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生者與逝者的對話
清明節是一個出現於唐代的民俗節日,憑藉其豐富的習俗活動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越千年而不衰,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清明節的習俗活動蘊涵著中國人對於生命本身以及生命個體與外在於自己又包含自己的自然、社會、民族、家族、家庭之關係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可以大致概括為感恩情懷、生命意識與應時精神三個方面。
生身不忘宗,千里趕上墳:
感恩情懷
感恩,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知恩,即一個人能夠從內心意識到並記住他者對於自己的恩惠和幫助,並由衷生髮出感謝之情;二是圖報,即有回報別人恩惠的心愿和責任感,並努力體現於實際行動上。
感恩之所以重要,根本上在於人既是一個由父母生養的血肉之軀,又是一個社會性的人,他從屬於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一個社區、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若要這個世界上存在、生活,首先要從所從屬的組織、群體里獲得一定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機會,也即一定要受惠於某個組織或某個組織中的個人。得到恩惠,就要回報,只有形成受恩與回報的良性循環,個體才能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助合作關係,社會才能有序和諧地運行。當然,感恩不止於人對人、對社會組織的感恩,人還要感恩自然,因為正是從自然界,人類獲取了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資料。
我國至少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十分強烈的知恩圖報的思想,此後代代相傳,成為中國人的基本倫理道德規範。這種思想的外在表現之一,就是祭祀的盛行。在我國傳統社會,祭祀的最主要目的在於感恩,應該受到祭祀的,是那些有功於民的、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有開國功勛的、能夠抗禦大災害的、保衛百姓不受禍患的人物,是人民賴以識別四季的「日月星辰」和作為人民用度來源的「山木川穀丘陵」。如《禮記·祭法》中所說:「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穀、丘陵,民所取財用也。」在這裡,祭祀就是祭祀者對祭祀對象心存感激之情並以獻祭的方式進行回報的儀式。知恩圖報思想的外在表現之二,就是人們極力讚揚那些知恩報恩的人或物,而對忘恩負義之徒則進行無情的鞭撻。許多傳說、故事、戲曲都是圍繞著施恩報恩展開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者多獲益,忘恩負義、恩將仇報者必受懲。從某種意義上說,與清明節有關的介子推傳說,也是這一思想下的產物。
在節日期間對天地自然和有功之人進行祭祀,在我國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如果說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仲秋報社,主要是感恩天地自然的話,那麼清明節的掃墓祭祀,主要就是對有功之人的感恩。
眾所周知,生命個體的存在是享受生命意義、營造生命價值的前提和基礎,而這個存在來源於父母。「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因此,對一個生命個體而言,最大的有功之人是父母,所以父母之恩,恩重如山。對於父母的恩情,子女需要用「孝」來報答。在儒家思想里,孝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清明掃墓(上墳)是「祭之以禮」。人們在清明節期間用祠堂祭拜、墳前祭拜、培修墳墓、燒紙錢、奉鮮花等多種方式來表達對去世父母的感恩之情。當然,父母的生命也是有來自的,所以清明時節不僅要祭祀自己的父母,還要祭祀列祖列宗。家族的合祭,是對於血緣祖先的共同感恩。
然而,一個人若想在社會上幸福地生活,除了具備生命這個最基本的條件之外,還要擁有生產的技能,生活的知識,發現、領悟美的能力以及相對安定的社會秩序等,而這些的獲得,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我們的前人。他們是民族和國家歷史的創造者,民族和國家尊嚴的維護者,我們是在主要由他們創造、傳承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安身立命並實現自我價值的,所以他們也是感恩的對象。「報本崇初祖,數典頌軒轅。」清明節對黃帝、炎帝、伏羲、女媧、大禹等人類始祖或人文始祖的祭祀,對革命先烈以及介子推、李冰、諸葛亮、戚繼光等具有高風亮節或為國家、地方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的緬懷,同樣是感恩情懷的動人釋放。
人活在世上,應該懂得感恩,應該有感恩情懷。懂得感恩會將一個人導向對他人的尊重、關愛和寬容,並有利於社會的和諧與共榮。然而,感恩情懷並非生而有之,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後天的培育。清明節以其特有的祭掃活動,將生者周期性地置於和先人共處的情境之中。「生身不忘宗,千里趕上墳。」在千里趕上墳的路途中,在先人的墳墓前,一個人總會重新回想記憶起所受到的恩惠,並由此激發、強化了報答之心。所以,清明節的掃墓活動,不僅是感恩情懷的體現,還是培育感恩情懷的重要時機。
慎終追遠、珍愛生命、敢於擔當、
追求不朽:生命意識
生命意識是每一個現存的生命個體對生命的自覺認識,其中包括生存意識、安全意識和死亡意識,等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人類也難以逃脫死亡的噩運。個體的生命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劃定了生命的起點,經歷一段時間的滑動後,最終走向死亡。個體生命有死有生,生死異處,這是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的生命現實。基於這個現實,傳統社會的中國人表現出的不是悲觀消極而是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其一,他們看重生存價值,認為生命短暫而寶貴,必須珍愛生命。其二,尊重逝去的生命,慎終而追遠。其三,努力超越生命的短暫,追求生命的不朽。這些關於生命的基本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清明節習俗活動的生成,並在清明節習俗活動中得以顯現。
中國人珍愛生命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積極享受生活之樂,欣賞生命之美。踏青是清明節非常重要的習俗活動。此時,大江南北已是生機盎然。溪畔楓楊的爆芽,河邊柳枝的抽綠,園裡紅杏的初綻,築巢燕子的呢喃,都召喚著人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這時候,人們常走出家門,踏青郊遊。踏青是對自然生命的關注,是對新生的禮讚,是對生命之美的欣賞,同時具有養護生命的作用,民間的許多說法,如「佬小踏青,耳聰目明」「老人踏青,返老還青」等,正是對踏青養生作用的藝術化概括。清明節的其他活動,如盪鞦韆、放風箏、鬥雞、踢球、踢毽子等,同樣是對生命力的展現和張揚,楊柳、花樹以及盪鞦韆、放風箏、踢毽子的人們,更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生命圖景,一如唐朝詩人韋莊的那首詩所寫:「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
中國人珍愛生命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呵護新生,對於新生命、新成員表現格外的關愛和重視,積極為其被家庭、社會所接納創造條件。比如晉南過清明節給孩子蒸「指望饃」(也叫「子福」),表示對新生命的期望和祝福。在廣東翁源,清明節有分祭肉的習俗,一般是每個男丁四兩或半斤豬肉。但有誰家新生了兒子,並登入族譜,第一次祭祖可得一斤豬肉,叫做「新丁肉」。
人的一生不僅包括有尊嚴地生,也包括有尊嚴地死和死後被有尊嚴地對待。中國人不僅珍愛活著的生命,而且尊重逝去的生命,慎終而追遠。在「生,祭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要求中,我們看到的其實不僅是對前人的感恩,也是對逝去生命的尊重。清明節的祭祖和祭先賢、革命烈士,既是對他們功業的感謝與思念,也包含有對生命本身逝去的懷念與傷悼。值得注意的是,清明節掃墓所祭不僅是具有血緣關係的祖先和那些為國家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有功之人,一些沒有後代的普通逝者,也會受到若干禮遇。比如在廣東始興,人們會集資買紙祭無祀之鬼,俗名「醮野墓」。在浙江雲和,人們以祭掃孤魂為好事,故有「若要富,掃古墓」之說。而自明清以來,國家規定各府、州、縣專門設立厲壇,每年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都要致祭,稱作「三巡會」。通常清明日祭祀前三日內,先由地方官員移牒城隍。到祭祀日,將城隍神奉請於厲壇內,讓其南向,無祀鬼神名位奉陪於左右兩側。這雖然有防止厲鬼(無祀之鬼)禍害百姓、以為民患的考慮,但也體現了一種普遍的終極關懷。
生命是美好的,保持生命持久的鮮活,是中國人一直不變的努力。我國歷史上有許多化生神話,就是先民們對生命與死亡問題的象徵性解釋,其中蘊含的是一種強烈的否定生命有限肯定生命無限的永生意識。然而化生畢竟是一種神話,秦皇漢武所苦苦尋求的長生不老之葯也並不存在,然而中國人還是頑強地保持著生命可以延續以至不朽的信念,並積極尋找實現的路徑。重要的路徑之一便是血脈的傳遞。這使得中國社會特別注重家族的人丁興亡以及子孫對祭祖掃墓儀式的參與。「有後人,掛清明,無後人,一光墳」。清明是否有人掃墓成為判定生命是否延續的一個標準。重要的路徑之二,便是從事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事業。一個人的肉身雖然不再存在,但是他或因為高尚的品德,或因為拯厄除難的功業、或因為提出了重要的觀點學說而被後人銘記在心、彪炳史冊,同樣可以永垂不朽,實現對有限生命的超越。這使得中國人又具有較強的生命擔當意識和殺生成仁、捨生取義的犧牲精神。「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述的正是這樣一種生命意識。清明節對先賢、革命先烈的祭掃懷念,是感恩,也是對這種生命意識的肯定與讚揚。
珍愛生命、慎終追遠、敢於擔當、追求不朽的生命意識在清明節的習俗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而對清明節眾多習俗活動的參與,則是一種自然的生命意識教育過程。清明節,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掃墓讓生者在當下想起死者,意識到在連綿不絕的生命鏈條上,自己只是其中的一環。清明節,還是對死亡和生命的並置,它將「向死而生」的矛盾赤裸裸擺開了給人看。常日里,死人的墳墓總是與活人的生活相隔很遠,活著的人總會以為死亡是在自己觸摸不到的距離。但清明節里,這邊廂是在楊柳風杏花雨中歡歌笑語的血肉之軀,那邊廂是一丘墳土下默默無言的枯骨一把。這邊廂就是自己的現在,那邊廂雖是別人的現在卻也正是自己的未來。相信任何一個置身於其中的正常人都不會無動於衷:「該怎樣活著」必然成為他的追問。宋朝人高翥有首著名的《清明日》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出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描寫了他目睹清明節景物後對生命的思考,他的答案是「人生有酒須當醉」,而這正是珍愛生命、享受生命的詩意表達。清明節,還是對普通死亡和高尚死亡的並置,普通逝者得到憐惜,高尚逝者得到詠贊。面對著「烈士豐碑何巍峨,空中蕩漾紅旗歌。長垂塞上風雲占,民族精英永不磨」的詠贊,對生命價值的思考以及生命擔當意識也會在一個人心中油然而生。
贊天地之化育,輔萬物之自然:
應時精神
中國人講究順天應時,循時而動。這個時,是指時間,但不是簡單的物理時間,而是被做了段落劃分和屬性賦予的文化時間。對此,《禮記·月令》中已有明確的表述。在這裡,天象、物候、人事就被統一組織到一個井然嚴密的時間秩序之中。時間被按月份劃分為前後相續、依次出現又周期性循環的不同段落,天空中日月星辰的運轉、位置的變化與大地上的草木榮枯、風雪雨霜、鳥飛南北、蟲振蟲伏則成為時間段落推遷往複的具象表徵;每個時間段落都被賦予了特殊的屬性,各有其帝,各有其神,各有其蟲,各有其音,各有其數,各有其味,各有其臭,各有其祀。按照順天應時、循時而動的原則,人們要根據時間的屬性和自然萬物的特點來安排社會的生產、活動、作息,決定自己所當為和所不當為的事情,從而在人與自然之間達成一種和諧。順天應時、循時而動,既意味著人要尊重自然規律,順應外部環境;又意味著人要發揮自己的能動性,一方面通過自己的行為贊天地之化育,輔萬物之自然,另一方面又藉助自然之力以實現自身的圓滿。清明節的諸多習俗活動體現了中國人的應時精神。
首先是尊重自然規律,不誤農時。清明節所在的時間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所在的時間,「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時,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養蠶採茶的大好時節。此時我國不少地方都有與農事相關的習俗活動。比如南方養蠶的地方多有「鬧清明」的做法。屆時,農家要祭蠶神,喝天花酒,吃筍、藕、粽子等,期望繭子又白又結實。清明前後各地蠶神祠殿還要辦香火會,供奉馬鳴王、嫘祖和蠶花五神,並唱蠶花戲以祭神。會上還交易各種蠶具及生活用品。禳白虎、請蠶貓、軋蠶花、捂蠶種、買桑葉等也是在清明時節舉行的與養蠶有關的習俗活動。過去山東許多地方,有清明飯牛的習俗,在清明節喂牛一頓好吃的,意味著從此它就要開始春耕了。而許多清明農諺,如「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浸谷種,勿要問爹娘」、「清明不上糞,越長越短勁」等,更揭示了人們對不誤農時的要求。
其次是通過一些活動贊天地之化育,輔萬物之自然。清明節有時在仲春之月(農曆二月),多數在季春之月(農曆三月),總之是個春天的節日。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春天的特性是「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達」;「天地俱生,萬物以榮」,身處春天的人就要在行動上與春天的特性保持一致,並有所助益。而諸如放風箏、盪鞦韆、鬥雞、鏤雞子、鬥雞子、踢毬、拔河等清明節的習俗活動,都具有運動、競鬥色彩,它們的舉行,是對「生氣」的抒發,對陽氣的襄助。
再次,藉助自然之力以實現自身的圓滿。這可以清明節的插柳、戴柳習俗為例。插柳,即折取柳枝插於門戶、屋檐等處,某些地區還要在墳上或農田的田埂旁插柳,俗信「清明插綠柳,稻麥長過頭」。戴柳,即將柳枝、柳葉或柳圈戴在頭上、掛在項間,或佩在衣服上。楊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柳條插土就活,「斷殖之更生,倒之亦生,橫之亦生」,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另一方面,在眾多植物中,柳樹發芽是較早的,所謂「彼庶卉之未動,固肇萌而先辰」。插柳、戴柳的目的,正是為了滿足民眾通過與柳的接觸將其繁殖力和生命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從而使自己的生殖力、生命力得以強化的欲求。民諺雲「今世戴楊柳,下世有娘舅」「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胡不踏青,又過清明,胡不戴柳,須臾黃耇」,都將柳與人們對延續生命的欲求聯繫了起來。而清明節的食俗,如享用可以補陽氣、益精氣、強筋骨的雞蛋、春餅、烏飯、青團等節令食品,同樣具有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來源/民俗學論壇
作者/張勃
原標題/感恩情懷、生命意識與應時精神: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責編/占華
製作/蘭宇、躍升
版權聲明:【閱讀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及音樂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
推薦閱讀:
※馬雲扎克伯格:知識對話智慧 西方對話東方(完整對話實錄)
※梅洛-龐蒂與海德格爾之間「缺失的對話」
※人與佛關於婚外情的一段對話(經典)
※通州脫穎而出,對打破北京「單中心」城市格局有標誌性意義 |商周對話
※阿喵和小白的美國大選對話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