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里的中國: 傳統南方民居
江南民居
園林式布局是江南傳統民居的顯著特徵,脊角高翹的屋頂,江南風韻的走馬樓、磚雕門樓、明瓦窗、過街樓,輕巧簡潔、古樸典雅,體現出清、淡、雅、素的藝術特色。充滿了江南水鄉古樸沈靜的意味。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曲折蜿蜒,藏而不露。置身其中,四周流淌著的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之感。直露中有迂迴,舒緩處有起伏,讓人回味無窮。
江蘇民居
住房布局緊湊、一般為2層樓房並建有樓閣。房層高、牆身薄、出檐深、門窗高大,利於通風,外觀樸素、粉牆灰瓦照影、蠡窗映水,掩映於桃柳絲竹之間形成獨特的水鄉人家。
浙江民居
黃岩天長街住宅,該住宅面街背河、附有店面,臨街設店面,內部兼作起居室,後部臨水的房作廚房。全宅的中間部分分三層,第二層空間僅有2.2米高。以頂閣樓三面凸出,窗檯做得較低,三面都開窗,閣樓窗子開得合宜,住在頂層並不覺得壓抑。整個住宅造型有虛有實,有遍有低,輪廓線不單調。
上海民居
石庫門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其脫胎於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十九世紀後期,在上海開始出現用傳統木結構加磚牆承重建造起來的住宅,由於這類民居的外門選用石料作門框,故稱「石庫門」。
石庫門多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坡型屋頂常帶有老虎窗,紅磚外牆,大門採用二扇實心黑漆木門,以木軸開轉,常配有門環,門楣做成傳統磚雕青瓦頂門頭,外牆細部採用西洋建築的雕花刻圖。
二樓有出挑的陽台,總體布局採用了歐洲聯排式風格。
皖南徽派民居
皖南地區,古稱徽州,自古以來就是聯通南北的要埠,富庶精緻、耕讀傳家的徽州文化造就了聚族而居、精美絕倫的徽派建築。
徽派民居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墻圍護,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
徽派民居建築布局依山就勢,構思精巧,造型豐富。「粉牆黛瓦」是徽派建築的主要特徵,遠遠望去,便是一幅精緻優雅的水墨畫。錯落有致的馬頭牆、小青瓦不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也防火牆,能阻斷火災蔓延。
徽派民居建築風格有「三絕」(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
安徽民居
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為基本單位,根據當地氣候、地形的特點,安徽傳統的民居建築多為各種造型的二層樓房,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參差起伏,有的層樓疊院,精緻樸素、堂皇俊秀。
江西民居
該地區房屋,尤其廣大鄉村的民居,基本結構形態與四川民居相同,即木結構,有堂屋、卧室、廚房等用房。但建築材料、房屋質量一般比四川民居要好些,通常是以瓦房為主。郵票上房屋較為「豪華」不是該地區常見的民居建築。
江西婺源
江西瑤里
福建民居
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形式,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主要由客家人所營建。
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就地取材,吸收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敵的防禦的要求,堪稱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著名的土樓群有初溪土樓群、田螺坑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等。
土樓常見的類型有圓、方、橢圓、半月、交椅、雨傘、風車、八卦等形狀,一般高三層到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是起居室,可住200至700人。
土樓設計科學、布局合理,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聚族而居、和睦相處,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樓內生產、生活、防衛設施齊全,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類型,為建築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台灣民居
台灣民居的基本形態是三合院、四合院。屋頂前後坡落水。農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廣場可曬農作物。較富裕的人家或官司家住宅則多用四合院,有門廳與正廳的緩衝,秘密性較高。
吊腳樓
最顯著的特點是在繞樓的廊上懸掛著一排空中木柱,因而得名,是苗族、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傳統住宅;多分布於渝東南、桂北、湘西、鄂西、黔東南等地區。
吊腳樓屬於一種半干欄式木質建築,多依山就勢而建,朝向多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腳樓一般分上下兩層,上層通風、乾燥、防潮作為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因為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氣和地層濕度大,由於干闌式建築是底層架空,對防潮和通風極為有利。
吊腳樓依山靠河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
湖南民居
湖南民居建築平面多為前後兩個一明兩暗的三間組成,中為內院,植以花木,房屋空間高,設有閣樓,建築選型均衡;青瓦粉牆,牆內設有風火牆,背山面水,環境優美。一般的農民房屋並沒有高大的山牆。
貴州民居
貴州地區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各民族所居住的房屋區別較大,貴州西南靠雲南、四川地區,多修建郵票中形式的房屋。該房屋基本與四川民居的木結構特點一致,不同的是這種民居建築在較高地石料基礎之上,房檐前高後低較為平緩,房門常開在左側面靠後。
侗族鼓樓:是侗鄉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物,座座鼓樓高聳於侗寨之中,巍然挺立,氣概雄偉。飛閣垂檐層層而上呈寶塔形,瓦檐上彩繪或雕塑著山水、花卉、龍鳳、飛鳥和古裝人物,雲騰霧繞,五彩繽紛。
貴州石板房:貴州安順及六盤水一帶布依族人居住在雲貴高原,當地山多地少,石多土少,因此形成了頗具特色的石板房民居形式。
廣東民居
騎樓,是一種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是我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都是當年華僑從東南亞返鄉所建。
開平碉樓,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築,牆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牆或火攻,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
廣西民居
廣西民居建築主要是木、竹結構,灕江沿岸主要以竹為建築材料,有類似傣族竹樓的竹房。房屋下部有一高度不大的底層,房前一般設有小走廊,類似城市建築中的陽台。在壯鄉,房屋往往依水而建。
海南黎族船型屋
黎族為紀念渡海而來的祖先,故以船型狀建造住屋,通常稱為船型屋。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它是原始干欄式的住宅,門開左右形如船而得名。船型屋分上下兩層結構,上層居人,下層用於飼養家畜。
雲南民居
雲南地形氣候多樣,全省分布有26個民族,其各自的住宅形式皆特點鮮明;如高寒山區的普米族的木楞房、乾熱地區彝族的土掌房、乾冷地區的的土庫房、濕熱地區的哈尼的竹樓等。
最為普遍的是被稱為「一顆印」的建築,該建築由一幢正房、兩幢廂房、一牆壁開大門和建內廊的圍牆組成;面對大門的是正房,正房有二層樓,被分為三間,下有前廊,稱作「游春」。是雲南昆明地區漢族、彝族普遍採用的一種住屋形式。
傣族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壹種特殊形式的民居。相傳是傣族祖先根據鳳凰降落在傣鄉的姿態演化而建造,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竹樓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距離地面2.5米左右,以木樁或青竹為柱。下層無牆,用以飼養牲畜及堆放雜物,屋頂為雙斜面呈人字型,覆蓋「草排」或瓦。室內用竹牆隔開,內間卧室,外間為客室。地板富有彈性,陽光和風經竹縫透入,雅緻舒服。樓中央是壹個火塘,日夜燃燒不熄。
哈尼族蘑菇房:因外形酷似蘑菇,故名。蘑菇房由土基牆、竹木架和茅草頂組成,以土石為主要牆體材料。屋頂有平頂的「土掌房」和雙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因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平頂房較為普遍,既可防火,又便於用屋頂曬糧,空間能得到充分利用。屋頂為四個斜坡面。房子分層:底層關牛馬堆放農具等;中層用木板鋪設,隔成左、中、右三間,中間設有一個常年煙火不斷的方形火塘;頂層則用泥土覆蓋,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四川民居
四川民居廣泛採用全楔式木結構建造,並因地制宜、就地取村、隨勢而築,以石下基礎,以木製梁、楔、柱、椽,以竹隔牆夾樓,以磚或土,石砌牆,以草、瓦蓋頂,空間豐富多變,層次錯落有致,造型空透輕盈、色彩清明素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宛似天成,其抗震防水災性好。城鎮房常為一樓一底,下層開店或日常活動,上層則作為卧室。農村房上層存放(曬晾)糧食,下層為住房、堂屋、廂房、廚房、織作坊等。
藏族民居
西藏碉房多由夯土和石塊組合建造而成,為多層封閉式建築,平面多為「回」字型,在中間留有大小不一的天井。
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頂,有的設外廊。木樑、柱子上有鮮艷的色彩,窗上裝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當地充足的陽光。
碉樓大多是單體建築,坐落在地勢較高的基地上,以便擴大人們的視野,隨時觀察建築外的情況。這種建築十分適合當地高寒的氣候特徵。
在廣大牧區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帳房。帳頂是用牛毛織成的氈毯,四周用草泥塊圍成矮牆。碉房順應高原自然條件、農牧業生產、信仰喇嘛教、生活習慣及自衛防禦的需要。
碉樓和寨房,原本是兩類不同風格建築,後來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丹巴甲居藏寨,「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向上攀緣,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
藏寨一般為三層,也有四層的,一側還配有廂房。但不論房屋和廂房如何建造,頂層外緣都環圍著黃、黑、白三種色帶,形成了嘉絨藏寨的一大特色。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王澍在洞橋鎮文村所主持設計的農居群落?
※瓦的發明和使用對中國建築的影響是什麼?
※傳統民居建築保留在當下城市中,有必要經過翻修後重生與利用嗎?其利與弊何在?
※柬埔寨的排屋到底還有沒有葯可救?
※穿斗檐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