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聞播音中的播與說
淺談新聞播音中的播與說
新聞播音指的是播音員對廣播電視稿件以及深度報道節目稿件進行有聲語言的再創作。」[1]而對於同一篇稿件的再創作可能會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對於稿件的理解及其採用的播音方式可能會大相徑庭;同樣,對於不同類型稿件的再創作也不會採用同一種手法。這也就造成了播音概念的界限模糊不清。現今,無論是字正腔圓的播報,還是侃侃而談的評說,都可以歸於新聞播音當中。下面就播新聞的重要性和普遍性與說新聞的出現及兩者的運用來探索從播到說的轉變及糅合。
(一)播新聞的重要性及普遍性
「播」新聞的方式是廣播電視新聞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通的播報方式,也是播音創作主體運用在各類新聞節目傳播中最獨特、最鮮明、又自成一腔(播音腔)的語言樣態。對於「播音腔」一說,原北京廣播學院張頌教授這樣認為:「播音腔,實質上應體現播音語言的特點,那就是:規範性、莊重性、鼓動性;時代感、分寸感、親切感。播新聞時要做到:字正腔圓,呼吸無聲、感而不入、語尾不墜、語式穩健、講求分寸、節奏明快、語流曉暢。它是新中國播音風格『愛憎分明、剛柔相濟、嚴謹生動、親切樸實』在語言上的共性要求和努力方向。」可以說,播音腔是我們的播音老前輩們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繼承發展之後的產物,也是現在人們最認同的一種播音腔調。從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新華廣播電台的播音,到現在央視及各大衛視的新聞聯播,「播」新聞的方式逐步的得到繼承和完善;從齊越1949年10月與丁一嵐一起向全世界直播開國大典盛況,到現在羅京、邢質斌、李修平等播音界明星的出現,「播」新聞的地位逐漸被鞏固,其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播」新聞講求語音要規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字正腔圓、鏗鏘有力。這也正好應和了一些時政新聞或者是條文法令的播報,比如我國順利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新聞,播音員需要用一種特別能激勵人心催人奮進的播音狀態來向受眾傳達消息,而此時對稿件進行再創作的手法就要用到「播」的方式。沒有哪個播音員敢說可以直接跳過「播」新聞來接觸新聞的播音,湖南衛視的新聞聯播在全國是出了名的「說」新聞的典例,但說的同時也沒拋棄「播」的存在,因為新聞有真實性的特點,一味的「說」恐有失其嚴肅性,畢竟播新聞不是平常的聊天說話,這是「播」新聞的重要性。「播」新聞還有普遍性的特點。小到縣級廣播電視的新聞播音,大到各大衛視及央視的新聞聯播,「播」新聞的方式得以廣泛應用,可以說是新聞稿件進行有聲語言創作的基礎手法,有自己的特有規律和表達技巧。有人說,吐字圓潤、字正腔圓的播報方式是隨著新聞的出現應運而生的,雖然有些片面,但它確實是至今為止播音員在進行新聞播音時最經常用到的一種方式。而且對於受眾來說,這種方式已經是深入人心,大家認為,新聞播音就是應該清清楚楚、一字是一字的傳達信息,這種現狀不是三年五載能改變的,因為時政新聞永遠站在全部新聞的最前頭。
(二)說新聞的出現及運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聞類節目的不斷變革,全國各地電視熒屏上各種民生新聞、評論新聞、讀報式新聞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而且形成了一種潮流。2002年江蘇廣播電視總台「城市頻道」推出了第一檔民生新聞節目——《南京零距離》,從而掀起了中國電視界「民生新聞」的熱潮,央視《馬斌讀報》也開啟了全國讀報類新聞的先河。這類節目的出現也催促著一種新型的新聞播報類型的出現,那就是「說」新聞。「說」新聞的特點是語言口語化、樣態不受限制、語體結構鬆散,與觀眾的感情互動較強等。有人說,「說」新聞的出現是一種必然,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產物。「《中國播音學》闡述播音語言表達類型有四種:宣讀式、播報式、講述式、談話式。所謂說新聞,只不過是播音類型的一個分類而已。」[2]而且把新聞拿來「說」,能夠拉近播音員與受眾的距離以及增強受眾對稿件的溝通與交流。
「說」新聞出現了並得到廣大受眾的認可,同時也被了廣泛的運用到各類的新聞節目中,逐漸在全國形成了一種潮流,各大衛視先後推出各種各樣、五彩斑斕的以說為主的新聞節目,一改「播」一統天下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並受到廣大受眾的好評與青睞。因為這些節目播報新聞時運用的多是富有個性化的口語。山東的觀眾一般都看過齊魯頻道的《每日新聞》,它收視率高的原因除了新聞吸引人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主持人的播報方式。大家聽到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播」的模式,而是一種類似於聊天的交流與溝通,就是「說」。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如同鄰里街坊閑聊一般,在同一平台,以老百姓的角度來對
新聞加以評論分析,把新聞真正的說到了受眾的心裡。大家喜歡這種播報方式,許多觀眾都成了此檔節目的鐵杆粉絲。可見「說」新聞的魅力有多大。
再拿央視《新聞聯播》的改版為例:2011年11月1號,中央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全國新聞聯播》改版。這次改版優化著重加強了兩個方面:框架調整和播報風格。改版之後的《新聞聯播》在整體定位和框架調整上更強調新聞的新鮮、好聽、有用。在內容上強調增加了信息量,內容上強調「信息+觀點」,形式上強調「主持人大時空、全視野點擊」。這些改變賦予了播音員對於稿件更多的創新空間和個人能力的發揮空間,對於一些民間新聞以及國際新聞,完全可以用「說」的方式來播報。把現在的《新聞聯播》與幾年前的相比較,明顯多了一種親近感,這便是「說」的特點的顯現。大家這時才明白,原來新聞聯播有時也可以把新聞「說」給大家的。
(三)播與說的糅合
「說」新聞的出現並不是宣告「播」新聞方式的逐漸消亡,而是一種新老方式的結合,畢竟新聞內容不是單一的時政類或是民生類。再者,作為黨和人民喉舌的新聞媒體工作者必須遵循「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江澤民同志曾提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民的理論,所以在對待比較嚴肅的新聞播報時,比如在對待國家的重大慶典稿件的播報時,運用的是「播」的方式;而對於一些貼近社會民生類稿件的播報時,比如我國今年糧食大豐收,則可以採取「播」與「說「結合的方式;還有一種老百姓身邊平常比較有傳播意義稿件的播報時,比如鄰里互相友愛、助人為樂事迹的稿件,則完全可以運用「說」的方式來播報。這便是「播」與「說」的互相配合及糅合。中央電視台《新聞會客廳》《海峽兩岸》,鳳凰衛視《鳳凰早班車》都是播說結合的具體展現。
發展是最好的繼承。社會在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新聞傳媒事業在發展,播音員主持人的播報方式在不斷的探索創新。新聞從「播」到「說」「聊」,既是一種話語方式的轉變,同時也是一種播音類型的裂變。相信在以後的播音道路上,會有更多不同的播音類型出現。二、新聞節目的內容決定不同的播音方式 眾所周知,在我國,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是黨的宣傳工具和宣傳喉舌,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是我國新聞媒體的主要職責。同時,傳播信息諮詢,豐富、活躍人們的文化生活,也是新聞媒體的重要工作任務。因此根據不同的新聞信息類型,播音樣式應該有著不同的分類。
(一)新聞節目類型的分類
就新聞節目的類型而言,大致應該分為三類:
1.嚴肅莊重的新聞節目
必須明確的是,既然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是黨的宣傳工具和宣傳喉舌,那麼,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理所當然成為其工作的首要任務。「宣傳黨和國家的重要會議、活動、慶典等內容,用近似生活語言的隨意、輕鬆,甚至純自然化的調侃,顯然很難達到莊重、嚴肅、權威的要求,不但不會達到良好的宣傳目的,甚至會造成不好的影響。」[3]所以現在大多數主要新聞節目,要求播音做到字正腔圓、莊重大方是必須的。因此播音員要用哪種播音方式播報新聞,需要結合稿件的內容、主題、需要渲染的氣氛等因素綜合分析,其中,政治環境是必須要考慮的一個方面。現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以及各大衛視的《新聞聯播》是此類新聞節目的代表。
2.輕鬆自然的新聞節目
新聞媒體在傳播信息的同時,還有豐富人們文化生活的職責。如果整天都是會議報道、領導人出訪或者是數字型新聞的話,受眾對新聞傳媒的關注度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老百姓也需要了解全國各地發生在不同地方卻是身邊的事情。我們現在講求以人為本,有需求就要有供應,然而對於此類新聞的播報如果還是保持一種莊重、感情色彩缺乏的表達方式的話,估計就會使新聞變得不倫不類,沒人喜歡看了。在今天,訴說式新聞逐漸的普及開來並且很受人們歡迎,這也是新聞傳播與時俱進的然性。曾經央視的《現在播報》,現在熒屏上浙江衛視的《尋找王》、湖南衛視的《湖南新聞聯播》、青島電視台生活頻道的《生活在線》等節目都屬於此類新聞節目的範疇。3.集前兩者於一體,綜合的新聞節目
現在的新聞節目各色各樣、形式迥異、風格獨特,區別於純「播」或是單「說」新聞節目的是一種信息含量豐富,其內容上到高層高端、國際大事,下到平民老百姓的生活瑣事,涵蓋面廣,這就要求播音員在播此類節目的時候要權衡稿件要傳達一種怎樣的信息,用哪一種播報方式能向受眾說得清楚、講得明白。拿央視的《新聞周刊》來說,這個節目報道的是本周內重大事件或關係的社會民生的重要部分等新聞,主持人白岩松雖然有一副嚴肅的面孔,但他在處理稿件方面做的還是很靈活的。一期45分鐘的新聞周刊要把一周之內的熱點新聞濃縮,所以它與《新聞聯播》不同的是節目風格調侃中不失嚴肅性,主持人現場的肢體語言運用比較豐富,節目語言會經常用到疑問句、反問句,來引發人們的深思。拿其中的一期為例,有條新聞說的是春節期間沃爾瑪、家樂福價格欺詐的事情,白岩松用一種嚴肅而不隨意,調侃而不失痛批的方式向觀眾揭示了一些超市在元旦、春節等消費高潮期在一些標識牌或者在貨品的進價與賣價和打折之間做一些小動作,而誤導消費者,最後花了冤枉錢買東西還以為得了便宜。因為這條信息涉及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同時也觸碰到了經濟的神經,這就不是能單純的歸納到時政類或是民生類之中,而是居於兩者之間,所以在播音員在進行有聲語言再創作的時候就要靈活對待,妥善處理。央視的《現在播報》也屬於此類新聞節目類型。
(二)新聞節目內容與播報方式之間的聯繫
一種新聞播音類型的產生需要有很多的相關因素參與促就,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一是當時的時代背景,另者就是新聞節目的內容。我們所說的「播」新聞,主要是指適合純消息類報道的播音方式。就拿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和報紙摘要》和《整點新聞》為例,稿件的內容幾乎是純消息,播音員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完完整整、清清楚楚的把它「播」出來,並且要保持新聞的真實性,所以不能添加任何播音員的個人思想。對於一些民生類、訪談類新聞節目,其中會大量引入記者的出鏡報道和新聞播音時的串連評說,這時的新聞播音員對於稿件的主動權就彰顯出來,可以把自己的一些觀點和想法融合進去,真正達到通過稿件與受眾的溝通交流,就像是鄰里朋友聚在一起閑聊,我們所說的對象感在這裡也得到了較充分的展現。就時效性而言,若是當前即時發生的大聞要聞,新聞節目要做的就是把所採集的確切信息第一時間傳輸給受眾。中央電視台《新聞直播間》節目是新聞傳播的前沿媒體,每天最新鮮的新聞事件及時播報,其間不會添加播音員的個人色彩。而很多地方台的《民生播報》《社會聚焦》之類的節目則是多選擇一些發生了有一段時期的新聞事件,因為它注重的是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樣能對此事件進行定性後再以普通大眾的口吻進行評論。這說明,時效性較強的新聞事件較適合「播」,較弱的則多適合「說」。
有聲語言的表達方式,是要根據節目的不同內容而存在的。新聞播音中的說是指對新聞節目內容的評述和講述,典型的節目有中央電視台的《東方時空》、《焦點訪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縱橫》等。從這些節目的內容上看,新聞播報具有權威性,它是一種字正腔圓合乎規範的播音,而其中的新聞評論更多的則是體現出鮮明的傾向性和個人風格。
三、受眾的審美意識和心理需求與新聞播音中的「播」
到「說」
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中國都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軌道上,從幾十年前家家戶戶聽廣播、看黑白電視到如今的有線電視、網路電視、列車傳媒等諸多新聞傳播渠道的出現,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革,也見證了中國播音史的變革。從老一輩的播音泰斗齊越、張頌、丁一嵐到現在的新一代主播郎永淳、海霞、李梓萌,電視機上的面孔在不斷變換著,新聞節目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受眾對於節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逐漸的,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階層、不同地域的各種各樣的節目走進我們的生活中,節目雖然繁而雜,但是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優秀的節目存活的幾率才大。一檔節目是否受觀眾的青睞,很重要的原因是主持的主持方式。當大家對以往正襟危坐、一板一眼、全身上下只有嘴巴動的播音員的播報方式產生審美疲勞的時候,就會覺得新聞節目在形式上給人感覺是失去了新鮮感。人們的生活節奏在加快,生活內容不斷地豐富起來,因此對外界發生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獲取外界信息的慾望也逐漸的膨脹。而且,並不是所有的新聞手中都會接受,因為現在節目多了,接受信息的主動權便慢慢的向受眾的方向傾靠,受眾擁有對節目的選擇權,人的眼球都是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注視的。同樣,新聞節目的地位並不是紮根不動的,如果不進行創新改進,必定會被現在
的節目大軍所淹沒。可以說,受眾的審美意識和心理需求與新聞節目的變革是雙向促進的關係,也是互相帶動的關係。新聞節目類型的變革暫且不說,在這裡主要說一下受眾審美意識和心理需求的變化對新聞節目播報方式由「播」向「說」的轉變的促進。
(一)受眾審美觀的變化對新聞從「播」到「說」的影響 中國初期的新聞節目的播報很注重發音的方法、氣息的運用和吐字歸音是否到位,這就形成了一種傳統的播音模式。一般男播要求嗓音渾厚,女播要求嗓音甜美,這是最基本的。因為那時廣大人民群眾接受外界信息的有聲渠道主要是通過廣播和很少的幾檔電視節目,而且中國當時處於一個發展的初級階段,文化的生長也剛剛慢慢的抽出嫩芽,人們正投身於經濟建設的大潮中,在這樣的特別時期,人們希望聽到的是具有鼓舞性的聲音。當聽到廣播或電視機里播音員渾厚的播報,尤其是祖國經濟增長的消息的報道,人們就會感覺有動力去奮鬥。逐漸的,人們喜歡上了這種播音方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播」的方式。在那時,國家的很多重大信息都是通過廣播或電視向人們傳播的,大家每天關注的也都是國家最近發生了什麼大事要聞。那時候的播音員在人們心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不是說你能說會道、能解善辯就可以成為播音員,而是要有聲音的天賦,並且需經過刻苦學習、一天一天的努力訓練才能達到的。《廣播電影電視藝術辭典》對播音員的定義是「在廣播電台、電視中,以播音為主要職業的工作人員。其基本任務是把編輯部門採訪、編寫的各類節目的文字稿件轉化為有聲語言向受眾傳播。」[4]可以說,男播的渾厚和女播的甜美便是語言藝術的極致,聽他們播報新聞是一種美的享受。這也造就了後來的「播音腔」的說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經濟狀況逐漸好起來了,用兩句話來形容就是:層層高樓崛地起,路上行人換新顏。整個社會好像是從黑白的顏色中沖了出來,步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溫飽生活達到了,人們便開始追求精神文化的享受,受眾對信息的可選擇性大大增強。順應著一系列的變遷,廣播電視新聞事業也開始步入一個快速發展的車道。此時,對播音員音質方面的要求就不像以前那麼嚴格了,隨著受眾對播出信息要求的提高,也促進了播音員對於稿件信息的語言統籌和駕馭能力得提高。於是,「說」新聞走進人們的生活當中,並逐漸的佔據了一席之地。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講求以人為本,同時,這
條法則也適合於新聞播音中。如果說之前的播音腔是一種靜止的美,那充分運用動作表情、肢體語言的「說」新聞便是一種動態的美。現在人們更樂於接受聊天式的「說」新聞,這也是新聞播音走出定式、走進人們生活的表現。
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自然不同,這種從靜態到動態的轉變,也促成了新聞播音由「播」到「說」的轉變。
(二)受眾心理需求對新聞從「播」到「說」的影響
藝術是源於生活的。拿方言新聞來說,其實應該算是近幾年剛興起的一種節目類型,但初試牛刀便迅速躥紅。現在所有的方言新聞幾乎都應該歸納到「說」的範疇內。主持人操一口地地道道的地方方言播報各種新聞,大到國際會談、世博舉行,小到鄰里街坊、家庭瑣事,更多的是從一些當前最惹眼的詞入手做新聞,這也迎合了受眾的心理需求,畢竟人是喜歡看熱鬧的。一檔節目是否成功,主要看受眾的反響如何。同樣是在播報新聞,什麼時候用「播」什麼時候用「說」要把握好。首先要考慮受眾的心理需求。山東齊魯頻道有一檔方言新聞節目《拉呱》,很受山東人民的喜愛。主持人小么哥用他獨具特色的語言風格,用一口地道的濟南話談天侃地,對罪惡的行為進行痛批,對善言善舉進行讚揚褒獎,不帶半點官方語言,全是來自主持人內心的真實話語。這檔節目積聚了大量人氣,也證明了一張靈活的嘴皮子、一個思維活躍的大腦、一種敢怒敢言的態度撐起一檔節目的神話,因為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
北京電視台的主持人劉元元的主持方式是公認的「說」新聞的典型,她在做《元元說話》的時候就充分把握住了受眾的心理需求,真正的說到了觀眾的心窩裡頭。她對新聞的點評很尖銳卻又在合理之中,即靠近生活,又充滿智慧。看她的節目彷彿他就在你身邊和你聊天,沒有給人距離感,觀眾與主持人站在了同一條水平線上,大家掏心窩子說話,該笑則笑,該怒則怒,這便是《元元說話》這檔節目的亮點和成功之處,同時也給劉元元樹立了鄰家小妹的親切形象。
(三)受眾對播音審美的多元化
「現代美學以其巨大的審美寬容在冷眼觀察著『播』新聞的依然存在和『說』新聞的悄然走俏,新聞播音作為人類一種特有的藝術活動以主要兩種不同的風格在同時演繹著人們不同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更多的人已經習慣了『播』新聞的嚴
肅,認為那是一種真實和權威;越來越多的人欣賞著『說』新聞的活潑,相信那是一種生活和親近;新聞播音員也在以自己的責任心和探索精神滿足著人們不同的審美需求。」[3]新聞播音是一種特殊的審美行為,它沒有一個確切的定性,我們不能刻意的否定「播」或「說」,因為這兩種播音方式都是在創造藝術,並各自滿足著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兩者只有做到共存與結合,才是藝術多元化的融合,才是新聞播報的正確軌道。
四、「播」 與「說」的共存與結合是新聞播音的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說」或「播」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完善。在五顏六色的新聞節目中,在人們對播音的不斷探索和完善中,「播」 與「說」並定會達到一種互相共存、互相結合的狀態。
我國的新聞傳媒機構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其中,播音工作作為新聞的直接傳導者,作用至關重要。播音工作既要做到真實準確地傳達黨的聲音,也要做到及時地反映人民的意願,這便決定了播音員的新聞播報方式需要多樣化而不能單一的局限於一種。新聞節目是各大媒體的主要節目,中央電視台《全國新聞聯播》、《新聞30分》、《焦點訪談》以及各大衛視的《新聞聯播》等都彰顯著新聞的重要地位。這些節目是全國人民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就必須做到新聞真實性、時效性和公開性。那麼為了能夠將此類新聞的權威性和真實性表現出來,播音員在進行有聲語言的創作的同時應該多傾向於「播」的模式,做好黨聲音的傳話筒。涉及到民生的新聞節目,比如江蘇衛視《南京零距離》、山東衛視齊魯頻道《每日新聞》、青島電視台生活服務頻道《生活在線》等節目則主要傾向於反映人民的意願,要本著替老百姓說話的原則進行播報,可以將播音員自身的主觀意願融合進去,明顯輕鬆了許多,不是那麼嚴肅,因此播音員在進行有聲語言的創作時應該多傾向於「說」的模式,做好人民群眾意願的反映員。所以,新聞的「播」與「說」之間是指一種共存的關係,而不是彼消此長、成長與消退的關係。
結論
無論是「播」還是「說」都是一種形式,其目的都在於傳播信息、傳遞稿件的實質內容,都有其適用的稿件,各有特點,「播」新聞和「說」新聞,各有所長,各有所用,不是吃掉一個,而是共榮共存[5]。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新聞播音與很多因素有關,「播」與「說」也不是隨便一個能獨撐一片天的,要做到完美的新聞播音,就要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同一檔新聞節目中,兩種播音完全可以同時出現,這就要取決於稿件的內容和播音員主持人對於稿件的把握。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在新聞播音主持的發展道路上,新聞的「播」與「說」定能做到完美的融合。
推薦閱讀:
※怎樣訓練出有磁性的嗓音?
※我能不能通過訓練改變自己的音色?能!
※如何效率提高即興評述能力?求助?
※「提、打、挺、松」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