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大綱獅吼論》第十四課
頂禮無比大恩至尊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前譯浩瀚三根本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如虛空般無邊無際的眾生得到究竟正等正覺的佛果請大家發起殊勝的菩提心!
在菩提心的攝持之下今天開始學習寧瑪巴持明傳承上師文殊師利的真實化身虹身金剛全知麥彭仁波切所造的《如來藏大綱獅吼論》。
這裡講到以不共理抉擇,如來的法身一切智智是遠離生滅有為所作的無常法,是大常法。第一個科判以具有眾多過失故證成佛智恆常,這不僅可以通過道理證成,而且完全有佛經的真實依據。下面再引用一些了義經論,來加固我們的心念,使我們對此生起堅實的定解。
以教證證成佛智恆常
1、引用《央掘魔羅經》正描述恆常之佛身
在《央掘魔羅經》[1]中,佛這樣說:「若實若諦者,所謂如來藏,第一義常身,佛不思議身,第一不變易,恆身亦復然,第一義靜身,妙法身真實,如是不思議,彼身云何現?是故偽法生,則是諸佛教,離一切虛偽,是故說名佛。」
如果承認有實有、諦實的法存在,那絕不是有為法。用理論觀察,有為法如水中月、芭蕉樹一般不真實。但所謂的如來藏、諸佛法身,是真實的、諦實的。因為它是第一義的常身,在基位時,稱之為勝義諦;到果位時,是佛所證得的恆常之身。佛是不可思議的身,遠離了心王、心所的所有思維,用任何語言無法表達。佛陀「第一不變易」,在這個觀待的世界中,雖然虛空等假立的有為法也不變易,但是如來的身比虛空更堅固。
《楞嚴經》講:「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從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虛空從大覺的心性中出生,就像水中的一個浮泡、空中的一個微塵一般。[J1]本覺的法身如來藏極為廣大,虛空只不過是心幻現的一個妄相而已。正因為它也是心前的一個妄相,所以禪宗開悟的時候說: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由於心空了,心現前的相也會空的。
「恆身亦復然」,這樣不變易的、比虛空還堅固、還究竟的恆常之身也是沒有變異的。「第一義靜身」,佛陀法身寂滅了一切業惑,叫做「靜身」。雖然寂滅了人我、法我的戲論分別、煩惱,但是具有恆河沙數的功德,故叫「妙法身」。又是真實不虛的,叫「真實」。如是不可思議的身,我們如何來觀呢?只有遠離分別,遠離戲論。所以,《入中論》中說,佛陀不可思議的身,離戲論者始能見。[2]因此,虛偽的這些法出生,只是幻生,而諸佛的法身永遠無生、無滅、無住,離一切生滅虛妄法,名為佛身。
經[3]中又說:「云何名為一?謂一切眾生,皆以如來藏,畢竟恆安住。」什麼叫做「唯一」呢?宇宙世界有無量無邊的法,都不是究竟的一、唯一的一、真一,因為觀察時了不可得。但是一切眾生都是以一真法界如來藏而畢竟恆常安住。我們現在的身心世界生生滅滅,都是虛妄的法,但是我們生命的究竟實相法身如來藏,一直畢竟恆常安住。
經[4]中又說,「如來常及恆,第一不變易,清凈極寂靜,正覺妙法身。甚深如來藏,畢竟無衰老,是則摩訶衍,具足八聖道。」如來具有常和恆,《寶性論》中講常和恆的意思側重不同。是「第一不變易」,所有生滅法都在變易,只有佛性如來藏不變易。它「清凈極寂靜」,因為遠離了一切戲論相、煩惱相。《起信論》中說,從本以來一切雜染法與之不相應的緣故[5],叫做清凈極寂靜。甚深如來藏是三世正等覺的微妙法身,畢竟沒有衰老。有情有生、老、病、死,無情法有生、住、異、滅,比如夏天剛做好的飯,顏色味道都在變易,這是有為法衰變的過程,而如來藏沒有任何變易。這就是具足八支正道的摩訶衍大乘。
2、引用《大般涅槃經》說明執如來為無常、有為法的種種過失
釋迦牟尼佛慈父示現滅度時,在《大般涅槃經》中給我們留下最後的遺言。經中說,如果把如來執為無常、有為法,會有種種過失。
當時,雖然無量無邊的人天大眾乃至菩薩知道佛要滅度,想迎請佛陀最後一次受供,佛陀都拒絕了,後來答應了一位叫純陀的施主。純陀對世尊說:「我請求世尊住在世間,雖然我智慧淺薄如同蚊蚋,但由於佛的加持,讓我也列身於菩薩的行列之中,所以我現在請求佛陀長久住世,不要趣入涅槃。」
《普賢行願品》中有這樣的發願:「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諸佛降生、成道、轉法輪,以及示現涅槃的時候,我們都要把握機會,快速去親近。因此,我們應當發願:當諸佛示現涅槃時,要像純陀一樣做最後的施主。
文殊師利菩薩聽了純陀的勸請就說:「你不應當讓如來長久住世,不入涅槃,而應當觀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無常的,這樣就能具有空、無相、無願的三摩地,就可以得到正法。」這裡講到小乘的三解脫門,主要是觀無常的角度。
於是純陀問文殊菩薩:「如來是不是天上人中最尊、最勝的?」文殊菩薩說:「是。」純陀又問:「最尊、最勝的如來怎麼會是諸行無常的法呢?如果如來是行法、無常法,那麼就是生滅法,就會像水泡一樣快起快滅,就會往來流轉,像車輪一樣輪轉不息。因為一切行法都是如此,因生果,果生因,像旋火輪一樣循環不止。」
純陀又說:「我聽說天人的壽命都非常長,為什麼世尊是天中天,壽命卻如此短,只有八十一歲就趣入涅槃呢?一個聚落的首領,得到了自在力,能制服他人,如果他的福報用盡,又會變得貧賤,被人們輕視,受他人驅使,因為他已失去了勢力。同樣,如果如來是無常法,那麼這樣如來就不能夠被稱為天中天、勝中勝,因為諸行皆是生滅法。所以,文殊,千萬不要把如來看成諸行法、無常法。再者,文殊,你是明明知道卻故意這樣說呢,還是不知而說呢?為什麼要說如來是諸行無常法呢?」
文殊菩薩是諸佛的長子,智慧第一,但顯現上卻說如來是無常法,便遭到一個在家居士的嚴厲批評和苛責。純陀又說:「比如人中的國王有一個大力士,能夠以一擋千,沒人能夠降服他,被稱為以一擋千。國王寵愛這樣的大力士,特意給他加官進爵。為什麼稱之為一人擋千呢?因為他有種種的技藝手段,能夠制服很多人。如來也同樣如此,以種種的道法,降服了煩惱魔、蘊魔、死魔、天子魔等,是三界獨尊。以這樣的因緣具足,如來成就了無量無邊的真實功德,包括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等,所以被稱作應供正遍知,堪為人天供養。文殊師利,你不應當臆想分別,妄想如來為無常,如來並不同於諸行。」
「再比如,一個大富長者生了一個孩子,就找相師給他看一看。如果是個短命相,父母就不會愛重他、喜歡他,會把他當成草一樣去輕視。因為短命的人沒能力繼承家業。同樣,如果如來是短命的,就不會被沙門、婆羅門以及一切世間所敬重,所敬念。如果如來同於諸行,就不會得到世間一切人天的恭敬供養。如來出世,天龍八部等也有智慧眼、神通眼,如果看到如來不如他們,怎麼會如此恭敬?所以文殊,通過這個比喻告訴你,不應當說如來同於諸行無常法。」
這裡,父母比喻所有世間人,如來比喻孩子。如果孩子短命,就得不到大家的看重,就算看重最後也指望不上。所以如來的法身功德法是真實不變的法,而且沒有受者。由中觀理論抉擇,無論受體、受因、受果、受者,完全都是空性。因此,如來的功德法是無為法,是自體本具的法,也就是與法界無二無別、平等一昧的智慧金剛身、法身。
純陀又打了一個比方。「一個貧窮的婦女,無家可歸,沒有人救護她、幫助她,她完全是一個孤獨者。再加上貧病交加,饑寒交迫,到處遊行乞討為生。後來住在別人的房子里,生了一個孩子。這家主人覺得很臟,很不吉祥。於是她抱著孩子,想去其它地方找個安身之處。在路中遇到狂風暴雨,寒冷無助,又被蟲叮蚊咬,受了很多辛苦。當她經過恆河時,抱著孩子想要渡過恆河。由於洪水泛濫,她緊緊抱住自己的孩子不放,結果母子雙亡。這個女人由於慈悲心的功德,命終之後生在梵天。」《俱舍論》中講,生在梵天的因是四無量心、四禪定,是相當難修的。而這個貧窮可憐的女人,沒有修四禪定,竟然生在了梵天,主要就是慈心的功德。這是比喻。
純陀接著說:「文殊,如果有善男子,想要護持正法,千萬不要說如來同於諸行,如來是無常法。如果再這麼想,就應當苛責自己:"我是個愚痴人,是個笨蛋,我沒有智慧眼,像瞎子一樣,我沒有正見。』」
這裡婦女比喻生死輪迴中無依無靠、無依無怙的人,孩子比喻如來、或者正法。護持正法的菩薩也應當像這位婦女般,寧捨身命不說如來同於有為。這裡只是從一個角度來理解比喻,不能錯解為母子雙亡,否則,如果如來也沒了,那還有什麼可護持的?
學了這個經,一定要得到堅定的信解:真正的正法是佛法,佛法就是佛的功德法,而佛的功德法就是佛性如來藏。
一般,按照現相解釋,菩薩的無量百千大願歸攝在弘法利生這一個願當中。法王如意寶在印度金剛座的願文——《願海精髓》中,最後的發願是這樣說的:「無垢聖教興盛常住世,無偏眾生享受勝利樂,意中所願恆時唯有此,祈賜加持成辦聖諦語。」以前,法王引用《勝鬘經》等經典多次告誡我們:只要發弘法利生的願,就攝集了菩薩百萬大願。《勝鬘經》中講護持正法功德不可思議,看了《正法經》就知道,護持正法其實就是護持佛性如來藏。這就叫做正法,其它都是有為、偏邪之法,虛偽之法。
那麼,為什麼如來決定是無為法?因為如來盡未來際能夠為眾生產生善法。《慈悲三昧水懺》、《賢劫千佛寶懺》,還有《大悲懺》、《梁皇懺》等,裡面有很多過去佛、未來佛。如果佛是諸行有為法,而未來法沒有產生、沒有體,那是如何有作用的?而過去諸佛,像多寶如來、袈裟幢如來、燃燈佛、迦葉佛、毗婆尸佛,以及八十八佛中的過去三十五佛,等等,我們現在憶念他們,為什麼有功德呢?過去法已滅盡,如燈滅,燈滅了就不可能照亮它物。正是因為如來的法身不滅,才可以祈禱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這些道理要明白。
所以,如來能夠三世為眾生出生善根,因為法身一切智智恆常、堅固,只是在我們面前以化身示現了入滅。而且如來對一切眾生起憐愍心。如經中說,等視眾生如一子,如羅睺羅。如來平等看待一切眾生,就像自己唯一的獨子羅睺羅一樣。
認為如來是無常生滅之法,這個問題很嚴重。一般學小乘的人經常說諸行無常,小乘經典裡面說,佛陀涅槃的時候,佛陀也教誡他們不要痛苦,不要悲傷,應當了知諸行無常。但是作為具有大智慧的、修學究竟大乘法的人,千萬不能說如來同於有為。應該怎麼說呢?如來同於無為,如來就是無為法,像虛空一樣的。由於承認如來是無為的緣故,就會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小乘行人認為如來是無常生滅的,所以小乘沒有一個能成佛的。同樣,唯識說如來是有為法,按照唯識的道也成不了佛。大中觀、大般若、如來藏教法,還有天台、華嚴、大圓滿的教法,認為如來是無為法,所以這些道都能究竟成佛。我們愛念如來的法身是無為法,就像比喻中的婦女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她能生在梵天,而我們將得到無上佛果。
經中又說:「這是為什麼呢?護法的緣故。怎麼護法呢?承認如來同於無為法。這樣的人,雖不求解脫,解脫自至。」如果要理解、信受如來是無為法,雖然不刻意去求解脫,解脫自然到來,叫「不期而至」。就像這個貧女,她當時根本就沒有想要生在梵天,但是結果生在梵天上。相反,如果把如來執為有為生滅的法,即使是再精進,再功用勤作,也成不了佛的。
純陀繼續說:「文殊師利,再給你打一個比方。就像一個人走遠路,中途非常疲憊,投宿在別人家中。睡著的時候,這個房子突然起火。大火著起來,他就驚醒了。驚醒後做了一番思考。」
一般人想:還思考什麼?應當趕快跑!如果你們都認為不思考,聽完這個故事肯定會很慚愧的。有一件事不得不思考。
「他想:"我現在定死無疑。』」確實,也是沒辦法逃跑的。但由於心懷慚愧,他沒有跑。為什麼呢?睡覺的時候和白天不一樣,沒穿衣服,是一種特殊的形象,所以說具有慚愧之心。於是他穿好衣服,然後坐在火中被燒死了。
一般人又會想:有這個必要麼?但他死了之後有個好的結局,生在了忉利天。這裡大火起來了,就算跑也跑不出去,最後在掙扎中死掉,很不莊嚴的。即使人看不到,天人也會看到的。或者旁觀者一看,一個裸體在火中跳舞,也不是很壯觀。所以,這個人很有智慧,他決定要死得莊嚴,就把衣服穿上燒死了。由於慚愧的緣故,轉生忉利天。從此之後在忉利天滿八十返,又做大梵王,滿百千世,又生於人中做轉輪王。這個人再不生在三惡趣,輾轉而常常生於安樂之地。所以,僅僅穿了一件衣服就價值連城!不穿衣服,就損失巨大了。
以這樣的因緣純陀告訴文殊師利:「如果有善男子具慚愧者,不應當觀佛同於諸行。」沒有慚愧的人,才把佛當成無常生滅法,相當於不穿衣服在大庭廣眾中跑。當然這裡也包括善女人。
純陀接著說:「外道邪見者,可以說如來是有為的。如來生了、住了,最後滅了,這都是外道邪見。而持戒比丘不應這樣想,說如來是有為者,是打妄語。」「妄」是錯誤的意思。有的說沒,沒有的說有,黑的說白,白的說黑,不符合實際就叫妄語。如來本來是無為,而說成有為,這就是妄語。
「當知是人死入地獄。」這是很嚴重的,所以千萬不能說如來是無常生滅法。說了就是妄語,而且將來要下地獄。
「是故文殊師利,如來真實是無為法,不應當說有為。」以前錯了就既往不咎,從今一直到盡未來際,只要還沒出生死輪迴,就應當舍掉無知。為什麼呢?如來是無為的而說成有為,就是無知。「應舍無知求於正知,追求真正的智慧。應當了知如來是無為,如果能夠這樣觀如來,就會具足三十二相,快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裡智慧第一的大菩薩被人教訓為無知。大家要知道,這都是大菩薩給我們演戲,講給我們聽的。要是直接跟我們說得這麼嚴重,我們可能都不聽了。
這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幡然悔悟。他讚歎說:「善哉!善哉!善男子,純陀,你這位在家居士,現在已經做了長壽的因緣,能夠知道如來是長住法,不變異法,無為之法。」
如何能得長壽?若觀如來是長壽的,是無為法,就能夠得長壽。觀如來短壽,自己也只能是短命。阿羅漢觀如來是有為生滅的法,所以只能得一個阿羅漢果,之後就趨入滅定。因果就是這樣,非常稀奇。偈頌云:「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得堅固力要視如來為真常,同樣,得長壽也要視如來為真常。
文殊菩薩又說:「純陀,你現在已經善覆如來有為之相。」這是指前面那個比喻,在火中用衣服把自己纏起來。一般認為裸體是醜陋的,所以要穿衣服。對應意義是:如果認為如來是有為的,這就是一個醜陋的身體,必須要用衣服纏蓋住,纏蓋住就有功德。一個有慚愧的人,如果自己認為如來是有為的,就要儘快纏住、蓋住,不能這樣想;如果別人認為如來是有為的,那他就是裸體,我們要幫他纏住,千萬不能讓他說如來是有為。否則就是沒慚愧,說妄語,如此,以妄語誹謗如來,死後將墮入地獄。這叫以衣服覆蓋住如來有為之相。
文殊菩薩接著說:「就像被火燒的人有慚愧的緣故,以衣服覆住身體,以此善心生在忉利天,做大梵王,做轉輪王,不墮惡趣,常受安樂之法。純陀你現在也是這樣,由於用善心覆護了如來有為之相,你在來世,必定當得三十二相。」
「覆護」就是蓋住,對於說如來是有為相的人,就不讓他說,遮止他說,蓋住他說,阻止他說,這樣叫做「覆護如來有為之相」。這裡,文殊師利菩薩為我們作了授記。一般,如何才能得到三十二相?布施、持戒,修種種善法。而這裡很稀奇,以一個因就能得到三十二相,那就是持如來是常相之見。
同樣的道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也說,僅僅念頌《普賢行願品》就能得到這樣的果報。即「族性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6][J6],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十八不共之法,無量壽命,不在生死,常受安樂。
所以,學習如來藏,和學很多其他法比較,功德利益是不可思議的。我們已經種下了長壽的因緣,種下了得到堅固力的因緣,以後會快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快速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求解脫而解脫自然會到,不久得成應正遍知,不久就會成佛。
以上純陀和文殊師利菩薩的對話,通過宣說種種過失,告訴我們應當捨棄如來是有為法的觀念。下面引用《涅槃經·金剛身品》給出正面結論。
3、引用《涅槃經·金剛身品》說明何為真實如來身
「爾時,世尊復告迦葉:"善男子,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
這段經文全知在前面引用過,只不過版本不同,翻譯不同。這裡的「迦葉」是迦葉菩薩,不是迦葉尊者。世尊對迦葉菩薩說:如來是常住之身,不可壞身,任何煩惱,任何人、天人、非人、阿修羅,包括地水火風等,都無法毀壞如來之身,可謂「把火燒天徒自疲」。因為它是無為法,任何有為法都沒辦法使它壞滅。
《寶性論》中講,佛的法身如來藏就像虛空一樣,所以用煩惱、罪業的火怎麼燒,也不能改變它。明白了這些道理,只要相信佛性,就知道煩惱再重都是客塵,都會消失,而佛性永遠不變,永遠常住。
有人會有疑問:如果如來身不可壞,那為什麼又看到提婆達多出佛身血,或者如來病了,或者如來最後放捨身命、圓寂涅槃的時候,身體壞掉了呢?其實,這只是化身,是如來在我們的面前示現的一個影像而已,不是如來真身。所謂「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7],報身佛和化身佛都不是究竟的佛。而究竟的佛是法身,「佛身無為,不墮諸數」[8],是沒辦法壞的。
所以,《大般涅槃經》非常殊勝。不僅《大般涅槃經》,所有的大乘經典都像命根一樣,我們有時間要去讀、去誦。
經中又說:「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金剛能摧碎一切,帝釋天拿金剛杵對著須彌山,過去叫一立、一對、一指,頓時就變為微塵,沒有任何一法能壞金剛。如來也不是食用包子、饅頭等雜食的血肉之身。如來「即是法身」,這裡的「法」,可以是實相般若,也可以是如來藏,佛以法為身,法又是無為,般若是遠離四邊的無為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是等身我悉不見,唯見無常破壞微塵雜食等身。何以故?如來當入於涅槃故。」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的如來身我都沒有見到。即如來說的是常住身,是不壞身,是金剛身,是非雜食身,是法身,我們都沒見到,只是看到您無常的身體是雜食之身,而且最後會破壞成塵土。為什麼呢?因為如來現在要入涅槃的緣故。
「佛言:"迦葉,汝今莫謂如來之身不堅可壞如凡夫身。善男子,汝今當知,如來之身,無量億劫堅牢難壞,非人天身,非恐怖身,非雜食身。」佛陀對迦葉說:你千萬不要講如來之身是雜食身,是無常身。千萬不要說如來之身不堅可壞,像凡夫的身體。為什麼呢?善男子,你應當了知,如來的身體無量億劫中都是特別堅固、不可壞的。如來的身體不是人,不是天,但是又能夠示現人,示現天。這叫「千江有水千江月」[9],佛在人面前化現人,在非人面前化現非人,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佛身。就像千江萬流中都有月亮,但是哪一個都不是真正的月亮。但離了真月也沒有這些映現。
如來也不是恐怖之身。提婆達多和阿闍世王放出醉象,企圖踩踏如來,如來不會怖畏;九十天中吃馬麥,如來也不會怖畏。因為水、火、飢、渴、寒、熱等根本無法侵損如來之身,所以如來能夠處處安住。而我們凡夫人的身體,有些人平時性格挺好,但肚子一餓就不行了,別人一打也不行了,脾氣爆發了。但無論如何對如來,不管逆順,如來一直都是如如不動的。因為他沒有一個讓他恐怖的身體,沒有會受到傷害的身體,如來真正煉成了「金鐘罩」、「鐵布衫」。其實,如來當時在醉象面前不伸手也可以,因為這隻大象根本無法傷毀如來,如來的伸手只是在人間的示現而已。
「如來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滅,不習不修,無量無邊,無有足跡,無知無形,畢竟清凈,無有動搖,無受無形,不住不作,無味無雜,非是有為,非業非果,非行非滅,非心非數,不可思議,常不可思議,無識離心亦不離心。」如來以遠離一切戲論的法身為身,所以非身為身。如來的法身不是修習出來的一個身體,無有邊際,無法用分別心了知,也無有任何形相。所以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又說:「應觀佛法性,及導師法身,法性非所知,故彼不能了。」
「畢竟清凈」,「畢竟」就是徹底、究竟,現前了自性清凈的法界之故。如來的身也沒有動搖,如《華嚴經》中說,如來安住在法界不動搖,塵塵剎剎,遍滿法身。如來之身沒有受者也沒有諸行,不是業也不是果報。如來之身遠離了八識,也沒有心所,但也沒有離開我們這個分別心,就是說如來證得了分別心的本性。如果說如來無心,就會理解為如來形同草木,無覺無知。所以說無識離心,亦不離心,其心平等,這樣才能夠完全周遍平等。
經中還講了很多,全部描述如來的身就是金剛身。最後佛陀說:總而言之,迦葉,如是功德成如來身,非是雜食所長養身。如來真身功德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4、引用《寶性論》說明如來遠離意生身
下面依靠《寶性論》的教證,再補充說明如來遠離了意生身。
如來如果是無常法,就會有意生身。《寶性論》[10]中說:「不變性具無盡法,眾皈無後際究竟,此常不二無分別,無滅法性非作故。清凈法界無有生,無死無病亦無老,依次常故堅固故,寂滅故與不變故。佛性依於意生身,無生其性恆常故;依於不可思議死,無死其性堅固故;依於無明習氣病,無害其性寂滅故;依於無漏之行業,無老其性不變故。」
「不變性具無盡法,眾皈無後際究竟」,這裡講到佛陀法身或者我們的佛性如來藏的體性。第一個體性,是恆常堅固之法,是不變的體性;第二,具有無盡功德法的本性;第三,是一切眾生天人阿修羅的皈依處,因為沒有後邊際。也就是說沒有結局,沒有結束,永遠安住,何時皈依,如來都是皈依處。
確實,如果不學如來藏教法,連皈依都會出問題。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若問:「佛在哪裡?」「佛沒了,佛圓寂了。」
「皈依法,法是什麼?」「經本,經櫃裡面的大藏經。」但皈依之後從來不看。
「皈依僧,僧是什麼?」「和合眾,或具有戒律的僧眾。」過一段時間,看這個僧,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過失。
這樣的話,受了三皈依,最後連一個皈依處都沒有。確實是這樣,甚至有些佛教徒還不如基督教徒。基督教徒是有皈依、有依靠的。而有些佛教徒,對僧人沒有信心,對法也不學、不看,佛又涅槃了,那皈依在哪裡?依靠在哪裡?所以,充滿了煩惱,充滿了疑惑,充滿了迷茫,充滿了彷徨,完全是無依無靠的。
當我們明白了佛性如來藏,佛也是它,法也是它,僧也是它。經書法寶像地圖一樣,僅僅是標月之指,給我們指示真正的皈依處,漢地老版本的皈依法本就是如此。但現在很多人將其改得很簡單,可惜的是,其中很多真正的內涵都已丟失。
現在,在講皈依的時候,很少會開示我們的佛性,很少會開示我們的如來藏,很少會指示一體三寶。所以,現在的眾生真的很可憐。三寶是世間的莊嚴,「寶」就有莊嚴的意思。佛教徒變得很可憐的時候,三寶就不能成為其莊嚴,就會越來越可憐,越來越醜陋,越來越貧窮。
皈依,最初讓我們入門,中間讓我們現前地道功德,最終讓我們證悟圓滿。所以,除了皈依之外再沒有其它任何修法。教證里講[J9]:佛成道後,周遍觀察十方世界,遍尋我依靠誰而安住呢?我皈依誰呢?發現沒有誰能做為自己的皈依處,於是體悟到法讓我成就,法給我帶來解脫,我還應當安住在法上面。這個法是什麼呢?叫般若也可以,叫如來藏也可以,叫心性也可以。所以,眾生的皈依處就是究竟的佛的法身,因為他沒有後邊際。
「此常不二無分別,無滅法性非作故」,它是恆常不二的,是無分別的,是不滅的法性。為什麼不滅?因為沒有造作的緣故。所以說清凈的法界就是我們的佛性如來藏,就是諸佛的法身。它沒有生,因為不需要近取因,也不需要具有緣。佛在經中說,我示現依靠凈梵王和摩耶夫人出生,其實我根本沒有生,只是一種幻相的示現,藉助這種因緣在世間展現,來度化眾生而已。如果佛陀突然在空中出現,那誰都接受不了。事實上他的生是根本無生的。
《寶性論》中講:佛陀安住在法界中,何時都沒有動搖。但是示現從兜率天降生南瞻部洲、入胎、出胎誕生、出家苦行、降魔、成道、轉法輪、涅槃這八相,[11]全部像全知在《般若品》中說的水月一樣。佛陀徹底超離了三界生滅有為法,但是以過去的願力和眾生的善根力,如幻如化一般示現在這個世間,根本不是世間所攝,「非諸有攝有眾相[圓意11]」。世間法就是輪迴法,輪迴法就是有為法,佛陀不歸攝在這裡,但又可以作為世間的莊嚴,這是非常奇妙的。
「清凈法界無有生,無死無病亦無老」,清凈法界無有生,佛陀沒有凡夫分段生死的生命,也沒有聲聞獨覺變易生死的意生身,叫做沒有生。也沒有死,分段生死的眾生,命盡了都會死;聲聞也不斷地遷變,有不可思議變易死;而如來降伏了死魔,沒有死。如來沒有病,主要是指沒有無明習氣病。如來也沒有老,因為沒有無漏的諸行業。行業雖然無漏,但有造作,造作就是遷流。行蘊中的行,就是遷流造作的意思。
「依次常故堅固故,寂滅故與不變故」,正因為如來沒有生,叫做常;沒有死叫做堅。這是從不同的側面描述生死。不堅固的,被摧毀了,就叫做死。我們說福盡壽盡,像水泡一樣滅掉了,這叫不堅固,而如來沒有死的緣故,所以堅固。沒有病的緣故,無明習氣地沒有了,所以是寂滅,寂滅就是把無明習氣地的煩惱徹底滅掉。又沒有老,所以如來不變。
下面具體解釋。「佛性依於意生身,無生其性恆常故;依於不可思議死,無死其性堅固故;依於無明習氣病,無害其性寂滅故;依於無漏之行業,無老其性不變故。」如來沒有意生身,所以是恆常的;如來沒有不思議死,所以是堅固的;無明習氣地對如來沒有傷害,像我們被細菌感染、瘟疫傳染,就病了受害了,但任何病都侵害不了如來,所以如來是寂滅的;沒有無漏行業,所以如來沒有遷變。
聲聞出定後,從資糧道入大乘,要經過加行道、見道,雖然一直是上升的趨勢,但不斷蛻變,像蛇脫了老皮換新皮一樣,這就是有聖者無漏業的緣故而衰老。但如來不是這樣的。
為什麼文殊師利菩薩要示現永遠青春的十六歲童子相?因為他象徵著諸佛如來的智慧金剛身、諸佛的法身智慧,而法身智慧永遠青春,永遠常住,所以文殊菩薩過去、現在一直是青春童子相,這是有甚深的含義的。
以上我們依靠最究竟、最了義的經典、論典,再一次肯定如來智慧身法身,或者說眾生的佛性如來藏,不是生滅有為法,而是常堅寂滅的不變無為法。
[1] 留宋求那跋跎羅譯《央掘魔羅經》卷二
[2] 月稱菩薩造,法尊法師譯《入中論·第十菩提心法雲地》:「此寂滅身無分別,如如意樹摩尼珠,眾生未空常利世,離戲論者始能見。」
[3]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央掘魔羅經》卷三
[4] 同上
[5] 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卷一:「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6] 唐般若譯《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卷四十:「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銷滅。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7] 天親菩薩造,元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一:「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
[8]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第三》卷一:「諸如來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9]宋宗鏡述,明覺連重集《銷釋金剛經科儀會要註解》卷三:「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報化非真了妄緣,法身清凈廣無邊,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10] 彌勒菩薩造,益西彭措堪布譯《寶性論·如來藏品第一》
[11] 彌勒菩薩造,益西彭措堪布譯《寶性論·事業品第四》:「降入胎誕往父國,嬉樂苦行降魔軍,證大菩提轉法輪,涅槃無緣者不見。」
推薦閱讀:
※談錫永:如來藏體性與觀修(1)
※大佛頂首愣嚴經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第四
※[轉載]略述自性清凈如來藏
※被蕭平實正覺同修會混淆視聽的央掘魔羅經
※頂禮如來藏
TAG:如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