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藏金銀器

國家博物館金銀器欣賞

戰國東周甘斿銀匜舀水器傳河南省洛陽市金村出土高3.7厘米、口徑11厘米、通流寬9.8厘米此匜為純銀製造,底部針刻「甘斿」二字。疑是宮觀之名。「甘斿」匜是現在發現的中國最早的一件銀制器皿。洛陽金村墓葬是戰國時期東周王室的墓葬,因此這件器皿很可能是東周王室用器。當時大國爭霸,周王室還以「天下共主」的名義象徵性地盤踞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隅,其實它的實力僅相當一附庸小國,戰國末年為秦所滅。

漢西漢滇王之印印章1956年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滇王墓出土高1.8厘米、邊長2.3厘米、重89.5克此印為金質,蛇鈕,印面刻陰文篆書「滇王之印」4字。晉寧縣漢代屬益川郡,《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滇國區域設置益州郡,賜滇王王印,使其繼續統領滇民。金印正是這一史事的明證。漢武帝所賜「滇王之印」,滇王當代代相傳,不能用來隨葬,而且此印製作較潦草,字體亦不謹嚴,當是滇人的仿製品。

元玉壺春瓶1955年安徽省合肥市出土高51.5厘米、口徑9.5厘米、腹徑23.5厘米、足徑12厘米此瓶素麵無紋飾,仿自瓷器造型。同出的銀壺底部有「至順癸酉」、「章仲英造」、「廬州丁鋪」字樣,可知這批銀器是元至順四年(公元1333年)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丁家銀鋪工匠章仲英打造的。

明鑲寶石金冠飾品1958年江西南城縣益庄王墓出土高5厘米、寬13厘米、簪長11.2和11厘米益庄王朱厚燁為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此金冠是其妃萬氏的隨葬品。金冠為系發冠,半圓形、金絲透空,兩側各有一圓孔,用以插簪,有扇形前緣、半圓形旁緣和折磬形後緣,有飄帶形飾墜,整個冠上嵌有各色寶石和黃色料球多顆;附簪2枝,其首錐形如傘狀,刻螺旋紋,簪鋌有款識:「銀作局嘉靖二十六年十月造金五錢」。

元嵌石珠帽花飾品1953年上海青浦出土長5.8厘米、寬2.5厘米帽花為雙花對開形,花瓣、花蒂以金線掐出輪廓,金絲花網填飾其間,對稱鑲寶石、珍珠。底托有穿,可以縫系在帽冠之上。

唐銀指甲飾品縱2.4厘米、2.4厘米、2厘米銀質,指甲形,套於指上,又稱護指。

南北朝北朝馬頭鹿角金飾件冠飾1981年內蒙古自治區達茂旗出士高16.2厘米、重約70克這是鮮卑族上層貴族的冠飾,名「步搖」,獸形飾有辟邪和祥瑞作用。飾件豎立冠上,行走時葉片搖曳,顯出高貴儀態。

明樓閣人物金簪頭飾1958年江西南城縣益庄王墓出土長18.2厘米、寬6.7厘米簪首雲形,上有一重檐樓閣和五座牌坊,每座牌坊內有一舞蹈人。這種造型的金簪在明代比較流行。

明頭飾1958年江西南城縣益庄王墓出土通高22.3厘米簪頭為一立鳳,簪柄刻有『銀作局永樂二十二年十月內府造九成金二兩外焊二分』銘文。

清包金手鐲長6.4厘米、寬7.8厘米手鐲外側弧面上裝飾一組花紋:中間是牡丹花,兩邊為雲紋;這組圖案兩側用繩紋、連珠紋、雲紋裝飾。

清金鑲石珠指甲套長10厘米指甲套用細金絲編織焊接而成,上部弧形,套環圖案上綴五朵蘭花,蘭花以珍珠串和紅綠寶石組成,蘭葉為點翠裝飾。整個指甲套修長秀麗,十分華貴。

隋金項鏈飾品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李靜訓墓出土周徑43厘米、重91.25克這條項鏈是由28個金質球形飾組成,球飾上各嵌有10顆珍珠。金球分左右兩組,各球之間系有多股金絲編織的鏈索連接。鏈兩端用一金鈕飾相連,金鈕中為一圓形金飾,其上鑲嵌一個刻有陰紋馴鹿的深藍色珠飾。兩組金球的頂端各有一嵌「青金石」的方形金飾,上附一金環,鈕飾兩端之鉤即納入環內。項鏈下端為一垂珠飾,居中者為一嵌雞血石和24顆珍珠的圓形金飾,兩側各有一四邊內曲的方形金飾。最下掛一心形藍色垂珠,邊緣金飾作三角並行線凹入。此金項鏈從製作工藝和裝飾形制來看,頗有波斯藝術風格。

隋金手鐲飾品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李靜訓墓出土長徑7厘米、短徑5.5厘米這對精巧的橢圓形手鐲,每個分成4節,各節兩端較闊,上嵌珠,半球形,透明無色,表面有白銹。各節以方形嵌青綠色玻璃珠的小節相連。其開口處有一鈕飾,一端為花瓣形扣環,上嵌小珠6個,另一端為一鉤,鉤端亦嵌一珠。鉤及環之另一端為活軸,可自由開合。軸端套以小珠,尚殘留一粒。

明神宗孝靖王皇后鳳冠1957年北京市昌平縣定陵出土高27厘米、口徑23.7厘米、重2320克在明代,厚葬之風盛行。定陵是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公元1573~1619年在位)的陵墓,墓中埋葬神宗和他的兩位皇后(孝端和孝靖皇后)。該墓出土文物2780件,其中有鳳冠3件,鳳冠是皇后接受冊封、謁廟、參加朝會時的禮帽。此冠用漆竹紮成帽胎,面料以絲帛製成,前部飾有9條金龍,口銜珠滴下,有8隻點翠金風、後部也有一金鳳,共9龍9鳳。後側下部左右各飾點翠地嵌金龍珠滴三博鬢。這頂豪華的鳳冠,共嵌紅寶石百餘粒、珍珠5000餘粒。

唐銀盞銀釵束髮用具鳳形釵長33厘米,扇形釵長29.6厘米,扇形簪長29厘米唐代婦女的髮髻複雜多樣,束髮用具種類很多,特別是金銀簪、釵更為華麗。除實用功能外,還注重裝飾作用。簪、釵的質地有金、銀、玉或銅,頭部形式各異,上面鏤刻花鳥紋,掛垂飾,精美的嵌以寶石。這些銀簪、銀釵使唐代婦女別緻的髮髻更加多姿多彩。

清鑲金嵌珠伽楠手鐲徑7.5厘米伽楠是一種帶有香味的珍貴木材。手鐲外側均勻排列梅花十二朵,花蕊處均嵌白色珍珠一顆;內側平面,鑲金,陰刻梅花十九朵,均勻排列。

清鑲金點翠架鳥步搖頭飾長23.5厘米步搖頂端龍頭形,龍嘴下墜拱形鳥架,小鳥立於架中,口銜竹葉,其左右各一飲水罐;架下垂三串竹葉,每串三層;龍頭、鳥架、小鳥、竹葉均點翠飾。步搖最早見於漢代,插髻為飾,走動時則搖晃,活潑喜人。

清金牌周長115厘米這塊金牌是緬甸贈給乾隆皇帝的禮品。緬甸是中國鄰邦,兩千多年來,中緬兩國有著密切的聯繫,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緬甸國王派使臣帶著大批禮物前來中國通好,受到清政府的隆重款待。隨後因為戰爭,兩國關係曾一度中斷,但到乾隆末期以後,中緬兩國關係走上了新的發展之路,兩國的貿易活動也得到了開展。

宋金金列鞢佩飾品1973年黑龍江省綏濱縣中興金墓出土全長37.7厘米這是女真貴族腰間佩帶的豪華飾品,出土時由數層絲綢包裹,上部為一輩金銀盒,子母扣。銀盒兩側各有一串瑪瑙珠,大部分呈橢圓形,底有黃金葉托。銀盒下方以黃色絲線綴一多面體水晶球,球兩端有鎏金銀花托,以下又有一個橢圓形玉球,球下為兩片長方形玉條,兩端各有一孔,玉條下為一梭形玉塊。最下部為15個紅瑪瑙珠。銀盒下還綴有長方形金飾,兩側各有一長方形纏枝花圖案,內鑲兩塊紅瑪瑙。金列鞢用料考究,作工精細,是金朝中晚期的手工藝精品。

宋『福壽南山千千歲』、『松柏常青萬萬年』銀簪頭飾殘長14.5厘米銀簪一對,尾部均殘,完好時似應有細鏈相連。簪體扁平,內彎作弧形,簪背面以鎏金方格分段,刻水波紋及『福壽南山千千歲』,『松柏常青萬萬年』的吉祥語。

漢西漢金醫針醫療器具1968年河北省滿城縣劉勝墓出土長6.5~7厘米、直徑0.12~0.18厘米共出土4枚,均比現在常用的醫針粗。這些針細長,柄端方形,針身圓形,柄上端有小孔。以針尖的形制來判斷,可分為3種:三棱形的為鋒針,用作放血;尖銳的為毫針,用作針灸;圓鈍的為剔針,用作點刺。針灸是中國古人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獨創的一種治病方法。金醫針的發現,為研究古代針灸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秦咸陽宮鎏金銀盤1979年山東淄博西漢齊王墓出土高5.4厘米,口徑37厘米盤銀質,圓口折沿,淺腹平底,通體內外飾滿鎏金龍紋,龍與龍相纏連,組成具有一定規則的圖案。

秦咸陽宮銀盤盛水器1978~1980年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西漢齊王墓1號隨葬器物坑出土口徑37厘米、高5.5厘米銀盤遍飾鎏金龍紋圖案,具有戰國時代的特點,當是戰國時的六國之器,後來被秦國所得,就在其口沿背面補刻了「卅三年」等秦篆銘文,用於咸陽宮。漢王劉邦攻入咸陽後,此盤即歸入西漢宮廷,又被賞賜給封在臨淄的齊王,故最後在齊王墓中出土。

唐蓮瓣花鳥紋銀杯酒具1963年陝西省西安市沙坡村窖藏出土高5厘米、口徑7.2厘米這件高足杯的形制分為上下兩部分。杯體雖呈碗形,擔腹部較深,高足上部有托盤,中部有「算盤珠」式的節,足底為花瓣形,紋飾裝飾面以九瓣劃分等作法在中國傳統的杯類器皿中少見,明顯受到西方金銀器的影響。沙坡村窖藏共出土15件金銀器皿,從其風格看,應為公元8世紀中葉以前的用品。

宋遼魚鱗紋銀壺盛水器1954年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遼駙馬墓出土高10.7厘米、口徑7.2厘米、鏈長41厘米此銀壺腹部中間為帶狀紋匝,上下布滿魚鱗紋,肩部前後鼻鈕上有弓形提梁。壺蓋中部隆起,有鈕,以銀鏈將壺蓋繫於壺肩前鈕上。這件銀壺造型優美,說明此時契丹族的金銀工藝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

唐鴨嘴柄銀勺酒具1957年河南省三門峽市唐墓出土長26.4厘米唐代前期仍以樽盛酒,銀樽須配銀勺。目前海外所存的兩隻銀勺,柄端均呈鳥頭形。唐人小說中曾提到這種勺為鵝項鴨頭漂浮於酒上,與現存文物形體相似,可知在酒勺柄端作出禽鳥頭部狀是當時的流俗。

唐銀漏勺食具1958年陝西省西安市唐光啟宮遺址出土長25.5厘米、重93.3克勺柄上刻「光啟宮乾符三年正月改造□鏤 一枚重貳兩叄錢叄字」,說明這是公元9世紀中期皇宮用器。

唐獅紋金花銀盤食器1956年陝西省西安市八府庄東北出土高6.7厘米、口徑40厘米唐代書籍中已有「金花銀盤」的名稱,指飾有鎦金花紋的銀盤。由於受到中亞、西亞金銀器的影響,在公元7世紀後期至8世紀中葉的盛唐時期,金銀器已十分流行,8世紀中葉至9世紀初,江南地區製造金花銀器的手工業亦相當發達。在唐代,金銀器的加工普遍使用切削、拋光、焊接、鉚、鍍、刻鑿等工藝,還使用了手搖腳踩的簡單車床,可見當時金銀器製作工藝技術相當精湛。這件大型銀盤作葵瓣形,具三足,單個動物紋飾,周邊沒有輔助紋樣,盤緣的花紋鬆散,正是盛唐時期金花銀盤所具有的特徵。

唐熏香器1963年陝西省西安市沙坡村出土直徑4.8厘米熏球用於燃香驅蟲除穢,使用時大約懸掛在犢車之旁或床賬之間。它由上下兩個半球體組成,上下球體間有活扣可開啟。下半球體內有兩個同心圓環和盛放燃香的香盂,安裝好後通過盂身的軸內外兩環的軸互相垂直並交於一點,在香盂本身重力的作用下,盂體始終保持水平狀態,無論熏球如何轉動,焚香不會傾灑,其作用原理與現今航空陀螺儀的三自由度方向支架相同,是今人嘆為觀止。這件熏球外殼通體鏤空,便於香煙逸散。中國古代熏香器的種類不少,但如此精巧的唐代銀熏香球是其他時代未能超過的。

唐雙魚金花銀碗食器1970年陝西省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高3厘米、口徑11.5厘米、底徑5.8厘米何家村窖藏出土金銀器達265件,是唐代金銀器的一次空前大發現。據窖藏內同出的「開元十九年安庸調銀餅」和中外錢幣的年代判斷,這批器物的年代不晚於唐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雙魚金花銀碗即是其中的一件,碗內底心有雙魚同向浮游。

唐花鳥紋金花銀碗食器高4.3厘米、口徑11.5厘米、重203.1克此銀碗為葵瓣形口,平腹圈足,內壁及底部鏨花鎏金。其底部為二鳥展翅於花叢中,外圍弦紋、繩紋和花瓣紋,內壁飾有兩兩相對的璜形圖案,鏨有花葉。邊緣花瓣紋正反相間環列一周。

唐銀碗食器1970年陝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高7.6厘米、口徑17.7厘米、足徑9.2厘米該碗折腹,素麵,碗底內有墨書「十一兩一分強」6字。折腹是西方陶器、金銀器上較流行的作法,不僅對中國的金銀器形制有影響,在公元8世紀初中國的三彩器上也有模仿這種金銀器皿的造型。這件折腹銀碗時代應在公元7世紀末至8世紀初,其墨書標明器物的重量,反映了唐人是如何對金銀器物進行管理的,又為測定唐代衡制提供了依據。經測定,唐代每兩平均數值為42.798克,較今每兩50克為小。

清凸花金鹿故事銀缽高13.5厘米、口徑19厘米、底徑14厘米這是公元18世紀柬埔寨送給清政府的禮物。在柬埔寨,廣為流傳著許多歷史傳說故事和創世神話,如《金環蛇的故事》、《雷電的故事》、《蚊子的故事》,以及這件銀缽上表現的《金鹿的故事》等。


推薦閱讀:

清代 傅眉《草書杜甫進艇詩句》軸 山西省博物院藏
經典回顧(835)明 文徵明 醉翁亭記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詩人們開了個「感覺博物館」,免費參觀哦~
沒有圍牆的古村博物館 金溪養在深閨人未知的古村群
博物洽聞的【財經財富館】

TAG:國家 | 博物館 | 國家博物館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