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勢洶洶,不少人淪落為「起床困難戶」,你是否也是其中一員?當你仍眷戀被窩的時候,已有研究表明:早起和成功有著高度的聯繫,那些成功人士可能在你還吃著早餐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一天中80%的工作量。而他們被成功眷戀最大的原因就是毅力,在他們的自我養成學說里,一定得有微小事件的累積釋放他們的成功潛質。
喚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
當冬季已經開啟全時段的速凍模式,除了打足制熱空調到31度,「全身武裝」能讓人感受恆溫,還有就是每天早上都要和它耳鬢廝磨一番的被子君。而被子君的保暖法力可以封印住每個人想早起的心,所以每年冬季都會成批生產出早起困難戶。他們一貫對早起不耐受,並會對鬧鐘選擇性失聰,以至於每天晚起還要上演一場,就讓我死在床上和被子里的苦情劇。以至於穿上內衣、襯衣、褲子都跟打仗似的,瞬間用光所有力氣。而那些妄想在睡前說句「明天要早起」就能早起的人,別忘了面對睡神,你只是個戰鬥值不足5的小卒。
據說,早起和成功的確有著高度的聯繫。一般那些「早起困難戶」,必定擁有「入睡拖延症」。每當他們心不甘情不願離開床的時候,從他們那副「生無可戀」的臉上,你可以預計出這些人大多生活平平,從不忍心「逼」自己一把。所以無論肅殺寒冷的冬季還是暑氣蒸人的夏天,他們都會選擇在賴床時光里再度放縱一番。這不關乎天氣時段,也不受睡眠質量影響,不過就是單純地想在響徹天的鬧鈴聲中,偷娛幾下。很大程度上封印這些人的不是任性的被子君,而是他們對生活舒適度的追求遠遠大於夢想目標,對克制的捨棄無感度遠遠超過被窩。
而另一些人,即使每天也會面對被子君死死攥住的留戀,但他們比起早起困難戶來說,所具備的「狠心」值積攢較多,生活習慣規律化。特別是商業大佬,更為注重作息時間,蘋果CEO庫克凌晨4:30左右就開始收發電子郵件,而國內早起最為典型的應該是微博名人潘石屹,每天凌晨4點起床,6點晨跑。翻看其他大佬,相對「晚起」的也是6點就開始辦公。再看身邊的那些學霸、工作狂和家庭主婦們,幾乎個個都是不懼嚴寒,不貪戀懶覺,他們的成功點就在早起上,能剋制自己的惰性。
有人在踐行,而有人只會計劃
其實,反映一個人恆心的細節小事不僅僅是早起,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人存在,總把「我想……我想……」掛嘴邊,看見當年只能算得上肥美的人減肥成功,立馬拋出「我也想誒」,但絕對不會戒去涮肉夜宵;讀到每周凌晨4點晨跑一兩次,有助於提升毅力,已經上好4點鬧鈴的他們,也絕不會真的去感知冷風吹;聽見那誰誰又去哪裡旅遊一遭,一定又是張毫不掩飾的羨慕臉,緊握拳頭憤憤地說「想試試!」,但真的只是想想而已。他們會一貫用自己的滿腔熱情,讓別人感受到他們的激情澎湃,但就像網友形容的那樣,這些人一直在Want,卻不想feel like。
看過那麼多的成功案例,不難總結出一直都是少數人種的成功者,他們被成功眷戀最大的原因就是自身非常態。論他們的自我養成學說,一定是有異於常人的毅力,而且一定會有高深版的行動力。不然在任何人都是經歷吃飯睡覺的生活流程里,追尋生活甘於平淡只能算是在成長。所以無論是看過紐約凌晨4點的早晨的科比,還是陸詩人所說的「絕知此事要躬行」,行動力,要能給你附加些成功,得先克服那些你之前認為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去克服的困難,像是早晨卧床不起的懶癌,還有空於構思的臆想症。
一般來說人分兩種,一種是思想懶惰,一種是身體懶惰。正好同時兼備兩者的只能是死人,思想懶惰頂多前途迷茫,夢想模糊,而身體懶惰的大多數,往往是夢想一籮筐但就是下不了狠心對自己。從心理角度分析,有些人就是做得到,而你只會叫的原因,就是因為每個人身上會存在著認知差異。真正有夢想有追求的人會意識到,成功不過就是單純地與自己作對,而明知道這樣不好仍這樣做的人,其實還是過不了自己的那道坎。
細微小事蘊藏成功潛質,哪怕只是早起
從醒來到出門前的一小時內,你在做什麼?是半昏迷狀態查看手機鬧鐘提醒,繼續回籠覺;還是自覺半睜眼,刷新微信朋友圈的第一條代購廣告;又或者是一邊和被窩這磨人的小妖精繼續打持久戰,一邊查看電子郵件;還是在早飯里細嚼慢咽培養一整天的好心情?要知道,當「早起困難戶」認為多睡一秒也是賺到,有人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征程。雖然生活里「細節決定成敗」的各類勵志故事已被嚼爛,但細微小事的確能看出一個人的成功潛質,哪怕只是稍微起早點。
想像一下,周邊被自己定義為成功的人士,起碼在某個細節部分,都是自己無法企及的。會把動態化的事件做到極致完美的潔癖者;會在通宵熬夜後依舊鬥志昂揚的工作狂;會把手錶調快五分鐘的守時黨;會制定明確目標不拖沓的行動派。這類身邊的普通成功者,至少都不會像你一樣,捨得把零散的時間浪費在手機遊戲、微信微博上面的人。而名人型的成功者,比如李敖,在待人細節上,現場如果有女性在,他會給予關照,很紳士。比爾·蓋茨在什麼時候都把自己放在最後的位置,把要做的事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們會捨得把時間精力耗在細微小事上,而大多數人會選擇自動屏蔽這些事。
細微小事,就像辦公時存不存在「等等再去做」的小念頭,報告中的格式排版精緻度,電腦桌面是否有序化,就連辦公桌面的物件擺放都可能會是牽連你職業生涯的因素。遵循「蝴蝶效應」的規律,一點惰性可能擴大為重度拖延症,一時粗心可能引申成高頻暫時失憶症候群,而那些隨性慣了的人也許就讓生活成了無序化發展。所以在細究如何看出一個人的成功潛質時,小事成了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