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百姓不愛國

翻開歷史課本,晚清的歷史似乎充斥著恥辱,直讓今天的愛國人士痛不欲生。而那時的民眾也似乎是空前地愛國,熱情高漲地支持清政府抗擊外敵。可事實上,身處晚清的百姓在面臨外敵入侵時,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感到屈辱,也沒什麼愛國抗敵的熱情,人們普遍表現出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入侵廣州、廈門等沿海地區,當地的中國百姓並沒有組織什麼抵抗。在廣東,英軍登陸後,中國民眾一直是主動向他們兜售蔬菜、牲畜和糧食的,英軍艦隊在珠江上同清軍作戰時,兩岸的民眾在遠處觀戰。當英國艦隊突破虎門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時,江兩岸聚集了數以萬計的當地居民。他們以冷漠、平靜的神情觀看自己的朝廷與外夷的戰事,有如端午看賽龍舟一般興高采烈。當掛青龍黃旗的官船被擊沉,清軍紛紛跳水時,兩岸居民竟發出像看馬戲看到精彩處的叫喊聲。

只是到了1841年5月,在廣州三元里,人們聽說英軍強姦當地女人之後,三元里的百姓才投入戰鬥,將英軍團團圍住,打死數名英軍,打傷20多人。三元里人民抗英事迹一直流傳至今,但這與保衛國家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洗劫併火燒了圓明園,沿路的百姓沒有進行任何的抵抗,給聯軍帶路的有部分是八旗子弟,對於聯軍燒毀圓明園也沒有人表現出憤怒,沒有人組織抵抗,甚至在火燒之後,當地百姓還趁火打劫。百姓對皇家財產並沒有什麼愛戴之心,不但沒興趣保護它,還想趁機撈一把。

即便是到了後來的甲午戰爭時期,大清國民的「覺悟」似乎依然沒有什麼提高,1894年,日軍輕取東北重鎮九連城(今遼寧丹東境內),駐守此處的清軍聞風而逃,當地居民竟然簞食壺漿迎接日本軍隊,紛紛拿雞和豬獻給日軍,許多人請求為日本軍隊效力。

那麼當時民眾為何不愛國呢?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攻打廣東的英軍統帥巴夏里,目擊民眾毫無抗戰熱情,疑惑不解,問其身邊的買辦何以至此,買辦曰:「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一句話道出了問題的實質所在。

確實,晚清的官府從沒有把百姓放在心上。舉個例子,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鎮江之戰中,清軍副都統海齡,在生死存亡關頭不顧百姓死活,沉湎於聲色之好,納妾藏嬌。他不但沒能有效地組織抵抗,反而到處屠殺無辜人民,隨意把路人當做漢奸捉起來。據記載,他在城內抓了「居民百七十餘人,於小校場行刑,並及婦人孺子,呼冤之聲不絕,郡守唯流淚而已」。如此的政府和國家又怎能夠讓老百姓去為之效忠呢?

或許,當初清政府執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政策,血洗揚州、嘉定,將豬尾巴作為征服和忠誠的標誌強加在漢人頭頂時,百姓的血性就已經喪失殆盡了。當統治者以國家為自家私產,從來不把老百姓當人看待的時候,又怎麼能指望老百姓會替它們賣命呢?對於苦難深重的晚清老百姓來說,既然被奴役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宿命,被誰奴役又有什麼不同?而這樣的國家和朝廷的存亡,又與老百姓何干呢?


推薦閱讀:

我在MINISO買了一雙拖鞋,走在大街真的怕被打
愛國的正確打開方式
香港:愛國愛港標準

TAG:愛國 | 晚清 | 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