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 中華文化的樸素沉澱

  朱子曾經的講學地福州濂江書院舉行祭祀儀式,現場數十位身著素雅漢服的萌娃按照傳統禮儀規範敬拜朱子,誦讀《朱子家訓》。

  陳 璧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注重家教、家風的養成和傳承。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傳統風尚,世代相傳,綿延不絕,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靈魂的延續。  家風隨家族產生逐漸形成  家風,是農耕文化的產物,源於古代鄉土親緣社會。從那時起,家族成為構成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一些具體的條文規定,更成為家族的精神「圖騰」。  家風家訓的雛形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氏族大家庭。氏族的族長負責氏族家庭成員的生產和生活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並通過對家庭成員進行傳統習俗的訓練來鞏固家長的統治。宗族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著氏族的遺風,在這一時期,個體家庭開始出現,但它們沒有從宗族系統中遊離出來,而是依附和隸屬於宗族。宗族作為血緣共同體,不但有共同的宗廟、宗邑、墓地,而且有共同的財產。  《禮記·祭統》中說:「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尊祖祭祀活動能夠強化同宗族成員之間的血緣倫理關係,以便形成同姓同德、同德同心、同心同志的社會群體心理和觀念,維護宗族制,共同保衛宗族的整體利益。這一時期儘管存在個體家庭,但這些個體家庭的家長對家庭成員的教育,是與整個宗族家長實施的教育一致的,一個宗族的家風家訓是統一的。  這一時期和家風培育有關的名人當屬伊尹。《墨子·尚賢》說:「伊尹為有莘氏女師仆。」伊尹是我國古代第一個見之於甲骨文記載的教師,他當了商湯的老師,同時兼任湯王子弟的師保,也就是王家的家庭教師。伊尹認為人的性格、品質是在日常生活行為習慣中培養形成的,所以他十分強調「慎終於始」,也就是說教育要及早進行,並且要有始終如一的持續性,一刻也不能放鬆。他把王家子弟的家教故事看作是關係國家興衰存亡的大事:「惟天無親,克敬惟親。」也就是說,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誠,才能取得臣民的忠順和親近。  百姓家庭孝道之教最重要  國人家風是傳統文化的具體化和細化體現,尤其集中呈現了中華文化的儒道思想,每一種家風都從不同角度對中華文化作出了詮釋,如很多家風中都包含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等內容,也有不少家風遵從道家親近自然的思想,講求從容不迫、不慕名利等。  「孝」在中國傳統家風中認知度很高,遠在周朝時即十分重視社會教化,周公倡導庶民之家進行「彝教」。所謂「彝教」,就是對平民進行道德規範教育。周公認為平民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明人倫」,其中孝道之教最重要。這對後世的平民家庭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加之儒教的傳播,「孝」漸漸成為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  儒家學說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其中儒教提出「嚴父慈母」的家風原則。孔子認為,政治的基礎是倫理道德秩序的建立,倫理是建立在父母子女之間的血緣關係之上的,因此家庭的倫理道德教育是對國家政治的保障。他說:「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家庭的孝悌教育不僅關係到個體家庭的和睦和鞏固,最重要的是有利於社會和國家的安定。父義當慈,子義當孝,兄之義友,弟之義恭,夫婦乃至與家族一脈相關的人,隨其親疏、厚薄,莫不自然互有應盡之義。所以,孔子強調孝悌之教,重在倫理情感的培養。如兒子當父母在時,不應遠遊,又如子輩贍養年老的父母,應當把情感的篤真放在首位,不單是讓父母衣食有著落,更重要的是使父母感到兒子贍養他們是盡了孝心。所以孔子說孝敬父母在於「色難」,和顏悅色,禮貌恭敬,表裡如一,才是真正的孝順之道。  《論語》記載了孔子關於教導學生凡疑難不決之事要請教父母的言論。孔子認為,父母的經驗足以指導子輩的行為,父母應當替子女的行為結果負責。父母應當以身作則,當好子女的表率。如果其身不正,就必然把孩子帶壞。孔子說:「里仁為美。」認為子女的成長與周圍的文化道德環境有關係,父母應當注意「居必擇鄰」,同時對孩子交友也應予以指導。  孔子強調「孝悌」的目的在於通過家庭教育手段鞏固家庭及家庭成員的倫理關係,完善家庭等級,從而將家庭倫理關係外延到社會人際關係,繼而轉化至政治道德領域,使國在家的基礎上建立統治秩序。  書香家庭鼓勵子弟多讀書  長期以來,中國知識分子一向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傳統精神,家訓也多鼓勵子弟讀書,然後「學而優則仕」。  《顏氏家訓》是公元6世紀後期我國誕生的一部有關士大夫家庭的家教經典。《顏氏家訓》告誡子弟,動亂年代更要學藝讀書。「有學藝者,觸地而安。自荒亂以來,諸見俘虜,雖百世小人,知讀《論語》、《孝經》者,尚為人師;雖千載冠冕,不曉書記者,莫不耕田養馬。」  《顏氏家訓·教子》提出早期教育的主張,認為兒童的早期教育應在嬰幼兒時及早開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如果等孩子的性格已經形成,再施教就困難多了。要求仕宦之家不要溺愛孩子,也不要用粗暴的手段來管制他們,這樣的結果是父母喪失威信,也無教育效果。父母應當「威嚴而有慈」,這樣子女畏而生孝。長輩要做子女的示範,一切臟穢之詞和粗暴無禮之言禁絕不講。  歷代名臣,幾乎沒有不注重家風家訓的。范仲淹的家教可以說是很有代表性。范仲淹字希文,唐代名臣范履冰的後裔。由於他心懷壯志,發奮攻讀六經,精通儒經併兼善辭章,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進士出身。范仲淹自登上仕途以後,不僅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為宋王朝盡心盡職,而且以此作為家教銘訓,教育子孫。范仲淹長子純祐,10歲時即讀諸子百家書,文章也寫得十分漂亮。為了幫助教育家胡瑗在蘇州辦地方官學,范仲淹把純祐送到州學,讓他來作州學生尊師勤學表率,使蘇州貴族子弟盡改不尊師教的惡習。  當時,范仲淹在蘇州為官,家庭教育的條件自然優越,之所以讓兒子入就州學,一方面是以實際行動支持胡瑗革新州學教育,另一方面希望以自己的家教來表正屬官。范仲淹的兒子純祐、純仁、純禮、純粹都因受到良好家教而德才兼備,為眾官僚所稱道和效仿。尤其是次子純仁,范仲淹不僅自己著意栽培,而且他還請門下賢士胡瑗、孫復、石介、李覯等人精心輔導。純仁常學至夜分,夏天在帳子內燃燈讀書,帳頂被熏成黑色。後來純仁考取進士,官至丞相,終生繼承父親「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品德,為世人稱譽。 范仲淹以廉潔勤儉、大公無私的品德造就仕宦家風,其影響是深遠的,後來司馬光等人就曾以《家范》訓誡子弟,很多內容是效仿范仲淹家教的。  南宋理學家朱熹世代書香,祖輩多出朝廷命官,不過朱熹出生時家勢已漸沒落,父親失官居家,以教書為業。朱熹在父親的教導下接受嚴格而系統的文化和道德教育。相傳他5歲開始讀《孝經》,7歲時對八卦的推演很有興趣,9歲時開始學習聖賢之學,讀《孟子》,慨然有奮發立志成為聖賢的抱負。10歲時粗通了《大學》、《論語》等儒家經典。朱熹父親朱松是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再傳弟子羅從彥的學生,他不僅用儒家經典教導朱熹,而且常對朱熹講授古今成敗興亡的歷史,教育和培養他關心民族社稷興亡的思想。朱熹14歲時,父親病逝,臨終前囑他去拜胡原仲、劉致中、劉彥沖為師。這三人都對二程的理學有相當深的造詣,朱熹在他們三人的精心指導下,學業長進很快,19歲即考取進士,登上仕途。  家書抵萬金

  杜甫有詩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用家書來教誡子弟,自漢代以來就成為我國古代仕宦之家傳承家風的一大傳統。  漢代名臣給子女寫家書、手諭教誨的不乏其人,如劉向曾給少年得志的兒子劉歆寫《戒子歆書》,信中就言詞真切地教導兒子在為人處世時,要做到「恐懼敬事」,不要「輕侮諸侯」,牢記前人的教訓:「吊者在門,賀者在閭。」  東漢名將馬援,遠在交趾(今越南北部)任職,知兄子馬嚴、馬敦好譏議時人,交結俠客,十分不安,於是連忙寫家書訓誡:「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勸告子侄要學習敦厚周慎、謙約節儉、廉公有威之人,不要效法豪俠好義、招人惹禍之人。  漢末魏初名臣王修,曾在暮年為魏國大司農郎中令。他的兒子在外地做官,王修很是放心不下,寫下了言真意切的誡子書:「汝今逾郡縣,越山河,離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見舉動之宜,效高人遠節,聞一得三,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告誡兒子在外為官要交結良友,以友輔德,說話辦事,都要「情實道理」。  蜀國丞相諸葛亮的《誡子書》,可謂千古流傳的佳作,世代仕宦之家多以此作為座右銘。諸葛亮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不僅給自己的兒子寫信勸誡加強道德修養,還給外甥寫信教誨做人的方法。他在《誡外甥書》中寫道:「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告誡子輩要交相知之士,不要交結勢利朋友,因為「勢利之交,難以經遠」,只有相知之交,才會友誼長存,歷夷險而益固。 (摘自畢誠著《中國古代家庭教育》)
推薦閱讀:

中華民俗 - 羌族
中華命理 -- 八字地支循藏
《中華詩詞三百首》教學參考資料庫之十七
中華母親節的設立與文化自信
臨汾:帝堯之都,中華文明之始

TAG:文化 | 中華 | 中華文化 | 家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