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道教文化史料盤點

南嶽衡山

衡山,位於湖南省衡山縣,屬幕阜山山脈(古稱天岳山山脈)。漢代時曾以安徽潛山縣天柱山(又名霍山)為南嶽,隋以後改衡山為南嶽。但在道教中,霍山和衡山都是神仙居住遊憩的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彙集的衡山

衡山南起衡陽回雁峰,北至長沙嶽麓山,綿延數百里,七十二座峰巒如展開的雙翼,主峰祝融峰則如昂首天外,引頸高歌的鳥首。遠望氣勢宏偉,近看秀麗多姿。故有「南嶽獨如飛」之稱。傳說神農氏曾來山采百葯,因嘗線蟲中毒而仙逝於降真峰上。衡山植被茂盛,風景秀麗,是神仙羽客棲居修鍊的勝地。漢魏時著名道士魏華存曾居山修鍊有成,被尊封為南嶽夫人。山中現有道教殿宇南嶽大廟、黃庭觀、玄都觀、祝融殿等道觀,藏風聚氣,保護完好。南嶽秀麗山水,至今已是道釋並存的勝地。

據史籍所載,衡山又稱岣嶁山。《廣雅》曰:「岣嶁謂之衡山。」《西征記》謂:「禹治水,登而祀之,因夢元夷使者,遂獲金簡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荊州志》亦說:「南嶽衡山,朱陵之靈台,太虛之寶洞,上承冥宿,銓德鈞物,故名衡山。下踞離宮,攝位火鄉,故號南嶽。赤帝館其嶺,祝融寄其陽,威神堂堂,蔭瑛峨峨,是以宅藪神靈,室宇仙羅。」故道教謂衡山為三十六洞天之笫三洞天,號「朱陵太虛洞天」;又謂南嶽祝融山峰為第二十三福地洞真壇;第二十四福地青玉壇、第二十五福地光天壇、第二十六福地洞靈源,均在衡山地區。

「江南小故宮」——南嶽大廟

一、衡山的道觀

衡山奇峰有七十二座,如紫蓋峰、石廩峰、天柱峰、芙蓉峰、赤帝峰、朱明峰、煙霞峰、彌陀峰、華蓋峰、天堂峰、觀音峰、紅花峰、潛聖峰、天台峰、蓮花峰、靈藥峰、會仙峰、降真峰、文殊峰、仙岩峰、雷祖峰等,其中最為重要者是祝融峰。祝融峰為衡山最高峰。海拔1290米,相傳上古祝融氏葬此,故名。從峰頂俯視,眾山羅列,景物雄奇,遊人以祝融之高為南嶽「四絕」之。峰上建有一殿名祝融殿,又名老聖殿。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建開元祠,以祀祝融火神。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建為殿,光緒七年(1881年)重修,用石牆鐵瓦建成。其餘諸峰,亦藏精蘊氣,為歷代高道僧侶隱逸修道之靈域。山中擁有眾多宮觀,史上悠久著名的宮觀有洞門觀、黃庭觀、斗母閣、呂祖閣、先天觀、衡岳寺、觀音寺、南嶽觀、洞真觀、銓德觀、靜真觀、兜率觀、朱陵觀、東真觀、湧泉觀、玉清觀、龍興觀、紫霄觀、九靈觀、天書觀、真君觀、九仙觀、招仙觀、降聖觀、黃華觀、萬壽宮、玉清宮、上清宮、元陽宮、凌虛宮、洞靈宮、壽甯宮、洞陽宮、隱真宮、紫蓋院、華蓋院、田真院、北帝院等。這些點綴南嶽山林的仙宇梵宮,由於歲月悠久,興廢交替,留存不多。

南嶽大廟,在衡山南嶽鎮。歷史上南嶽大廟初為司天霍王廟,後改為南天真君祠。大廟的始建年代不詳。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唐朝開元十三年(725年)修建,歷經宋元明清的六次大火和十六次大修。明朝末年寺廟在戰火中被燒毀。清光緒八年(1882年)建築群按照北京故宮的樣式重建,因此也有「江南小故宮」之稱,並且大部分建築一直保存至今。是我國五嶽廟中規模最大,總體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由欞星門、盤龍亭、正川門、御碑亭、嘉應門、御書樓、正殿、寢宮、後門、東西便門和四角樓所組成,佔地面積為98,000平方米,與泰安岱廟、登封中嶽廟並稱於世,在國內外均有很大影響。據《南嶽志》載:南嶽大廟為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創建,以後歷經重建和擴建,現大殿為情光緒八年(1882年)重建。其結構為重檐歇山頂,高22米,正面七間,有石柱七十二根,象徵南嶽七十二峰。柱頭木雕斗拱,檐下鏤雕等極為精美,台基欄杆浮雕花烏、走獸,栩栩如生。其中嘉應門、御碑亭和寢宮等,尚保存有宋、明時代的建築構件,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總體布局和大組建築群的重要實物例證。

二、文獻中的衡山道教

據《衡岳志》《南嶽總勝集敘》記載:來南嶽最早的道士,為晉末天師道道真施存(?~300),號「胡浮先生」,施存師從於黃盧子,得到了《三皇內文》,學會了驅策虎豹之術。他居南嶽西峰洞門觀石室修道,相傳他時跨白豹而出,愛慕者罕得親近。晉永康元年(300)4月7日施存升舉 。南嶽最早的道教活動系東漢,據明版《衡岳志》記載:「天師張道陵,嘗自天目山游南嶽,謁青玉、光天二壇,禮祝融群君祠。」張道陵為道教創始人,雖來南嶽,但未有傳教建觀記載,純屬一種雲遊性質。《南嶽區志·大事記》:「東漢末年(190~220),巴蜀漢中五斗米道首領、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自天目山游南嶽,謁青玉壇,禮祝融祠。」其後則為皮元與王穀神。宋·陳田夫《總勝集》載:皮元與王穀神同居南嶽的去龍峰棲真觀,胎息還元,數年成道。晉武帝司馬炎封王穀神為太微先生,皮元為太素先生。晉泰始四年(268),道士陳興明於南嶽喜陽峰興建南嶽歷史上第一座道觀,此時應為道教傳入南嶽之始。道教是南嶽宗教文化重要內容之一,它對南嶽文化的弘揚與發展有著其為重要的作用。有被尊為紫虛元君的上清派開派祖師魏夫人,被宋代皇帝追謚這真人的前朝高道陳興明、施存、尹道全、徐靈期、陳慧度、張曇要、張如珍、王靈輿和鄧郁之等「九仙」,被唐代皇帝封為天師的司馬承禎、薛季昌、申泰芝、鄧紫陽、劉元靖,擁有弟子九百,多受皇家寵信的田虛應,道教重要典籍《化書》的作者譚峭,撰出《總勝集》的陳田夫等。

南嶽夫人魏華存修鍊處——黃庭觀

漢至魏晉 道家一直熱衷於煉內丹。燒丹鍊汞為外丹,即藥物,為古代化學。今南嶽紫蓋峰下彌陀寺廢址右側的巨石上刻有《還丹賦》,該賦對煉丹之道作了許多闡述,即系魏晉時期道家的手筆。道家南來,煉丹技術及其藥學固然深有影響,但道家思想、文化,在人們中影響卻更深。他們在此注釋《道德經》,傳播《黃庭內景經》、《太上寶文》及《五嶽真形圖》,使道家玄學與神仙之說,深入人心。而符錄讖諱之學與南楚原有的巫貺之術相融合,在南嶽一帶行道設教,一直未絕,廟會、賽神之風至今猶存。至於神祠道廟之盛,更於此始。唐初,因司馬承禎言,遂於五岳各建真君祠,南嶽神則封為司天王,遣官奉祀。這就是道家的神通。

據李元度《南嶽志》資料,南嶽道觀,自晉初即有棲真觀、南嶽觀,以後各代多有興建,唐代最盛,多至28所。紅牆碧瓦,綠樹濃蔭,名山小築,風物極佳。道觀多,道徒也多。南嶽歷史上最著名的道士,在南北朝期間有徐靈期、鄧郁之、張曇要等。在唐代,道士司馬禎及其弟子薛季昌、王仙嶠與後來的鄧紫陽等人被封為天師。司馬承禎被賜號白雲先生。其後,道士張太虛又被賜號元和先生。道士劉元靖賜號廣成先生並敕授銀青光祿大夫,充崇元館大學士,加紫綬,鑄印置吏,是南嶽第一個實授三品職官的道士。

優詔頻頒,大吏踵至,道流勢力因官家的支持而日益興盛,唐時已達到了頂點。而道家文化也就更相應地滲入到各個領域。此時,文人與道家往來唱和,也構成南嶽道教文化的一大特點。舊志載,唐宋詩人、名士與道家有交往的頗多。如唐德宰相李泌,早年隱居南嶽時曾師事道士張太虛,唐敬宗時吏部侍郎趙櫓則為劉元靖撰《廣成先生傳》,太子少傅盧又撰《廣成先生石室銘》。韓愈則為南嶽道士軒轅彌明《石鼎聯句詩》作序。唐詩人儲光羲、崔塗、張喬、鮑溶、李群玉、王元等詩人均有詩寄南嶽道人或道觀。而道士中不少文化教養較高,玄學修養較深的人,亦紛紛著書立說,如南北朝劉宋時徐靈期即著有《衡山記》,是第一部紀述南嶽的專著。其後唐末道士李沖昭著《南嶽小錄》,宋·陳田夫著《南嶽總勝集》,明·李常庚撰《瑣碎錄》。他們的著述,對南嶽歷史文化的考述,均有重要作用(參見本志《宗教篇·道都章》)。

隋唐五代 更是南嶽道教發展的鼎盛時期,道教宮閣遍布,名人高道會聚南嶽;元、明之際,一代宗師張三丰煉丹於九仙觀。著名正一派高道吳全節,曾二次奉詔祀南嶽;司馬承禎(647~735)為此時名道。司馬號「白雲子」,於唐開元初(713)來南嶽,結庵於九真觀北,號「白雲庵」,弟子甚眾。唐玄宗奉他為天師,曾延至京師入禁中校正《道德經》,呼之為道兄。《南嶽區志·大事記》記載:「玄宗開元初,河內道士司馬承禎,自海上乘桴輾轉來南嶽,結廬九真觀北。後被如入宮,贈光祿大夫,號貞一先生。開元二十三年(735)仙去,詔改其南嶽舊居為降真觀,御書觀額」。司馬承禎善詩,與當時著名詩人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陳子昂、宋之問、王適、畢構、盧藏用等號稱「仙宗十友」。司馬承禎有弟子70餘人,其中居南嶽著名者有薛季昌(?~759)曾封天師,汪子華(714~789)、王仙嶠(?~759)亦封天師。另外與司馬承禎非師徒關係居南嶽的名道還有何應虛、鄧中虛、張太虛、田虛應,稱為當時四大高士,其中尤著者應推田虛應。唐李沖昭《南嶽小錄》載:田虛應有弟子900餘人,皆受皇家寵信,或為天師、或為道壇法主。 稍後居南嶽上清派名道首推劉元清,劉元清為田虛應高足,被唐敬宗奉為天師,賜號廣成法主,並受任為崇玄館學士,加銀青光祿大夫,授三品印。另有道學家徐靈府,曾著《玄鑒》及《三洞要略》等道家典籍。

五代 居南嶽的著名道士上清派教學者譚峭所著《譚子化書》,為道教重要典籍,現代出版的《中國哲學史》對此書有詳細介紹。宋代,道教南北分裂。王重陽創北方全真道,南方則仍屬天師道,為了與北派有所分別,又稱正一道。此時,南嶽天師道上清派已漸衰微。居南嶽名道僅有夏元鼎、藍方、率子廉等,均非上清派,為呂純陽煉丹一系。

南嶽玄都觀

宋 宋高宗建炎至紹興年間(1127~1162),道人陳田夫,號蒼野子,居南嶽紫蓋峰下九真洞老圃庵,往來南嶽72峰30餘年,著《南嶽總勝集》傳世,第一次記述了72峰峰名及形勝。元代,南嶽開始有正一派道教活動。元末明初,以武術煉丹出名的道士張三丰曾居南嶽九真觀,並留詩云:「今日完全五嶽游,身騎黃鶴駐峰頭。曾於北鎮先尋訪,直到南衡始罷休。萬里漫雲燕楚隔,兩山剛被坎離收。天然道妙同行轍,又看湘江九曲流。」據查道教史,張三丰屬全真派。此後全真道逐漸從北地進入南嶽。

明清 明代中葉,南嶽道教漸形衰微。寺觀、道士減少,由明至清,僅存道觀兩座。清康熙時翰林院檢討潘耒在其《南嶽遊記》中說:「自唐以前,南嶽羽流,多著異跡,宮觀相望,……而今遍山皆禪寺,道觀僅存九仙、黃庭而已。」此期,名道李皓白來南嶽,居九仙觀。李皓白為人圓通,與衡州、湘譚、攸縣一帶官府交往甚多,並在農民起義軍互相合併之中,為之息事寧人,避免戰禍,為湖湘人士所稱道。

清光緒十一年(1885),南嶽正一道士尚有唐至如、鄧正岳、鍾復衡分別居於三元宮、銓德觀、九仙觀。正一派道士陳明善,清末民國期間在玄都觀當家40餘年。此後,正一派道士脫離宮觀,進入民間。從事超度、拔亡、祈福、禳災法事,並有家有室。

現當代

民國時期,南嶽道士更少。民國36年(1947),南嶽管理局檔案記載:道士僅17人。38年初,增加至50人,有大小宮觀11處。當時知名道士有李緣真、劉光斗、龍教鎮等人,均為全真派。其中李緣真熱心社會事業,曾創辦宏道小學。劉光斗熱愛祖國,抗日時期,任南嶽佛道救難協會副會長,從事救亡工作。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嶽常住道士僅30餘人。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春秋《道德經》神出,至漢末天師以道德名教,以黃老為宗,開宗立派,齋醮演法,迄今1800餘年。

南嶽衡山,自古為道教洞天福地。史載:先秦老君兩降衡山,黃帝三游南嶽,東漢張道陵禮祝融祠,西晉魏元君創上清派,南朝徐靈期撰《衡山記》,唐初司馬承禎修五嶽祠,宋陳田夫編《總勝集》,明張三丰立武當宮,清李皓白著《瑣碎錄》,民國李緣真興宏道小學,劉光斗建救難協會。《南嶽志》詳記高道109人,受皇封者23人。可謂:名真高道,人才薈萃;「九真」「四虛」,史冊流芳。南嶽道教文化早已植根於三湘四水,是湖湘文化悠久而豐富的思想財富。

---------明立道人壬辰年七月初七編撰整理於竹林精舍

返回騰訊網首頁>>
推薦閱讀:

盤點全球最有趣雙胞胎
盤點那些年我們沒見過的奇葩蘿蔔
盤點在床上和男人睡過最多的女星
曾經的風華絕代 盤點最值得懷戀的香港明星(組圖)
盤點拋胸露乳暴露成性的女星們

TAG:文化 | 道教 | 史料 | 盤點 | 文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