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孩子12歲前是成長關鍵期

核心提示: 家庭教育專家指出,孩子0到12歲,尤其0到6歲之間是成長的關鍵時期,父母不應與孩子分離。在北京有這樣一群年輕的父母,他們接受過良好教育,從事相對體面的工作,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也非常關心,但迫於工作繁忙、住房緊張等原因,不得已將孩子送回老家由長輩撫養。他們每年在節假日才能與孩子短暫相聚,雖然他們盡全力保證孩子的生活條件,但由於親子分離,孩子在成長中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問題。對此,家庭教育專家指出,孩子0到12歲,尤其0到6歲之間是成長的關鍵時期,父母不應與孩子分離。0-12歲是成長關鍵期

「兒子過一周歲生日那天,我們第一次從北京回老家看他。沒想到他好像不認識我了,一見我就哇哇大哭。我當時真的很心痛,這時他離開北京才兩個月。」趙曉剛和妻子在北京打拚多年,兒子還不到一歲時被送到江蘇由老人照料。趙曉剛明白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非常不利,但確實是無奈之舉:「我們都在外企,工作太忙,沒時間照顧孩子。老人過來帶孩子的話,房子太小,老人也不太適應北京的生活。何況現在北京入園難,接送孩子也需要很多時間,老家環境好,出門就是幼兒園。權衡之下才決心將孩子送回老家。」面對兒子對自己的態度,趙曉剛很不是滋味。「其實,孩子在12歲之前尤其6歲之前,能否跟父母尤其母親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關乎孩子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父母的角色是其他人無法代替的,親子依戀關係建立不好,會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埋下隱患。」孩子在12歲之前,尤其是6歲之前,能否跟父母尤其母親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關乎孩子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父母的角色是其他人無法代替的,親子依戀關係建立不好,會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埋下隱患。這一階段在孩子身上投入一分,勝過12歲之後投入一百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雲曉(微博)認為,現在很多父母對此缺乏認識,這一階段在孩子身上投入一分,勝過12歲之後投入一百分。「的確,孩子0到3歲跟父母一分鐘,頂得上之後跟父母一年。」 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心理諮詢師岳文昊進一步闡釋,從發展心理學角度講,0至6歲的孩子最需要和母親在一起,如果母嬰連結中斷,就會產生分離焦慮。6歲之後,父愛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在我接觸的個案諮詢里,很多孩子在該有媽時沒媽,該有爸時沒爸。孩子出現問題時,爸媽才出現。這會使孩子思考問題偏激,對人際關係敏感,存在一定的焦慮、抑鬱、強迫等癥狀。」隔輩帶孩子成功率不超30%身為80後的年輕爸爸,李偉似乎已經從2歲的兒子身上看到了一些問題。他兒子在6個月大時被送到妻子的家鄉哈爾濱,由姥姥姥爺看管,他和妻子每隔一、兩個月去看兒子一次。李偉最近發現,本應很調皮的兒子比同齡人「蔫」,膽小,不合群。李偉分析,「是不是和老人對孩子的溺愛有關,老人對孩子的過度袒護和孤立導致他自理能力與交往能力很差。我們已經決定,不管以後多苦,等他3歲時就把他接回來。」「中國人有隔輩帶孩子的傳統,但現代研究發現,隔輩帶孩子的成功率不超過30%。」孫雲曉指出,調查發現由於溺愛,隔輩帶出來的孩子一般存在嬌生慣養、任性、肥胖等問題,並容易給孩子帶來人格缺陷。岳文昊也強調,0至6歲孩子的學習特點是模仿,而老人一般動作遲緩、思維慢而偏激,這些都會「傳染」給孩子。趙曉剛也意識到老人的教育方式、說話方式等方面確實有些問題。「比如我們教育小孩要懂禮貌,老人會認為只要孩子不被欺負就行。」孫雲曉對此提醒,教育的有效性依賴於一致性,孩子的父母和長輩在孩子的教育管理方面應多溝通並形成共識,以免發生衝突讓孩子不知所措。此外,不管是否隔輩帶孩子,代理監護人都不要頻繁更換。讓年輕父母承擔起責任「作為心理學家我們不提倡父母以任何理由讓別人照顧孩子,因為這可能對孩子造成不可彌補的創傷。看到很多留守的孩子只能在催眠狀態下和父母溝通,我們也很心痛。」岳文昊呼籲,社會和父母一定要認識到父母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讓年輕父母承擔起責任。「現在,國外一些大公司的職員在孩子0至3歲時可以享受各種優厚待遇,讓母親可以心情愉快地擔負起這份神聖職責。在這段時間孩子的問題處理得好,以後孩子的事情對工作的影響就會減小很多。」在外企工作的鐘文過去也曾被迫將剛滿周歲的女兒送回江蘇鎮江的父母身邊寄養,那時還沒有動車,她每周五下午或晚上都會開車10個多小時回去,只為與女兒過一天。而女兒每周都盼著周末,見到媽媽後卻不知怎麼表達她的依戀,莫名其妙地愛哭、愛撒嬌。帶孩子的外婆不禁感嘆,平時孩子很好帶,媽媽回來後反而難帶了。每次要回京時,鍾文都不得不趁女兒睡熟後再走。岳文昊認為,這種在孩子熟睡時離去的做法不太合適,對於有分離焦慮的孩子,父母在來與走時都要做好鋪墊,在分離時看到孩子有好的表現要多鼓勵。「如果不能經常與孩子見面,每天打電話是必要的。」孫雲曉提醒,「關鍵是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他們真正關心他,所以在電話里不要只問那些模式化的問題如吃飯了嗎、按時睡覺等,而要知道孩子的需求,並想辦法滿足他的需求。兒童是研究大人的專家,會很清楚父母心裡有沒有他。」
推薦閱讀:

你以為孩子睡著了,其實他們在等父母的「直播」...
陪玩 | 這樣玩,小手越靈活,孩子越聰明
如何知道孩子具有壓抑心理及對策
面對孩子叛逆行為 家長切忌直接說不
初一階段父母應做些什麼之五·善待孩子的青春期

TAG:孩子 | 成長 | 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