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九大流派
06-09
藥餌學派藥物養生輕身延年 藥餌學派的養生思想萌發於《山海經》,啟發於《神農本草經》。該學派認為藥物養生應當採用立方平和、量體選葯、重在脾腎、因時葯養、因人調養等合理的辨證施養原則,才能祛病強身,益壽延年。 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系統總結了我國漢代以前的藥物理論和治病、養生保健的用藥經驗。宋金元時期,有關藥物養生的理論有了重要的發展,如著名醫學家陳直、鄒鉉明確指出,老年藥物養生應著眼於培補先、後天之本,觀其書中常用之品如地黃、枸杞、胡桃肉、首烏等,皆為補腎益精、健脾理氣之葯,為後世抗衰延壽方葯研究留下了寶貴遺產。到了明代,進入藥餌學派養生思想發展的全盛時期,以趙獻可、張景岳為代表的溫補學派,主張用溫補藥物峻補真火。李時珍推崇李東恆脾胃之說,其著作《本草綱目》尖銳地批判了服用金石長生不老之謬誤,推崇動植物葯養生,同時強調動植物葯的養生功用,如芡實「其功勝於乳石也」;鹿則「純陽多壽之物,能通督脈,又食草,故其肉有益無損」。清代養生家繼承歷代藥餌養生的經驗,如徐大椿強調了當審體質盛衰、陰陽消長、擇和平純粹之品、「稍為資助」的藥餌原則。 調氣學派調攝真氣保養生命 調氣以養生的思想始萌於《管子》,其學派則形成於漢唐,發展於後世諸家。調氣學派認為,氣貴運行不息,升降有常,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及壽夭的關鍵。 最早倡導調氣以養生的管仲主張調養內氣,使之聚則精不散。《管子》雲:「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指出了氣是人體生成及生命活動的基礎。《內經》指出:「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也。」說明真氣與人體的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孫思邈則在《千金方》中對調氣進行了專篇論述,引用彭祖之語「行氣不已,亦可得長年」來說明調氣可以延年,並記載了彭祖的「和神導氣之法」。劉完素則注重氣、精的保養,尤其重視元氣,在養生方法上主張養氣和調氣。養生家還認為調氣最忌暴怒,如曹庭棟「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怒心一發,則氣逆而不順,窒而不舒,傷我氣,即足以傷我身。老年人雖身值可怒,當思事與身孰重,一轉念間,可以渙然冰釋」。指出了怒則氣機逆亂且傷氣傷身。 食養學派飲食有節葯膳調養 食養學派主張食養、食補、食療,通過研究食物的性能,以合理飲食來維護健康,延年益壽。 《內經》較早記載了食養的概念:「谷肉果菜,食養盡之」。並認識到飲食營養的重要性:「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說明飲食為人體必不可缺的營養物質。歷代醫家非常重視飲食保健,孫思邈奠定了我國食養學基礎,提出「安身之本,必資於食」;「藥性剛烈,猶若御兵」;「若能用食平痾,適性遣疾者,可謂良工」。這一思想對後世食療學派的醫家、養生家產生了重大影響。孫思邈的弟子孟詵堪稱世界食療的鼻祖,其所著《食療本草》是我國和世界現存最早的一部食療專著,「葯補不如食補」,「是葯三分毒」。孟詵提倡「祛邪用藥,補養用食」。強調食療既可避免藥物偏性,又可維護身體健康。南唐陳士良對其繼承和發展,寫成《食性本草》。繼之,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賈銘的《飲食須知》、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等食養著作都豐富了食養學派的飲食養生內容,為其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料。 食養學派的歷代醫家都主張葯療不如食療,並強調飲食養生保健應注意謹和五味、按時節量、避免偏嗜、宜清潔忌厚味,才能保證機體健康,防止疾病發生,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湖北中醫藥大學郭嵐王平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鮮艷的玫瑰花大家都認識,藥用玫瑰花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你不知道的中國宮廷十大膏方
※四種人最容易長痔瘡
※中醫治得好癌症 卻治不了現代人的愚昧
※中醫教你如何治療日常的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