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菩薩與凡夫發願的區別

摘自慈法師講座

我們把想法和願望來作個區分;把世俗愛憎心得失心的想法、妄想、需求,與佛陀利生願望作個簡單剖析。九界眾生在阿彌陀佛大願中皆會受益,這在四十八願中處處有講。作為十法界之一分,你這個生命的價值怎麼相續?學佛之前,大部分人是得過且過,別人怎麼做我也怎麼做。隨著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環境、需求,大家在生活與作為著,基本上千篇一律。

遇到了佛法與佛陀種種教誨,有順應眾生需求導引眾生迴向菩提的教法,也有暢佛本懷普度眾生的教法。這時我們會聽到願——以前我們認為自身希求是個願望,這時拿它與佛菩薩願望一比,就會發現反差。反差表現在眾生業分願望是為了滿足自己安逸,完成自己或者小團體的虛榮、需要,是強化自我的作為與趣向。我們在世間,買房子可以說是個願望,買台車子是願望,交往、成家、做個事業等等都是願望。有人把出國當願望,有人把做農民當願望,有人想著自己願望是有吃有用而無所事事就好。這所有願望是為了自身安逸或者需求而表達,是眾生業分常談的願望,我們都很熟悉,也都在做這些事情。依著自己需要,怎麼能令自己生活得安逸、安穩,能建立自己的空間與衣食住行等等。這不用學,人人都會;做得差一點好一點,出入不大。

這與佛願比起來,與菩薩願比起來呢?我們讀普賢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他沒一個是為自身作為。讀觀世音菩薩願望、文殊願望、藥師佛願望、釋迦文佛願望乃至阿彌陀佛願望,都沒這些內容。一切佛菩薩的願望,他區別於我們世俗願望在何處?一個是不為自求,一個是為自求!為自求是為了我、我執——堅固我執就輪迴相續,堅固法執就與人抬杠,堅持自身正確。

現在許多人與人不交往了——與鄰居不交往,與親人不交往,出家了也與同參道友不交往。因為心靈的阻隔!這個阻隔多由法執造成,粗重來說,就是正確與不正確的執著,他認為自己是正確、如法等等。許多學佛的人攻擊他人、責怪他人、傷害他人甚至製造種種惡緣,都是以法、以因緣為實有而造成。所以我執與法執都是因為堅固自我,造成親人之間、同參道友之間的傷害。根源來自於為自求——為證明自己、表達自己、莊嚴自己、強化自我,就是為自求。為什麼眾生類有這樣願望與作為?因為他有常見。常見是對自己色身與意識的保護與強化;貪圖安逸,他就要保護這個色身及其資源、空間等等,會在此處去建立。

佛菩薩願望與我們願望的分水嶺是:佛菩薩是不為自求,無論是法還是知見上,沒有一個是為自求。我們讀文殊菩薩大願說: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為何這些佛菩薩一定要不為自求?往生論中說三種違菩提門,第一個就是為自身求安樂,那是違菩提門、障菩提道業!為自身求安樂,為自身心而修行,不是饒益有情故。願與願的差異,在為自求與不為自求,堅持自己正確與饒益有情。慈悲心者,比如無法執的菩薩,他根本不堅持對錯,沒有正確錯誤說法,只是為了饒益有情——無論你說什麼,只要能饒益你、給你帶來利益,他就去做,他就認賬。

我們作為法執者,或者從自身角度出發者,會認為我對你錯;堅固自我,堅固身體環境,說我住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沒問題。他堅持自己正確,別人是錯誤的,造成為自求,所有言說作為都是為自求,相續中就是苦與苦的來源。菩薩不為自求,就超越了苦與苦的來源,得到智慧、慈悲與方便。我們得到世俗業力的積累與負累。佛菩薩了解了這個地方,知道法無自性、法無所得,所以他們不為自求。我們認為有所得、有所守護,就為自求。這是重要分水嶺!在此處能分得清晰,你可以實踐諸佛菩薩願望,了解自心生命之妙用。你也可以繼續世俗作為,但是結果自己也要承擔。

我們讀過佛菩薩的許多簡短願望,比如說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過去人覺悟就覺悟這一點,真沒什麼可覺悟,他就覺悟了這一點!為什麼?為自求是苦本、苦源,是苦與迷失的基礎;不為自求,解脫,生命得廣大、喜悅、安樂。為自求會飽嘗迷失的苦、負累的苦、積攢的苦、不能承擔的苦。佛菩薩我們為何頂戴禮敬?因為他們不為自求!你若遇到一個不為自求的人,你自身也會安樂,會受到啟發與教育。若遇到一個為自求的貪圖私利的人,他越強烈,你越痛苦,當然他也苦。如果社會都是為自求的人,大家都很苦!其中有個奉獻的人,了解了性無所得、法無所得之事實,順性運用生命,就得到了解脫——在貪慾中解脫出來,在嗔心慢心不正見等心中解脫出來。就是智慧的生命,覺悟的生命。

如果了解性不可得、無自性性、無一法可得之事實——真正觀察過了,了解了,正見生起來了,在心中抉擇了,再說不為自求,你感到很實在、很真誠、對自己很尊重;對這個生命有個真誠依止了、有個事實依止了;不再自欺,不再傷害它。我們就發一個願——佛發什麼願,我們就發什麼願,試一試?在體驗時你就感覺到有廣大的真誠的東西。為自求就會被自己愛的情緒、恨的情緒、痴的情緒、慢的情緒所左右,被疑惑或者嫉妒情緒所左右,人很苦,那是陷阱。

凡夫為自求、諸佛菩薩順性不為自求——我們對願的分水嶺有個了解。真誠人不為自求,不真誠人為自求愈陷愈深,愈來愈迷失。很多人說不為自求是不是高尚話?那是真誠的如實的話,不高尚!為自求是迷失的話、迷失的作為、沉重的作為。你可以觀察與了解。我們通過事相觀察去了解與認知它,再學習佛願就真正有個方便了。

所以,為自求者這一生就浪費掉了。這一生為自求,不墮落的人少之又少。能五戒十善,修諸禪定,得以保住人身——這樣的人十分稀少。為自身安樂,為熬過去日子,等待天上掉個大餡餅,等待一個殊勝機會……哪天等來結果?結果是什麼?因果審判你,審判到哪你到哪去。因為你管不住自己的腦殼、色身、作為,為自求了,太累了。上殿時他站在那都會睡著,因為太累,為自求太辛苦了!為自身安樂付出代價太大,放棄了生命的尊嚴,放棄對自我生命的自主、自尊,自我管理權利,只剩下一個業力空殼子,讓所謂舒服麻醉了。這個舒服是什麼?無記業!不為自求,能真正從其中走出來。僧人不為自求,則不招譏嫌,你就做好它,能調整得當;居士不為自求,知道自己的學習法則,去除貪嗔痴慢疑不正見,令自己身心明亮起來、自主起來,一樣會得到身心安樂。

這個五念門改變了我們通常的、自我假設的、自我想像的、自我設計的南無阿彌陀佛的這種念佛的理念與它的這種所謂的緣起,改變了這個東西。完全地讓我們以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憶佛念佛,從我們的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來隨順佛的身、口、意、智、方便智,觀察彼國土依正二報,使我們的身心融匯在念佛的這樣一個專一的、純正的回歸、往生的一個事實上來,過去稱為專修專念。這個專呢,是令我們的身心整個地融匯在、隨順在、回歸在這樣一個阿彌陀佛的清凈、圓滿、無礙的這種依正二報,包括他的願力的回歸等等,這樣的一些作為之中,使我們悄然不知地逾越了我們的身見,逾越了我們的我執、法執,得到了身心的輕安。那在念佛之中呢,就是悄悄地、不自覺地我們已經把自己的那種障菩提心、危害菩提心的這種自以為是、執著、為自求、沒有慈悲、沒有利他心、沒有廣泛的利眾生心的這樣一個狹隘的修行方式的制約里走出來。

摘自《凈土五門修法——隨順得入果地覺》

慈法法師講授

推薦閱讀:

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拜山活動殊勝圓滿!
對佛菩薩要有智慧的虔誠 而非愚痴的虔誠
家中如何供奉佛菩薩(之一)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七
南亭和尚《地藏菩薩化度事迹》

TAG:菩薩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