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陸戰隊上海起家
06-09
2013年11月1日至18日,日本舉行大規模陸海空自衛隊聯合奪島演習。演習中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陸上自衛隊西部方面普通科連隊的粉墨登場,這是一支類似海軍陸戰隊的單位。由於日本自衛隊法目前只規定擁有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三個軍種,如果要新設「海軍陸戰隊」需要修改自衛隊法,因此日本政府準備以「水陸兩用部隊」的名字。顯然,日本「新版」的海軍陸戰隊呼之欲出。 水兵上岸被蘇軍教訓 日本海軍在創立之初,並無陸戰隊的編製。在必要時,艦隊指揮官可將艦員臨時組織起來,發給武器參與陸上作戰。 據考證,日本海軍第一次在海外參與陸戰是在1900年,即八國聯軍之役中。在義和團運動興起時,日軍預感到局勢危急,下令駐紮在天津的日本海軍愛宕號炮艦派出數十名水兵,攜帶陸戰武器預先進入東交民巷,參與使館區的防禦。這支被稱為「海兵隊」的部隊在此後的作戰中幾乎被全殲。 這樣一來,從軍艦上抽調水兵參與陸上作戰開始成為日本海軍的一種作戰模式。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1914年日軍進攻青島的作戰中,日本海軍艦員組成的部隊活躍一時。然而,這種做法很快遭到當頭一棒,這就是發生在1920年的廟街事件。 所謂廟街事件,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蘇日兩軍在西伯利亞的一場軍事衝突。廟街,位於黑龍江北側,本為中國領土,清末被沙俄吞併後改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克。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歐美列強組成干涉軍在海參崴登陸,試圖干預蘇俄革命,從而引發了與蘇聯紅軍的一連串衝突。日本是干涉軍中的急先鋒,先後派遣三笠、肥前等大型戰艦投入作戰,並以陸軍和水兵組成的臨時陸戰隊登陸直接支持白軍,終於導致雙方1920年在廟街爆發激烈衝突。 戰鬥打響後,由於蘇聯紅軍兵力雄厚,日軍抵擋不住,不得不退入廟街日本領事館,試圖利用堅固的工事死守。然而,與事先掌握的情報相反,本以為裝備簡陋的紅軍竟然擁有重炮,一舉轟開了日本領事館的圍牆,被包圍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和陸軍一個大隊幾乎全軍覆沒。消息傳來,震驚日本朝野。 事後,滿腹狐疑的日軍方面終於發現了廟街守軍遭到滅頂之災的直接原因。原來,在廟街當時還有一支中國的海軍部隊駐紮,這就是由陳世英海軍少將指揮的黑龍江江防艦隊。蘇軍指揮官尼耶部下的紅軍中多有中國工人出身的官兵,在他們的撮合下,紅軍派出人員與中國海軍聯繫,請求借炮攻擊日軍。作為一名對雪甲午之恥念念不忘的中國海軍將領,陳世英慨然允諾,不但借出大炮,而且派出炮兵人員直接參戰,成為廟街事件中日軍慘敗的關鍵。 這件事引發了中日間激烈的外交衝突,最終因為中方應對得當,日本方面不得不接受將陳世英「革職,永不錄用」的處分(實際上陳改用字「季良」繼續在中國海軍中服役,官至海軍部次長,抗日戰爭中曾指揮了江陰海空大戰)。然而,日方不得不承認,在廟街事件中吃虧,主要責任還在自己。這種用軍艦上官兵臨時編成的陸戰隊,沒有配備重武器,而且兵種單一,缺乏陸戰訓練,其戰鬥力十分有限。痛定思痛的日本海軍認識到自己有必要建立一支具有較強陸上作戰能力、可以獨當一面的陸戰部隊。 在與十九路軍交鋒中擴充作為侵略中國的橋頭堡之一,上海對於軍國主義時代的日本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從清末開始,日軍在這裡長期駐紮戰鬥力相當強的派遣艦隊,並經常以水兵上陸行動。1927年,日本海軍於2月到3月期間派遣巡洋艦天龍號掩護特別陸戰隊共計三個大隊登陸上海,與駐防的利根號巡洋艦所轄部隊合併,組成「聯合陸戰隊」,合計一千四百餘人,統一由植松大佐指揮。這支部隊在上海阻止北伐軍進入日租界,並曾出兵山東,參加了1928年5月日軍在濟南對北伐軍的進攻。在北伐戰爭烽火漸息之際,日軍卻沒有將這支部隊調回本土,而是於1928年6月擇其精銳正式編成「上海陸戰隊」,接受「遣支第一艦隊」的指揮,常駐上海。這支部隊的總兵力在1932年前曾達到四千四百餘人,裝備包括英制維克斯輪式裝甲車在內的重型武器,被認為頗具戰鬥力。 1932年,在日本大特務田中隆吉的策划下,日軍在閘北發起對中國駐軍的攻擊,「上海海軍陸戰隊」是其發動進攻的主力。駐防的中國守軍十九路軍在蔡廷鍇、蔣光鼐等愛國將領領導下奮起抵抗,在北平號裝甲列車的支持下打得日軍傷亡慘重,甚至一度形成對日本所據租界的反攻。日本海軍匆匆於1月31日調動陸戰隊七千餘人增兵上海,但也僅是能夠抵擋住十九路軍的進攻而已。 在這次被日軍稱為「第一次上海事變」的局部戰爭中,海軍陸戰隊的戰果不盡如人意。但是,日本海軍還是注意到了這支部隊的特殊價值——如果沒有這支海軍陸戰隊,日本在上海的租界可能在陸軍到達之前就已被中國軍隊攻陷,那將使日軍陷入空前的被動之中。而日軍對其表現不佳的評價則集中在依然沒有裝備足夠的重武器。 1932年10月,日本海軍發布《海軍特別陸戰隊令》,將上海駐軍升格為「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將其編製為擁有六個大隊(含一個炮兵大隊)和若干直屬、分遣部隊的獨立作戰單位。 1937年淞滬戰役爆發。依靠武裝到牙齒的精良裝備,這支總兵力合計為四千餘人的日軍竟然能夠在淞滬抗戰初期與約三萬名中國精銳部隊打得旗鼓相當。 在中國戰場的表現讓日本海軍陸戰隊聲譽鵲起,也帶來了這支部隊的黃金時光。日本海軍開始對陸戰隊加以大量投入,其編製不斷擴充。 日軍的一支神秘部隊 日本海軍陸戰隊在大發展時期還建立了多支具有特殊作戰能力的部隊。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具備空降作戰能力的橫須賀鎮守府第一特別陸戰隊,和具備水下突擊能力的吳鎮守府第101特別陸戰隊。 橫須賀鎮守府第一特別陸戰隊綽號「空之神兵」,是日本海軍傘兵部隊的核心。二戰初期,德軍傘兵部隊成功攻佔克里特島,受這一戰例影響,日本海軍陸戰隊從各部隊抽調精銳人員1500名組成了這一「尖刀」部隊。有趣的是,為了保密,這支部隊最初的跳傘訓練,竟然是化裝成民間人士,利用讀賣兒童遊樂園的降落傘塔進行的。編成之後,這支部隊的裝備極有特色,他們不但裝備傘具、摺疊式自行車、100式衝鋒槍等適合突擊作戰的武器,連食品、水袋等都是專門設計的,甚至攜帶有袖珍煤油爐用於落地後的炊事。該部隊1941年9月編成,1942 年曾在蘇拉威西島投入作戰,參加了攻佔其北部梅納特要塞等地的戰鬥。 吳鎮守府第101特別陸戰隊又名 「山岡部隊」,是一支日本軍事史上罕見的特別突擊部隊。它的人員選擇十分奇特,不但要具有背負40公斤裝備連續行軍60公里的能力,可以徒手攀岩一百米等的高強素質,而且要求「長相類似歐美人」!這是因為該部隊建立的目的是乘坐潛艇到達盟軍基地甚至美國本土城市附近,依靠個人能力混入對方腹地進行破壞、襲擊等活動,所以至少在相貌上也要具備在這些地方活動的條件。該部隊成立於1944年初,曾經策划過奇襲舊金山乃至暗殺羅斯福總統等行動,是日本最為神秘的部隊之一。 對海軍陸戰隊的建設,日軍可謂不遺餘力。然而,這支部隊在戰爭中的表現,並不如預期的那樣搶眼。1941年12月,日軍進攻威克島,海軍陸戰隊第一次充當強攻主力的角色,結果卻在美軍的頑強抵抗下碰得頭破血流,最後不得不以兩艘驅逐艦實施自殺式的沖灘登陸,才得以突破美軍防線。在那支「空之神兵」襲擊蘇拉威西的戰鬥中,日軍傘兵部隊遭到的最大打擊竟然是來自日本陸軍——聯絡不暢之下日軍地面部隊竟然將陸戰隊的飛機打了靶,而「山岡部隊」一直在訓練和準備,直到日本投降也沒有找到作戰的機會。 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進行,日軍在各個戰場上落入下風,日本海軍陸戰隊也開始日薄西山。駐防太平洋諸島的日本海軍陸戰隊,一個個走向「玉碎」之路。1945年深秋,駐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指揮官勝田實少將率部向中國軍隊繳械投降,宣布了這支以錨為徽記的部隊最終走進了歷史的冊頁。起於上海,終於上海,這似乎也是一個令人感慨的輪迴。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上海查處非法網約車23輛 被查車輛過半為外牌
※網路的力量再次顯現:上海的兩起交通釣魚『執法』案件塵埃落定!
※有哪些基本的防恐常識?
※郁達夫與王映霞的上海孽緣(10.4.14)
※上海老字號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