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調息法

一、呼吸的原理呼吸是人的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通過呼吸,機體從大氣攝取新陳代謝所需要的氧,排出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因此,呼吸是維持機體新陳代謝和其它功能活動所必需的基本生理過程之一,是生命的象徵。人體的呼吸過程由三個相互銜接並且同步進行的環節來完成,一是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氣(外界空氣與肺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和肺換氣(肺泡與肺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二是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三是內呼吸或組織呼吸,即組織換氣(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有時也將細胞內的氧化過程包括在內。可見呼吸過程不僅依靠呼吸系統來完成,還需要血液循環系統的配合,這種協調配合,以及它們與機體代謝水平的相適應,又都受神經和體液因素的調節。呼吸實際上也是一種生理運動。引起呼吸運動的肌稱為呼吸肌。其中使胸廓擴大產生吸氣動作的肌肉為吸氣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間外肌;使胸廓縮小產生呼氣動作的是呼氣肌,主要有肋間內肌和腹壁肌。此外,還有一些輔助呼吸肌,如斜角肌、胸鎖乳突肌和胸背部的其它肌肉等,這些肌肉只在用力呼吸時才參與呼吸運動。這裡順便說一下「橫膈膜」,這是一個在瑜伽呼吸學說中常用的名詞。「橫膈膜」屬舊稱或俗稱,現代聲樂學中常用這個名詞,而在現代生理學中被稱為「膈」。它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膜組織,呈傘狀,凸面向上,平放在身體內部分隔了胸腹腔,並參與機體呼吸活動。吸氣時,膈膜下降,胸腔擴大;呼氣時,膈膜恢復原位,胸腔又縮小。隔膜隨著呼吸運動而上下運動,並能促進血液循環和食物在腸胃道內的運行。橫隔膜與上面所說的「膈肌」,通常說法是一回事,但也有細究起來說是兩回事的,認為橫膈膜由「膈肌」與「膜」兩部分,大致是說橫膈膜的周邊部分為「膈肌」,相當於上面所說的膈肌;而中間部分為「膜」, 「膜」是用來呼吸用的,而膈肌是膈膜周圍的肌肉,是發力用的。呼吸的動力來源於呼吸肌的收縮。肺與胸廓皆為彈性組織,吸氣運動是主動的,吸氣肌主動收縮,肺與胸廓受牽拉而擴張的同時,儲存了勢能;呼氣則靠受牽拉組織的彈性回位、勢能釋放來完成,因而是被動的。只有用力快速呼吸或氣道阻力增高時,呼氣肌才主動收縮。膈肌是最主要的吸氣肌,靜息時的吸氣主要靠膈肌的收縮來完成,肋間外肌也參加吸氣動作,但遠不如膈肌重要,另有斜角肌、胸鎖乳突肌等輔助吸氣肌。參與主動呼氣的肌肉,主要有腹肌、肋間外肌。此外膈肌也參與呼氣早期的活動。自然呼吸的調節,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反射和體液化學變化三種途徑來進行的。二、呼吸運動的類型1、吸氣:當人體吸氣時,橫隔膜收縮而向下運動,胸腔壁和頸部的呼吸肌則收縮,令胸腔向上和向外的方向牽引,引起胸腔的擴張,造成肺腔內部的氣壓降低。體外的空氣由此而被吸入肺泡,新鮮空氣里的氧氣滲透入肺泡里的微細血管,裡面二氧化碳同時被排出到肺泡中。只有在吸氣肌收縮時,才會發生吸氣運動,所以吸氣總是主動過程。2、呼氣:呼氣的時候,橫膈膜和呼吸肌放鬆,擴展的胸腔會由於彈性而回收至原來的位置,其間產生的收縮便將肺泡內的二氧化碳和殘餘的氣體呼出體外。平靜呼氣時,呼氣運動不是由呼氣肌收縮所引起,而是因膈肌長肋間外肌舒張,肺依靠本身的回縮力量而回位,並牽引胸廓縮小,恢復其吸氣開始前的位置,產生呼氣,所以平靜呼吸時,呼氣是被動的。用力呼吸時,呼氣肌才參與收縮,使胸廓進一步縮小,呼氣也有了主動的成分。肋間內肌走行方向與肋間外肌相反,收縮時使肋骨和胸骨下移,肋骨還向內側旋轉,使胸腔前後、左右縮小,產生呼氣。同時腹壁肌的收縮,一方面壓迫腹腔器官,推動膈上移,另一方面也牽拉下部的肋骨向下向內移位,兩者都使胸腔容積縮小,協助產生呼氣。3、屏氣:即通過閉鎖咽喉關閉氣門,使呼吸處於停滯狀態。屏氣有兩種情況,一是呼氣後的屏氣,二是吸氣後的屏氣。屏氣會使練功者的身體、情緒、精神暫時安定下來,同時屏息還有利於加強腰腹部的支撐力,便於短時間內的發力與堅持。屏氣又分為主動式與自然式,主動式即用主觀意志進行的屏氣,自然式即自然而然進行的屏氣印度語叫做凱瓦拉屏氣。屏氣的目的,在於平抑呼吸,屏氣時,語言、感覺和聽覺都受到了控制,在該狀態中,意識可暫時從各種感情糾葛中解脫出來,利於注意力的集中。此外,呼吸還可以分為平靜呼吸和用力呼吸兩種,安靜狀態下的呼吸稱為平靜呼吸,其特點是呼吸運動較為平和、均勻,每分鐘呼吸頻率約1218次;機體活動時,或吸入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或氧含量減少時,呼吸將加深、加快,這稱為用力呼吸,這時不僅有更多的吸氣肌參與收縮,收縮加強,而且呼氣肌也主動參與收縮。4、懸息:很多人將懸息等同於屏氣,這是個嚴重的錯誤。雖然懸息與屏息都是止住呼吸,但兩者卻有根本區別:屏息時可以關閉咽喉氣門,而懸息時是不可以關閉氣門的,只是讓呼吸系統處於靜止狀態,不呼也不吸,但呼吸道卻是暢通的。屏息時胸腹部會感到明顯的壓力,而懸息時胸腹部依然是放鬆而平靜的,呼吸肌也暫處於休止狀態,此時身心會處於一種異常的寧靜之中,有利於在瞬間高度凝聚或調動注意力,在瑜伽冥想中,可以作為凝神專註的重要手段之一。三、兩種最基本的呼吸法1、胸式呼吸:由肋間肌舒縮使肋骨和胸骨運動所產生的呼吸運動,稱為胸式呼吸,通常感覺是用肺的中上部分進行呼吸,感覺是胸部在張縮鼓動,腹部相對不動。在吸氣時空氣直接吸入胸部,胸骨上移、橫隔膜上移、雙肩微抬、腹部收緊;呼氣時,肋骨向下並向內收。由於脊椎的位置是固定的,而胸骨可以上下移動,所以當肋間外肌收縮時,肋骨和胸骨都向上提,肋骨下緣還向外側偏轉,從而增大了胸腔的前後徑和左右徑,產生吸氣,肋間外肌收縮越強,胸腔容積增大越多。在平靜呼吸中肋間外肌所起的作用較膈肌為小。胸式呼吸要比腹式呼吸需要更多的力氣。在運動時或處於緊張的狀態下使用胸式呼吸較多。但是很多人在緊張過後,還是繼續使用這種不良的呼吸方法,形成不良的呼吸習慣,使緊張感繼續。還有人提到一種「肩式呼吸」法(也稱鎖骨式呼吸),其特徵是呼吸時伴隨著雙肩的微微起伏。實際上這種呼吸法只是胸式呼吸的一部分,可以理解為是胸腔擴張時的最後一步,是胸式呼吸的延續。也有一種說法,將胸式呼吸稱為肺中葉呼吸、將肩式呼吸稱為肺上葉呼吸。2、腹式呼吸:以肺的底部進行呼吸,感覺只是腹部在鼓動,胸部相對不動。腹式呼吸主要是充分運用橫膈膜的功能,所以也稱為橫膈膜式呼吸。橫膈膜形狀似鐘罩,靜止時向上隆起,位於胸腔和腹腔之間,構成胸腔的底。膈肌收縮時,隆起的中心下移,從而增大了胸腔的上下徑,胸腔和肺容積增大,產生吸氣。膈下移的距離視其收縮強度而異,平靜吸氣時,下移約 12cm;深度吸氣時則大幅度增加。由於胸廓呈圓錐形,其橫截面積上部較小,下部明顯加大,因此,膈稍稍下降就可使胸腔容積大大增加。據估計,平靜呼吸時因膈肌收縮而增加的胸腔容積相當於總通氣量的五分之四,所以膈肌的舒縮在肺通氣中起重要作用。膈肌收縮而膈下移時,腹腔內的器官因受壓迫而使腹壁突出,膈肌舒張時,腹腔內臟恢復原狀,所以因膈肌舒縮引起的呼吸運動伴以腹壁的起伏,所以稱為腹式呼吸。有人說胸式呼吸用的是肺的上、中葉,腹式呼吸用的是肺的下葉,這種說法只是個大概的描述,不是十分確切的。腹式呼吸是瑜伽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種呼吸方法。它是我們學習其他呼吸或調息的基礎。腹式呼吸是通過加大橫隔膜的活動、減少胸腔的運動來完成練習的,其在呼吸的過程當中要求胸腔保持不動,只是感覺腹部隨著一呼一吸在起伏。體驗腹式呼吸的簡便方法之一是,採用仰卧,把你的左手或右手輕輕放在肚臍上,當你吸氣時,想像把空氣直接吸向腹部,手就會被腹部抬起,吸氣越深,腹部升起越高;呼氣時,你就會感到腹部向內,朝脊柱方向收。四、瑜伽完全呼吸法瑜伽完全呼吸法,是瑜伽特有的呼吸法,在瑜伽修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完全呼吸指的是肺的上、中、下三部分同時都參與呼吸的運動,腹部、胸部乃至感覺全身都在起伏張縮,因此完全呼吸法可以看作是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的結合。完全呼吸的習練方法,可任意採用站、坐、卧姿,右手置於腹部肚臍的位置掌握腹部起伏的感覺,輕輕吸氣,首先吸向腹部區域,在這區域鼓起的時候,就開始充滿你胸部區域的下半部分,然後,又充滿你的胸部的上半部分。盡量將胸部吸滿空氣而擴張到最大程度,這時你的雙肩可能略微升起,胸部也將擴大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腹部將會向內緊收。當吸氣達到雙肺的最大容量,則開始按相反的順序呼氣,首先放鬆胸部,然後放鬆腹部。用收縮腹部肌肉的方法結束呼氣,確保已經從肺部呼出了最大量的空氣。然後,再慢慢吸氣……如此循環下去。整個的呼吸過程應該順暢而輕柔,一氣呵成,如同波浪輕輕起伏,不可分段割裂滯頓。吸氣時深長而均勻,呼氣時應該是穩定,漸進的。完全呼吸法是靠腹肌、肋間肌和橫膈膜的綜合運動來進行的完全胸腹式呼吸,這種呼吸均勻,緩慢又深長,可以向身體的各個器官提供更多的氧氣,有利於積聚維持全身活力的宇宙能量或生命力,把較多的氧氣帶入血液,較好地滋養生命器官、內分泌腺、神經中樞、機體組織等,鎮靜神經系統,使心律變得正常有規律,讓身心充滿平和寧靜的感覺,使心肺保持良好的功能。長期堅持練習之後,人們會發現其實在日常的瑜伽練習與生活當中也可以經常採用此方式進行呼吸,尤其是處於緊張或生氣時,可以很好地使情緒安靜下來。完全呼吸法是瑜伽調息法練習中的重要基礎,是每一個瑜伽習練者必須熟練掌握的呼吸技法。五、瑜伽導引術基礎以呼吸法作為基礎,可以進一步控制我們的呼吸與內存氣機。對呼吸的控制通常被稱為「導引」,也稱「制氣」。導引的目的是加強我們身體對吸入氣體的利用與控制,目的是藉助呼吸之「氣」來有益於身心,同時開喚醒開發潛在能量,這與調息法(「數息」等法)是不同的,後者並不去控制呼吸和利用呼吸之氣,只是保持著對呼吸本身的關注與觀照,達到氣息減弱乃至止息的狀態,目的是凝神一處、深入定境。瑜伽導引術早在《吠陀經》中即已見端倪,《奧義書》中對此論述甚為詳備,在《瑜伽真性奧義書》、《商積略奧義書》、《禪定點奧義書》、《彌勒奧義書》、《甘露滴奧義書》等諸「奧義書」中皆有對制氣術的闡解。導引術由一系列方法連接而成,通常由坐姿開始,先由左、右鼻孔呼吸調節(吐納法)開始,進而止息(止氣);接著修持契合(結印)與收束法,最後進入「斂意」。斂意之後進入瑜伽八支的第五支調心(攝心),亦稱斂退、斂識。可見,導引是攝心的前行或前提。這裡需要強調一點的是:導引術是一項十分複雜又十分嚴密的修鍊術,如要進行實際的修持,最好在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之下進行。1、吐納功吐納是導引術的第一步,目的是清凈中脈。所謂吐納,就是分別以左右鼻孔吸氣或者呼氣,其中再加上止息。分別以左右鼻孔呼吸(吐納),俗稱「風箱式調息法」,也就是如風箱一般,氣流分別自兩頭氣門進出,分別從左右鼻孔進出氣。而此時的止息,指呼吸之間的懸息(不是屏息,氣門不可關閉)。瑜伽經典告訴我們:左右鼻孔實際上是左右氣脈的端點,二者聯繫著左右脈。左右鼻息,如同左右氣脈,右持陽流(日),左持陰流(月),一溫一涼、一正一負。而通過左右鼻孔的調息,實際是調節左右脈,清理中脈,使之清凈。《瑜伽真性奧義書》介紹了具體的吐納法:(1)靜坐:端身靜坐,合掌敬禮。(2)吐納:以右手大指阻抑右鼻孔,以左鼻孔緩緩吸氣。阻抑的方法,是伸右掌,食指與中指屈至掌心而不用,戒指(無名指)與小指並,行吐納時,拇指負責從一側壓右鼻,戒指負責壓左鼻孔。(3)止息:呼吸之間,懸息而不呼不吸。(4)持續:由右鼻孔緩緩呼氣,再以右鼻孔吸氣滿腹,而後又行止息法,如此循環。(5)緩延止息:以手掌膝右繞一周,或一彈指作迸發聲,稱「一節拍」,大約一秒時間。以左鼻孔吸氣,緩緩延至十六節拍,然後止息,可達六十四節拍之久;以右鼻孔吸氣,可達三十二節拍;再以右鼻孔吸氣,循環如前。(6)行法:早晨、中午、傍晚、半夜,行止息法四次,漸次練習至八十次。(7)功效:《奧義書》云:「如是修習三月,則身中氣脈皆清」。具體表徵是「身體輕健也;容色光輝也;中焦火盛也」。2、止氣術止氣是導引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顧名思義,「止氣」有中止呼吸、消停氣息流動的意思。與吐納法配合運用的止氣術,《奧義書》稱為「用助」。而止氣的終極形式則是「獨止」,「獨止」是離開吐納(呼吸)而獨行止息,《奧義書》稱其為「三界中無復難得之事」;「由『獨止』而昆達里尼覺醒」。並指出修鍊此術者,可以達到「身體清瘦,容顏悅澤,眸子清明,內聲可聞,病網解脫,精液煉化,腹火增勝」。《奧義書》中所介紹導止氣術有多種,大多是吐納法與觀想結合之法,主要有:(1)觀「唵」字母,分作兩步:第一步是觀三音之象徵形相,以蓮花坐,觀想「唵」字母。第二步是配合呼吸觀「唵」聲的三個音節符號或默聽其聲,方法是:自右鼻孔吸氣,歷十六秒,觀念「阿」(a)字母或其聲音;其次懸息六十四秒,觀念「烏」(w)字母或其聲音;再由左鼻孔吐氣,歷三十秒之久,觀念「門」(m)字母或其聲音;如此反覆練習。(2)醒腦術:以舒適坐姿而坐,自右鼻孔均勻吸入空氣,觀想此氣自頭髮至足趾、甲尖;再由左鼻孔呼出。以此而頭腦清健,清除氣脈之病。(3)喉呼吸:以鼻孔緩緩吸氣,懸息片刻;再由左鼻孔呼出,呼吸時微收咽喉,喉間微微有聲。此術可消除痰陰,增強腹中之火。(4)口納鼻吐:以口吸滿氣,隨之有「噓」聲,再由兩鼻孔呼出。此術可消除飢、渴、倦怠、睡眠之困苦。(5)清涼納息:捲舌攝氣,滋滋有聲,由兩鼻孔呼出。此術可消除痞塊、胰漲、瘟疾、火病、等患。止氣的最後階段是「獨止」。人身高約九十六指,吐氣長約十二指,止氣階段,吐氣長度會日益縮短,最後全藏於身中,則氣止,這便是「獨止」。3、收束契合法(印結)當制氣達到一定火候,體內氣息調順,腹中之火強盛,能量增長,此時為防止能量散亂或漏失,便須使用印結(收束契合法)來約束之。收束契合法,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收束法,音譯為龐達、班達,來自梵文「Bandha」;二是契合法即梵文「Mudra」的意譯,音譯叫「木德拉」。兩者都有封住,鎖住的意思,同時也可以結合一起鍛煉。所以一般的瑜伽典籍中通常把這兩者列在一起,稱「收束契合」法。但二者還是有些區別的:收束法傾向於肢體動態而能量相對靜止,一般是通過緊壓,收縮,控制身體特定器官及身體部位,以達到激活能量並對能量起到保護和約束的作用;而契合法傾向於肢體靜態,而能量相對流動,即利用一定的姿勢如「身印」、「手印」,控制能量的流向,同時不致外泄。在引發脈輪靈量的過程中,收束契合法往往是配合靜坐調息與冥想來完成的。而一般的瑜伽習練者在運用這一方法中,只是用來調節與控制調息中產生的能量。在瑜伽調息鍛煉過程中,能量產生了以後,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調節和控制,從而使之能合理流動到正常的能量通道以及所需要的部位,能量就可能亂串,不為有益反而有害。而運用收束契合法,就是一個很有效的解決手段。(1)收束法常見的主要有三種:收頜收束法、收腹收束法、提肛收束法、會陰收束法。而三者也可以組全合使用,如收腹收束與會陰收束,就常常合用,有類於中國氣功中的「提肛收腹」。①收頷收束法:此種收束法對於人的肌體和心靈會產生更為廣泛的影響,它使心搏減緩,對甲狀腺和甲狀旁腺有按摩作用,從而改進其功能,整個身體都會因為甲狀腺功效增強而獲益;它有助於消除憤怒和緊張憂傷的心情。可以在瑜伽冥想前單獨做收頷收束法練習,但是通常把它和調息及其它收束法等配合著一起練習,效果更好。尤其是和調息、會陰收束法、收腹收束法以及其它功法一起練時,有助於喚醒昆達利尼蛇。大致方法是:選擇一種能使你兩膝穩固地靠落地面的瑜伽坐姿打坐。最好的姿勢是蓮花坐或至善坐。把雙掌放在兩膝上。放鬆,雙眼微閉。深深吸氣或呼氣,懸息,隨之頭向前方彎下來,把下巴緊緊抵著胸骨。兩肩稍向前聳一點,伸直兩臂,讓兩肘挺直不動。兩手掌應緊握或緊壓兩膝,保持這種姿勢,直到你不能舒適地懸息為止。停止時放鬆雙臂和雙肩,同時慢慢抬起頭部慢慢呼氣或吸氣。如此重複十個回合左右。②收腹收束法:這個練習把橫膈膜向胸腔提升,而把腹部臟器推向脊柱方向。幫助迫使阿帕那生命之氣向上運行,從而喚醒昆達利尼蛇,消除中經的障礙物。可以和收頷收束法一起配合著做。有兩種方式,一是坐式:選擇一種能使你雙膝穩固地靠落在地板上的瑜伽姿勢打坐,兩掌放在兩膝上,放鬆。完全呼氣、懸息。在懸息的同時,把腹部肌肉向內和向上收縮。盡量長久地保持這個姿勢。然後慢慢放鬆腹部肌肉(如果你同時還在做著收頷收束法的話,這時也放鬆它)。然後,吸氣。調整呼吸片刻再重複,如此做3-5次。站式:站立,兩膝微彎,兩腳分開略小於肩寬。上身從腰部向前傾,雙手放在兩大腿上,手指向內。盡量用雙臂來支撐軀幹,以便能放鬆腹部。先深深吸入一口氣,然後慢慢徹底呼出。當肺部空氣已出盡,再通過鼻孔迅速噴氣兩三次,保證雙肺已完全放盡了空氣,閉氣懸息,將腹部向內、向上收。這個動作是藉助於用腹肌做「吸入」的動作以及盡量將橫膈膜向上升起來完成的。收腹一兩秒鐘,然後,將腹部肌肉堅定有力地向下、向外推放出去,藉此迅速將腹部恢復原狀。如此做5次後,繼續閉氣懸息。然後,直立,慢而深地吸氣。調整呼吸片刻,然後重複3到5次。③提肛收束法:肛門區域的生命之氣(在正常狀況下是向下運行的)。習瑜伽者的目的是將它轉為向上運行。肛門收縮會幫助習瑜伽者實現這個目的。按任何一種瑜伽姿勢打坐。放鬆。合上雙眼。常規行法是,按正常情況呼吸,收縮肛門的括約肌。保持收縮肛門由1~3之久。放鬆這些肛門周圍的肌肉,稍等數1~3或5之久,再次收縮肛門。反覆多次地做這個練習。提肛無須在時間上與呼吸相一致。還不錯一種增效行法,就是在吸氣或呼氣時,收縮肛門,懸息由1數至5,同時始終保持在懸息期間收縮肛門;然後在呼氣式吸氣時,放鬆收縮的肛門。④會陰收束法:又稱「脊根收束法」。會陰收束法幾乎總是和提肛契合法一起做的。會陰收束法使在正常狀態下總是向下運行的生命之氣阿帕那瓦由(阿帕那風息)轉而向上運行,同時有助於喚醒昆達利尼蛇。會陰收束法有兩種,一是強式會陰收束法,按至善坐打坐,讓腳跟緊緊頂住生殖器與肛門之間的會陰部位。閉上兩眼,放鬆。保持背部伸直,在吸氣和呼氣之後,配合收頷收束法,懸息,用力收縮會陰,同時,觀想「海底輪」,盡量長久地保持收縮的時間,然後放鬆,調整呼吸,再來第二個回合,如此重複多次。二是微妙的會陰收束法,用仰卧放鬆功姿勢以及任何一種坐著的瑜伽姿勢來做,先專註觀想海底輪,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一點上,然後就能做一種微妙的肌肉收縮的動作,據說這種微妙會陰收縮法是很有效的。⑤龐達三收束法:是收額、收腹和會陰收束的同時練習。方法是,使用瑜伽完全呼吸。靜坐,兩手輕按膝上,閉眼、放鬆。作一次瑜伽呼吸,當呼氣完畢時閉息,同時收額、提升收腹、收縮會陰,三步同時進行。盡量保持,直至不能閉息為止。然後慢慢抬頭,放鬆腹部,放鬆會陰,恢復呼吸。如此三至五個回合。結束練習後,不要立刻睜眼,自觀脊椎熱量的變化感覺,直到完全放鬆入靜。(2)契合法契合法由手印、身印(坐姿)與觀想組合而成。主要有:①大印:以左足踵(踝骨)壓肛門,伸右足,用兩手緊握右足;下頷按心,再吸入空氣,儘可能止氣長久,然後吐出。練完左肢,再練右肢②大結:在大印的基礎上,再以伸出的腿放置先屈的腿脛上。左右交替練習。③大穿透:在大結的基礎上,吸氣之後,意念專一,止氣不出,使氣存喉嚨兩側,再以又掌按地、臀部輕微上揚拍擊地面,如此逼迫「般納」(氣息)出左右兩脈而透入中脈。瑜伽重要呼吸法——內懸息《瑜伽修息密記》記載,內懸息(Antar Kumbhaka)是指吸氣後控制住氣息並蘊氣而不呼。內懸息通俗一點來說:先緩慢的吸氣,當氣息吸不動時,即這口氣停留住,開始進入保持蓄力的一種吸氣控制。簡單是說,就是把吸氣停懸、保持吸力。註解提示:懸的意思是懸空、停懸或者停留;懸息不是屏息,很多教練者和培訓機構誤解為屏息,這是錯誤的,切記!內懸息的喉輪通道不關閉,讓氣息懸住,也是《哈他瑜伽》記載的住氣法之一。屏息則是喉輪通道關閉,如此是很大的區別。內懸息如同靜水深流,彷如絲絲小息,彙集成了足夠多的內息流,人體的氣血在這股內息的深流作用下,猶如澎湃的海浪,在足夠控制強的內息推壓動力下,就會產生氣血暢流,並有透熱的功能效果。配合在一靜一動的體式下,蓄積生命的氣息力量,只為那一刻內在的生命熱血釋放與功能覺醒。怎麼感到內懸息呢?請你先緩慢吸氣,感受一杯茶脈茗香的清晰氣流,舒緩地進入體內,當吸不動時,保持氣的停懸,控制好吸力蓄氣而不呼,保持好一會內懸息(初期練習幾秒即可、第一關能力達到控制30秒),隨後慢慢呼出氣息。提示:當你感受到胸口有一股懸息的清涼,並且很輕柔美好的控制停留效果時,這就說明內懸息作對了。假如,你感覺胸部有內壓,說明你在憋氣或者屏息了。內懸息有很多效果作用:第一主體穩定心態,第二能夠穩固呼吸,第三達到控制身體行為。如圖所示,若能掌握好內懸息,就能夠令你身體每個體式,都具有控制力很強的感覺,體式控制很精確;這樣訓練瑜伽,你會達到控制自己的心,控制自己的息,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身體。在內懸息產生推動內在氣血內壓的作用下,你逐步的感到氣血,緩緩流暢彷如奔放的河流,當控制內懸息時間加長的時候,能夠讓你的氣血保持持久的熱能與活力。拜日式一套完整的姿勢練習,最終的目標是由一個「內懸息」完成。俗話說,內練一口氣,既是這個原理。瑜伽體式不是讓你去搞難度,而是這樣去完成一個,真正的對自我生命肌體控制的挑戰,並且超越和達到最強自律能力。初期練習者不要刻意達到一個內懸息目標,從多幾個內懸息訓練開始。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能夠做到目標了,那麼你會驚訝的發現,自己這個人整體完全被改變了。由內懸息完成的「拜日」練習,在一遍下來,你會產生氣血流暢、無比透熱的功效。提示:沒有掌握熟練好之前,不要刻意運用,隨著練習數遍,逐步的受到效果。不適應的人群有: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孕婦等人不宜練習。內懸息運用在靜坐冥想時,是進入冥想大門的一道門檻。《瑜伽修息密記》記載:息止妄念止,息不止則妄念紛飛;內懸息則能夠停止妄念作用,外懸息則能夠完全放鬆身心,平衡懸息則契合心境,完全令身心契入冥想。人體瑜伽寓意的來說,就像一座城市,體式是這個城市的框架結構,五花八門上下左右屹立著,在這個體式城市框架結構里,人的意識是連接體式協調的神經功能與信息網路,由頭腦首相管理並指揮著,讓體式行為功能之間互通有無、相互協作。而呼吸則是產生體式動力的能源,不斷輸送著氣息,推動血液滋潤著,這座城市的整體,散發出生命的活力。情緒是人體城市的居民,也是人體城市重要的穩定保障。居民們離不開有氣有血,經過呼吸推動的氣血渠道,不斷的輸送給各功能部門,確保營養能源的供給和能量平衡的協調作用,目前是讓居民們在體式城市裡能夠安居樂業,健康居住。氣血為體之陰陽,當氣弱則血脈弱,意識神經傳遞功能彰顯疲勞,進一步引發身體各功能虛弱,形成生理鏈而互為因果。當呼吸功能產生問題,情緒居民則不能安居樂業,開始引發浮躁動能;氣血由情緒居民引發動亂,如洪水決堤形成危害;於是,居民們於是不能聽從頭腦首相指揮,當各功能部門受到了巨大影響,無法有效安撫情緒居民時,最終引發「心地國王」的種種不安。在不安中,國王給首相頭腦作出價值評估,傳達最高智慧手諭:反省、反思並且去管理……首相頭腦在受到國王的指令後,召開內閣會議制定章程,章程選擇了人體瑜伽練習法八步:1、調整意識:信息功能部門做好有效傳遞與連接協調(瑜伽契合法、指印冥想系列)2、舒展放鬆:通過肢體放鬆讓動亂產生問題得到延緩(舒展放鬆法、體式呼吸系列)3、調整呼吸:強化呼吸功能管理機制讓問題得到改善(呼吸調理法、收束呼吸系列)4、訓練專註:讓首相頭腦管理得到最強功能執行能力(質感訓練法、凝視法等系列)5、調理情緒:安撫居民們的動亂讓其能釋放恢復正常(內懸息控制、平衡體式系列)6、恢復機能:氣血活力恢復機能讓體式功能調理作用(靜力拉伸法、體式變體系列)7、體位練習:人體整體城市進入一起歡暢的平衡運作(體式套路法、動靜結合系列)8、放鬆休息:在收穫管理後各功能部門之間獎賞懲罰(放鬆術調理、懸息調理系列)最後,首相頒發國王的獎章,呼吸功能功不可沒,獲得獎勵最大。首相在表彰會議上說:呼吸是身心之間的一道大門,即能夠左右你的情緒,更能夠左右你的肢體框架和氣血動能。情緒居民們熱烈鼓掌,一致舉手贊同!這裡,一禪把理療瑜伽的幾種呼吸法,做一點簡單的介紹,因文字能力有限,還請大家多多善解。《楞伽經》上說:文字相不是第一諦議,故此,文字不能完美的表達出人體的種種內容細則。因此,這裡僅僅說明呼吸實際運用的內容,只能感覺到文字的解說有些乏力,還希望練習者、教練者可以多多去通過實際的認識去多體會。瑜伽重要呼吸控制術——收束法收束法:即班達(梵文Bandha 、音譯班達),意為「約束控制、封鎖封印」。班達可以使人聚斂散布在體內各處的氣息能量,進行集中和控制,從而產生更多的人體能源,這些能源使人體更加有效的,去利用自己身體的功能資源。提示:收束法練習由「呼吸法控制」進行,沒有呼吸控制的收束練習體式,作用等於「零」效果。收束法呼吸控制包括有:內懸息收束、外懸息收束、內壓呼吸收束、喉嚨呼吸收拾、內屏息收束、外屏息收束、收懾呼吸收束等很多。通過練習收束法,人體的16個重要部位會被控制。這16個重要部位是:手指、手腕、手肘、手臂、肩膀、下顎、胸椎、腰腹、髖關節、膝蓋、腳踝、腳趾、大腿、喉嚨、會陰、肛門等。通過內外各呼吸法,可以將身體這些不同的部位,通過系列體式練習,進行控制收縮和釋放,從而達到控制氣血流量,刺激和支配這些器官的神經。練習班達(bandha)的目的,是為了把體內的生命之氣收集約束起來,在身體內形成某種控制力量,利用這種力量去實現瑜伽的要求,達到目的;有些瑜伽者在進行瑜伽冥想之前用它作為預備功。  班達(bandha)可增進人體消化系統中各器官的活動。這些內部活動的結果,能夠消除並治癒消化系統的疾病。如配合好「內壓呼吸收束」,能夠調理痢疾、腹瀉、胃炎、胃痛、及消化不良等。班達(bandha)還會對內分泌腺產生影響,促使腎上腺、胰臟、卵巢、睾丸等器官增加活化運動。這些內部活動使得內分泌腺正常的分泌腺素。它還能治癒血液循環和呼吸系統的疾病。生命體是一個氣血循環系統,這個系統是由生理和心理兩部分組成。生命之體的控制,在「內懸息」的作用下,產生內在需要的驅動力,沒有這種動力生命體不會自行運動。正如,沒有飢餓感,生命體不會去獲取食物,沒有睏倦,生命體也不會睡眠一樣。這種驅動力的的產生狀態是一種生命的「喚醒」狀態。其「喚醒」的是生命對人體的智能需求。最終,生命體改善到不再受「人為妄念」控制,達到「自然控制」的時候,便產生被喚醒的「生命智能」。提示:在練習者以往練習瑜伽系列體式中,注入這些呼吸收束的控制作用,體式發揮的能力,就會產生真正的效果作用。此文來源於《一禪瑜伽師博客》有四種主要的呼吸法:第一種是吸氣;第二種是吐氣;第三種是吸氣後止息和吐氣後止息;第四種是透過精通熟練各種體式和各種修法之後,刻意的呼吸變成自然不著力的呼吸。這就是進入三昧的呼吸法。修龍王菩薩或各種本尊練氣舞動,動中修定修本尊,也可以直接修到第四種呼吸法..
推薦閱讀:

我對瑜伽的科學解釋
哈他瑜伽排課
6個瑜伽動作,解放你的肩頸...
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瑜伽教練?
10月week1--減了一斤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