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思想者」激辯:誰來定義「中國模式「?
在經歷多年高速增長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進入轉型階段。國際社會有關「中國模式」的討論再度升溫。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一場有關中國發展模式的電視辯論,吸引了廣泛的關注。
在題為「對話思想者:中國模式的迷思與出路」的電視辯論會上,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迪、印度轉型機構經濟學家德布路易、OECD幕僚長拉莫斯展開了辯論。
對話思想者:中國模式的迷思與出路
主持人: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楊銳
嘉賓:
印度轉型委員會經濟學家 Bibek DEBROY
春華資本董事長鬍祖六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Nicholas LARDY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
OECD G20協調人 Gabriela RAMOS
1正方:「中國模式」的成就與未來
林毅夫開門見山地指出:在過去近40年里,中國在轉型經濟體中表現是最好的,在全球都是如此。中國有自己的發展原則,中國的模式可能會適用於轉型期的發展中國家。
「我的意思是,經濟的發展,需要這個動力,需要一些區別性,要發展各行各業,要轉型結構,這樣國家才有競爭力。保持自己有競爭力的優勢,自己的發展,這個經濟體就會有優勢。」他表示,每一個發展中國家都會有轉型的時期,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障礙,但這些都是細節的困難,解決困難後經濟都會得到發展。
林毅夫同時指出,中國的成功主要是由於中國對發展所持的樂觀態度,如果沒有信心,中國經濟就會崩潰,因此我們應當保持這種樂觀的情緒。對於所有中國的產業而言,都處在一個轉型期,我們應當積極促進海外直接投資,推動經濟發展。
胡祖六稱: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的發展經驗,以及中國的資本和技術可以被其他發展中國家所分享。」當前,主要是通過「一帶一路」政策實現的。中國正在通過更多地投資基礎設施實現經濟增長,同時也將幫助世界經濟重新復甦。
但胡祖六直言:我並不認為存在定義上的「中國模式」,中國發展的模式其實是世界共同的發展模式。
「在過去工業革命之後的兩三百年,世界都有一個共同的發展模式,有競爭,然後有正確的經濟刺激因素,從農村到城市都獲得了發展。我覺得這都是中國發展的一些成分。但是這些應該不是中國特有的。比如在英國,在工業革命後,包括在北美,包括我們的鄰居日本、新加坡,都有著類似的經濟發展模式。所以我不認為經濟存在這樣一種中國發展模式。」
2反方:中國很好,但「中國模式」未必適用於其它國家
Nicholas LARDY指出:「我同意競爭促進發展。中國依靠市場,因為市場是最終的追求。」他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為私企、外企開放了渠道,在市場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是中國能夠保持快速增長的原因。
「未來中國將繼續依託市場發展,但是在基礎設計上,又依託於政府,我覺得這是一個有效的經濟模式。」他認為:中國經濟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政府鼓勵民眾創新創業,將推動經濟的繁榮。中國經濟有很多潛力有待釋放,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中國將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Gabriela RAMOS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她認為:中國人在提升民生上獲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未必其它國家能適用。
她指出有三個控制因素需要考慮。第一,世界經濟發展放緩,發展時機、情形發生了變化,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會有一場新的經濟危機。第二個控制因素就是環境,在經濟和環境之間要作出平衡。第三個元素,以前衡量發展的標準是GDP和人均GDP,但是整個利益是要惠及所有人的。還有其他很多維度,像環境、醫療等。
3中印速度比賽?轉型是共同目標
印度2015年經濟增長為7.7%,再一次超過了中國的GDP的增長。在過去的兩年里,印度經濟增長速度連續超過中國,引發一輪中印爭鋒的話題。
對此,Bibek DEBROY表示自己對印度這樣的增長並不樂觀。原因是當前印度經濟的高速增長是以海外直接投資為基礎的,這種經濟增長模式並不能長期持續,印度經濟增速放緩不可避免。
「人們是不是可以很好的將基礎設施的投資自由化?可能很難。是不是可以在沒有大量投資的情況下推動公有領域的發展?也很難。所以我對於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很不樂觀。隨著經濟的繼續增長,這樣的增長會有所降低。從歷史經驗我們可以窺見未來,經濟增長速度是會放緩,這是不可避免的。但對於人均GDP來說,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Nicholas LARDY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說,印度經濟增速目前雖然超過中國,不過可以樂觀地預見,中國經濟仍可迎頭趕上。這是由於中國經濟在轉型當中,中國領導人也在不斷強調發展的一些模式和框架。在不遠的將來,中印經濟將齊頭並進。
胡祖六認為:印度有極大的潛力。但一些例子僅限於過去兩年,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印度當然仍在發展,與此同時中國的發展遠遠領先於印度,我認為兩國的經濟未來一段時間會放緩,轉向新的增長模式,實現轉型。
4精彩辯論環節實錄
1
Nicholas LARDY:「中國有一些行業由一些大型的國企壟斷。我相信這些領域也會開放給市場,這樣中國就能享有極大的發展。」
林毅夫:一個國家可以做出選擇,要麼就依賴政府,要麼就依賴創業家。在遇到市場失敗的時候,我們需要政府來幫助解決問題。我們可以看到遵循華盛頓共識的很多國家的發展,像拉美,他們並沒有很依賴政府,但是他們的經濟發展也不是很快。
2
Gabriela RAMOS:中國現在的經濟學家都在尋求新,想確保如何能迎接下一次的工業革命。這不僅僅是中國面臨的難題,整個世界都需求不同的技術,在製造業需要各種技術。
林毅夫:您是來自經合組織,您的陳述是適合於經合體國家的,但是中國不是經合組織。中國的製造業仍然還有極大的市場有待開發。要輸入技術,也要學習和效仿一些技術。我舉個例子,2014年,中國進口了1.4萬億美元的技術。因為一些很高附加值的一些技術,中國現在還有待開發。
Gabriela RAMOS:製造業其實只佔40%,而且它們也在經歷一些組織改革。
林毅夫:如果沒有製造業,我們的經濟發展不會經歷如此大的發展。
3
Nicholas LARDY:我覺得未來十年,第三產業也會為GDP和經濟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因為中國的環境排放問題,很多工業一直在放緩發展,甚至是崩潰,服務行業就迎頭而上。但我並不認為未來服務產業會由電商來主宰。
林毅夫:我們既需要服務產業,也不要忘記加工業,因為加工業也是極大的一個支柱產業。印度的收入比中國低很多,並不是說你服務業行業發展得好,收入就高。我們必須要保證工業發展。只有加工業發展強勁的時候,我們才能同時確保服務行業也勁頭強勢。
「一帶一路」的倡議是否真的是在挑戰當前的世界經濟秩序?
4
胡祖六:我不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會挑戰以美國為主的國際經濟秩序。我認為中國可以補充當前的世界經濟秩序。這樣的想法並沒有在二戰中實現。
我雖然不相信中國模式,但是中國確實在過去幾年當中,對於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樣的經驗,以及中國的資本,中國的技術可以被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所分享,這主要通過一帶一路的政策實現。當然投資和貿易的一體化,也會幫助世界經濟重新復甦。
包括日本及韓國等東亞國家都在努力實現經濟的增長。很多人認為中國正在實施馬歇爾的2.0計劃。但是中國其實是在通過更多的投資到基礎設施當中,實現經濟的增長。我認為它會使世界復甦。
5
Bibek DEBROY:我認為這是來自經合組織的一些成員國的觀點,這些國家經濟實力雄厚,同時它們也在實現轉型。比如G20正在努力尋找一些方式,並幫助改革國際金融問題,同時也改變國際上的一些問題。對於G20國家來說,當前要實施這些辦法是很困難的,所以這樣的格局必須要改變。
Gabriela RAMOS:我希望您不要用經合組織來舉這樣的例子。經合組織國家在過去同很多新興經濟體建立了聯繫。我們很多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當然我們也和G20有著緊密的聯繫。
當然,現在對於經合組織來說,國際的界限已經很模糊了。現在的問題在於政治是否真的會影響發展。我認為像G20這樣的組織,真的在努力尋找解決當前世界經濟問題的方法。您剛剛也談到如何擺脫人們對於中國模式的偏見。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推薦閱讀:
※科技刷新『用餐模式』
※現代學佛者最安全的修行模式
※最具流行模式的句子,網路上的極致極品
※星座血型配對:血型分析星座男女的相處模式
※新模式:數學和物理學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