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閩的多層立體剪紙

李閩的多層立體剪紙

有一天看到了幾幅類似於油畫的作品,讓我為一驚!我喜歡藝術,尤其是中國的傳統的民間藝術,我一直對此情有獨鍾。沒有接觸李閩的剪紙藝術之前,我看過許多人的剪紙,可以說那都是從民間窗花剪紙藝術中傳承下來,看了他們的剪紙作品之後,驚嘆的只是民間藝人的刀功,作品背後並沒有多少內容。對這種藝術司空見慣了也就有了一種麻木。看了李閩的剪紙,我知道我遇到了真正的剪紙藝術,他的作品給了我心靈上的一種強大的震動。首先是他的那幅《黃河之水天上來》,作品氣勢磅礴,我簡直不敢相信剪紙也能把奔騰的河水表達出來,黃水之水從天而來,那山勢的峻峭與河水的囂張被李閩先生表達的是淋漓盡致。作品中的那一行大雁,是一種點綴更是一種象徵,它寓意了李閩先生在剪紙藝術是不斷的創新摸索,像大雁一樣尋找著自己棲息的藝術殿堂,或許也表達了李閩先生的另一層蘊意,那就是做剪紙藝術上的領頭雁。看這樣的作品,李閩先生做領頭雁的理想我想一定能夠實現的。藝術就是在承襲傳統的過程中不斷的創新發展,唯有此才會有生命力。如果說李閩先生的《黃河之水天上來》是一幅大氣勢的作品,那麼他的《故鄉之路》則是他的小品中的精品了。透過月色朦朧的樹梢,我看到了那一枚圓圓的月亮。那種鄉村夜晚的寧靜,透過那參差的樹梢詩意的表達出來了。故鄉之路是一幅充滿鄉愁的作品。故鄉歷來都是被文人墨客所歌詠的,每一個人都有故鄉,但故鄉對於每一個人的概念是不同的。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故鄉是一個的生命中最重要的記憶,故鄉更是一種宿命。詩人們寫對故鄉思念之情的作品數不勝數,而李閩先生用剪紙藝術表達的這種思鄉之情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那濃郁的鄉情,躍然紙上,寧靜的故鄉之路是一座橋樑更是一條扯不斷的繩索,即使你遠渡重洋,你心中總會有一根繩索牽扯著你的心,那就是故鄉!故鄉之路是對傳統藝術的守望,更是對藝術創新的一種探索,所有的路都是通向一個點的,這個點是成功者的焦點,當作為一名成功者回望自己所走過的藝術之路後,我想他的心錄深處一定會有一個起點,那就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是由故鄉開始的。故鄉之路寓意了太多的文化內容,我相信每一個人讀這幅作品時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李閩先生的其他幾幅作品如故鄉系列中的幾幅,都具有深度的作品。所有的藝術之所以能打動人心,源於作者傾注了一種情感,這情感是藝術作品的源泉,沒有真摯情感的交注,作品就沒了思想內容。沒有思想內容的作品,我想那就是匠人的作品,不能稱之為藝術。我們看到過許多剪紙作品,之所以不能打動你,我想是源於此的吧。李閩先生是一位多情的人,具有詩人的品性,在他的另兩幅作品盡情的表達了。《憶》與《一曲悠長》,這兩幅作品是人物剪紙,但作品所表現的人物是古典的透過這兩幅作品,或許會給我們更多的啟示。不想多說了,相信李閩先生的作品在今後能夠成為一面旗幟,在烈烈的風中將他心中的詩意淋漓的表達,那種共鳴是永恆的,源於他的剪紙藝術!

李閩,1957年出生於福建,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張家口市工藝美術協會主席。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有多幅繪畫作品參加全國各級展覽,並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自上世紀80年代初起,潛心研究中國民間藝術。90年代中期開始探索民間藝術與市場結合的發展道路。對陶瓷、石雕、剪紙、漆畫、泥塑、壁畫等民間工藝的研究與實踐造詣頗深,設計創作的各類作品被中外各界人士與國內有關部門收藏。自2000年起,重點研究剪紙藝術的創新與發展,開創了中國新寫實主義剪紙藝術的先河。其代表作有《故鄉之路》、《秋韻》、《紅簾》、《秋水無聲》以及《魯迅》、《齊白石》等人物肖像。 在剪紙藝術創作上,李閩堅持「古為今用,中西結合」的獨特方法,將中國傳統的民間剪紙工藝和西方繪畫的寫實風格巧妙地融為一體,其作品凹凸明顯、色彩逼真、立體感強,人物肖像神形俱備,山川、花鳥、景物呼之欲出,被專家讚譽為「中國文人創作思想和傳統民間工藝的完美結合」。中華剪紙藝術委員會為李閩作品召開專題研討會,專家稱其作品「極具震撼力」、「是推動中國剪紙文化的里程碑」。其代表作品《毛澤東·1936》、《魯迅》、《故鄉之路》等剪紙風靡全國,創作的巨幅剪紙《眾志成城》被首都博物館收藏、《剪出文學的風采》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永久收藏,應邀為中國外交部製作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國防部長蓋茨剪紙藝術肖像,創作的主題性剪紙《偉大的功績》在國慶60周年剪紙巡迴展中被授予特殊貢獻獎。

李閩:刻刀在宣紙上舞蹈  身材高大,頭髮蓬鬆,八字鬍須,眼睛炯炯有神,說話綿聲細語。這是李閩給記者的第一印象。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在當地享有盛名的民間藝術大師,竟是如此樸實,樸實得有些憨。  李閩1957年出生於福建,現任張家口工藝美術家協會主席,河北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他自幼隨父母漂泊轉移到河北蔚縣,從小就對繪畫藝術感興趣,對陶瓷工藝感興趣,對一切民間工藝感興趣。  2008年春節剛過,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訪了李閩先生。走進他的創作室,一如走進一座靜謐的民間文化「城堡」。書房裡,一張寬大的書桌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桌上鋪著正在設計中的剪紙作品底稿。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古今中外各種藝術門類的自由碰撞,可以享受到民間傳統藝術的濃厚氣息,可以領略到一個民間藝術大師執著於人文執著於美的闊大胸懷。喜歡將各種藝術形式糅而用之   蔚縣,被譽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據《蔚州志》記載,周滅商之後,蔚縣為代國,清乾隆年間改蔚縣為蔚州,為燕雲十六州之一,地處內長城以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蔚縣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璀璨的古代文明。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民間文化遺產,使蔚縣享有「河北省古建築博物館」、「河北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等稱號。  李閩先生隨意鋪開的幾幅剪紙作品,令我大開眼界。經過他的藝術細胞的濡染以及精湛刀筆的神奇點化,刻在宣紙上的山水、人體、魚蟲、肖像、歷史故事等等,彷彿被重新賦予了生命,那種別緻、那種生動、那種異樣,不得不令每一個靠近它的人重新審視早已耳熟能詳的市井物什和自然景觀。在民間藝術大師李閩的眼裡,薄薄一張生宣刻紙,竟如同承載著大千世界,承載著春夏秋冬,承載著古今中外,承載著醇情流韻。  發展到今天的蔚縣剪紙,無論傳統的,還是由李閔先生繼承創新後的剪紙,均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講究「陰刻見色,陽刻見刀,應物造型,隨類施彩」。在全國品類繁多的剪紙藝壇上,李閩先生等人創作的蔚縣剪紙以構圖飽滿、造型生動、色彩絢麗、工藝異特等特色獨樹一幟,被譽為華夏剪紙精華。  李閩先生對我說:「是蔚縣傳統剪紙給了我豐富的藝術營養,是蔚縣剪紙的前輩們給了我深刻的啟示。否則,我走不到今天。」  1962年,尚在幼年的李閩隨父母離開南方沿海的福建,輾轉到北方塞外的河北蔚縣,從此他與這片充滿濃郁民俗文化氣息的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跨越南北的巨大文化差異,彷彿給了他極大的藝術想像空間,也為他提供了殷實的藝術創作沃土。  1981年,李閩從河北理工學院輕工分院陶瓷藝術系畢業,作為我國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畢業生,他從青年時代起就深深地迷上了民間傳統工藝。  大學畢業後,李閩搞過石雕,開過陶藝廠,創作過西方繪畫、水粉畫、國畫等,廣泛接觸過各種民間工藝。他的繪畫代表作如《賢人圖》、《二十年以後》、《誰知道》、《月光下的恥辱》、《岳蹩子》等,發表在《連環畫報》、《美術大觀》、《中國連環畫》等雜誌上。他為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民間戲聖》設計的剪紙片頭,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2003年,他還應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之邀為作家馮驥才創作了剪紙頭像。  如今,李閩帶領自己的徒弟們闊步走在繼承並發展傳統剪紙藝術的這條道路上,他最願意接受別人評價他的一句話就是:「喜歡將各種藝術形式糅而用之。」獨創中國新寫實主義剪紙藝術   蔚縣附近的南張庄村,被譽為「中國剪紙第一村」。後人應該銘記,歷史上這個小村莊曾出過一位大師——大名鼎鼎的王老賞。作為蔚縣剪紙藝術的一代宗師,是他開創了這門藝術的嶄新時期。  步入民間藝術殿堂後,李閩先生十分景仰和推崇王老賞的剪紙藝術思想及其獨創的刀法,在其思想影響下,李閩先生潛心研究,刻苦創新,獨闢蹊徑,對傳統剪紙藝術進行了大膽探索與革新。  李閩自幼跟隨當地不少老藝人學習蔚縣剪紙刀功。進入21世紀,他在弘揚傳統的基礎上,把更多的精力投向新品研發、藝術設計和開創剪紙藝術新局面上。在其內心深處,李閩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既弘揚傳統,又在此基礎上讓剪紙煥發出新的藝術生命力。  傳統的蔚縣剪紙,題材包括吉祥寓意、戲曲人物、神話傳說、花鳥魚蟲、吉禽瑞獸、風景名勝等。而李閩遠不滿足於此,他充分尊重現代人的審美取向,把西方繪畫和中國傳統文人畫結合起來,糅合散點透視與焦點透視,加入現代藝術審美元素,創作出一批令剪紙藝術界為之一振的新品,給剪紙藝壇吹進一股清新的風。  他在自己的剪紙創作中充分發揮了中西方繪畫藝術的綜合特點。中國畫在其漫長的文化歷史演變中形成了「散點透視」的審美觀照方式,西方繪畫則通過自身的文化演變形成了「焦點透視」的觀照方式。他將中西方傳統繪畫的不同透視方法創造性地融合在一起,在剪紙創作中吸納了中西民族兩種不同的文化形態和審美意識。 李閩這樣對我解釋,中國傳統繪畫的主流是文人畫,注重表現及創作主體情感的抒發,追求「自娛」,強調感性。西方繪畫由於偏重於寫實主義及對科學的崇尚,所以表達方式傾向於理性化。「我有意識地將西方繪畫融於中國文人繪畫創作理念中,並在剪紙藝術作品中進行了突破性的嘗試。」  2002年,由他獨創的以齊白石、魯迅、毛澤東等歷史人物為代表的第一批肖像剪紙正式面世。作品一出,立刻被蔚縣民間藝術館盡數收藏。至於後來各地剪紙藝術品市場上出現的大量仿製品,其製作質量參差不齊,藝術價值大打折扣,遠比不上李閩師徒按照自定標準創製的作品。  李閩告訴我:「創作剪紙人物肖像不是簡單的頭像翻版,而是盡量尋找創作對象適合剪紙藝術充分表現的空間,對人物肖像進行以形寫神的藝術再創作。」他嚴格要求徒弟們必須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歷史人物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帶著感情去創作剪紙作品,真正做到以形寫神。  李閩的新寫實剪紙作品,除了人物肖像,還有田園、山水、建築、人體等。他堅信,開創以形寫神的寫實主義對於發展現代剪紙藝術十分必要。這類作品並不是對創作對象的簡單「照相」,而是借鑒西方藝術寫實主義思想,融入中國傳統繪畫的人文精神,以自然之「形」寫自然之「神」,是源於生活、源於自然而又高於生活、高於自然的藝術再創作。其獨創的引人之處在於,真實中流露出自然之情,樸拙中展示出自然之力,豪放中裹挾著自然之美,細膩中潛藏著自然之能。  今天的藝術界,有人評價李閩「開創了中國新寫實主義剪紙的先河」,「李閩把中西繪畫藝術的不同理念、不同透視方法融合到一起,對傳統的蔚縣剪紙進行了中西合璧式的藝術改造,這是一種富有勇氣和創造力的大膽革新。」  剪紙專業人士認為,李閩獨創的中國新寫實主義剪紙結合西方繪畫寫實手法,融中國民間工藝於一體,剪紙作品更具可讀性,意境更加深遠,並以其強烈的時代氣息充實了現代人的審美情趣。李閩把這一評價當作一種激勵和鞭策,暗自下定決心,要繼續沿著這條新路走下去,為在現代文明的土壤中弘揚傳統文化做出新探索。 「面對當今社會快節奏高壓力的現實生活,我追求寫實、唯美的剪紙創作,一個最大的願望就是在減緩勞動者精神壓力的同時,把美和文化傳遞給人們。只要能讓人們得到美的享受,就是對我的最高獎賞了。」李閩單純地執著於自己的理想。  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陳建功在看了李閩的新寫實剪紙作品後,給予高度評價。陳建功勉勵李閩說:「藝術的門類繁多,像剪紙這樣的傳統工藝就應該多多與文學、繪畫、音樂、建築等藝術相結合,尋求共鳴、拓寬領域,闖出傳統剪紙藝術的新路子。」  今年下半年,以「剪出來的文學風采」為主題的李閩個人剪紙藝術作品展,將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隆重舉行,本次展出的作品將全部贈送給中國現代文學館永久收藏。探索剪紙藝術與市場相結合的道路   2008年2月15日,我跟隨李閩先生行走在蔚縣的大街小巷裡,街道兩旁銷售剪紙品的大小商鋪鱗次櫛比,各類剪紙商品琳琅滿目。春節前後,剪紙商品在市場上賣得很火。在南張庄村,我還參觀走訪了焦氏、邊氏、周氏等幾家剪紙作坊。  繁華的市場,興盛的作坊,讓李閩和他的徒弟們看到了做大做強剪紙藝術的希望。  李閩一直在尋找藝術與市場結合之後推動藝術更好地發展的路子。他說:「現代社會,剪紙藝術只有被市場接納並認可,才能讓傳統的東西保持長久的生命力。」於是,強調剪紙作品本身的藝術和文化含量,求創新、講質量、追求品位,就成為融入市場必須過好的「三關」。  1996年,李閩創辦了蔚州彩陶廠,第一次對民間傳統工藝與市場相結合進行了嘗試。此後多年,他一直對石雕、漆畫、剪紙等傳統藝術進行市場化運作的探索嘗試。他還把自己創作設計的寫實主義剪紙底稿轉讓給當地剪紙藝人,推動了剪紙業的發展。  如今,我們只要打開剪紙網站,就能夠發現各地大量仿照李閩原創作品製作的剪紙品。對於自己創作的剪紙藝術作品被各地大量「盜版」,李閩十分寬容地告訴我:「只要能推動剪紙業的發展,我覺得仿製也不能完全算是件壞事。」  經過多年的實踐,他從與各路剪紙商人的「過招」中逐漸學會了主動向市場看齊。  在他獨創的人物肖像剪紙中,齊白石肖像尤為典型,是以形傳神剪紙藝術的經典之作,幾年來一直在市場上緊俏著。僅以其所刻鬍鬚為例,李閩要求徒弟必須在傳統刀功的基礎上,做到根細如線、根距如發、剛柔相濟,更好融合中西繪畫手法,做到形似神更似,否則難以讓市場真正信服。  對於刀功精湛的剪紙作品,很多不知情的外國人以為是機械所為,其實每張剪紙作品均為純手工製作,用心血凝成。曾經一度,「拉鬍子」的好壞多少,成了檢驗一個剪紙藝人刀功的重要標準,而一幅剪紙作品的藝術創意和刀功則成了決定市場繁榮與否的關鍵。  難怪津門剪紙第一人黃衛東這樣說:「李閩剪紙的出現,不僅為剪紙藝術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且能夠讓剪紙藝人吃得更好。」 出路在於在繼承傳統中不斷創新   在傳統文化不斷傳承、蓬勃發展的今天,李閩進一步把目光投向中國剪紙發展的明天。他認為,我國傳統剪紙藝術對繪畫、陶藝、雕塑、皮影、服裝等行業產生過重要影響,當今剪紙更應該是多元化的,說到底還要繼續貫徹「雙百」方針,讓剪紙產業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李閩說:「任何藝術,離開創新就等於斷了生命線。剪紙藝術也一樣,必須大膽創新才有出路。」  由於剪紙工藝難度大,學藝不容易,現在大部分年輕人不願意學這行,造成人才青黃不接的現狀。對此,李閩早年就很重視青年人才的培養。他說:「剪紙藝術要發展,必須走產業化道路;而產業化道路必須有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只有大量培養年輕人,剪紙藝術的創新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如今,在李閩精心培養的徒弟中,王紅瑤、王艷成兩人已經在藝術上嶄露頭角。 對於剪紙藝術將來的出路,李閩還堅守這樣一條:「必須與時俱進增強傳統剪紙的現代藝術性,讓現代剪紙藝術具有更豐富的文化內涵,產生更符合現代人審美觀的意境。」  他十分注重剪紙藝術意境創新,同時也注重製作工藝的創新。他的新寫實主義代表作品《紅簾》、《湖邊》、《秋水無聲》等,就是在單色傳統剪紙的基礎上,大膽推出彩色多層剪紙,使平面剪紙產生了三維立體效果,大大拓展了現代剪紙藝術的表現空間。  李閩創作的剪紙藝術作品,滲透著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人文思想,也滲透著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開放理念。他將各種藝術形式糅而用之,強調文化含量及人文情結,追求唯美主義的藝術效果,使作品更加雅俗共賞。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李閩遵循這一規律,在現代剪紙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獨創的中國新寫實主義剪紙,融南北剪紙藝術之精華,汲中西民族文化之營養,在中外剪紙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那雅俗兼備的藝術形式,熾烈大膽的藝術想像,深邃厚重的藝術意境,樸實真摯的審美情感,濃郁直接的鄉土氣息,已經成為中國乃至東方藝術界的一朵奇葩。  正是由於有了李閩這樣不滿足於現狀、不拘泥於傳統的藝術家,勤勞汲取古今中外各類藝術的營養,滿懷創作激情投入藝術創新,才使得剪紙藝術從傳統逐步走向現代。如今,這一藝術瑰寶的生命力猶如良種破土而出,必將長成藝術之林中的一棵參天大樹!
推薦閱讀:

吉祥剪紙
剪紙——吉祥圖案欣賞*
立體剪紙
【精美剪紙】12生肖
精美剪紙吉祥寶寶欣賞*

TAG:剪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