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心理學速成(預告&第1集)
大腦是發生在人類身上的一個奇蹟,也是關於心理的一個未解之謎。
我們的衣服可以更換,頭髮能夠修剪,但是大腦——不論腦細胞死了多少批,從小到大我們就只有那一個。
心理學相對於化學或物理,是一種更軟性的科學。它討論的是事物發展的傾向、可能性,對於數據統計的顯著性要求也更寬泛一些。
這些都是因為,人的心理太複雜了。比任何科學領域都更為複雜,沒有任何公式可以對心理進行準確定義。
儘管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與宇宙中其他事物都遵循同樣的法則,但它自身的複雜都遠遠超過宇宙中其他所有事物的總和。
你可能覺得非常了解自己的大腦,因為你無時不刻都在使用它。外界的信息通過感官系統輸入我們的大腦,數以萬計的神經同時放電,這就是我們體驗世界的過程。
然而,在這一系列視頻中將會看到,我們對自己大腦工作原理的認識經常錯的離譜!
通過這一系列小視頻,你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從而更愉快幸福地生活。這是心理學最根本的要義。
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等於用大腦來試圖理解大腦自身,以及思維、行為的動機,還有心理學的不同流派、歷史等,從弗洛伊德的理論到現代神經科學,從心理健康到心理疾病,從日常行為到無意識的深處……
小編將和你一同踏上這一心理學之旅!
(看完第一集,小編想起知乎上一張例舉很多令人細思極恐細節的帖子,其中有一條是:「大腦是你最重要的器官」——這是大腦告訴你的。再看看上面的發言:「大腦自身的複雜都遠遠超過宇宙中其他所有事物的總和」,似乎別有意味呢……)
「心理學」是什麼?
「你的腦子是整個宇宙中人類已知最複雜的東西。」(記住,這句話是大腦說的)
支配著大腦的規則既神秘又難以捉摸,就連大腦本身也還沒有複雜到能理解自己。
在英語中,「psychology」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意為「研究靈魂」。
雖然過去幾十年中「心理學」的定義一直在不斷變化,但如今我們可以稱它為研究行為與心理過程的科學。
「心理學」這一術語大約在16世紀(1500年至1599年)才出現,而現在被稱為「科學心理學」那些研究知道18世紀中期才建立起來。
人類一直對自身以及腦中發生著什麼充滿好奇,亞里士多德就思考過人類意識的起源,他認為意識存在於心臟,而不是大腦。
這當然完全是錯誤的。
大約在兩千年前,中國的統治者們進行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測驗,要求政府官員們接受人格和智力測驗。
大約在公元800年後半葉,波斯醫生穆罕穆德·本·扎卡里亞拉齊最早對精神疾病做出描述,甚至在自己的醫院裡治療精神病患。
從這些早期思想者開始直到今天,心理學領域一直都在解決一些大問題,比如:
為什麼人類做得出那些可怕的事情,比如種族滅絕、折磨同伴?為什麼我們會認為這些事情很可怕?
我們有「自由意志」嗎?還是說我們的行為只是被環境、生物學和無意識影響所驅動?
什麼是精神疾病,我們能對此做些什麼?
什麼是意識?什麼是自我?
如果我們失去了對自己的知覺,我還有人性嗎?
或許你現在還沒有答案,但在接下來的一系列視頻中,將會和你一起探討這些問題,包括我們的大腦如何工作;它為何會損壞;要怎麼治療;為什麼我們的行為是這樣的,即使我們本不想那麼做;思維、感覺和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
當提到心理學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
10分鐘心理學速成 (第1集 ) 10"55""
▼
當聽到「心理學」這個詞的時候,大多數人會想到心理諮詢師傾聽患者躺在長椅上談論他們的生活細節;而諮詢師則戴著眼鏡、叼著雪茄、捋著鬍子——你是不是想到了弗洛伊德?
這不奇怪。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那個時代,他是最具影響力和爭議的思想家之一,也許在整個歷史上也是。
他的理論涉及童年、人格、夢、以及對性的看法,同時人們對這些觀點的看法毀譽參半。
心理學是最為廣泛而多樣化的科學之一,它所提出的問題、所採用的方法,以及蘊含的不同學派和思想包羅萬象。
舉例而言,在弗洛伊德時代就有很多不同的思想流派,它們的研究方法也大相徑庭。
主要有:構造主義、機能主義及精神分析。
心理學的誕生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誕生於1879年(此前它的科學地位一直得不到認可),內科醫生威廉·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此前,他出版過一本《生理心理學原理》(實驗心理學的前身),這本書被認為是世界是·上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學教科書。
後來,馮特和他的學生愛德華·鐵欽納吸收了化學家和物理學家的觀點,想將意識像物質那樣拆分為基本組成元素。
於是,他們採取讓患者自我觀察(內省)的方法,試圖了解意識的結構,比如詢問他們觀看日落、聞到咖啡是什麼感覺之類的。
鐵欽納稱這種方法為「構造主義」。
但是,這一方法失敗了。因其太過依賴內省而顯得過於主觀,而每個人的感覺都不太相同。
於是,構造主義在歷史上很快就迎來了終結。
相比之下,美國醫生/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了一系列不同問題,他關注的是人們為什麼會去思考、感覺和行動。也就是說,他關注的是行為的作用。
這種方法被稱為機能主義,源自達爾文的進化理論:適應性的行為在進化過程中得到保留。
1890年,詹姆斯出版了《心理學原理》,並在書中把心理學定義為「研究精神生活的一門科學」。
精神分析的發展
與此同時,弗洛伊德在維也納醫院開始了他的醫學生涯。
而到了1886年,他開始專攻神經障礙學,並目睹了他的同事約瑟夫·布魯爾運用一種全新的談話技術,治療一名叫做「安娜·歐」的患者。
這種療法只是讓患者談談她的癥狀,而她所提到的創傷性回憶越多,癥狀消失得就越明顯。
目睹安娜·歐的康復,是弗洛伊德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點。
從那以後,弗洛伊德開始鼓勵他的患者進行自由聯想——說出任何他想到的東西,以及任意相關聯的東西,這一技術成為了他職業生涯和心理學整個分支的基石。
1913年,弗洛伊德出版了《夢的解析》,書中介紹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論。
而精神分析並不只是那種讓患者躺在沙發上的治療方法,弗洛伊德的想法比那複雜得多,並且具有革命性。
精神分析最根本的核心理論是:我們的人格是由無意識的動機所形成的。
弗洛伊德認為,我們每個人都被自己意識不到的心理過程深遠地影響著。這一觀點現在看來顯而易見,但在1900年完全令人難以接受,而且它看起來似乎並不太科學。
弗洛伊德理論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潛意識」。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意識之下的東西,但它仍然可以被發現,即便你自己無法察覺到,但可以通過一系列心理技術來理解,比如:夢、投射和自由聯想,以此來根除被壓抑的情緒,獲得自我洞察力。
因此,弗洛伊德認為精神疾病可以用談話療法和自我探索來治癒。而在此之前,精神病患者會被限制在療養院從事體力活或者被銬在鐵床上。
繼《夢的解析》後,弗洛伊德又出版了20多本書、發布了數不清的文章。他總是拿著他標誌性的雪茄(他認為吸煙能幫助思考),這也讓他隨後患上了下頜癌。
在他人生的最後16年里接受了至少30次痛苦的手術,而在此之間他還是不停地抽煙。
到了20世界30年代後期,納粹佔領了奧地利。弗洛伊德和他的猶太家人逃到英國。
1939年9月,弗洛伊德不堪下頜癌的病痛,通過注射過量嗎啡離開了人世,終年83歲。
無論你對弗洛伊德是愛是恨,反對或認同——而實際上也有很多人非常不贊同他的理論,但毫無疑問的是,弗洛伊德對心理學的影響是不朽的。
心理學的流派
在心理學的發展歷程中,有很多流派相繼沒落或納入其他學科,但時至今日,精神分析仍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和實踐方法。
到了20世紀上半葉,行為主義開始大放異彩。關鍵人物包括伊凡·巴普洛夫,約翰·B·華生和B·F·斯金納。他們專註於研究可直接觀察到的行為。
比如斯金納,他把老鼠、鴿子和小寶寶放進箱子里,通過條件控制讓它們表現出某種特定行為。
而就在弗洛伊德逃亡到英國的時候,斯金納出版了《有機體的行為》一書,開創了行為主義時代。
這股熱潮一直盛行到20世紀60年代,當時的其他主要流派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繼承了弗洛伊德精神的「心理動力學理論」學派,他們專註於早期經驗對塑造無意識的重要作用,以及這一過程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維、情感、行為和人格。
到了20世紀中葉,仍是很多不同的流派共同推動心理學的發展,包括側重培養個人成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都將在後續的課程中為大家講解。
如今,心理學的定義匯合了各大流派的精髓,它的定義是:「研究行為和心理過程的一門科學」。
這一定義認可了觀測和行為記錄的必要性,不論這行為是尖叫、哭泣,或是憑空的想像。這同樣意味著心理過程也十分重要——我們所思考的、所感受的、和所相信的一切,儘管我們正試圖用無形的手段來將它們分解。
心理學龐大而完整
最後要說的是,心理學是一門完整的科學。
雖然研究者之間有著諸多分歧甚至爭議,但一門科學的精髓就在於人們提出各種有趣問題,並運用一切收集數據的方法來嘗試解答。
人類的心裡很複雜,並不存在一種見到粗暴的方式可以直接有效地揭示其中的奧秘,但我們仍必須全方位地去探索。
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歐文·金格里奇曾凝視著太空中遙遠的天際說道,「人類的大腦,是迄今為止整個宇宙中已知的最為複雜的物理對象。而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
接下來的這一系列視頻,將會帶領大家快速認識心理學,並掌握如何將它運用於我們的生活、思維和心,以及深入理解我們彼此,所身處的世界和我們自己。
德瑞姆心理一所沒有圍牆的心理學院
微信ID:deruimuxl
推薦閱讀:
※我認為的好書—系列3《從0到1》《引爆點》《判斷與決策》《別做正常的傻瓜》《怪誕行為學》
※INVITATION|美劇+心理學的化學反應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如何看待、處理?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每天學點心理學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