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戒律的倫理道德思想
李繼武
內容 提 要 道教戒律是道教為了自身的鞏固和發展,要求信徒遵守的思想原則和行為準則。道教戒律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對人與人、人與社會,甚至人與自然等廣泛的關係都提出了相應的倫理思想並制定了相應的道德規範,該倫理思想隨著道教的發展和教化過程,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倫理道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從倫理學的視角,對道教戒律的具體條文進行歸納整理,並對其內容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期對道教戒律和道教倫理思想有一種新的認識。
關鍵詞道教倫理思想道教戒律道德規範
(中圖分類號〕B9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一662X(2005)03一0153一04
一、道教戒律與道教倫理道德
道教 戒 律 是道教為了自身的鞏固和發展,要求信徒遵守的思想原則和行為準則。隨著道教的發展和信徒的增多,道教內部產生了對信徒和專職人員進行管理的需要。《老君說一百八十戒》序中說:而 自項以來,吾遙從千萬億里觀之,諸男女祭 酒 ,托老君尊位,貪財好色,擅色自用,更相是非,各謂我心正,言彼非真。??皆不當爾,故來相語 。①道教戒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道教戒律的雛形是以「道誡」的形式出現,如(太平經》中有「不孝不可久生誡」、「貪財色災及胞中誡」② 等,但因其過於概括簡練,難以規範行為。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先後創製了《老君說五戒》(l}戒》《十三禁戒》《女青鬼律》和《玄都律文》等等,道教戒律從思想調整逐漸過渡到對行為的規範。到唐代,道教戒律有了充分發展,據《傳授三洞經誡法篆略說》載,當時道教已有十六種戒律。宋代的《雲岌七簽》《要修科儀戒律鈔》等經籍中出現了更多的大部戒律,如「老君二十七戒」和「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等。這時道教戒律的內容得到了系統化和規範化,完成了從倫理思想脫胎成為系統的道德行為規範的過程,而且已經超越了僅對道教徒要求和規範的局限,很多內容已經與社會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當時重要的社會性道德規範之一。金元以後的全真道制定的《中極三百大戒》在(老君說一百八十
戒》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除了禁止性的規範外,還出現了大量的倡導和鼓勵作為的戒律,使道教戒律對社會道德生活的影響也進一步擴大。
倫理作為人倫之理,是調整人際關係的客觀規則,對於道德而言,倫理主要是從思想層面對道德規範的終極價值判斷合理性予以闡述,更具抽象性和原理性。道德除了指調整人們之間的行為規範外,還包括人的道德品質、道德修養、道德境界等意識層
面的內容。道教文化用自己的理論對人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倫理關係進行理解和診釋,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倫理思想,並且通過
道教戒律把道教的倫理思想進一步轉化為道德行
為規範。早期的道教戒律可以認為是道教倫理思想
從道教哲學思想中分解出來的雛形,是道教倫理思
① 《雲岌七簽》卷三十九,齊魯書社,1988年。
② (道藏》第二十四冊,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出版社
聯合出版.1988年。
人走熟}S 2005年第,期
想向規範信仰者行為的道德規範的層面發展的嘗
試和探索,因此,早期的道誡既有倫理思想的成分,
也有道德規範的影子。後來的道教戒律,其內容主
要是帶有價值判斷性的以調整人們道德思想和道
德行為為目的的道德規範,如《老君說一百八十戒》
《中極三百大戒》等。經過長期的傳播和影響,道教
的倫理道德思想已經深深地浸人到中國人的意識
和生活之中,下面對具體道教戒律中的倫理道德思
想進行分析和探討。
二、對個體道德修養和道德行為的要求
個體 道 德 是以個人的道德意識與道德修養為
內在基礎,以個人的道德行為為外在的形式。道教
戒律在個人道德意識的培養和道德修養的提高以
及道德行為規範方面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首先,
在道德修養方面要清虛守靜,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
立志成道,以濟世度人為己任,不可為一己之私而犯
戒。如《初真十戒》① 之第十戒:不得輕忽言笑,舉
動非真,當持重寡詞,以道德為務。《老君說一百八
十大戒》第一百四十五戒:常當立大意秉志,不得雜
犯負違三尊教命;《中極三百大戒》中也有與此相似
的規定,此不贅述。為了完善人們的道德人格,道教
戒律要求人們經常反省自以為是的習氣,時刻注意
克服此類道德缺陷,如(中極三百大戒》與《老君說一
百八十戒》中都有「不得自用,不得自貴,不得自驕」
這類內容。
其次 ,道 教戒律對人們的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面
都做出了比較詳細而獨具特色的規範。在個人生活
上要求儉樸節約,反對追求奢華或者浪費。如《老君
二十七戒》②之第十三戒:戒勿資身好衣美食;《老
君說一百八十戒》第十五戒:不得以金銀器食用。道
教戒律在飲食方面要求不僅要講究衛生,而且食物
的來源還要清楚明白。如《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一
百七十四戒:凡食物見擅敗,不得食;第一百七十五
戒:凡不知所從來物,不得食。另外,道教戒律在飲
食方面主張素食,反對食酒肉及五辛等。如《老君說
一百八十戒》第二十四戒:不得飲酒食肉;第十戒:不得
食大蒜及五辛;第二百一十七戒:應念菜食為常,一志
清儉。道教戒律在生活方面的要求與道教主張的回
歸自然,去欲息求,愛惜物命的倫理思想是一致的。
再次 ,道 教認為對財物的追求不僅是信徒獲得
道真的障礙,而且是滋生各種矛盾的根源。道教戒
律要求不得貪戀、貯備財物,對已有的財物,要多用
於幫助別人,惠恤貧窮。如《初真十戒》第七戒:不得
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恤貧窮。《化胡經
十二戒》③之第七戒:戒之勿鏗吝,有物無過惜,富
饒當施惠,鏗貪後受厄等等。幾乎每一部道教戒律
中都有類似的規定,道教戒律進一步禁止教徒參與
社會中的牟利行為和無故佔有與毀壞他人財物。如
《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一百三十七戒:不得為人謀
合私利;《化胡經十二戒)第五戒:戒之勿為盜,見利
當莫取。所利為贓罪,貪利更相害。《妙林經二十七
戒》④之第三戒:不得妄取人財。
另外 ,道 教戒律在對待男女關係方面禁止不道
德的性行為。從最初簡單的「誡」到後來的戒律,道
教都把戒淫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予以規定。如(初真
十戒》第三戒: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氣,當守貞操,
使無缺犯。《妙林經二十七戒》第二十戒:不得貪淫
好色。而且在後來出現的大戒中,還對人們日常生
活中,盡量避免男女獨處的情況和引起他人非議的
情形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如《老君說一百八十戒》
第一百三十九戒:不得帶女人人山,皆應別歧異室;
第一百六十一戒:不得與女人同行;第一百十七戒:
不得與寡婦親愛。道教戒律對不正當的性關係的禁
止,一方面是出於道教教義本身的要求,同時也是為
了維護道教社會形象的需要。
三、個體之間道德規範的內容
道教 戒 律 中調整個體之間關係的內容非常豐
富,既有面對陌生人的道德規範,也有面對各種不同
身份的人的道德規範。首先,在與他人交往中,要嚴
格要求自己的言談舉止,不得搬弄是非和參與他人
的糾紛,破壞他人關係,引人非議。更不得參與社會
中的是非糾紛,尤其是不得參與他人的訴訟紛爭。
《修齋求道當奉十善》⑤之第九戒:不得關亂口舌,評
詳四輩,天人咎恨,損傷神氣。《老君說一百八十戒》
第一百十一戒:不得多言弄口舌;第九十二戒:不得
以縣官中傷人民。第一百二十七戒:不得為人作辭
訟,知人官事。其次,道教戒律中多處規定要尊重他
人隱私,不得窺伺、泄露和宣揚他人的隱},o飢K中
① 《雲岌七簽》卷四十。
②④ 《雲岌七簽》卷三十八。
③⑤ 《雲岌七簽》卷三十九。
嗽耕漂
道教戒律的倫理道德思想
極三百大戒》第八十六戒:不得隔壁探人家室;第九
十九戒:不得穿人家壁,窺看人家內婦女。《妙林經
二十七戒》第二十七戒:不得言人陰私。再次,對長
輩師尊和賢良之人要尊敬並多與之親近,聆聽教誨,
廣為受益;對於惡人和有道德缺陷的人,要盡量疏遠
或者拒絕交往。如《太上洞玄靈寶消魔寶真安志智
慧本願大戒》① 中規定:若見賢人,當願一切,履行
其德,道為世宗。《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一百四十
六戒:常當勤避嫌疑,不得欺父母,閣君師;第一百五
十七戒:若人他處,必先問賢人善士,當親依之,不得
自負。《中極三百大戒》第十三戒:不得患怒師長;第一
百二十二戒:不得攻擊善人;第九十七戒:不得與惡
人交遊;第一百七十五戒:不得與不孝不梯人交往。
從以上可以看出,道教戒律把世俗的道德有選擇性
的融人其中,從而使其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性。
與人 相 處 要為他人著想,先人後己,親和友善,
人與人之間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如(修齋求道當
奉十善》②第七戒:不得自人勝已,爭競功名,每事
遜讓,退身度人。《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三十八戒:
不得輕疏他人之尊長;第一百五十九戒:凡人人家,
必先問人家尊親名諱。(中極三百大戒》第一百九十
戒:與人同學,當請問先進;第一百九十戒:與人同
渡,不得爭先擇地。道教戒律還要求尊重當地的風
俗習慣和他人的生活習慣,對弱者和遭遇不幸的人
要有同情之心並予以幫助,不能幸災樂禍,更不能仗
勢欺人。《妙林經二十七戒》第六戒:不得慢老欺人。
《思微定志經十戒》第八戒:見人有憂,助為作福。
《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一百五十八戒:若人他處,必
先問其國所禁忌;第六十九戒:不得快人死敗;第六
十戒:不得持威勢凌人。《中極三百大戒》第一百一
十四戒:不得薄賤人老病殘疾。對他人的恩德要心
存感激,並思圖報。當他人使惡於自己時,要忍讓退
避,不記仇恨。如《中極三百大戒》第一百九十五戒:
乞化得食,祝願主人得福,一切飽滿。第二百二十五
戒:當念報師友本德,終劫不怠。
報和利益這對現實的矛盾很好的統一起來。道教一
方面用自己的倫理思想和觀念對社會進行教化,另
一方面通過道教徒對道教戒律的身體力行的實踐
來影響社會。以期能夠引導人們學善明善,道德高
尚,實現整個社會風俗淳美,和諧安居理想。在此倫
理思想的指導下建立的道教戒律,作出諸如提倡遇
水架橋、遇山開路、鑿井備路人飲水,栽樹備路人乘
涼等道德規範就是自然而然。如(太霄琅書十善十
惡》③中說:「恤死度生,救疾治病,施惠窮困,割己濟
物,??邊道立井,植種果林,教化童蒙,勸人作善,
行常使然,十善遍行,謂之道士」。道教戒律的
內容主要是揚善與止惡兩個方面,而且善惡有大小
之分,危害社會公序良俗與公共安全的行為則屬大
惡,道教戒律在這方面作了多處規定。《老君說一百
八十戒》第三十六戒:不得以毒藥投淵池江海中;第
一百戒:不得以穢污之物投井中;《中極三百大戒》第
八十一戒:不得男女群居。第九十三戒:不得親近異
類:第一百六十三戒:不得勸人為惡事;第一百七十
戒:不得妄說災厄,驚懼人民。
如何 處 理 政教關係歷來是所有宗教面臨的一
個重要問題,道教在處理這一問題的基本態度是要
求教徒遠離政治,不得違反國家的法律,這也是道教
出世的觀念在戒律中的反映。如《老君說一百八十
戒》第十六戒:不得求知軍國事及占吉凶;第十七戒:
不得妄與兵賊為親;第二十戒:不得數見天子官人,
妄結姻親;第七十八戒:不得上知星文,卜相天時;
《中極三百大戒》第五十一戒:不得求知軍國事務;第
五十三戒:不得評論國事;第五十四戒:不得設權變
謀;第五十五戒:不得無故見王侯貴人;通過以上戒
律可以看出道教對政治是敬而遠之。
四、個人與社會關係中的道德要求
道教 在 個 人與社會的關係中,一方面主張對社
會公益事業的積極「有為」,另一方面又主張在政治
方面的消極「無為」。在這種倫理思想的指導下,道
教戒律中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在行善積德方面,
道教把一個人為他人做好事、做善事與自身獲得福
五 、對 人 與自然關係的倫理思想與道德要求
道教 關 於 人與自然的倫理思想是道教文化中
一個特色的亮點,其主旨可概括為八個字:尊重生
命,保護環境。這在道教戒律中主要體現在以下三
個方面:
道教 認 為 一切血性之物,皆有靈性,即有道性,
殺生是人的所有的行為中最為不可饒恕的行為。因
此,戒殺生是道教戒律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如《思微
①③ 《雲岌七簽》卷三十八。
② 《雲岌七簽》卷三十七。
155-
『走粼 }S- 2 005年第,期
定志經十戒》① 之第一戒:不殺,當念眾生。《初真
十戒》第二戒: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
以及昆蟲。《說十戒》第二戒:不得殺生屠害,割截物
命。《洞神經》② 中「五戒」之第一戒說:目不貪五
色,誓止殺,學長生。《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四戒:
不得殺傷一切物命;第七十九戒:不得漁獵,傷煞眾
生等等。道教戒律規定不僅不得親自殺害動物,而
且對他人殺害動物的行為要表示抗議和否定,如《老
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第一百七十二戒:若人為己殺鳥
獸魚等,皆不得食;從此可以看出,道教戒律對殺生
是持絕對否定的態度。其次,道教認為眾生是平等
的,應當各守其道,順其自然,不應該互相侵擾。這
種倫理思想在道教戒律中的反映就是反對驚嚇、虐
待動物。《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一百三十二戒:不
得驚鳥獸;第一百二十九戒:不得妄鞭打六畜群眾。
《中極三百大戒》第六十四戒:不得驚散棲伏;第一百
七十二戒:不得驚懼鳥獸,促致窮地。另外,道教還
倡導對遭遇不幸的動物予以救助,保護生命,救死扶
傷,使得一切生命能夠終其天年,不至於中途受傷或
夭折。《六度生戒》第三戒:含血之類,有急投人,能
為開度,濟其死厄,見世康強,不遭橫惡。在眾生皆
含有靈性的道教思想中,植物作為生命的另外一種
形式,自然也是具有生命的靈性,也當然屬於尊重和
保護的對象之一,人們不能亂砍濫伐,否則會遭到禍
殃。如《太極真人說二十四門戒經》③ 第十八戒規
定,人不能無故採摘花果,毀壞園林,否則就會下地
獄,受吞鐵丸之苦。《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十四戒:
不得燒野田草;第十八戒:不得妄伐樹木。
道教 認 為 自然是一切產生的根源,人類及其賴
以生存的環境都是自然的造化,自然環境也是由相
關的神靈護佑和管理,人類沒有權力也不應該輕易
地對自然進行改造或有征服自然的慾望,更不應該
對自然環境進行破壞,人在自然面前要敬虔,不得對
大自然的各種現象妄加窺伺和評說。如《老君說一
百八十戒》第七十二戒:不得舌吐向天;第一百六十
五戒:凡天時災變,水旱不調,不得患厭及其評議。
《中極三百大戒》第五十七戒:不得妄說天時,指論星
宿;第一百六十戒:不得妄訶風雨。同時還要求對自
然環境要進行保護,禁止破壞。《老君說一百八十
戒》第四十七戒:不得妄鑿地毀山川;第五十三戒:不
得竭水澤;第一百三十四戒:不得妄開決破湖。
六、道教倫理道德思想的實現方式
正如 ( 道 德經》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教以自然法則為最高準則,並以此為
基礎建立了自成體系的倫理道德思想。為了加強其
倫理思想對社會的教化作用,道教除了不斷發展和
提高其倫理道德思想內容的思辨性和結構的完整
性,還將其倫理思想外化為社會性很強的道德行為
規範— 道教戒律,通過道教戒律的推行和實施,進
一步擴大了道教在社會中的影響和社會的教化作
用。道教戒律既是要求教徒遵守的清規戒律,也是
道教在追求人、社會和自然之間和諧的倫理關係上
所作的探索與努力。
道教 為 了 使道教戒律能夠更加有力的推行和
實施,採取了很多現實有效的方法。道教戒律在道
教內部,除了倫理說教以外還有一定的強制性,對違
反戒律的信徒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如規定「若聽經
依據不正,罰油一升」④ 「律曰,弟子做書於師主,須
啟書悉稱名,不得其輕慢,違律考杖十五」等。其次,
道教還把戒律貫穿在各種日常的宗教儀軌中,使道
教徒在程序化的儀軌中不斷的重複實踐戒律的要
求,把道教戒律的各項要求滲透到道教徒的日常生
活之中。同時,在倫理思想上,道教輔以神明監察和
因果報應的說教,形成了積善以求成道和獲得福報,
積不善將得到神明的懲罰和獲得惡果的邏輯關係,
使人們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不道德行為處於否定
狀態。並以此為基礎,還針對一般的社會信眾,創造
了功過格,就是把自己每天所做的善事和惡事記錄
下來,最後將善惡根據大小進行抵消後確定自己的
功與過。功過格的使用,使人對自己的行為每時每
刻都處於道德評判之中,而且評判的道德標準就是
道教的倫理道德。此外,道教各種神仙故事的廣泛
流傳和道教徒對道教戒律身體力行的實踐等立體
式的教化和影響是道教戒律在一定的範圍內發揮
著重要的道德規範的作用。
作者 單 位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
責 任 編 輯:張蓬
① 《雲岌七簽》卷三十八。
② 《道藏》第十一冊。
③ 《道藏》第九冊。
④ (要修科儀戒律鈔》卷二。
推薦閱讀:
※《我疼》,倫理之疼(錢江作)
※道德一二三
※倫理起源
※翟振明 | 為何全球倫理不是普遍倫理
※張豈之:中國古代倫理政治之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