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中的四大菩薩

漢傳佛教中的四大菩薩2015-10-23平安妙相精舍藝術館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土的信徒從眾多的菩薩中選出三位,組成「三大菩薩」,又稱「三大士」,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後來又加上了地藏菩薩,變成「四大菩薩「,其中文殊代表大智,普賢代表大行,觀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願。中國的信徒們為他們建立了各自的道場,即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場,四川峨嵋山的普賢道場,浙江普陀山的觀音道場和安徽九華山的地藏道場地,又稱為中國四大佛山。《普陀山志》稱:「佛經稱地藏、文殊、普賢、觀音諸佛道場,曰地、火、水、風,為四大結聚,九華,地也;五台,風也;峨嵋,火也;普陀,水也」。

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鵮沙(Ksitigarbha)。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菩薩曾受釋迦佛的囑託,要在釋迦滅度後、彌勒佛降誕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教化眾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道中的眾生。《地藏本願經》又說,釋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親者,皆得極本薦親,共登極樂世界,地藏受此重託,遂在佛前立下大誓願:「為是罪苦六道從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因此地藏又被稱為「大願地藏」。而且他發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有情眾生只要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無量功德的救濟。地藏菩薩在漢傳佛教造像中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據《地藏菩薩儀軌》、《地藏菩薩十輪經》等記,由於地藏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了讓眾生能深信因果,歸依三寶,所以顯示出家僧人相。地藏菩薩像還常有以一頭形似獅子的怪獸為坐騎的,名號曰:「謗聽」或「善聽」。地藏菩薩蓋於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眾生而後成佛,可見度眾願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迴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為地藏菩薩大願。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說法道場,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九華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在梵文佛經中稱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Avalokite?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譯名,有好幾種,竺法護譯為「光世音」,鳩摩羅什的舊譯為「觀世音」,玄奘的新譯為「觀自在」,中國通用的則為鳩摩羅什的舊譯。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妙法蓮華經》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故稱大悲觀音。按照佛教的說法,觀世音菩薩是一位救苦救難的大菩薩在《觀無量壽經》等宣傳西方凈土思想的佛經中,還說到觀音菩薩會隨同阿彌陀佛一起接引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因此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就更容易為人們接受。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世音菩薩在過去無量劫,聽千光王靜住如來講《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時,為利益一切眾生,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千手千眼具足」,「發誓願已,應時身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千」為無量及圓滿之義,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無量廣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圓滿無礙。根據《陀羅尼經》云:千手千眼觀世音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隨眾生之機,相應五部五種法,而滿足一切願求。在佛教看來,只要虔誠地信奉千手觀音菩薩,就有「息災、增益、敬愛、降伏」等四大好處。觀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裡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著力的原因。浙江定海的普陀山市觀音菩薩的說法到場,每年農曆的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的誕生日、成道日、出家日。

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梵音名號Ma?ju?rī,舊稱文殊師利。古譯:妙德,妙吉祥,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他和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菩薩智能、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是象徵佛陀智能的菩薩,稱「大智」。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薩有很高的地位。他是眾菩薩之首,被認為是如來「法王」之子,因此常稱他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經常協同釋迦宣講佛法。在《維摩詰經》中,他又代表釋迦佛,率領弟子們前去探望病中的維摩詰,並與維摩詰反覆討論大乘佛教教義,宣說大乘佛法玄理。在《華嚴經》,是一佛二菩薩共演大教,名華嚴三聖。一佛是釋尊的法身毗盧遮那佛,二菩薩指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文殊般若自在,普賢三昧自在。文殊執掌佛的智慧寶藏,普賢推展佛的廣大行願,所謂:文殊述德,普賢啟行,同輔毗盧遮那佛,教化大機眾生。文殊菩薩,在華嚴會上,以其甚深無上的智慧,宣說諸佛無盡功德,特別是在福城中說法,廣宣諸佛種種行門,種種功德,鼓勵大眾發菩提心,勤求佛道,並勸勉大眾,親近善知識,修學普賢殊勝行。先令六千比丘,發無上意,復令無量眾生,共發菩提心。一般的文殊菩薩像多為頭戴五髻寶冠,五髻表示內證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放般若經梵篋,表示般若之智一塵不染。右手執寶劍,以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鋒利的寶劍,能斷一切無明煩惱。身坐白蓮台,表示清凈。但大部分文殊菩薩像都是身騎獅子,以獅子勇猛,表示菩薩智慧威猛。另外還有一種依據《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而作的騎金色孔雀的文殊像。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云: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凈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凈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眾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凈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山西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每年農曆四月初四,為文殊菩薩生日。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慧、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 《華嚴經》中明示一切佛法歸於毗盧遮那佛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二大士,三者並稱「華嚴三聖」,其中普賢菩薩代表一切菩薩行德本體。善財以十信後心,受文殊教,遍參知識,隨聞隨證。末後至普賢菩薩所,蒙其加被開示,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普賢為其稱讚如來勝妙功德,令其發十大願王,以此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並勸盡華藏世界海諸菩薩,一致進行,求生西方。 在《悲華經》的記載中,當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普賢菩薩當時為第八王子「泯圖」,在寶藏佛前,發願要在像娑婆世界一樣不清凈的國土中,修菩薩行救度眾生。更應當修治莊嚴十千不凈世界,使其莊嚴清凈,就如同「青香光明無垢世界」。同時要教化無量的菩薩,令他們心地清凈,都能趣向大乘佛法,使這種發大心的菩薩都充滿他所化度的國土世界。寶藏佛即為他將「泯圖」這名字,改號為「普賢」,並授記他未來在北方「知水善凈功德世界」,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佛號為「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 《大日經疏》云:「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大乘經》載:「入山求道,饑寒病癘,枯坐蒲團,是曰普賢;普賢者,苦行也。」《華嚴經·清涼疏》曰:「普賢之學得於行,行之謹審靜重莫若象,故好象。」白象是普賢菩薩願行廣大,功德圓滿的象徵,所以峨眉山寺廟中的普賢塑像多騎白象。在峨眉山的洗象池,傳說普賢菩薩每次騎象過此,必在這口池裡汲水洗象,然後才登上金頂,池旁的寺院也取名洗象寺。為了歌頌普賢菩薩的功德,連纏生在冷杉枝幹上的松蘿,當地人也美其名曰是「普賢線」,認為是普賢菩薩特意在懸崖陡壁上掛起這些長線,引渡信徒登絕頂。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迴向。都體現菩薩度眾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眾特點。 四川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每年農曆二月廿一為普賢菩薩聖誕日。

結束語:其實,在大乘佛教所強調的」緣起性空」思想下,佛身甚至菩薩身除了有肉眼所感受的色身外,真正的佛身或菩薩身是「法身」,「法身」沒有任何肉體的物質涵義而屬於抽象概念。「法身」和「緣起性空」義理認為,諸菩薩無論他的化身如何變幻無窮成千上萬,都是不可取、不可得的幻化假相;甚至菩薩原來的大菩薩本相,也同樣不是真實「法身」而歸於空幻不可得。對於這樣一種性質,大乘佛教通常以「無」或「非」等表示否定的符號加以概括,四大菩薩的「真實相」等於「無相」或「非相」。同時,能夠見到這樣的「無相」才是見到真正的佛菩薩。《金剛經》更是否定如來三十二相的真實性:「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同樣的,若能見諸相非相,也即是見諸菩薩。
推薦閱讀: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32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第二十三集)
慈氏菩薩略修愈誐念誦法
佛學入門——菩薩與六度

TAG:佛教 | 菩薩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