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會導致人口過剩嗎?

IT浪潮

◎黃文政(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統計學博士)◎梁建章(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博士)

近日,谷歌的AlphaGo以4:1戰勝李世石,激起了對智能機器人的無限想像,但也引起對機器代替人類工作並導致人口過剩的擔心。這類擔憂歷史上早已存在。例如,1955年馬寅初在《新人口論》中就擔心「從前一千個人做的事,機械化、自動化以後,五十個人就可以做了,那其餘九百五十人怎麼辦?」機械化和自動化是他倡導節育的重要理由之一。

但實際上,從採集時代到農業時代,到工業化時代,再到信息化時代,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而人口越來越多的人類社會,就業也越來越充分。為何如此呢?不妨假設一個20人的部落每人每天要採集12小時才能維持溫飽。從採集過渡到農耕後,假設只要10人每天耕作12小時就能維持全部落的溫飽。另外10人是否就多餘了呢?假設為了保證充分就業,酋長決定消減部落一半人口,以保證剩下的10人每天足以工作12小時。但部落人口減少一半後,溫飽需求也減半。原來需要10人每天工作12小時,變成只要5人每天工作12小時,因此酋長決定再消減一半人口。如此下去,全部落最後只剩酋長一個人。

這種荒誕與馬寅初的論調如出一轍,都是擔心工作效率的提升讓人變得多餘。其實,工作只是為了滿足需求要付出的代價。機器帶來效率提升,意味著人類用更小代價就滿足更大需求。這怎會使人變得多餘呢?針對前例中技術進步後多出的10人,一種辦法是把10人的工作分給20人做,每人每天的工作從12小時變成6小時,這樣多出6小時閑暇,但卻維持了同樣的溫飽。另一種辦法是依然讓10人每天工作12小時,另外10人再去額外工作12小時來建造房屋或製作藝術品。這樣部落付出的總勞動時間不變,但卻享受了更豐富的生活。

經濟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工作創造物品和服務來滿足消費需求。人們願意工作多少,取決於他們對閑暇與消費需求的相對偏好。工作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工作意願對應於消費需求,而消費需求則是工作機會的來源。因此,就社會整體來說,工作意願和工作機會應基本匹配。但時間上的遲滯和空間上的壁壘,可能讓這種匹配在短期和局域上失效。這種經濟失衡就是就業問題的根源,但與人口和技術進步沒有直接關係。緩解就業市場失衡的關鍵,是增加市場的靈敏性和韌性,讓消費需求的變化,能儘快地改變工作機會,並進而影響工作意願,促進兩者之間更迅速且緊密的匹配。

技術進步在長期和整體上可以促進需求和供給的匹配,從而對就業市場利大於弊,但卻可能產生短期和局部的衝擊。一旦某個行業的工作被機器取代,從業者長期積累的技能將失去用武之地,而那些難以另起爐灶者更是面臨困難。但某種工作被機器取代,本質上是社會整體用更少工作時間創造出同樣甚至更多的產品,社會整體的收益要大於失業者的損失。因此,合理的政策是讓失業者從效率提升帶來的收益中分得一定補償。

就算在純粹經濟學意義上,也沒任何理由通過限制生育來消減人口。特別是限制生育所消減的人口是未來的孩子。相比成人,孩子更容易適應未來的生活方式,既蘊含未來的消費需求,又能學習和掌握未來所需的技能。限制生育恰恰人為壓低這些更適應未來經濟循環的人口之比例,從而惡化未來就業形勢。再者,生育限制最終會降低人口規模,這也不利於充分就業。人口越多,需求和供給越細分,求職者與工作機會更易匹配,就業會更充分。如果中國人口降到現在的1/5,那教師、售貨員、理髮師這些職位只有現在的1/5,但航天、高鐵這些人口大國才能支撐的行業可能不復存在。

人工智慧有可能取代大量的重複性甚至創造性工作,從而衝擊就業市場。如果其進步速度長期快於人類技能的調整,大量失業的現象可能出現,貧富差距可能惡化。但即使機器可以勝任人類所有的工作,也不意味著人口過剩,而只說明人類無需勞動就可獲得物品與服務來滿足自身的需求,社會的核心問題或將成為如何把商品和服務配置給個體。至於超越人類智慧的機器屆時如何處置人類,顯然已經超出了目前對人工智慧導致人口過剩的現實憂慮。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的發展 可能會加劇人類的不平等·每日商報
「機器」與「人」如何同步轉型——三問「無人工廠」
此人工作怎麼樣 大局反吟有變動
-比爾蓋茨豪宅內景 設置人工湖
上網不求人工具網站大全!

TAG:人工智慧 | 人口 | 智慧 | 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