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儀禮註疏卷九 鄉飲酒禮第四

卷九 鄉飲酒禮第四

  賓降洗,將酢主人。

  [疏]「賓降洗」。○注「將酢主人」。○釋曰:自此已下至「西階上答拜」,論賓酢主人之事。雲「將酢主人」者,案《爾雅》云:「酢,報也。」前得主人之獻,今將酌以報之,故降洗而致絜敬,故云將酢主人也。

 

  主人降。亦從賓也。降,降立阼階東,西面。

  [疏]「主人降」。○注「降立」至「西面」。○釋曰:知面位如此者,案下雲「主人復阼階東,西面」,故知此當於阼階東西面也。

 

  賓坐奠爵,興辭。西階前也。

  [疏]「賓坐奠爵興辭」。○注「西階前也」。○釋曰:鄭知「西階前」者,《鄉射》云:「賓西階前東面坐奠爵,興,辭降。」此亦然,故也。

 

  主人對,賓坐取爵,適洗南,北面。主人阼階東,南面辭洗。賓坐奠爵於篚,興對。主人復阼階東,西面。賓東北面盥,坐取爵,卒洗,揖讓如初,升。主人拜洗,賓答拜,興,降盥,如主人禮。賓實爵主人之席前,東南面酢主人。主人阼階上拜,賓少退。主人進受爵,複位,賓西階上拜送爵,薦脯醢。主人升席自北方,設折俎,祭如賓禮。祭者,祭薦俎及酒,亦嚌啐。

  [疏]「主人」至「賓禮」。○注「祭者」至「嚌啐」。○釋曰:此賓坐取爵,適洗南盥,坐取爵,卒洗,以此言之,則賓未盥,主人辭洗。案《鄉射禮》盥訖將洗,主人乃辭洗,先後不同者,彼與鄉人習禮輕,故盥訖乃辭洗,此鄉人將賓舉之,故未盥先辭洗,重之故也。若然,《鄉射禮》內兼有鄉大夫,即尊與州長同於盥後辭洗者,以其盥後辭洗是禮之常故也。但《鄉射》「賓坐取爵適洗,坐奠爵於篚下」,主人辭洗之時,賓方奠爵於篚下,此不奠爵篚下,便言奠爵於篚者,《鄉射》雲「賓坐取爵洗」之時,未得主人之命,故得奠於篚下,得主人之命,乃奠於篚。此則賓取爵適洗,未奠之時,主人即辭,故奠於篚也。雲「揖讓如初,升」者,謂前主人卒洗,一揖一讓升也。雲「降盥,如主人禮」者,謂如主人降盥禮,則此賓降,主人亦降,賓辭降,主人對,一與主人降辭已下同也。雲「祭如賓禮」者,如上賓祭時坐,「左執爵,右祭脯醢,奠爵於薦西,興,右手取肺,卻左手執本,坐,弗繚,右絕末以祭,尚左手,嚌之。興,加於俎。坐挩手,遂祭酒。興,席末坐,啐酒。」故云祭如賓禮。雲「祭者,祭薦俎及酒」者,薦謂脯醢,俎即離肺也。雲「亦嚌啐」者,直雲祭如賓禮。嫌祭不嚌啐,故鄭明之。雲亦嚌肺啐酒,是以下文雲「不告旨」,明亦啐也。

 

  不告旨。酒,己物也。

  自席前適阼階上,北面坐卒爵,興,坐奠爵,遂拜,執爵興。賓西階上答拜。自席前者,啐酒席末,因從北方降,由便也。

  [疏]「自席」至「答拜」。○注「自席」至「便也」。○釋曰:案《曲禮》雲席「東鄉、西鄉以南方為上,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凡升席,必由下,降由上。今主人當降自南方,以啐酒於席末,遂因從席北頭降,又從北向南,北面拜,是由便也。若降由上之正,亦是便,故下雲主人作相「降席自南方」,不由北方,亦由便也。

 

  主人坐奠爵於序端,阼階上北面再拜崇酒。賓西階上答拜。東西牆謂之序。崇,充也,言酒惡,相充實。

  [疏]「主人坐奠爵於序端」。○注「東西」至「充實」。○釋曰:「奠爵於序端」者,擬後酬賓訖,取此爵以獻介也。雲「東西牆謂之序」者,《爾雅·釋宮》文。但彼雲「東西廂」,廂即牆,故變言之也。

 

  主人坐取觶於篚,降洗。賓降,主人辭降。賓不辭洗,立當西序,東面。不辭洗者,以其將自飲。

  [疏]「主人」至「東面」。○釋曰:自此至「複位」,論主人酬賓之事。○注「不辭」至「自飲」。○釋曰:酬酒先飲,乃酬賓,故云「將自飲」。若然,既自飲而盥洗者,禮法宜絜故也。若然,經雲「賓降主人辭」,應奠爵,不言者,理在可知,故為文略也。

 

  卒洗,揖讓升。賓西階上疑立。主人實觶酬賓,阼階上北面坐奠觶,遂拜,執觶興。賓西階上答拜。酬,勸酒也。酬之言周,忠信為周。

  [疏]「卒洗」至「答拜」。○注「酬勸」至「為周」。○釋曰:雲「賓西階上疑立」者,待主人自飲故也。雲「酬之言周,忠信為周」者,此解主人將酬賓,先自飲之意。以其酬賓若不自先飲,主人不忠信,恐賓不飲,示忠信之道,故先自飲,乃飲賓為酬也。忠信為周,《國語》文。

 

  坐祭,遂飲,卒觶,興,坐奠觶,遂拜,執觶興。賓西階上答拜。主人降洗,賓降,辭如獻禮。升,不拜洗。不拜洗,殺於獻。

  [疏]「坐祭」至「拜洗」。○注「不拜洗殺於獻」。○釋曰:雲「坐祭,遂飲」者,因坐祭即飲,飲卒觶,因事曰遂,故曰遂。雲「辭,如獻禮」者,主人辭,賓降,主人為己洗爵,此與獻賓時同,故云「辭如獻禮」。禮殺升堂,不拜洗,與獻時異,故別言之,使不蒙如也。禮殺於獻者,獻時拜洗,禮初不殺故也。

 

  賓西階上立,主人實觶賓之席前,北面,賓西階上拜,主人少退,卒拜,進,坐奠觶於薦西。賓已拜,主人奠其觶。

  [疏]「賓西」至「薦西」。○注「賓已」至「其觶」。○釋曰:賓已拜,「主人奠其觶」者,非久停,下文賓取之「奠於薦東」是也。

 

  賓辭,坐取觶,複位。主人阼階上拜送,賓北面坐奠觶於薦東,複位。酬酒不舉,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疏]「賓辭」至「複位」。○注「酬酒」至「交也」。○釋曰:賓辭,不解所辭之事,案《鄉射》:「二人舉觶於賓與大夫,進,坐奠於薦右,賓與大夫辭,坐受觶以興。」注云:「辭,辭其坐奠觶。」以彼雲賓與大夫辭,即雲坐受觶以興。若自手受之以舉觶,是禮已,故賓與大夫可以當亢答之禮,得雲辭其親奠。此禮初,賓謙卑,不辭其奠,故經不雲坐受以興。然此辭是主人復親酌已,故《鄉射》主人酬賓雲賓辭,鄭注云「辭主人復親酌己」是也。雲「酬酒不舉,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者,並《曲禮》文。案彼歡謂飲食,忠謂衣服,引之並謂飲食者,鄭於彼歡與忠相對解之,故歡為飲食,忠為衣服,通而言之,總為飲食,於義合也。雲「全交」者,所有飲食與已已盡之,恐人嫌貧而交絕,故不盡為全交,酬酒不飲亦是全交,故引為證也。此以奠於薦東,為酬酒不舉。案《燕禮》二人媵爵於公,「奠於薦南」,彼皆舉為旅酬而在左者,鄭彼注云:「奠於薦南,不敢必君舉也。」案《特牲》主人酬賓,「奠於薦北」,彼舉旅而在左者,鄭彼云:「行神惠。」故不與此同也。

 

  主人揖,降。賓降,立於階西,當序,東面。主人將與介為禮,賓謙,不敢居堂上。

  [疏]「主人」至「東西」。○注「主人」至「堂上」。○釋曰:自此下至「主人介右答拜」,論主人獻介之事。

 

  主人以介揖讓升,拜如賓禮。主人坐取爵於東序端,降洗。介降,主人辭降,介辭洗,如賓禮。升,不拜洗。介禮殺也。

  [疏]「主人」至「拜洗」。○注「介禮殺也」。○釋曰:案上主人迎賓之時,介與眾賓從入,又主人與客三揖至於階之時,介與眾賓亦隨至西階下東面。今此文雲揖讓升,如客禮,則唯於升堂時相讓,無庭中三揖之事矣。升堂而雲拜者,謂拜至亦如賓矣。雲「介禮殺也」者,謂不拜洗,是以《鄉飲酒義》雲「三讓以賓升,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是也。

 

  介西階上立。不言疑者,省文。

  [疏]注「不言疑者,省文」。○釋曰:此決上獻酬辭賓時,賓於西階上疑立,此亦當獻酒節而不言疑者,省文也。

 

  主人實爵介之席前,西南面獻介。介西階上北面拜,主人少退。介進,北面受爵,複位。主人介右北面拜送爵,介少退。主人拜於介右,降尊以就卑也。今文無北面。

  [疏]「主人」至「少退」。○注「主人」至「北面」。○釋曰:雲主人「介之席前,西南面獻介」者,以介席東面,故邪向之。若獻賓時,於賓席前北面向之也。「主人拜於介右,降尊以就卑也」者,以主人獻賓時,主人自在阼階,今於獻介,主人來在西階介右,是介卑,故降主人之尊,就西階介之東北面拜也。至旅酬皆同階者,禮殺故也。

 

  主人立於西階東,薦脯醢。介升席自北方,設折俎。祭如賓禮,不嚌肺,不啐酒,不告旨。自南方降席,北面坐卒爵,興,坐奠爵,遂拜,執爵興。主人介右答拜。不嚌啐,下賓。

  [疏]「主人」至「答拜」。○注「不嚌啐下賓」。○釋曰:雲「主人立於西階東」者,始獻介之時近西,在介右,今於設薦之時,主人無事,稍近東。案上獻賓薦設之時,主人云「疑立」,此不言者,文略也。雲「主人介右答拜」者,還近西於前立處答拜也。

 

  介降洗,主人復阼階,降辭如初。如賓酢之時。

  [疏]「介降」至「如初」。○注「如賓酢之時」。○釋曰:自此至「介降立於賓南」,論介酢主人之事。雲「主人復阼階,降辭如初」者,如賓酢主人之時,介辭主人從己降,主人辭介為己洗,一皆如之也。

 

  卒洗,主人盥。盥者,當為介酌。

  [疏]「卒洗主人盥」。○注「盥者當為介酌」。○釋曰:此主人自飲而盥者,尊介也。是以《鄉射》云:大夫將酢,主人卒洗,「主人盥」。注云:「盥者,雖將酌自飲,尊大夫,不敢褻。」是其類也。

 

  介揖讓升,授主人爵於兩楹之閒。就尊南授之。介不自酌,下賓。酒者,賓主共之。

  [疏]「介揖」至「之間」。○釋曰:「揖讓升」者,謂一揖一讓升也。雲「授主人爵於兩楹之間」,以爵授主人也。○注「就尊」至「共之」。○釋曰:知兩楹間是尊南者,以上雲尊於房戶閒,房戶閒當兩楹之北,故云「就尊南授之」也。雲「介不自酌,下賓」者,以其賓親酌以酢主人,此不自酌,故云下賓也。雲「酒者,賓主共之」者,此鄭解酒賓主共之,故賓自酌以酢主人,介卑,故不敢酌,是以《鄉飲酒義》雲「尊於房戶之閒,賓主共之」是也。

 

  介西階上立。主人實爵,酢於西階上,介右坐奠爵,遂拜,執爵興。介答拜。主人坐祭,遂飲,卒爵,興,坐奠爵,遂拜,執爵興。介答拜。主人坐奠爵於西楹南,介右再拜崇酒。介答拜。奠爵西楹南,以當獻眾賓。

  [疏]「介西」至「答拜」。○釋曰:此主人既受爵,介無事,故於西階上立。不言疑立,可知也,亦省文。○注「奠爵」至「眾賓」。○釋曰:知此奠爵為眾賓者,案下文雲「主人揖升坐取爵於西楹下」是也。鄉射無介,故獻眾賓時於東序端,取爵獻訖,奠爵於篚也。

 

  主人復阼階,揖降。介降立於賓南。

  [疏]「主人」至「賓南」。○釋曰:向來主人與介行禮於西階上,事訖,故復阼階揖讓降。介降立於賓南者,以將獻眾賓,故介無事,就賓南也。

 

  主人西南面三拜眾賓,眾賓皆答壹拜。三拜、壹拜,示遍,不備禮也。不升拜,賤也。

  [疏]「主人」至「壹拜」。○注「三拜」至「賤也」。○釋曰:自此已下至「奠於篚」,論獻眾賓之事。雲「西南面」者,以其主人在阼階下,眾賓在賓、介之南,故西南向拜之。雲「三拜、壹拜,示遍,不備禮也」者,眾賓各得主人一拜,主人亦遍得一拜,是不備禮,故《鄉射》云:「三拜眾賓,眾賓皆答壹拜。」彼注云:「三拜,示遍也。壹拜,不備禮也。」大夫禮皆然,故《少牢》云:「主人三拜籑者,籑者皆答拜。」鄭云:「三拜,旅之示遍也。」又《有司徹》云:「主人降南面,拜眾賓於門東,三拜眾賓,門東北面,皆答壹拜。」大夫尊,故也。士則答再拜,故《特牲》云:主人「三拜眾賓,眾賓答再拜。」鄭雲「眾賓再拜者,士賤,旅之,得備禮」是也。雲「不升拜,賤也」者,此決上主人與賓、介行禮皆升堂拜,至此三拜,賓賤,故不升拜至也。

 

  主人揖升,坐取爵於西楹下,降洗,升實爵,於西階上獻眾賓。眾賓之長升拜受者三人。長,其老者,言三人,則眾賓多矣。

  [疏]「主人」至「三人」。○注「長其」至「多矣」。○釋曰:雲「主人揖升」者,從三人為首,一一揖之而升也。雲「降洗,升實爵」者,以下不更言洗,則以下因此不復洗矣。雲「西階上獻眾賓」者,下別言眾賓之長三人,則眾賓之中兼言堂下眾賓,故鄭雲「眾賓多矣」。自三人已下,於下便以次歷言之矣。雲「拜受者三人」,則堂下眾賓不拜受矣。

 

  主人拜送。於眾賓右。

  [疏]「主人拜送」。○注「於眾賓右」。○釋曰:知在眾賓右,拜送者約上文介右而知也。

 

  坐祭,立飲,不拜既爵。授主人爵,降複位。既,卒也。卒爵不拜,立飲,立授,賤者禮簡。

  [疏]「坐祭」至「複位」。○注「既卒」至「禮簡」。○釋曰:雲「卒爵不拜,立飲,立授,爵賤者禮簡」者,賓賢能,以賢者為賓,其次為介,不間長幼。其三賓德劣於賓、介,則數年之長幼,故上眾賓之長也。賓介則坐祭,坐飲,又拜既爵,此三賓則坐祭,與賓、介同不拜既爵、立飲、立授則異,賤,故禮簡也。

 

  眾賓獻,則不拜受爵,坐祭,立飲。次三人以下也,不拜,禮彌簡。

  [疏]「眾賓」至「立飲」。○注「次三」至「彌簡」。○釋曰:此據堂下眾賓不拜受,簡於三人,故云「禮彌簡」也。

 

  每一人獻,則薦諸其席。謂三人也。

  [疏]「每一」至「其席」。○注「謂三人也」。○釋曰:上已雲獻,此以下別言薦。雲每一人,還發三人而言。雲「每一人獻則薦諸、其席」,則一一得獻,即薦之,以其言席,又下別言眾賓,則此三是三人,故鄭雲「三人」也。

 

  眾賓辯有脯醢。亦每獻薦於其位,位在下。今文辯皆作遍。

  [疏]「眾賓辯有脯醢」。○注「亦每」至「作遍」。○釋曰:雲「亦每獻薦於其位」者,如上三人,一一薦之。知位在下者,以其言堂下立侍,不合有席,既不言席,故位在下,既不言其數,則鄉人有學識者,皆來觀禮,皆入飲酒之內。是以《鄉射》云:旅酬堂上,「辯,卒受者興,以旅在下者」,明眾賓在堂下也。

 

  主人以爵降,奠於篚。不復用也。

  [疏]「主人」至「於篚」。○釋曰:以此合一獻遍,不復用,故以主人爵降,奠於篚也。

 

  揖讓升。賓厭介升,介厭眾賓升,眾賓序升,即席。序,次也。即,就也。今文厭皆為揖。

  [疏]「揖讓」至「即席」。○注「序次」至「為揖」。○釋曰:自此至「舉觶者降」,論遍獻眾賓訖,將以旅酬之事。雲「眾賓序升」者,謂三賓堂上有席者,以年長為首,以次即席也。雲「今文厭皆為揖」,不從者,以賓相引以手,不得為揖故也。

 

  一人洗,升,舉觶於賓。一人,主人之吏。發酒端曰舉。

  [疏]「一人」至「於賓」。○注「一人」至「曰舉」。○釋曰:此一人舉觶,為旅酬也。雲「發酒端曰舉」者,從上至下遍飲訖,又從上而起,是發酒端曰舉也。

 

  實觶,西階上坐奠觶,遂拜,執觶興,賓席末答拜。坐祭,遂飲,卒觶興,坐奠觶,遂拜,執觶興,賓答拜。降洗,升實觶,立於西階上,賓拜。賓拜,拜將受觶。

  [疏]「實觶」至「賓拜」。○注「賓拜拜將受觶」。○釋曰:雲「賓席末答拜」者,謂於席西南面,非謂席上,近西為末,以其無席上拜法也。已下賓拜皆然。

 

  進,坐奠觶於薦西。賓辭,坐受以興。舉觶不授,下主人也。言坐受者,明行事相接,若親受,謙也。

  [疏]「進坐」至「以興」。○注「舉觶」至「謙也」。○釋曰:雲「舉觶不授,下主人也」者,決上主人獻賓皆親授而奠之,今不親授,是下主人。《鄉射》注云:「不授,賤不敢也。」下主人明。此亦賤不敢授也。雲「言坐受者,明行事相接,若親受,謙也」者,若於人手相授受,名為受,不於人取之,不得言受。今於地取之而言受者,以主人奠之,賓取之而無隔絕,雖於地,若手受之,故云明行事相接若親受之謙也。

 

  舉觶者西階上拜送,賓坐奠觶於其所。所,薦西也。

  [疏]「舉觶」至「其所」。○注「所薦西也」。○釋曰:賓奠於其所者,待作樂後立司正,賓乃取此觶以酬主人,以其將舉,故且奠之於右也。

 

  舉觶者降。事已。

  [疏]「舉觶者降」。○注「事已」。○釋曰:案《鄉射》「舉觶者降」後有大夫,此不言者,大夫觀禮之人,或來或否,故不言也。

 

  設席於堂廉,東上。為工布席也。側邊曰廉,《燕禮》曰:「席工於西階上少東,樂正先升,北面。」此言樂正先升,立於西階東,則工席在階東。

  [疏]「設席」至「東上」。○注「為工」至「階東」。○釋曰:自此下至「樂正告於賓乃降」,論主人樂賓之事。大判總為作樂,其中別有四節之殊:有歌,有笙,有間,有合,次第不同也。案《燕禮》「席工於西階上」,即雲「樂正先升」,《大射》亦云「席工於西階上,工六人四瑟」,始雲「小樂正從之」,不同者,《燕禮》主於歡心,尚樂,故先雲樂正先升,《大射》主於射,略於樂,故辨工數,乃雲樂正從之也。若然,此主於樂,不與燕同,而席工下辨工數,乃雲樂正升者,此臣禮避初也。至於《鄉射》亦應主於射,略於樂,而不言工數,先雲樂正,而不與《大射》同者,亦是避初之事也。雲「為工布席也」者,以《鄉射》、《燕禮》、《大射》皆席工連言,此不言席工,文不具爾,故此為工布席。下雲工入升,明此席也。引《燕禮》者,欲證此席為工,又取此工席在西階東,以其此經雲堂廉東上,不言階東,故取《燕禮》西階上少東,樂正又在工西。此下雲樂正於西階東,據樂正於西階東,而立在工西,則知工席更在階東、北面可知。但此言近堂廉,亦在階東,彼雲階東亦近堂廉也。

 

  工四人,二瑟,瑟先。相者二人,皆左何瑟,後首,挎越,內弦,右手相。四人,大夫制也。二瑟,二人鼓瑟,則二人歌也。瑟先者,將入,序在前也。相,扶工也,眾賓之少者為之,每工一人。《鄉射禮》曰「弟子相工如初入」,天子相工使視了者,凡工,瞽矇也,故有扶之者。「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固相師之道。後首者,變於君也。挎,持也。相瑟者則為之持瑟。其相歌者,徒相也。越,瑟下孔也。內弦,側擔之者。

  [疏]「工四」至「手相」。○注「四人」至「之者」。○釋曰:雲「四人,大夫制也」者,此鄉大夫飲酒而雲四人,《大射》諸侯禮而雲六人,故知四人者,大夫制也。《燕禮》亦諸侯禮,而雲四人者,鄭彼注云:工四人者,《燕禮》輕,從大夫制也。《鄉射》是諸侯之州長,士為之,其中兼有鄉大夫,以三物詢眾庶行《射禮》法,故工亦四人,大夫制也。若然,士當二人,天子當八人,為差次也。雲「二瑟,二人鼓瑟,則二人歌也」者,既雲工四人二人瑟,明二人鼓瑟可知也。雲「相,扶工也,眾賓之少者為之」者,見《鄉射》云:「樂正適西方,命弟子。」弟子則眾賓之少者也。雲「每工一人」者,案《周禮》瞽三百人,又此經二人瑟,相者二人,皆左何瑟。又《大射》僕人正相大師,以諸文言之,故知每工一人。若然,此經工四人,二人瑟,相二人,則工二人。歌雖不言相,亦二人可知。以空手無事,故不言也。雲「《鄉射禮》曰弟子相工如初入」者,彼謂將射,樂正命弟子相工遷樂於下,降時如初入之次第,亦瑟先歌后,引之,證弟子相工之事。天子相工亦使眡了為之,知者,見《周禮·眡瞭職》雲「凡樂事相瞽」是也。雲「凡工,瞽矇也」者,鄭司農云:無目眹謂之瞽,有目眹而無見謂之矇,有目無眸予謂之瞍,故《詩·大雅》雲「矇瞍奏工」是也。引《論語》者,證瞽人無目,須扶之義也。雲師,即大師之官,無目矇瞽之長也。雲「後首者,變於君也」者,案《燕禮》云:「小臣左何瑟,面鼓。」注云:「燕尚樂,可鼓者在前也。」此《鄉飲酒》亦尚樂,而不面鼓,是變於君也。案《大射》主於射,略於樂,《鄉射》亦應主於射,略於樂,所以面鼓,亦是變於君也。雲「挎,持也」者,瑟底有孔越,以指深入謂之挎也。雲「其相歌者,徒相也」者,徒,空也,無可荷空,以右手相,以經不言故也。雲「內弦,側擔之者」,以左於外,側擔之使弦向內也。

 

  樂正先升,立於西階東。正,長也。

  [疏]「樂正」至「階東」。○注「正長也」。○釋曰:案《周禮》有大司樂、樂師,天子之官。此樂正者,諸侯及大夫、士之官,當天子大司樂。言先升,對後升。雲「長」,樂官之長也。

 

  工入,升自西階。北面坐。相者東面坐,遂授瑟,乃降。降立於西方,近其事。

  [疏]「工入」至「乃降」。○注「降立」至「其事」。○釋曰:工入升,不言歌瑟先後,案上文已雲瑟先其歌可知也。鄭知「降立於西方,近其事」者,《鄉射》云:「樂正適西方,命弟子贊工遷樂。」故知西方是近其事也。

 

  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者皆《小雅》篇也。《鹿鳴》,君與臣下及四方之賓燕,講道修政之樂歌也。此采其己有旨酒,以召嘉賓,嘉賓既來,示我以善道。又樂嘉賓有孔昭之明德,可則效也。《四牡》,君勞使臣之來樂歌也。此采其勤苦王事,念將父母,懷歸傷悲,忠孝之至,以勞賓也。《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之樂歌也。此采其更是勞苦,自以為不及,欲諮謀於賢知而以自光明也。

  [疏]「工歌」至「者華」。○注「三者」至「光明」。○釋曰:凡歌《詩》之法,皆歌其類。此時貢賢能,擬為卿大夫,或為君所燕食,以《鹿鳴》詩也;或為君出聘,以《皇皇者華》詩也;或使反為君勞來,以《四牡》詩也。故賓賢能而預歌此三篇,使習之也。雲「三者皆《小雅》篇也」者,其詩見於《小雅》之內也。雲「《鹿鳴》,君與臣下及四方之賓燕,講道修政之樂歌也」者,自此已下,鄭皆先引《詩序》於上,復引《詩經》於下,以其子夏作序,所以序述經意,故鄭並引之也。案《鹿鳴》序云:「《鹿鳴》,燕群臣嘉賓也。」然後群臣嘉賓得盡其心之事,還依序而言也。雲「此采其己有旨酒,以召嘉賓,嘉賓既來,示我以善道」至「可則效也」者,案彼經雲「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又雲「示我周行」,「德音孔昭,視民不恌,是則是效」之事。《四牡》序云:「勞使臣之來也。」經云:「王事靡盬,我心傷悲」,「豈不懷歸」,「將母來諗。」《皇皇者華》序云:「君遣使臣也。」經云:「於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懷靡及」,「周爰諮謀」之事,故鄭依而引之為證也。

 

  卒歌,主人獻工。工左瑟,一人拜,不興,受爵。主人阼階上拜送爵。一人,工之長也。凡工賤,不為之洗。

  [疏]「卒歌」至「送爵」。○注「一人」至「之洗」。○釋曰:雲「一人,工之長也」者,謂就四人之內為首者也。雲「凡工賤,不為之洗」者,下大師為之洗,是君賜者為之洗,明自外不為之洗也。案此《鄉飲酒》及《燕禮》同是主歡心尚樂之事,故有升歌笙閒合樂,及其獻工獻笙後閒合不獻,以知二節自前已得獻,故不復重獻。《鄉射》主於射,略於樂,無笙閒,唯有合樂,笙工並為,至終總獻之。《大射》亦主於射,略於樂,但不閒歌,不合樂,故有升歌,《鹿鳴》三終,主人獻工,乃後下管新宮,不復得獻,此君禮異於《鄉射》也。若《鄉射》與《大射》同略於樂,《大射》不略升歌而略笙閒合者,《二南》是鄉大夫之正,《小雅》是諸侯之正,鄭注《鄉射》雲「不略合樂」者,不可略其正。諸侯不略《鹿鳴》之等,義亦然也。

 

  薦脯醢,使人相祭。使人相者,相其祭酒、祭薦。

  [疏]「薦脯醢使人相祭」。○注「使人」至「祭薦」。○釋曰:知「使人相祭」者,以相者扶工之人,每事使之指授,故知還使相者為之。知「祭酒、薦祭」者,以其雲獻薦脯醢即雲相祭,知相其祭酒祭薦也。

 

  工飲,不拜既爵,授主人爵。坐授之。

  [疏]注「坐授之」。○釋曰:知「坐授之」者,以經不雲「興」,故知坐授之也。

 

  眾工則不拜,受爵,祭飲,辯有脯醢,不祭。祭飲,獻酒重,無不祭也。今文辯為遍。

  [疏]「眾工」至「不祭」。○注「祭飲」至「為遍」。○釋曰:言「獻酒重,無不祭也」者,眾工諸事皆不備,尚祭飲,則知得獻酒無有不祭,故知獻酒重無不祭也。其正酬亦祭,至於旅酬以下,則不祭而已。故下記云:「凡旅不洗,不洗者,不祭。」鄭注云:「敬禮殺也。」不甚絜也。此眾工亦不洗而祭,是以雲獻酒重無不祭也。

 

  大師,則為之洗,賓、介降,主人辭降。工不辭洗。大夫若君賜之樂,謂之大師,則為之洗,尊之也。賓、介降,從主人也。工,大師也。上既言獻工矣,乃言大師者,大師或瑟,或歌也。其獻之,瑟則先,歌則後。

  [疏]「大師」至「辭洗」。○注「大夫」至「則後」。○釋曰:天子諸侯有常官,則有大師也。大夫則無常官,若君賜之樂,並樂人與之,則亦謂之大師,主人為之洗。若然,工非大師則無洗。雲「賓,介降,從主人也」者,案《鄉射》云:「大師則為之洗,賓降。」注云:「大夫不降,尊也。」此既大夫禮,則有大夫亦不降可知也。雲「工,大師也」者,既言大師則為之洗,而雲工不辭洗,故知工即大師。是以《論語》雲「師冕見,孔子為之相」,鄭云:「相,扶工。」是工為樂人之總稱也。雲「上既言獻工矣,乃言大師者,大師或瑟,或歌也」者,以其前工有瑟有歌,後別言大師,則大師能瑟,或在瑟中,若大師能歌,或在歌中,故云大師或瑟或歌也。雲「其獻之,瑟則先,歌則後」者,以其序入及升堂,皆瑟先歌后,其獻法皆先瑟後歌,是以知獻之瑟先歌后,隨大師所在,以次獻之也。《燕禮》云:「卒歌,主人洗升,獻工,工不興,左瑟,一人拜,受爵。」注云:「左瑟,便其右。一人,工之長者也。」《燕禮》諸侯禮有常官,不言大師,以《燕禮》主為臣子,故工四人,從大夫制,其大師入工,不別言之也。《大射》云:「主人洗升,實爵,獻工,工不興,左瑟。」注云:「大師無瑟,於是言左瑟者,節也。」若大師在歌,亦先得獻,與《燕》異也。

 

  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樂《南陔》、《白華》、《華黍》。笙,吹笙者也,以笙吹此詩以為樂也。《南陔》、《白華》、《華黍》,《小雅》篇也,今亡,其義未聞。昔周之興也,周公制禮作樂,采時世之詩以為樂歌,所以通情,相風切也,其有此篇明矣。後世衰微,幽、厲尤甚,禮樂之書,稍稍廢棄。孔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謂當時在者而復重雜亂者也,惡能存其亡者乎?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大師,歸以祀其先王。至孔子二百年之閒,五篇而已,此其信也。

  [疏]「笙入」至「華黍」。○釋曰:此升歌訖得獻,乃始入也。雲「磬南,北面」者,磬既南面,其南當有擊磬者在磬南、北面,而雲笙入磬南北面者,在磬者之南北面也。○注「笙吹」至「信也」。○釋曰:言「《小雅》篇也」者,今序仍在《魚麗》之下,是《小雅》也。雲「今亡,其義未聞」者,案詩《魚麗》之下見子夏序,序此三篇。案彼子夏序雲「《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白華》,孝子之絜白也。《華黍》,時和歲豐,宜黍稷也。」此已上是子夏序,文則雲「有其義而亡其辭」者,此是毛公續序。雲有其義,指子夏序有其義也;雲而亡其辭者,謂《詩》辭亡矣。若然,彼亡辭,此亡義,與此義異也。雲「昔周之興也,周公制禮作樂」至「明矣」者,欲明周公制此《儀禮》之時,有此三篇之意也。雲「後世衰微,幽、厲尤甚」者,《禮運》云:孔子曰:我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是幽厲尤甚者也。禮樂之書稍稍廢棄者,自幽、厲已後,稍稍更加廢棄,此篇之失也。又引孔子以下至「其信」者,欲明孔子以前,言亡三篇之意也。案《南陔》注云:「孔子論《詩》,《雅》、《頌》各得其所,時俱在耳。篇第當在於此,時遭戰國及秦之世而亡之,其義則與眾篇之義合編,故存。至毛公為詁訓傳,乃分眾篇之義,各置於其篇端。」彼《詩》鄭注又與此不同者,鄭君注《禮》之時,未見《毛傳》,以為此篇孔子前亡。注《詩》之時,既見《毛傳》,以為孔子後失。必知戰國及秦之世者,以子夏作序,具序三篇之義,明其《詩》見在,毛公之時亡其辭,故知當戰國及秦之世也。

 

  主人獻之於西階上。一人拜,盡階,不升堂,受爵,主人拜送爵。階前坐祭,立飲,不拜既爵,升授主人爵。一人,笙之長者也。笙三人,和一人,凡四人。《鄉射禮》曰:「笙一人拜於下。」

  [疏]「主人」至「人爵」。○注「一人」至「於下」。○辭曰:自此至「不祭」,論獻笙者之事。雲「一人拜」者,謂在地拜,乃盡階,不升堂受爵也。雲「一人,笙之長者也」者,笙者四人,今言一人受爵,明據為首長者而言也。雲「笙三人,和一人,凡四人」者,案《鄉射》記云:「三笙一和而成聲。」註:「三人吹笙,一人吹和,凡四人。」《爾雅》曰「笙小者謂之和」是也。雲「《鄉射禮》曰:笙一人拜於下」者,即此一人拜者,亦在堂下可知。但獻工之時,拜送在西階東,以工在階東故也。此主人拜送笙之時,在西階上,以其笙在階下,故不同也。

 

  眾笙則不拜,受爵,坐祭,立飲,辯有脯醢,不祭。亦受爵於西階上,薦之者於其位,磬南。今文辯為遍。

  [疏]「眾笙」至「不祭」。○注「亦受」至「為遍」。○釋曰:眾笙除一人之外,二人者不備禮,故亦受爵於西階上者,與一人同也。雲「薦之皆於其位,磬南」者,依前笙入,立於磬南之處,是其類也。

 

  乃閒歌《魚麗》,笙《由庚》;歌《南有嘉魚》,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儀》。閒,代也,謂一歌則一吹。六者皆《小雅》篇也。《魚麗》,言大平年豐物多也。此采其物多酒旨,所以優賓也。《南有嘉魚》,言大平君子有酒樂與賢者共之也。此采其能以禮下賢者,賢者累蔓而歸之,與之燕樂也。《南山有台》,言大平之治以賢者為本。此采其愛友賢者,為邦家之基,民之父母,既欲其身之壽考,又欲其名德之長也。《由庚》、《崇丘》、《由儀》,今亡,其義未聞。

  [疏]「乃閒」至「由儀」。○釋曰:此一經堂下吹笙,堂上升歌,閒代而作,故謂之「乃閒」也。○注「閒代」至「未聞」。○釋曰:雲「謂一歌則一吹」者,謂堂上歌《魚麗》終,堂下笙中吹《由庚》續之。以下皆然。此《魚麗》、《南有嘉魚》、《南山有台》,其詩見在。雲「六者皆《小雅》篇也」者,見編在《小雅》之內,故知之。見在者,鄭君亦先引其序,後引其詩。案《魚麗》序云:「《魚麗》,美萬物盛多也。」詩云:「君子有酒,旨且多。」《南有嘉魚》序云:「大平之君子至誠,樂與賢者共之也。」詩云:「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南山有台》序云:「樂得賢也。得賢則能為邦家立大平之基矣。」詩云:「樂只君子,邦家之基。」又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遐不眉壽」是也。此其鄭君所言義意。雲「《由庚》、《崇丘》、《由儀》,今亡,其義未聞」者,案《詩》序云:「《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崇丘》,萬物得極其高大也。《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義而亡其辭」,此毛公續序,義與《南陔》、《白華》、《華黍》同。堂上歌者不亡,堂下笙者即亡,蓋當時方以類聚,笙歌之詩,各自一處,故存者並存,亡者並亡也。

 

  乃合樂,《周南》:《關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合樂,謂歌樂與眾聲俱作。《周南》、《召南》,《國風》篇也。王后、國君夫人房中之樂歌也。《關雎》言后妃之德,《葛覃》言后妃之職,《卷耳》言后妃之志,《鵲巢》言國君夫人之德,《采蘩》言國君夫人不失職,《采蘋》言卿大夫之妻能修其法度。昔大王、王季居於岐山之陽,躬行《召南》之教,以興王業。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受命。《大雅》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謂此也。其始一國耳,文王作邑於豐,以故地為卿士之采地,乃分為二國。周,周公所食;召,召公所食。於時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德化被於南土,是以其詩有仁賢之風者,屬之《召南》焉;有聖人之風者,屬之《周南》焉。夫婦之道,生民之本,王政之端,此六篇者,其教之原也。故國君與其臣下及四方之賓燕,用之合樂也。鄉樂者,風也。《小雅》為諸侯之樂,《大雅》、《頌》為天子之樂。《鄉飲酒》升歌《小雅》,禮盛者可以進取也。《燕》合鄉樂,禮輕者可以逮下也。《春秋傳》曰:《肆夏》、《繁遏》、《渠》,天子所以享元侯也。《文王》、《大明》、《綿》,兩君相見之樂也。然則諸侯相與燕,升歌《大雅》,合《小雅》。天子與次國、小國之君燕亦如之,與大國之君燕,升歌《頌》,合《大雅》。其笙閒之篇未聞。

  [疏]「乃合」至「采蘋」。○注「合樂」至「未聞」。○釋曰:此一經論堂上元缺一字堂下眾聲俱合之事也。雲「合樂,謂歌樂眾聲俱作」者,謂堂上有歌瑟,堂下有笙磬,合奏此詩,故云眾聲俱作。雲「《周南》、《召南》,《國風》篇也」者,案《論語》注《國風》之首篇,謂「十五國風之篇首」,義可知也。雲「王后國君夫人房中之樂歌也」者,案《燕禮》記云:「有房中之樂。」注云「弦歌《周南》、《召南》之詩,而不用鍾磬之節。謂之房中者,後、夫人之所諷誦以事其君子」是也。既名房中之樂用鍾鼓奏之者,諸侯、卿、大夫燕、饗亦得用之,故用鍾鼓。婦人用之,乃不用鍾鼓,則謂之房中之樂也。雲「《關雎》言后妃之德」以下至「修其法度」,《周南》三篇即言后妃,《召南》三篇則言夫人,不同者,此雖同是文王之化,《召南》是文王未受命已前之事,諸侯之禮,故稱夫人,《周南》是文王受命稱王之後,天子之禮,故稱後也。雲「昔大王、王季居於岐山之陽」者,案《魯頌》云:「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鄭云:「大王自豳徙居岐陽。」是大王居於岐陽也。兼言王季者,王季,大王之子,繼大王后亦居岐陽,至文王始居於豐,故兼言王季也。雲「躬行《召南》之教,以興王業」者,大王得鸑鷟鳴於岐,又實始翦商,王季又纂我祖考,是其以興王業也。雲「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受命」者,文王徙居豐,得赤雀之命,故云以受命也。鄭注《鄉射》云:「昔大王、王季、文王始居岐山之陽。」彼兼言文王者,欲見文王未受命以前,亦得《召南》之化。知者,案《羔羊》詩序云:「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摽有梅》序云:「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此不兼言文王者,據文王徙豐,受命之後,專行《周南》之教,是《周南》十一篇唯言文王之化,不言大王、王季也。《大雅》雲「刑於寡妻」者,是《大雅·思齊》之詩也。引之者,證文王施化,自近及遠,自微至著之意。雲「其始一國耳」者,謂大王自豳遷於岐山,周原膴々,過百里之地。言此者,欲見徙居於豐以後,二分天下,以此故國分與二公,故云文王作邑於豐,以故地為卿士之采地,乃分為二國也。雲「周,周公所食;召,召公所食」者,此二公身為三公,下兼卿士,即上采地一也。雲此者,欲見采地得稱周召之意。雲「於時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德化被於南土」者,欲見周、召皆稱南之意也。雲「是以其詩有仁賢之風者,屬之《召南》焉」者,謂文王未受命以前也。雲「有聖人之風者,屬之《周南》焉」者,謂受命以後也。故《詩》序云:「《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必將《二南》系此二公者,天子不風,文王受命稱王,故系於二公也。雲「夫婦之道,生民之本,王政之端」者,欲見合樂之時,作此六篇之意也。雲「故國君與其臣下及四方之賓燕,用之合樂也」者,此據《燕禮》而言之也。雲「鄉樂者,風也」者,亦據《燕禮》而言,故《燕禮》記雲「遂合鄉樂」者,據此《鄉飲酒》、《鄉大夫》所作也。雲「《小雅》為諸侯之樂」者,則升歌《鹿鳴》之等是也。雲「《大雅》、《頌》為天子之樂」者,《肆夏》、《繁遏》、《渠》之等是也。雲「《鄉飲酒》升歌《小雅》,禮盛者可以進取也」者,據此《鄉飲酒》為饗禮,升歌《鹿鳴》,進取諸侯之樂,饗禮盛,可以進取也。雲「《燕》合鄉樂,禮輕者可以逮下也」者,逮,及也,以《燕禮》輕,故言可以逮下也。鄭君據《儀禮》上下而言,其實饗、燕同樂,知者,穆叔如晉,晉侯饗之,歌《鹿鳴》之三,是與《燕禮》同樂也。若然,《小雅》雲鄉或進取,燕可以逮下者,饗亦逮下也。雲「《春秋傳》曰」者,襄公四年《左氏傳》文。彼云:「穆叔如晉,晉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鳴》之三,三拜。韓獻子使行人子員問之曰: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細,敢問何禮也?穆叔對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與聞。《文王》,兩君相見之樂也,臣不敢及。《鹿鳴》,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引之者,證《肆夏》、《繁遏》、《渠》是《頌》,謂天子之樂歌。案《鍾師》杜子春注引呂叔玉云:「《肆夏》,時邁也。《繁遏》,執競也。《渠》,思文也。」鄭君不從,以為《詩》篇名《頌》之族類也,此歌之大者載在樂章,樂崩亦從而亡之,是以《頌》不能具是也。雲「然則諸侯相與燕,升歌《大雅》,合《小雅》。天子與次國、小國之君燕亦如之,與大國之君燕,升歌《頌》,合《大雅》」者,此約穆叔雲《肆夏》、《繁遏》、《渠》天子所以享元侯,《肆夏》、《繁遏》、《渠》則《頌》也。元侯,大國之君也。凡合樂者,遏取卑者一節,故歌《頌》,合《大雅》也。若元侯自相享,亦依此。案《詩譜》云:「天子、諸侯燕群臣及聘問之賓,皆歌《鹿鳴》,合鄉樂。」鄭云:諸侯相燕,天子與國君燕,與大國之君燕。《國語》及襄公四年公言饗見之者,亦欲饗同也。向來所言,皆據升歌合樂有此尊卑之差,若納賓之樂,天子與五等諸侯同用《肆夏》,是以《燕禮》納賓用《肆夏》。《禮記·郊特牲》云:「大夫之奏《肆夏》,由趙文子始也。」是大夫不得用之,其諸侯以上同用之也。雲「其笙閒之篇未聞」者,案《鄉飲酒禮》笙閒之樂前與升歌同在《小雅》,則知元侯及國君相饗燕,笙閒亦同升歌矣。而雲未聞知,謂如《由庚》、《由儀》之等篇名未聞。

 

  工告於樂正曰:「正歌備。」樂正告於賓,乃降。樂正降者,以正歌備,無事也。降立西階東,北面。

  [疏]「工告」至「乃降」。○注「樂正」至「北面」。○釋曰:鄭知「降立西階東,北面」者,以其堂上時在西階之東,北面,知降堂下亦然。在笙磬之西,亦得監堂下之樂,故知位在此也。此《鄉飲酒》及《鄉射》大夫禮卑,無大師,故工告樂備。國君禮備,有大師告樂備。《大射》不告樂備者,是禮主於射,略於樂故也。

 

  主人降席自南方,不由北方,由便。

  [疏]「主人降席自南方」。○注「不由北方由便」。○釋曰:自此至「退立於觶南」,論立司正之事。雲「不從北方,由便」者,主人之席南上,升由下,降由上,是其常而言。不從北方由便者,解禮,故所以升由下,降由上者,是由便也。

 

  側降。賓、介不從。

  [疏]「側降」。○注「賓介不從」。○釋曰:側者,特也。賓、介不從,故言側。上來主人降,賓、介皆從降,此獨不從者,以其方燕,禮殺故也。

 

  作相為司正。司正禮辭,許諾。主人拜,司正答拜。作,使也。禮樂之正既成,將留賓,為有解惰,立司正以監之。拜,拜其許。

  [疏]「作相為司正」。○注「作使至其許」。○釋曰:上經雲一相迎子門外,今將燕使為司正,監察賓主之事,故使相為司正也。雲「禮樂之正既成」者,謂主人與賓行獻酢之禮,是禮成也。升歌笙閒,合樂三終,是樂成也。故鄭總言禮樂之正既成也。

 

  主人升,復席。司正洗觶,升自西階,阼階上北面受命於主人。主人曰:「請安於賓。」司正告於賓,賓禮辭,許。為賓欲去,留之,告賓於西階。

  [疏]「主人」至「辭許」。○注「為賓」至「西階」。○釋曰:此司正升西階,適阼階上,案《鄉射》雲司正「升自西階,由楹內適阼階上,北面」,彼此同。此不言由楹內者,省文也。雲「告賓於西階」者,《鄉射》雲司正西階上,故知也。

 

  司正告於主人,主人阼階上再拜,賓西階上答拜。司正立於楹閒以相拜,皆揖,復席。再拜,拜賓許也。司正既以賓許告主人,遂立楹閒以相拜。賓、主人既拜,揖就席。

  [疏]「司正」至「復席」。○注「再拜」至「就席」。○釋曰:凡相拜者,當在賓主拜前。今相見,雲在賓拜下者,以經雲「司正告於主人」,因即拜賓,賓即答拜,文理切,不得先言相拜,故退之在下,其實相時在賓主拜前,是以《鄉射》云:「司正告於主人,遂立楹閒以相拜,主人阼階上再拜,賓西階上答再拜。」是其相拜在前也。雲「主、賓既拜,揖就席」者,以《鄉射》賓主拜訖,即揖就席故也,知此亦然也。

 

  司正實觶,降自西階,階閒北面坐奠觶,退共,少立。階閒北面,東西節也。其南北當中庭。共,拱手也。少立,自正,慎其位也。己帥而正,孰敢不正。《燕禮》曰:「右還北面。」

  [疏]「司正」至「少立」。○注「階閒」至「北面」。○釋曰:雲「階閒北面,東西節也」者,階閒謂兩階之閒,東西等是東西節也。雲「其南北當中庭」者,案《鄉射》云:「司正實觶,降自西階中庭,北面坐奠觶。」此經雖不言中庭,宜與彼同,故云中庭也。雲「己帥而正,孰敢不正」者,此是《論語》孔子語季康子之言也。彼言子帥,指季康子為子;此言己帥,指司正為己,欲見司正退也。雲「共,拱手也。少立,自正,慎其位也」者,欲見令賓主亦皆正,慎其位也。雲「《燕禮》曰:右還北面」者,《燕禮》司正降自西階,又還北面,取不背其君。此亦降自西階,亦右還北面,取不背大夫也,故引以為證也。

 

  坐取觶,不祭,遂飲,卒觶興,坐奠觶,遂拜,執觶興,盥洗,北面坐奠觶於其所,退立於觶南。洗觶奠之,示絜敬。立於其南以察眾。

  [疏]「坐取」至「觶南」。○注「洗觶」至「察眾」。○釋曰:執觶興洗北面者,案《鄉射》、《大射禮》皆直雲取觶洗,南面反奠於其所,不雲盥,此俗本有盥者,誤。又此文及《鄉射》奠空觶,皆位南,北面奠之。《燕禮》、《大射》皆南面奠之者,以國君禮盛、儀多故也。  


推薦閱讀:

「酒仙」李白飲酒詩詞九首!
陶淵明《飲酒》詩賞析
注意了:喝酒時吃這些,可能會送命!
陶淵明《飲酒》賞析

TAG:飲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