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上源驛背後的疑問

公元884年(唐末中和四年)5月,唐末的幾個節度使河東李克用、宣武朱溫、感化時溥、忠武周岌聯軍,與黃巢起義軍在中原大地展開決戰,並最終撲滅了唐末農民起義的大火。班師時,李克用路過朱溫的大本營汴州,唐末的兩個大軍閥第一次擦出了火花,發生了對唐末五代影響深遠的「上源驛事件」。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9398832_1.html/ ]

「甲戌,李克用至汴州,營於城外;朱全忠(即朱溫,下同)固請入城,館於上源驛。全忠就置,酒聲樂、饌具皆精豐,禮貌甚恭;克用乘酒使氣,語頗侵之,全忠不平。薄暮,罷酒,從者皆沾醉,宣武將楊彥洪密與全忠謀,連車樹柵以塞衢路,發兵圍驛而攻之,呼聲動地。克用醉,不之聞;親兵薛志勤、史敬思等十餘人格鬬,侍者郭景銖滅燭,扶克用匿床下,以水沃其面,徐告以難,克用始張目援弓而起。志勤射汴人,死者數十。須臾,煙火四合,會大雨震電,天地晦冥,志勤扶克用帥左右數人踰垣突圍,乘電光而行,汴人扼橋,力戢得度,史敬思為後拒,戰死。克用登尉氏門,縋城得出,監軍陳景思等三百餘人,皆為汴人所殺。楊彥洪謂全忠曰:『胡人急則乘馬,見乘馬則射之。』是夕,彥洪乘馬適在全忠前,全忠射之,殪。」

「克用妻劉氏,多智略,左右先脫歸者以汴人為變告,劉氏神色不動,立斬之,陰召大將約束,謀保軍以還。此明,克用至,欲勒兵攻全忠,劉氏曰:『公比為國討賊,救東諸侯之急,今汴人不道,乃謀害公,自當訴之朝廷。若擅舉兵相攻,則天下孰能辨其曲直!且彼得以有辭矣。』克用從之,引兵去,但移書責全忠。全忠復書曰:『前夕之變,仆不之知,朝廷自遣使者與楊彥洪謀,彥洪既伏其辜,惟公諒察。』」

以上兩段引文是《資治通鑒》(下稱《通鑒》)對「上源驛事件」的描述,司馬光對細節描述詳細,但缺乏深層次的分析,筆者每次讀到這一段,心中都有極大的疑問。

疑問一:朱溫為什麼要偷襲李克用?

原因之一:「克用乘酒使氣,語頗侵之,全忠不平」。

李克用究竟說了什麼使朱溫對盟友、恩人痛下殺手?《通鑒》語焉不詳。《舊五代史·李克用傳》有稍微詳細一點的描述「(李克用)酒酣,戲諸侍妓,與汴帥(朱溫)握手,敘破賊事以為樂」。不管是《舊五代史》、《新五代史》、《通鑒》都把朱溫發動上源驛事件原因指向李克用的「乘酒使氣」,如果這是事實,那這就是朱溫政治軍事生涯中少有的失去理智的行為。毛澤東評價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朱溫如果只是因為李克用「乘酒使氣」而動手,這與所有史書中描寫的朱溫都有極大的衝突。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首先朱溫的臉皮較厚,厚黑學爐火純青。認干舅舅、認大哥等等。朱溫行事能屈能伸:901年,朱溫完成了對李克用的戰略包圍,李克用服軟,「遣使以重幣請修好」,朱溫借口李克用的求和信里有強硬的語句,「決欲攻之」;但到了903年,朱溫受到背後王師範的偷襲時,又向李克用發出友好信息。如此性格,只因對方「乘酒使氣」而「不平」,豈非奇怪?!

其次朱溫的戰略是遠交近攻,避免兩面作戰。與蔡州秦宗權死戰時認東面的朱瑄、朱瑾為兄;秦宗權被削弱後,立刻與兩位兄長開戰;三朱(朱溫、朱瑄、朱瑾)大戰後,又進軍淮南;南進受挫後,才把重心北移。總之在朱溫的軍事生涯中,極少展開兩個主戰場。唯一的一次是在關中與李茂貞大戰時,後方受到青州王師範的偷襲,如果死敵李克用加入,朱溫極可能要三面作戰。在這種險惡形勢下,朱溫只把李茂貞打服而不是打死,又向死敵李克用服軟,這樣三面受敵就變成了只對王師範一面。由此看來上源驛實在是與朱溫的戰略選擇矛盾。

原因之二:朱溫要提前解決稱霸天下的對手。

這個原因比較虛,朱溫當時的實力在周圍地區是比較弱的,他對第一強藩下手,不怕成為眾矢之的?朱溫的宣武節度轄汴、宋、亳、穎四州之地。883年7月,朱溫到汴州就任時,只掌握了汴州和宋州,而且「汴、宋荐饑,公私窮竭」。到十二月朱溫又控制了亳州,穎州一直在一個地方軍閥手裡(如上圖)。在這種形勢下,朱溫比較好的戰略選擇是與李克用結盟,對付四周的鄰居。

而且李克用的地盤和朱溫的地盤之間,有幾個中等強藩隔開,兩者要故意為敵都是一件比較難的事。以後的事情發展也確實如此,梁晉雙方直到李克用晚年才直接對抗,以前都是隔靴搔癢。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原因之三:朱溫得了「眼紅病」。

朱溫「眼紅」什麼?什麼東西吸引朱溫不惜開罪當時第一強藩?我們從史書的記載里來找一找。

《通鑒》載:「丙寅,克用與忠武都監使田從異發許州,戊辰,追及黃巢於中牟北王滿渡,乘其半濟,奮擊,大破之」、「己巳,克用追擊之於封丘」、「庚午夜···追之,過胙城、匡城」、「辛未,克用追至冤句,騎能屬者數百人,晝夜行二百餘里,人馬疲乏,糧盡,及還汴州,欲裹糧復追之」。從上可以看出,6天中李克用的軍隊一直都在滿負荷運轉,最後一天,李克用的身邊只有幾百騎兵。甲戌日,他們來到汴州,當晚就發生了上源驛事件。

《舊五代史·朱溫傳》載:「(李克用)統騎軍數千同謀破賊,與帝(朱溫)合勢於中牟北邀擊之」;《新五代史·李克用傳》載:「(李克用軍)一日夜馳三百里」。

現在可以看出,讓朱溫眼紅的是李克用帶來的一支特種部隊——騎兵。確切地說是那一、兩千匹戰馬。

當時,徐州時溥毫不費力的得到了幾千騎兵,「尚讓以驍騎五千進逼大梁」、「尚讓帥其眾降時溥」,時溥的實力大大加強。朱溫當時的騎兵有多少?在《舊五代史·龐師古傳》有一條記載:「及太祖(朱溫)鎮汴,樹置戎伍,始得馬五百匹,即以師古為偏將」。朱溫的戰馬不過幾百,現在城外來了一、兩千匹戰馬,怎不讓朱溫眼紅?朱溫如果能奪得這些戰馬,那麼他在中原地區將是實力較強的一個軍閥。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9398832_1.html/ ]

再看汴州城外河東軍大營的反應,「克用妻劉氏,多智略,左右先脫歸者以汴人為變告,劉氏神色不動,立斬之,陰召大將約束,謀保軍以還。」劉氏一接到報告,就做好了「保軍」的準備,說明朱溫有偷襲河東大營的可能。

結論:綜合上述分析,以及史載朱溫每次行動目的的明確性,可以看出朱溫「上源驛事件」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想吞併汴州城外的騎兵,加強自己的實力,這樣在以後的中原混戰中就處於一個比較有利的地位。只是朱溫有兩個沒想到:一是李克用在重重包圍之中竟然突圍而出。二是城外河東大營里還有一位女版李克用。

疑問二:楊彥洪是死於意外嗎?

「楊彥洪謂全忠曰:『胡人急則乘馬,見乘馬則射之。』是夕,彥洪乘馬適在全忠前,全忠射之,殪。」《通鑒》的這段記載把楊彥洪的死因歸為意外,而且有一絲自作自受的感覺。

同樣是《通鑒》所載:「(李克用)移書責全忠。全忠復書曰:『前夕之變,仆不之知,朝廷自遣使者與楊彥洪謀,彥洪既伏其辜,惟公諒察。』」從這段記錄可以推測,楊彥洪的死可能是殺人滅口。

除了死於意外和殺人滅口,還有其他原因嗎?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通鑒》載:在上源驛事件中「宣武將楊彥洪密與全忠謀」,由此可以看出楊彥洪在朱溫集團里的地位是較高的,是實力派將領。朱溫對實力派將領是非常提放的:氏叔琮、朱友恭成了朱溫弒君的替罪羊;朱珍、王重師因為有離心傾向被殺;劉知俊、丁會因為被猜忌而叛變。唯一例外的是朱友裕,走了「夫人路線」才逃一死。

當時,宣武軍內部有以朱溫為首的外來系和以楊彥洪為首的舊宣武系。「(朱溫)率部下一旅之眾,仗節東下」(《舊五代史·朱溫傳》)、「(朱溫)帥所部百人赴鎮」(《通鑒》)。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兩派的實力對比中,外來系處於弱勢。「內則驕軍難制,外為大敵所攻,無日不戰,眾心危懼,而全忠勇氣益振」(《通鑒》),「大敵」指黃巢,「驕軍」則肯定是指宣武軍內部的勢力。

所以,楊彥洪非死不可,只是時間、地點的問題。只有把楊彥洪這桿大旗砍倒,朱溫才可以掌握舊宣武系的軍隊。

疑問三:李克用為什麼不「勒兵攻全忠」?

在上源驛的兩個主角中,李克用屬於脾氣較暴的,「乘酒使氣」的事他完全做的出來;吃了虧立即報復也符合他的脾氣。但這次李克用難得的「引兵去,但移書責全忠」,原因盡然是「劉氏曰:『公比為國討賊,救東諸侯之急,今汴人不道,乃謀害公,自當訴之朝廷。若擅舉兵相攻,則天下孰能辨其曲直!且彼得以有辭矣。』」

很明顯,劉氏的話只是公開的堂而皇之的理由。在心腹將領的軍事小會,甚至夫妻二人的卧室碰頭會上,只要把河東軍面臨的困難一擺,李克用的脾氣再火爆,也要接受撤軍的現實。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一是如上所述,李克用在汴州城外只有一兩千的騎兵,戰馬對攻城完全沒有作用。

二是李克用在中原地區是客軍,他的軍隊補給、糧草全部都要靠別人補充。

「辛未,克用追至冤句,騎能屬者數百人,晝夜行二百餘里,人馬疲乏,糧盡,及還汴州,欲裹糧復追之」,甲戌日,到汴州吃了一餐,當晚發生了上源驛事件。乙亥日,李克用逃回城外河東大營「引兵去」,「丙子,克用至許州故寨,求糧於周岌,岌辭以糧乏」。

而從《通鑒》的記載來看,河東軍團從辛未到丙子的六天中一直處於糧食緊張的狀態。而且一些蛛絲馬跡顯示,中原幾股實力又秘密的聯盟,「岌辭以糧乏」。如果李克用當時堅持「勒兵攻全忠」,完全有可能全軍覆沒。

後記:

上源驛事件後,朱溫和李克用成為不共戴天的死敵,但因為在他們之間還有其他軍閥的阻隔,所以這兩派並沒有多大的直接衝突。上源驛對他們以後的實力變化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梁晉之間的直接對抗一直到李克用晚年才發生,這種對抗要到他們的兒子輩才結束。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9398832_1.html/ ]本文內容為我個人原創作品,申請原創加分

轉載請註明出自鐵血tiexue.net, 本貼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9398832_1.html


推薦閱讀:

雞缸杯背後:仇國仕、仇炎之、玫茵堂
誰人背後不說人?
中國式養老:「孝」字背後一把刀
跨界有點大?賓士、凱迪拉克、香奈兒、飛利浦、雷克薩斯進軍餐飲的背後!

TAG:原創 | 疑問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