朝,恢復了已經中斷一百多年的中日往來。「日出處天子敬白日沒處天子書」是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寫給隋煬帝的國書里的第一句話,意為「日出之地國家的皇帝向日落之地國家的皇帝問候」。日方採取了與隋朝皇帝彼此均為天子,平起平坐的立場,隋煬帝聽後大為不悅,他氣憤地對掌管外交事務的鴻臚卿道:蠻夷再有這種無禮的書信,不要再向朕奏!第二年,日本給中國的國書,沒有再用「日出處天子」的提法,改稱為:「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日本第一次使用了「天皇」這個稱號,表現出日本堅持同中國是對等的關係。

白村江海戰交戰形勢圖

公元663年的白村江海戰,是中日之間的第一次正式交鋒。白村江戰役,基本上決定了當時東亞地區的政治格局。日本在白村江海戰中敗於中國之後,不敢輕舉妄動,被迫退守本土900餘年。同時,也更激發了向唐朝學習的熱情,開始派遣規模更大、次數更多的遣唐使,中日兩國歷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時期終於開啟。萬曆朝鮮之役是一場歷史意義深遠的戰爭,結局決定了此後二百餘年東北亞中、朝、日三國的國際關係格局。明軍出兵援朝抗倭,給日本一個教訓,為以後東亞較長一段時期的穩定打下了基礎。甲午戰爭中,日本擊敗中國,取代了中國在東亞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日本千年野心終於得以實現。

啟示之三:日本自古以來貪心不足蛇吞象,不僅挑戰中國在東亞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甚至想滅亡中國,征服印度,稱霸世界,是東亞不穩定的源頭。豐臣秀吉極力向外擴張。他妄圖先侵佔朝鮮,然後征服中國及印度,奉日本天皇定都北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時,明朝超過印度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豐臣秀吉連中印這兩個世界文明古國、世界GDP老大、老二都不看在眼裡,竟然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打敗中印,還要把日本的首都遷到北京來。

日本自古以來貪心不足蛇吞象

明治天皇即位當年,在其發表的《天皇御筆信》中,就聲稱要「繼承列祖列宗的偉業」,「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並炮製了一個征服中國和世界的「大陸政策」且將其作為最高國策。即一是征服中國台灣,二要征服朝鮮,三是征服中國的東北滿洲和蒙古地區,四要征服中國其他地區,最後征服南洋、亞洲乃至全世界。儘管這時日本與西方列強還簽有不平等條約,但明治天皇認為只有向外侵略擴張,才是「興國之遠略」。「養精蓄銳,割據易取之朝鮮、滿洲和中國,在貿易上失於俄美者,應以土地由朝鮮和滿洲補償之。」 當時,中日兩國綜合實力對比,一個是大象,一個是小蛇,然而,日本就敢於作蛇吞象的黃粱美夢。日本敢作這樣的美夢,什麼樣的險不敢冒?什麼樣的壞事不敢做?

啟示之四:三次抗日援朝戰爭顯示了近代以前中國政府維護朝貢國安全的決心和意志。朝鮮作為朝貢體系中的一員,履行向宗主國中國朝貢的義務,中國則對朝鮮提供安全保證。中國出兵朝鮮,既是對朝貢體系的維護,也是信守對朝貢國朝鮮的安全承諾。這說明了古代中國在東亞國際關係中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也是朝貢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萬曆援朝抗倭戰爭展示了中國反對強權政治,保護弱小國家利益的立場,伸張了國際正義。地緣環境和地緣政治決定了,日本只要想擴張,總是先向朝鮮下手,拿朝鮮開刀。中國在歷史上,也多次因日本侵朝而援朝。明朝抗日援朝戰爭顯示了中國政府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能力。豐臣秀吉一手挑起侵朝戰爭,其根本目的是借朝鮮為跳板,把戰火燒向中國東北,企圖攫取中國的領土。中國出兵朝鮮,有利於教訓日本侵略者,遏制其侵華野心,維護中國東北和東海岸的安全。明朝抗日援朝戰爭的勝利,穩定了東亞的政治格局。

在中國三次抗日援朝的歷史上,中國平民百姓為了朝鮮安全和東亞穩定,往往不惜兩肋插刀。例如,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中國曾派出一支完全由老百姓組成的志願軍,赴朝鮮作戰。《新唐書》記載,公元644年,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進攻南部的新羅,戰敗的新羅國王向宗主國唐朝求援,唐太宗李世民決定帶兵親征高句麗,但唐朝的主力軍隊正在西面防禦吐蕃,於是李世民面向全國發布詔書,招募志願去參加朝鮮戰爭的士兵,令人驚奇的是招募志願軍的招數一發布百姓就熱情相應,前來的士兵及貢獻攻城器械者數不勝數,所有志願報名的部隊都由唐太宗親自檢閱從中擇優錄取,選拔淘汰率高達驚人的十比一,而不能入選去前線的打仗士兵竟然都懊惱的捶胸頓足,6個月時間竟然招募了10萬人的援朝志願軍。上陣打仗隨時面臨著喪命的危險,甚至參加的志願軍還有很多家庭並不貧窮,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爭著搶著要參加志願軍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的唐朝正在上升期,全國從上到下都希望建立一個世界帝國,而徹底征服高句麗這個日本的盟國、是維護中國在東亞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必經之路。李世民十分重視這次出征,不僅御駕親征而且親力親為,在征戰中他甚至親自騎馬運土,與將士們一起填平護城河,唐朝與高句麗的戰爭持續了20多年,公元668年唐軍攻佔平壤,高句麗滅亡。

啟示之五:中國三次在抗日援朝戰爭中,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1592年——1598年,經過7年的艱苦戰鬥,中朝軍民終於把日本侵略軍驅逐出境,粉碎了豐臣秀吉吞併朝鮮征服中國的妄想。日軍撤退後,中國援軍也跟著撤退。這是歷史上國與國之間,最標準的無私援助,中國戰士的鮮血,灑遍朝鮮半島,而一無所求。

萬曆朝鮮之役時的三國首腦

史家認為,「所謂朝鮮戰爭,先後凡七年,明朝損失兵力數十萬,靡費餉項數百萬,結果還是以不了了之。從此,中國的實力已經暴露於天下,遂起滿洲民族的覬覦。所以朝鮮戰爭與明朝的滅亡實在大有關係。」(王伯祥、宋雲彬:《開明中國歷史講義》第253頁,新星出版社。)在明朝因抗日援朝而國力嚴重受損時,努爾哈赤乘機坐大,悄悄地埋下了明朝亡國的種子。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努爾哈赤與明邊將立碑劃界,從此自稱為國。 統一的女真崛起,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力量對比和統治秩序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遼東乃至整個東北地區,明朝的政治、軍事統治優勢逐漸為後金所取代,形成了新的統治格局,女真成為大明煩之又煩,卻揮之不去的噩夢,後金取代明朝最終成為朝鮮的宗主國。中國出兵對日本侵略者的打擊是致命的,加速了日本的失敗。但也正是由於此役,使明朝和朝鮮在20年內無力進剿後金力量,深陷於明與後金戰爭的泥潭。此後,明朝的政治、軍事統治優勢逐漸為後金所取代,女真與其鄰國朝鮮的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僅建立了新的國家關係,後金還取代明朝最終成為朝鮮的宗主國,形成了新的統治格局。而清朝政府受朝鮮農民起義的牽累,因朝鮮要求出兵而捲入到抗日援朝戰爭中,以致遭遇慘重的失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17世紀法國繪畫中的崇禎自縊

啟示之六:經濟大國不等於必然能夠打贏戰爭。甲午戰爭時的中國,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僅次於英國,是當時日本經濟總量的5倍。但歷史已經證明:經濟大國不等於是政治大國、軍事大國。雖然世界列強紛紛欺負中國,但這似乎並不影響當時中國朝野自我感覺良好,除了李鴻章,從上到下幾乎人人都認為打敗「小日本」是小菜一碟。因此,接到日本政府的「第一次絕交書」後,清政府最高層中主戰空氣便逐漸高漲。光緒皇帝主戰最力,他不僅宣示主戰之意,「並傳懿旨亦主戰」(指慈禧)。6月25日,光緒皇帝諭李鴻章加緊備戰。6月29日,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向李鴻章請戰:「各艦齊作整備,候陸兵大隊調齊,電到即率往,并力拼戰,決一雌雄。」7月1日,光緒再次諭李鴻章備戰。政府核心人物戶部尚書翁同龢、禮部尚書李鴻藻都主張開戰。甲午戰爭慘痛失敗的後果,使當時無數國人驚愕的同時而驚醒;也能使今人正確解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象,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的頭腦。

啟示之七:地緣環境使古代朝鮮習慣了在周邊國家之間打外交牌,利用周邊國家和政權之間的矛盾,投棋布子,甚至投機取巧,背信棄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朝鮮半島三國鼎立時期,高句麗和百濟結盟對抗新羅,唐太宗遣使前往高句麗和百濟,勸導兩國停止對新羅的進攻。後來,新羅與唐朝合兵,先後滅了百濟和高句麗。沒有唐朝的支持,新羅不可能坐大。想不到新羅坐大後,很快對唐朝翻臉。咸享元年(670年),為爭奪吐谷渾故地及西域,唐朝與當時我國西部最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吐蕃發生戰爭,當年四月大將軍薛仁貴領兵5萬以擊吐蕃。幾乎與此同時,高麗酋長鉗牟岑起兵叛亂。唐朝不得不派兵討伐高麗叛眾。這兩場戰爭牽制了大量唐軍兵力,當時唐軍全國總兵力不過數十萬,而僅對吐蕃一戰就用兵5萬(一說10萬),唐軍處於兩面作戰之不利境地。

薛仁貴東征

新羅為了與唐朝爭奪在朝鮮半島的利益,防止唐朝行政觸角延伸到朝鮮半島,此時卻對唐朝背後猛捅一刀,聯合併扶植了朝鮮半島上的原高句麗和百濟的反唐勢力,發動了對唐朝的戰爭。670年3月,新羅派薛烏儒與高句麗舊將高延武各率精兵1萬渡過鴨綠江,進至烏骨城(今丹東鳳凰山東麓),由此拉開了新羅對唐戰爭的序幕。新羅聯合高句麗殘餘力量進軍所至的烏骨城,乃是連接遼東和平壤的交通要道,佔領這裡既可對駐守朝鮮半島的唐軍進行圍攻,也可阻止唐軍從遼東方面的增援。另外,新羅軍隊在高句麗故地的活動,還可以把唐朝的視線轉移到遼東,使其無暇應對新羅對百濟故地的爭奪。唐朝擺脫戰略困境後,新羅又主動轉圜,遣使謝罪。儘管新羅對唐朝這樣不仗義,唐朝仍然一如既往地維持對新羅的友好關係。據不完全統計,唐朝向新羅派遣了35次使團,遙居唐朝向外國派遣使節的次數之首。宋、遼、金對峙時期,朝鮮利用三國矛盾,眾橫捭闔,撈取了不少實惠。993年,遼朝為防止朝鮮聯合宋朝對付自己,把鴨綠江以東的數百里土地劃歸高麗,也正是從這時起,中朝兩國以鴨綠江為界。1089年,朝鮮派人來宋朝朝貢,蘇軾反對說:「高麗入貢,無絲髮利而有五害。」(《宋史》列傳·卷二百四十六。)


推薦閱讀:

有了這些經驗,職場工作中少走彎路
針灸經驗特效穴(歌訣)
實踐經驗談
看四柱八字的經驗:

TAG:經驗 | 中國 | 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