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航海稱霸歷程 – 鐵血網
情同手足:世界上與中國關係最鐵的十個國家曝光掃右邊「鐵血軍事」微信:巴基斯坦是當之無愧中國最鐵的朋友,但還有幾個和中國關係很鐵的國家你可能不知道。
微信掃一掃關注鐵血軍事0您可能對這些帖子感興趣
史海鉤沉 | 世界真奇妙:一艘軍艦曾將英國拉出火海又推進地獄
美媒排史上最高大上政權 元朝第五加拿大第一大英帝國為何那麼敵視蘇維埃第一次世界大戰大英帝國其實獲得很多,真正衰敗是在1929年後大英帝國為何不可戰勝大英帝國小型軍隊竟然締造世界最大帝國鴉片戰爭時期,大英帝國也是民不知有國嗎3500年來世界各大帝國綜合實力排行榜-歷史流逝了曾經的多少大帝國日本對大英帝國的崩潰做出了重大貢獻7條評論8樓zwlzwlzwl92010/4/9 19:46:41法國殖民地也很龐大的7樓聽風觀雲2008/8/2 19:35:49英國的島國地形決定了只要擁有海軍就能保證英國自身的存在和貿易的利益,而且英國的人口數量也決定了外貿型經濟可以養活英國人,所以海軍的重要性在英國人腦中是得到了長久的肯定的,這成為了一種傳統而法國人說他不把握機會的最重要一點是,法國人在歷史上數次建立了一隻強大的甚至可以和英國海軍一決雌雄的海上力量,但是總是曇花一現,沒有留下法國海軍的軍魂,沒有一個光榮而偉大的傳統來支撐法國海軍的發展,一旦當權者變更,就會肆意改變海軍的發展政策,缺少延續性,類似的還有蘇聯的紅海軍,不同的執政者上台都隨意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變更海軍的發展方向,缺少長期戰略所以,自英國海軍崛起後300年,這個世界的海洋變成了大英帝國女王的池塘……而法國人,則是一個過客6樓zwlzwlzwl92008/7/29 21:27:11二戰前法國海外殖民地還是第二名的,歷史上每個國家都有盛衰,能夠征服時間的文明才是真正的征服者5樓聽風觀雲2008/7/29 19:18:09應該承認,英國人把握住了自己的機會,而法國人則丟掉了自己的機會……畢竟法國不是當時俄國那種落後的國家,對外來的需求沒有那麼迫切……而彼得大帝正是認識到了自己的落後,才會努力去把握機會,說出那樣的名言:上帝給我兩隻手,一隻是陸軍,一隻是海軍可憐的法國佬4樓zwlzwlzwl92008/7/29 0:25:56少了個萬字吧3樓聽風觀雲2008/7/28 21:23:461580年9月,他返回英國,帶來了價值約50萬英鎊的財物。這些財物相當於英國王室一年的全部收入,伊麗莎白女王則分到16.3英鎊。這個,英女王分到的也太那個了吧……2樓zwlzwlzwl92008/7/27 17:08:58
1652年12月、日,荷蘭海軍統帥特朗普率78艘戰艦(幾天後,又有四艘戰艦編入)出海,護送300餘艘商船前往大西洋。12月10日,布萊克率領犯艘戰艦在鄧傑尼斯附近與之展開激戰。結果,荷蘭的300艘商船安然通過海峽駛往大西洋,英國卻有3艘戰船被擊沒,2艘被俘,6艘被打的遍體傷痕。回到英國後,布萊克總結經驗教訓,認為紀律渙散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他把6名臨陣逃脫者(包括他的弟弟本傑明)撤職查辦,並制定了英國海軍的第一個紀律條令。條令共分三十九條,其中有二十五條是要判處死刑的。例如,條令第七條規定:「每一名艦長和軍官,都應該以身作則,並按其職位激發、鼓勵水手和兵員英勇作戰,不得表現怯懦、臨敵逃跑、祈求饒命,如有違犯者應判處死刑或類似的其他懲罰」。第十四條規定:「在任何應及時作戰的情況下,或逃脫、或後退、或不投入戰鬥,以及不儘力俘敵、射擊、廝殺或致傷敵人的」判處死刑。紀律條令對英國海軍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英國海軍著作家戴維·豪沃恩寫道,正是布萊克「奠定了海軍的傳統,這些傳統在以後數世紀中,一直是英格蘭國家榮譽的柱石」。竭,工廠倒閉,鄉村到處是乞丐,城鎮的街道長滿了荒草,昔日的鬧市阿姆斯特丹竟有1500所房子空元一人。荷蘭徹底垮川英格蘭打贏了第一次英、荷戰爭。1654年4月15日,荷蘭被迫締結《威斯敏斯特和約》。根據和約,荷蘭承認了《航海條例》,並保證賠償從1611年起給英國東印度公司造成的損失。這次和約標誌荷蘭將海上霸權讓位於英國的開端。第一次英、荷戰爭並沒有根本解決兩國的經濟矛盾。l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在英國復辟。英王查理二世一上台,就授予英國海軍「皇家海軍」的稱號。他繼續執行重商主義政策,爭奪和擴大殖民地。為了獨佔海上運輸業和殖民地市場,增加稅收,大量銷售英國工業品,英國政府於1660年再次頒布《航海條例》。新條例規定:殖民地不論輸出和輸入商品,都必須用英國船隻裝載。條例還指定了許多物品,如煙草、糖、原棉、靛青、染木等,只能運往英國和英屬領地,首先滿足英國工業生產的需要,多餘的產品再從英國轉銷歐洲各地。1663年,英國政府又頒布了《主要產物法令》。法令嚴格規定:凡在歐洲各地出產或製造的物品,都必須先輸送到英國,再用英國船從英國海港啟程,才可以轉運到美洲殖民地。《航海條例)和《主要產物法令)嚴重損害了荷蘭人的利益。第二次英、荷戰爭於:1665年爆發。戰爭剛剛開始,荷蘭就吃了一次敗仗。1665年6月13日,英國約克公爵指揮137艘軍艦在英國東海岸的洛斯特夫特海面與121艘荷蘭軍艦展開大戰。荷蘭的30艘戰船被擊沉,刪名官兵葬身魚腹,英國只損失了2艘戰船和800人。荷蘭認為敗局已定,請求媾和。英王查理也以為勝券在握,下令大部分艦隻退役,水兵複員,豈料這一目光短淺的行動,使英國遭到屈辱的失敗。1666年6月,英國收到一份錯誤情報:法國艦隊已抵達英吉利海峽,準備進攻英國。(該年1月,法國路易十四國王已對英宣戰)。英王查理決定,把艦隊分為兩路:由其表兄魯伯特親王率24艘戰艦南下海峽,迎戰法國人;由阿爾比馬爾公爵率艦56艘充當魯怕特親王的支援兵力。11日,阿爾比馬爾率艦揚帆駛向佛蘭德海岸,不料遭遇了米歇爾·艾德里安森·德,路特率領的擁有85艘戰艦的荷蘭艦隊。路特是一位行伍出身的將軍。他1607年3月生於西蘭省一位老水手的家庭。11歲時,小路特就隨父親上船當了實習水手,後來逐級提升。路特足智多謀、勇貫三軍,但又平易近人,體恤士卒,一直是荷蘭海軍的靈魂和象徵。阿爾比馬爾不顧力量懸殊,英勇迎戰。結果,英軍傷亡巨大,幾乎每艘戰艦都挨了炮彈。12日,阿爾比馬爾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講話:「即便情況最壞,我們一同勇敢戰死,也比落在荷蘭人手中受羞辱要光榮。戰敗是戰爭命運的註定,而逃跑則是懦夫的行為。」在阿爾比馬爾的鼓動下,英軍將士勇氣倍增,頑強作戰,但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撤退。13日,在撤退途中,英軍旗艦「皇家查理」號帶領數艘戰艦一頭扎進沙洲。噸位最大,吃水最深的「太子」號也深深陷入了泥沙。荷艦蜂湧而上,縱火將,「太子」號燒毀。傍晚時分,荷軍漸漸逼近了英艦。危急時刻,魯伯特親王率艦隊回師增援。荷軍未敢輕舉妄動。14日,兩位英軍將領決定再次迎戰荷蘭艦隊,挽回丟掉的面子。激烈的海戰從清晨一直延續到下午4點。每艘英艦都被打得遍體傷痕,荷蘭人卻越戰越勇。眼看皇家海軍就要徹底滅亡。關鍵時刻,真是上帝保佑,荷軍的彈藥告磐,路特只好下令轉舵返航。這次海戰被稱為「四日海戰」。英國皇家海軍有17艘戰艦被打沉海底,5000多人戰死,3000餘人被俘,而荷蘭海軍僅僅損失了6艘戰艦,2000名官兵死亡。「四日海戰」簡直是英國海軍的奇恥大辱。8月,英國人終於找到機會報仇雪恨。首先在聖詹姆斯紀念日之戰中,以1艘戰船3艘火攻船和300人(包括5名艦長)的微小代價取得了擊沉20餘艘荷蘭戰船、殺傷7000多人的戰績。然後,羅伯特·霍姆斯爵士率一支小艦隊偷襲荷蘭的特塞爾島,燒毀了150艘荷蘭商船,給荷蘭財政造成極大損失。戰爭勞民傷財,英、荷雙方困難重重,加之法國又意圖稱霸歐洲,兩國遂於1667年1月開始和談。為了在和談中處於有利地位,路特策划了一次對英國查塔姆海軍基地的奇襲。該基地處在英國內陸腹地,位於梅德韋河上游,有18艘巨型戰艦停泊在那裡進行修理。基地的防護非常嚴密。梅德韋河遍布著淺灘和沙洲,是它的天然屏障。沿江築有希爾內斯炮台,其火力控制整個江面。在梅德韋河口與查塔姆之間,還沒有一根長800碼、重14.5噸的橫江大鐵鏈。基地設有厄普諾爾炮台,岸上炮火能封鎖港口,保護基地內的軍艦。1667年6月19日,荷蘭艦隊神不知鬼不覺地航行到泰晤士河口,趁夜黑風高一舉推進了20英里,順流上溯到梅德韋河。消息傳來,倫敦朝野驚慌失措,宮廷和市內人心惶惶,一片騷亂。阿爾比馬爾公爵急忙組織江河防禦。但是,他的參謀人員卻是「一幫沒有用的侍從和幫閑,帶著手槍也帶著滿腦子畏懼」。英軍沒能進行有效的擋截作戰。第二天下午,荷蘭戰艦駛人希爾內斯炮台的防區之內。英軍慌忙發炮還擊。然而,由於火炮未按規定安裝,第一發炮彈射出後,大多數的炮管都脫離炮床,掉進了後面的泥潭。英軍官兵頓時不知所措,在荷蘭人的艦炮轟擊之下,紛紛抱頭鼠竄,僅剩37人在陣地上堅守。荷軍登陸隊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炮台,繳獲了成桶的火藥和價值4~5噸黃金的木材、桅杆、樹脂、瀝青等船用物資。希爾內斯的陷落,使英國當局更加恐慌。阿爾比馬爾兒匆匆趕到查培姆,準備再次組織江河防禦。6月22日,英國在橫江鐵鏈下方的狹窄航道中鑿沉了7艘艦船,企圖封鎖航道。然而,荷蘭偵察船很快就探明了沉船位置。第二天,路特率艦順利地繞過英軍沉船,又用兩艘火攻船壓斷了鐵鏈,隨後繼續向上游推進。6月23日清晨,荷蘭艦隊到達查塔姆。厄普諾爾炮台伽像巨大的橫江鐵鏈一樣形同虛設。大炮年久失修,炮架破朽不堪,炮身銹跡斑斑。更糟糕的是,急急忙忙運來的炮彈,丸都與火炮的口徑不符。荷軍戰艦毫髮未傷就將英國的巨型戰艦付之一炬。頓時,衝天火光熊熊而起。英軍一位目擊者寫道:「這些威武雄壯、戰績輝煌的戰艦的毀滅,是我生平所看見的事情中最令人痛心的。每一個真正的英國人見了都會傷心位血。」幾天後,路特率領荷軍全部艦船,帶著俘獲的英國海軍砌艦「皇家查理」號回到荷蘭。這次奇襲使英國損失了20萬英鎊,也加快了和談進程。1667年7月21日,英、荷政府簽署了《布雷達條約)。英國放寬了《航海條例》的限制條件,承認了荷蘭在東印度群島的勢力範圍,荷蘭人也承認西印度群島為英國勢力範圍。英國把普洛蘭島(摩鹿加群島)和南美洲的蘇利南轉讓給荷蘭、荷蘭則把哈得孫河谷和新阿姆斯特丹(即紐約)的殖民地割讓給英國。第二次英、荷戰爭終於結束了。第二次英、荷戰爭結束後不到3年,又爆發了第三次英。荷戰爭(l672~1674年)。這次戰爭是法、荷戰爭的一部分。法王路易十四企圖并吞荷蘭,進而稱霸歐洲大陸。他向英王查理許諾,打敗荷蘭後,將荷蘭的瓦爾海倫島、布里爾城和卡贊德城併入英國。查理經不往誘惑,於1672年借口荷蘭的一幅畫侮辱了英國人,突然襲擊荷蘭海軍,從而拉開了第三次英、荷戰爭的序幕。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遭到英國議會的反對。英國資產階級認為,按照大陸均勢原則,與日趨衰弱的荷蘭相比,實力膨脹的法國才是英國真正的敵人。英國海軍表現不佳。6月初,英、法聯合艦隊集結在英格蘭東南海岸,準備從海上偷襲荷蘭。不料,荷蘭老將路特先發制人,於7日清晨乘著強勁的東風率艦突然出現,直逼聯合艦隊。法軍臨戰畏敵,打得縮手縮腳,只圖自保。這一下苦壞了英軍。英艦在荷軍的包圍圈中南沖北突,東擋西殺。激烈的戰鬥一直打到滿天星斗。英艦4艘連同2500多名官兵統統冤沉大海。這一仗暴露出英、法海軍貌合神離,沒有統一指揮,根本不能協調作戰的缺點。1673年8月的特塞爾海戰更使英、法兩國關係出現了難以彌補的裂痕。當時,英、法聯合艦隊集結了:140餘艘艦船(包括戰列艦92艘、縱火船28艘、輔助船25艘),企圖在荷蘭的戰略要地特塞爾島登陸,建立前進基地,然後一舉攻佔荷蘭本土。21日,英、法聯合艦隊逼近特塞爾島。路特分派10艘戰艦牽製法國艦隊,親率65艘主力戰艦向英國艦隊發起猛烈攻擊。法國軍艦隻打了幾個回合就丟下盟友逃之夭夭。英國艦隊在荷軍的圍攻下,苦苦支撐,先後有9艘戰艦受損,2000多名將士陣亡。夜幕降臨時,英艦才殺出一條血路,衝出重圍,倉惶敗走。特塞爾海戰之後,英軍對於法軍臨陣逃脫的行為極度痛恨。議會猛烈抨擊支持法國對荷作戰的政策,終於迫使英國國王於1674年2月單獨同荷蘭簽訂了《威斯敏斯特和約)。和約規定1667年的《布雷達條約》繼續有效。荷蘭送給英國80萬競倫的補償金,並把英國奪取的荷蘭殖民地都讓給英國。英國則保證不再幫助法國作戰。法、荷戰爭仍在繼續,西班牙也加入荷蘭一方對抗法國。1676年,荷蘭戰敗。1678年,法國、英國同荷蘭、西班牙締結了《尼姆維根和約》。根據這個和約,英國坐收漁翁之利,獲褥了北美的新澤西和東方的聖海侖拉。前者使英國戰爭期間佔領的北卡羅來納和南卡羅來納和賓夕法尼亞等北美地區連成一片。後者成為英國東印度商業艦隊的基地。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法、荷戰爭的延續,英國接替了荷蘭的大部分海運貿易。當《尼姆根和約》簽訂之際,英國已經變成世界上的商業和海軍強國。英國開始把它的殖民觸角伸向法國的殖民地。王位繼承起風波西班牙和荷蘭衰落後,歐洲大陸上能對英國的海上霸權構成威脅的國家就只有法國了。法國是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一個新興的海洋國家。它擁有漫長的海岸線、眾多的優良港口、豐富的資源,海上作戰潛力巨大。它在歐洲大陸上稱霸,在亞洲和美洲侵佔了大量殖民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很重視海軍建設。財政大臣讓,科爾伯是法國海軍的總設計人。到1681年,法國已經訓練出6萬名熟練的水兵,建立了邊防要塞部隊和港口內的海軍警衛隊,制定了嚴格的海軍紀律。到1689年,法國艦隊的數量上相當於英國和荷蘭艦隊的總和。瀕臨地中海的土倫港、大西洋方面的布勒斯特港、敦刻爾克港、勒阿弗爾一德一格拉斯港、羅什福爾等港口也都已花巨款修建完畢,僅土倫港便可停泊上百艘戰艦。因此,與法國交戰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英國與法國是傳統的敵對國家,歷史上就曾為了征服對方,進行過長期的戰爭。進入海洋時代以來,兩國在殖民地問題上又產生了新的矛盾。17世紀中期之前,這個矛盾被英西矛盾和英荷矛盾所掩蓋。從17世紀後期開始一直到19世紀初,英、法之間力爭奪海上霸權進行了一百多年的曲折鬥爭,主要經歷了英國王位繼承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北美獨立戰爭和拿破崙戰爭等幾個階段,本節講述的是三次王位繼承戰爭中的海戰情況。英王查理二世死後,詹姆斯二世承繼王位。他是一個虔誠的大主教徒,竭力恢復天主教會的權威。為了防止大主教會勢力復辟,英國議會於1688年宣布詹姆斯自行退位,迎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荷蘭國王威廉為英國女王和國王。詹姆斯二世逃往法國。這次政變在英國歷史上稱為「光榮革命」。此後,議會通過了一系列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英國和荷蘭也在雙重元首的統治下聯合起來了。自稱「太陽王」的路易十四早就在謀求歐洲霸權。他先是趁第二次英、荷戰爭之機對英國宣戰,後又聯合英國侵略荷蘭,詹姆斯被廢黜後,受到「這個傢伙為了一台彌撤而拋棄了三個王國」的嘲笑(三個王國指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路易十四認為這是進攻英國的好機會,於是企圖扶持詹姆斯複位。1689年,他派遣艦隊護送詹姆斯在愛爾蘭登陸,但一個月後被擊潰。英國王位繼承戰爭(1689~1697年)開始了。有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朝氣蓬勃的法國海軍勇敢地向英國海軍發起挑戰。在1690年6月30日的俾赤岬戰役中,英、荷艦隊的60艘艦船遭到刀艘法國艦船的猛烈攻擊。英、荷聯合艦隊集中兵力對付法國艦隊的後衛,法國艦隊司令托爾維里沉著應戰,指揮前衛對聯合艦隊實施反包圍,從兩側夾擊聯合艦隊。英、荷聯合艦隊陣角大亂,經過頑強的抵抗,損失了17艘艦隻,其餘戰船有的逃進泰晤士河,有的則藏匿於荷蘭海岸的沙洲群里。此戰,法軍連一隻小艇也沒有損失。以後差不多兩年時間,英、荷兩國的船隻都躲在港內不敢出海。法國暫時掌握了制海權。然而,法國海軍存在兩個先天的不利條件,足以抵消其海上優勢。第一,法國是一個大陸國家,隨時隨地都可能遭到鄰國的攻擊,需要大規模的陸軍來保衛陸上邊境線。軍費必然主要投向對付直接威脅的陸軍。海軍與陸軍相比重要性較低,在長期戰爭中,不可能得到足夠的人力和物力的補充。更何況,法國還要依靠陸軍力量在歐洲大陸稱霸。第二,法國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有兩道海岸線,必須把海軍分兵兩處。一旦兩支艦隊不能合兵一處,英國就能集中兵力將其各個擊破。英國針對法國的戰略缺點,一方面通過聯合歐洲(大陸國家從陸地進攻法國,使它忙於陸上戰爭,間接削弱其海上實力;另一方面設法阻止法國的兩支艦隊會合。英國和荷蘭加入了西班牙、奧地利、德意志等國組織的奧格斯堡反法聯盟,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戰爭。1692年初,法國決定派貝爾奉德茲元帥統帥3萬名士兵在英國登陸。300餘艘運輸船停泊在諾曼底,升火待發。然而土倫艦隊未能趕來與諾曼底艦隊會合。英、荷聯軍抓住機會,先是於5月底在巴弗勒戰役中大敗企圖故計重施的法國艦隊,接著又集中優勢兵力,經過兩大兩夜的鏖戰,摧毀了法國40艘大型戰艦。6月2日,英軍火燒駐紮在塞納灣的法國艦隊,當場焚毀15艘戰船。這次打擊使路易十四認識到他不可能同時保持一支強大的陸軍和一支強大的海軍。為了實現稱霸大陸的野心,他選擇犧牲海軍。從1693年起,法國減少了對作戰艦隊的撥款,轉而鼓勵私掠船襲擊英、荷商船隊。私掠船的確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曾劫掠了4000餘件戰利品,但這一戰略遠遠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反法同盟的海軍對法國實行貿易封鎖,使法國經濟遭受了巨大打擊。戰爭使雙方都精疲力竭。1697年9月,在荷蘭海牙附近,英、法訂簽了《里斯維克和約》。法國交出戰爭中征服的地方,承認威廉三世為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國王,並承認詹姆斯二世的次女安妮公主力其王位的繼承人。反法聯盟宣布解散。和平只維持了三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就爆發了(1700~1714年)。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溘然長逝,他留下遺囑把整個帝國都交給路易十四的孫子菲力普·安爵公爵,但假如菲力普不願接受,則給予奧地利的查理公爵。路易十四早就窺覦西班牙帝國的廣闊領土,因此立即派菲立普前往馬德里接受遺囑,並於次年加冕,稱腓力五世。在誰繼承西班牙王位問題上,英國有著切身的利益。那時,英、荷兩國的商船經常冒充西班牙船在西班牙與其殖民地之間從事貿易活動,一旦法國控制了西班牙帝國,這項利潤豐厚的貿易就會被禁止。另外,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海上要道直布羅陀是西班牙領地,法國與西班牙聯合起來必將稱雄地中海,嚴重損害英國在該地區的利益。同時,如果西班牙站在法國一邊,法國就沒有了後顧之憂,能夠集中力量對付歐洲的其他國家,不僅英國在尼德蘭的貿易要受到威脅,歐洲大陸均勢也會遭到肢壞。果然,路易賊心不死。他以保護西班牙為借日,派兵侵入了西屬尼德蘭,同時嚴令禁止英國商人從事對美洲的貿易,還宣布詹姆斯二世的兒子為英王詹姆斯三世。英國怒不可遏,下議院馬上投票通過一項議案,撥出大量軍費招募4萬名水兵和4萬名陸軍(其中1.8萬人為英國人,其餘為外國僱傭兵),並籌集武器,積極地準備戰爭。面對法國的挑釁,歐洲國家又組成了反法大同盟。法國也與俄國建立了同盟關係。馬爾巴勒公爵約翰·邱吉爾任反法聯軍總司令。陸上戰鬥以1700年,8月的布侖漢戰役最為著名。英軍以近5000人陣亡、刪人受傷的代價,擊斃法軍1.2萬人,俘虜1.4萬人,包括、名將軍和1200名校尉級軍官,繳獲了法軍的全部大炮和難以計數的裝備。自詡為「常勝之師」的法國陸軍威風掃地。在以後的拉米伊戰役、奧德納德戰役、馬爾普拉凱戰役中,馬爾巴勒捷報頻傳。1706年,法軍被迫退出義大利。1709年,法軍被趕出尼德蘭。海上戰鬥集中在地中海海域。1704年,英國海軍上將喬治·魯克爵士率領英、荷聯合艦隊攻佔了極具戰略價值的直布羅陀。直布羅陀是地中海的咽喉,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天然要塞。漫長的海灣內風高浪大,沒有港口可供泊船,岸邊的懸崖絕壁更使人無法接近,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英軍沒有貿然從正面進攻,而是出其不易,在這座城市背後的地峽登陸。一小支水手分隊神不知鬼不覺地划船至防浪堤下,乘守軍不備,突然行動,迅速佔領了防浪堤。隨之大部隊越過防浪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直布羅陀。佔領直布羅陀就掌握了地中海戰場的主動權,使土倫艦隊和布勒斯特艦隊分割開來,被迫各自力戰,無法相互支援。路易意識到形勢嚴重,立即命令土倫艦隊出擊,企圖奪回直布羅陀。魯克上將率艦迎敵。在馬拉加戰役中,雙方都傷亡慘重,但未分勝負。法軍返回基地,英軍繼續控制著直布羅陀。1705年3月,法國又派出13艘戰艦進攻直布羅陀,同時一支陸軍部隊從陸路進行包圍。不知法國倒了什麼霉,艦隊一出征就遇上風暴,部分船艦被風暴摧毀。實力大減的法國海軍哪是驍勇慣戰的英軍的對手,一番較量後幾乎全軍覆沒。法國陸軍也在固若金湯的英軍陣地前敗下陣來。從此,法國受到海陸夾擊,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反法聯軍勢如破竹,一路攻下遇到的所有要塞,甚至一度佔領馬德里,英國艦隊則乘勝前進,直逼土倫港前開炮轟擊。· 這時,歐洲局勢發生了新的變化。1709年,俄國軍隊大破瑞典軍隊。英國不願看到俄國強大,擔心歐洲均勢受到破壞,因而在反法戰爭中消極起來。1711年:月,英國政府開始與法國舉行秘密談判,1711年4月,奧地利的查理大公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位,是為查理六世。這樣一來,如果法國被擊敗,查理六世必然繼承西班牙王位,神聖羅馬帝國將成為大陸強國,歐洲均勢又出現危機。英國為了保持歐洲均勢,下決心結束這一曠日持久的戰爭。反法聯盟中的其他一些國家既擔心英國的海上勢力進一步壯大,又害怕神聖羅馬帝國掌握歐洲霸權,加上勞師費響,也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交戰各國經過長期談判,終於簽訂了《烏德勒支和約》(1713年10月1日)和《拉斯塔特和約》(1714年8月7日),從而結束了戰爭。英國從西班牙得到直布羅陀、米諾卡島和美洲大陸的貿易特許權,從法國得到聖克利朵佛島、紐芬蘭島。新斯科舍。法國歸還戰爭中從英國奪取的哈得孫海灣,並賠償英吉利貿易公司的損失。法國還向英國保證,拆毀敦刻爾克的工事,驅逐已被推翻的英王詹姆斯二世的後裔。法國保證不與西班牙結盟,並再次承認安妮公主的英國王位繼承權。奧地利上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實際上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繼續。奧地利君主查理六世在世時,曾頒發「國事詔書」,將王國交由長女瑪麗亞,特蕾西亞繼承。該詔書取得了歐洲各大國的同意。然而, 1740年查理六世去世後,普魯士、法國、巴伐利亞、薩克森、西斑牙、撒丁等國,垂涎奧地利的廣闊領土,拒絕承認特蕾西亞的合法繼承權,要求瓜分奧地利版圖。英國、荷蘭、俄國、捷克和匈牙利站在奧地利一邊支持特蕾西亞。英國參加這次戰爭主要是為了打擊法國,爭奪法國殖民地。因此,英國把戰爭重點放在美洲和印度,在歐洲戰場上沒有重大行動。土倫海戰是這次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1744年2月,在土倫附近海面,英國海軍上將托馬斯·馬修斯率領艦隊追擊一支實力相等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英國艦隊由於長期執行封鎖任務,船底粘滿了海藻貝殼,艦船航行速度較慢,馬修斯不甘心讓到嘴的肥肉跑掉,戰鬥隊形尚未完全展開就下令開火。英艦的前衛同敵人的中軍對陣,中軍同敵人的後衛對陣。馬修斯滿以為擔任後衛的海軍中將理查德·萊斯托克會主動加入戰鬥,就沒有發戰鬥信號給他,並忘了收回。『成一路縱隊前進」的信號旗。萊斯托克刻板地執行旗艦的信號,讓他的後衛艦隊空對著茫茫大海,一直沒有投入戰鬥。這場戰鬥未分高下,雙方損失都不大。戰鬥過後,馬修斯以貽誤戰機之罪逮捕了萊斯托克,但當時英國海軍把線式對陣戰術當成了教條,在軍事法庭上,萊斯托克被宣判無罪,馬修斯卻因沒有嚴格遵守前衛對前衛。中衛對中衛、後衛對後衛的戰術要求而被撤職。1745年,法國為了牽制英軍,派5000人護送詹姆斯二世的孫子查理。愛德華在蘇格蘭登陸。愛德華率軍向英格蘭挺進,企圖復辟斯圖亞特王朝。但由於得不到英國人民的支持,他很快就失敗了。此後,英國艦隊分別於1747年在西班牙的芬尼斯特雷角、1748年在哈瓦那小勝法國一西班牙艦隊。法國艦隊在印度海域戰勝了英國艦隊,奪得馬德拉斯。在歐洲大陸,英國出資30萬英鎊支援奧地利。英王喬治二世還曾帶幼子坎怕蘭公爵親赴歐洲戰場,率領英、荷、奧聯軍在德丁根戰勝法軍。總的來說,以奧地利為主的一方和以普魯士、法國為主的另一方各有勝負。最後,交戰各國於1748年10月至11月間,簽訂了《埃克斯·拉·夏佩勒條約》。普魯士從奧地利割取了西里西亞,特蕾西亞的王位得到了承認,法國在印度佔領了馬德拉斯,英國則維持現狀。簽訂和約不過是列強為了暫時休戰而採取的策略,各國之間的矛盾並沒有真正解決,英、法的海上爭奪也還未見分曉。八年後,第一次世界性的戰爭爆發,英、法展開了全面的軍事鬥爭。海上魔王其人其事.弗朗西斯·德雷克,出生於英國德文郡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從學徒干到水手,最後成為商船船長,而贊助人就是當時的伊麗莎白女王,當時的英國雖然已經開始過渡到生產力急速發展的資本主義時期,但由於原始積累不夠,還並不是什麼航海大國,當時的海上霸主是西班牙人,早在十五世紀,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就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贊助下發現了美洲大陸(西、葡兩國的關係非常親密,還曾一度合併為一個國家),後來麥哲倫又完成了環球航行,使得西班牙對海洋的認識遠遠超過了其他的歐洲國家,西班牙率先進入美洲,葡萄牙人則開進了印度,1519年西班牙人找到了傳說中的黃金之國,在毀滅了阿茲特克和印加這兩支瑪雅人的後裔後,徹底控制了南美大陸,控制了秘魯的金礦,為了襲斷與亞洲和美洲的貿易,他們封鎖了航路,嚴禁一切他國船隻的來往,非西班牙的船隻甚至連太平洋都沒有見過,太平洋變成了西班牙的私海,英法等國雖有怨氣,卻也是敢怒不敢言,只得通過奴隸貿易分一些油水。1568年,德雷克和他的表兄約翰·霍金斯帶領五艘販奴船前往墨西哥,由於受到風暴襲擊,船隻受到嚴重損壞,起先,西班牙總督同意他們進港修理,但在幾天後突然下令攻擊,將英國船員全部處死,僅有德雷克和霍金斯逃離虎口,撿了一條命,德雷克不明白為什麼西班牙要屠殺無辜的商人,更想不通的是新大陸的財富憑什麼只要西班牙才能享受。從此以後他就有了一顆仇恨西班牙的心,他發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向西班牙復仇,就此確定了其一生的軌跡。1572年,德雷克召集了一批人乘坐小船偷偷橫渡大西洋,躲進了巴拿馬地峽,像當年的探險家一樣,橫穿了美洲大陸,第一次見到了浩瀚的太平洋,在南美叢林里他們蹲守了近一個月後,搶劫了運送黃金的騾隊,又搶下了幾艘西班牙大帆船,成功的返回了英國成為了英雄,這次行動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獲得黃金,更重要的是德雷克證明了西班牙人並不是不可侵犯的,他受到女王的召見,並很快成為了女王的親信。1577年,他再次從英國出發,乘著旗艦「金鹿」號直奔美洲沿岸,一路打劫西班牙商船,西班牙人做夢也想不到,竟然有人敢在「自家後院胡鬧」,當他們派出軍艦追擊時,德雷克早已逃往南方,但由於西班牙的封鎖,他無法通過狹窄的麥哲倫海峽,在一次猛烈的風暴中,「金鹿」號同船隊其它夥伴失散了,被向南吹了5°之多,來到了西班牙人也未曾到過的地方,自從麥哲倫海峽被發現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海峽以南的火地島就是傳說中的南方大陸的一部分,但此時呈現在德雷克面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德雷克被這意外的發現驚呆了,他很高興的向大家宣布「傳說中的南方大陸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一定是在南方更寒冷的地方,」(直到今天我們還稱這片廣闊的水域為「德雷克海峽」),但德雷克卻一直向西橫渡了太平洋。1579年7月23日,他到達了馬里亞納群島,8月22日穿過北回歸線,9月26日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普次茅斯港,再次成為了「民眾的英雄」,這次航行是繼麥哲倫之後的第二次環球航行,但德雷克卻是第一個自始至終指揮環球航行的船長(眾所周知,麥哲倫在菲律賓被土人做成三明治吃掉了)。德雷克帶回了數以噸計的黃金白銀,豐富了女王的腰包,更重要的是德雷克為英國開闢了一條新航路,大大促進了英國航海業的發展,而且他還發現了寬闊的德雷克海峽,自此以後,太平洋再也不是西班牙的海了,做為一個探險家德雷克的業績到此為止,但作為海戰史上著名的海戰專家,他的冒險才剛剛開始。1587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處死了親西班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西班牙對英宣戰,積怨已久的兩國終於拔劍相向,但當時,英國海軍還非常弱小,僅有三十四艘戰艦,根本無力與西葡聯盟作戰,危機時刻,德雷克帶領著25隻海盜船趕到了。沿著西班牙的海岸,德雷克開始「外科手術式的清洗」在加的斯港外他擊沉了36艘西班牙補給艦,接著又衝進加的斯港擊沉了33艘西班牙船隻,5月15日,德雷克艦隊突襲里斯本附近的舶錨地,在混亂中千百艘船隻相撞沉沒,損失無以估量。接著,他又攻佔了聖維森特角要塞,扼住了地中海的咽喉,在回國的路上,他又打劫了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私人運寶船,搶到了價值11萬鎊的財富。由於這一系列的行動,戰爭至少延後了一年,從而為英國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1588年5月20日,由10個支隊,130條船艦組成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從里斯本起航,7月19日,開始在英吉利海峽步陣,英國方面除三十四艘皇家海軍戰艦外,還有私人船艦60艘,前鋒是由34艘戰艦組成「德雷克支隊」,德雷克的表兄海盜船長霍金斯也趕來幫忙,兩人準備一起為當年死於墨西哥灣的同伴們報仇。英方的總指揮是霍華德勛爵,西班牙方面則是米地拉公爵領軍,此時的西班牙戰艦仍舊是以老式的樓船為主,這種船非常大除了水手外,還裝滿步兵,火力配備主要以重型的加農炮為主,作戰的西班牙海軍仍舊使用古老的橫隊戰術,即是讓艦船肩並肩的前進,用艦首炮轟擊後靠近敵船打接舷戰。十七年前,西班牙人就是憑藉著這種戰術取得了勒班托海戰的勝利,但此時英國人卻採用了更為先進的戰術,英國戰艦多為船身輕便的快帆船,除了水手外,不帶任何步兵,這種船靈活輕便,更易於轉向和突進,而且根本捨棄了「接舷戰」這種落後的方式,用德雷克的話說:「海上的事要由船來解決,和步兵沒有關係。」在火力配備方面英國人使用輕型的長炮且多布置在兩舷,戰鬥時則採用德雷克發明「縱隊戰術」,讓艦船首尾相接的排列,用舷炮轟擊,這是海戰史上的一次革命,自此以後火炮才取代步兵成為海戰的主角,就這樣在戰爭還沒開始前,西班牙艦隊覆滅的命運就已經註定好了。(遺憾的是在幾百年後的中日甲午海戰,丁汝昌仍舊命令「北洋水師以「橫隊」迎戰日軍的「縱隊」。)7月22日晨英國艦隊借著順風,以「一條單長線」的隊型楔入西班牙艦隊,由於先進的戰術和靈活的機動性,沒有一艘船被西班牙陸軍搶佔,到7月25日西班牙已經損失了十分之一的艦船,而英國方面則匯合了西莫爾勛爵的援軍使艦船總數達到136艘,7月28日晚,在德雷克等人的建議下,霍華德下令採取古老的火船戰術,(參看「赤壁之戰」)西班牙艦隊陣腳大亂,無法保持隊形,英艦趁機突擊。從29日上午9時,到下午6時,雙方艦隊在沒有編隊的情況下,互相混雜,三五成群的對射,直到都沒有炮彈為止,西班牙損失了近一半的船隻死傷1400人,英軍則一船未沉且死傷不足百人,這就是史上著名的英西大海戰,自此以後,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國逐漸取代其成為海上的霸主,而德雷克則被封為英格蘭勛爵,登上海盜史上的最高峰。附錄:大航海時代大事記年表1488 葡萄牙人巴托羅繆·狹亞斯到達非洲最南端「風暴角」(好望角)1492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到達西印度群島1497 葡萄牙人達·伽馬在印度卡利卡特登陸1517 葡萄牙使節到達廣州1519 西班牙人科爾特斯毀滅墨西哥的阿茲特克王國1525 成吉思汗後裔巴貝爾統一印度北方建立莫卧爾王朝1531 西班牙人皮薩羅滅亡了秘魯的「黃金之國」印加王朝,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僅存的古文明1571 勒班託大海戰爆發在希臘外海奧斯曼帝國海軍覆滅,西班牙取得海上霸權1572 尼德蘭大起義,荷蘭崛起1588 第一次英西海戰,「無敵艦隊」覆滅1600 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1640 查理一世重開議會,世界近代史開始1652 英荷第一次海戰,英國確立海上霸權1688 丹彼爾發現澳大利亞,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1699 最後一次十字軍東徵結束,奧斯曼土耳齊帝國割讓特蘭斯瓦尼亞給奧地利,「亞德里亞海新娘」威尼斯開始崛起1713 英西戰爭結束,英國完全取得霸權,大航海時代進入尾聲
推薦閱讀:
※讓人目瞪口呆的經典語錄!句句是真理丫! – 鐵血網
※[原創]「湄公河慘案」契機:中國「中南半島經略」之新起點、新思維 – 鐵血網
※[原創]鄧華上將那些事– 鐵血網
※西方媒體犯難:中國生肖羊是綿羊還是山羊?– 鐵血網
※一男扛四女,畫面太美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鐵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