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至聖穆罕默德(8)

——遷徙麥地那

第五章至聖遷徙麥地那

第一節阿克巴盟約

穆聖的夢

早在穆聖傳教之初,曾有葉斯裡布(麥地那)老人古來則領著當地幾位長者來麥加入教,並請穆聖遷往麥地那。從那以後,穆聖一直有心去葉斯裡布(麥地那)傳教,但因路途遙遠,加上當時還未受命,一直未能如願。公元620年,穆聖曾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坐在寬綽的庭院中,周圍是一片萬年棗。經過了解,萬年棗只產於葉斯裡布(麥地那),因此決定拍六名子弟去葉斯裡布(麥地那)傳教,同時了解那裡的人們對皈依伊斯蘭是否誠信。六位子弟去了以後,回來報告說,那裡的人都非常虔誠地敬仰穆聖的教化。

葉斯裡布人

公元620年,一年一度的朝覲季節到來了,從阿拉伯半島四處來的旅客們,都按習慣的方式,在麥加郊外米那地區安營紮寨,他們等待著節日的到來,參加朝覲、祈禱、過節和商貿,然後返回老家。先知穆罕默德到米那去看望那裡的外地旅客,向他們宣傳伊斯蘭教。在同他們交談中發現,伊斯蘭教在麥加城內出現後,信息傳的很遠,外來的旅客們都有所耳聞,但不知細節。他向暫住在米那的旅客們宣傳伊斯蘭教的信仰內容和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反應。

在米那不遠有一個阿克巴鎮,他在那裡遇到了從葉斯裡布(「麥地那」的古稱)來的一伙人。當時的葉斯裡布(麥地那)有兩大互相對抗的宗族,即海茲拉吉和奧斯。這夥人是海茲拉吉家族的客商。當先知向他們解釋伊斯蘭基本信仰時,他們說,在葉斯裡布已從城裡的猶太人那裡聽說過一點,但願聞其詳。他們對先知的陳述認真聽講,非常感興趣,要求歸信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他們許諾說,回去以後,將把這個信息向族人宣傳,並且要去先知穆罕默德同他們保持聯繫。(伊本·哈希姆《先知傳》2:281)雙方關係確定以後,這夥人在麥加朝覲完畢後返回到葉斯裡布(麥地那),據說他們在那裡積極開展宣教和動員,使他們海茲拉吉族的居民都對伊斯蘭教有了好感。

阿克巴會面

第二年,即公元621年,又在麥加朝覲的日子裡,各路旅客雲集麥加。這一年先知穆罕默德同葉斯裡布來的客商又在阿克巴鎮會面。這次葉斯裡布的客商共有十二人,其中兩名是奧斯族人。在這次會談中,雙方簽訂盟約,葉斯裡布的代表發誓效忠於先知穆罕默德,保證只信仰獨一無二的真主,放棄一切偶像崇拜,並且遵循先知穆罕默德提出的各種伊斯蘭信條和原則。他們回到葉斯裡布建立第一個穆斯林的社會,執行先知穆罕默德為他們確定的社會制度和規則。先知穆罕默德選派了一位精明強幹的弟子穆素阿布·伍麥耶與他們同行,去葉斯裡布,向那裡的居民傳授《古蘭經》和安拉的正道。穆素阿布剛從阿比西尼亞回國不久,他聰明伶俐,能言善辯,性格穩健,處事冷靜,並且背誦《古蘭經》的嗓音十分優美,他不能勝任這個使命。

葉斯裡布宣教

葉斯裡布(麥地那)是先知穆聖母親阿米娜的故鄉,他與那裡的本·納加爾家族有血緣關係。他的祖父阿卜杜·穆塔裡布的母親就是這個家族成員。另外,他的父親就葬在這裡。穆罕默德在六歲時曾和母親一起來這裡給父親上墳。也是命運的安排,他必定要選中麥地那為伊斯蘭教的根據地。

奧斯人和海茲拉吉人原來都是多神教徒。他們在葉斯裡布同猶太教徒雜居共處。由於城市農業和水源的控制權,這兩族人同猶太人之間充滿仇恨,甚至發生過仇殺事件。在宗教方面,儘管信仰各異,但由於長期與猶太人居住在一起,受到猶太教期待彌賽亞降世,重建民族國家的影響,他們比較接受以一位宗教人物為中心的統一社團的政治概念。所以,伊斯蘭教的教義吸引了葉斯裡布(麥地那)的阿拉伯人。另外,穆罕默德雖然未能是他的族人改變信仰,但他的高貴品質和政治才幹卻已名聲在外。葉斯裡布的阿拉伯人從社會現實出發,在穆罕默德及其一神教義中,看到了一位具有宗教權威的阿拉伯領袖,能制止內部仇殺,實現統一的願望。

穆素阿布到葉斯裡布後,向民眾傳播伊斯蘭信仰,舉辦伊斯蘭知識教學,誦讀《古蘭經》,回答各種問題。他的宣傳受到奧斯和海茲拉吉雙方民眾的歡迎。皈依者和歸信者日益增多,在伊斯蘭光亮的普照下,雙方有了覺悟,開始和解,團結一致。葉斯裡布城內穆斯林社會逐漸興旺,引起宗族酋長們的嫉妒和不滿,民眾之間沒有了對抗,對領袖人物減少了依賴,削弱了他們的社會勢力,使他們難忍民眾的冷談。這些酋長們對穆素阿布宣講伊斯蘭十分反感,處處與他作對,對他製造困難。他面對新的局勢,承受新的壓力,以耐心和毅力承擔起這次受真主使者託付的使命。他對酋長們的非難回答說:「請你們坐下來,靜聽我說幾句。如果稱心滿意,你們可以接受。如果聽著不順耳,可以置之不理。」他的耐心和毅力產生豐碩成果,穆素阿布宣講伊斯蘭,既無威脅,也無利誘,只是以理服人,講清道理,讓人們自己去思考和揣摩。方法對頭,效果極佳,歸信者與日俱增,其中有宗教上層的領袖。(伊本·哈希姆:《先知傳》2:281——282)在穆素阿布的宣傳下,發展了一大批教徒。他們被稱為「安薩爾」即「輔士」,意思是「真主事業的支持者」。通過他們的宣傳,穆罕默德在葉斯裡布(麥地那)的社會聲威大震。人盼望這位「真主的使者」和「聖人」前來葉斯裡布(麥地那),用伊斯蘭教治理他們的社會。

一年以後,穆素阿布回到麥加,為穆聖帶來了葉斯裡布(麥地那)的喜訊。那裡的居民很多都成為穆罕默德的擁護者,幾乎每個氏族都有皈依者。而且葉斯裡布(麥地那)物產豐富,椰棗樹、葡萄園和各種農作物比麥加富足的多。那裡的人都歡迎先知穆罕默德前去居住。

穆聖陷於沉思,他想時機到了,受盡苦難和迫害的穆斯林該嘗到甘甜了。他為之奮鬥的伊斯蘭事業有希望了。

阿克巴盟約

又一年過去了,到公元622年,再次逢到朝覲的時機。從葉斯裡布(麥地那)來麥加朝覲的人很多,其中有他們派來的七十五人的代表團,還有兩位女代表。他們代表葉斯裡布的兩大宗族,以他們宣教的成就前來向先知稟報。先知穆罕默德秘密地同他們的頭領進行聯繫,並約定,在某一天的深夜,在阿克巴會見他們。葉斯裡布代表對對多神教徒們一直保守秘密。到約定的那天夜裡,他們悄悄離開下榻的地方,來到阿克巴鎮。他們爬上一條山路,他們在那裡等待先知的到來。他們中有兩位婦女。

先知穆罕默德在他的叔父阿巴斯·本·阿卜杜·蒙塔裡布的陪同下來到阿克巴。他的叔父當時仍是多神教徒,但他從侄兒那裡知道這次約見事關重大,可能會引起戰爭。他想到哈希姆家族和蒙塔裡布的弟子們一起承擔了保護穆罕默德的責任。所以,他陪同穆罕默德來到阿克巴。

到達阿克巴鎮後,阿巴斯首先說:「海茲拉吉族的人們!穆罕默德在我們中間的地位你們是知道的。我們家族中與我觀點一致的人是保護他的。他在他的族人中,在自己的家鄉是安全的。現在他已傾向於你們,想跟你們在一起。如果你們堅持忠於你們對他的誓言、保護他不受敵視者的傷害,那麼你們就勇於承擔起為此而產生的一切責任。如果你們現在順從了他,而他到達你們那兒後又背叛他,那麼現在就請你們離開他。」葉斯裡布人說:「你說的話我們聽到了。現在讓安拉的使者講話吧!為了你,為了你的主,有什麼要求你就吩咐吧!」

穆罕默德首先朗誦了《古蘭經》,爾後講解了伊斯蘭教。接著說:「我要求你們發誓,你們要想保護你們的妻子兒女一樣來保護我。」

族長伯拉烏·本·馬阿魯爾在第一次阿克巴誓約後就加入了伊斯蘭教,他遵守伊斯蘭教規,認真做一切功課。他伸出手說:「安拉的使者,我們宣誓,指安拉為誓,我們是經受過戰鬥考驗的男子漢……」

伯拉烏的話沒有講完,艾卜·海賽姆·本·泰漢插話說:「安拉的使者,我們同猶太人是有信約的,現在我們要廢棄它。如果我們這樣做了,爾後安拉默示你回到你的族中來,你是不是要拋棄我們呢?」

先知穆罕默德回答說:「不會的。我們要同生死,共患難。你們的仇就是我的仇,我的仇也是你們的仇。你們中有我,我是屬於你們的。我將是你們的仇敵為仇敵;也將待你們的好友為好友。」

這時候,他們想立即宣誓。但阿巴斯讓他們等一等。他說:「海茲拉吉族的人們!你們知道不知道在想他宣誓的目的嗎?你們是在向他宣誓,要同各種膚色的人交戰。一旦你們錢財耗盡,你們中有地位的人戰死了,如果你們認為這是一種災難,並為此而背叛先知。如果你們這樣做,它將是你們今生和來世中的恥辱。那麼你們最好現在就離開他。如果你們為了忠於他的號召而不吝嗇你們的錢財,你們中有地位的人把生死置之度外,那你們把他帶走吧。這是你們今生和來世中的功德。」

人們回答說:「我沒要他,絕不吝嗇錢財,絕不估計我們中有地位者的性命。安拉的使者啊!如果我們忠實於你,我們將得到什麼?」穆罕默德心平氣和的說:「進天堂!」

他們向穆罕默德伸出了手,穆罕默德也伸出手來。他們向他宣誓效忠。宣誓結束後,先知對他們說:「在你們中給我推選十二名首領,作為你們的負責人。」他們從海茲拉吉族中選出了九名,從奧斯族中選出了三名。先知對這些首領們說:「你們要像基督教徒對麥爾彥的兒子爾薩負責一樣,對你們族人們負起責任來。我也要對我們族人中的穆斯林負責。」

第二次阿克巴誓約的約詞是:「我們宣誓,無論在順利時,還是在困難時,無論是遇到令我們高興的事,還是令我們沮喪的事,我們都完全唯命是從!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都講真理。為了安拉,我們對任何辱罵和誹謗都無所畏懼。」

這就是著名的「阿克巴誓約」。

這些事是在夜深人靜時,在偏避的阿克巴山路上進行的。他們自信除安拉外,沒有其他人知道。但是,他們的活動被一個路過的古萊氏人聽到了,他把這個消息給古萊氏人透露出去。

第二天,古萊氏人來到海茲拉吉人的駐地,責問他們。這時候,海茲拉吉族的多神教徒們站出來,以他們的神靈發誓來否認此事。穆斯林們沉默不語,古萊氏人半信半疑地離去了。當古萊氏人離去後,葉斯裡布的穆斯林立即打起行李回家了。

第二節遷徙麥地那

秘密遷徙

阿克巴盟誓的消息傳出去以後,麥加統治者階級加緊策劃,陰謀大規模殺害穆斯林。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機情況下,先知穆罕默德毅然決定讓麥加的穆斯林分批遷徙到葉斯裡布(麥地那)。

一天,真主的使者把信徒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真主使你們有了許多兄弟和定居的地方。」他命令他們遷徙到葉斯裡布(麥地那)去。他將穆斯林編成許多小組,分多批於夜間出動,三五成群,秘密地、有條不紊的離開麥加,遷往葉斯裡布(麥地那)。

先知自己卻頻繁出入在麥加的大街小巷,口誦《古蘭經》,繼續做他的宣教工作。他的這種舉動是給古萊氏人造成假象,穩住他們,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確保遷徙運動的順利進行。用了三個月時間,先後有二百多名穆斯林遷往了葉斯裡布(麥地那)。

先知遷徙

古萊氏人還是發現了他們的遷徙行動,他們決定謀殺穆罕默德。他們商定:每個部落選派一名青年人,給他們發給利劍,讓這些人去殺掉穆罕默德,所有部落共同承擔殺人的責任。

先知穆罕默德得知了這一消息,但他守口如瓶,等待真主的命令。艾卜·伯克爾準備好了兩峰駱駝,動員先知同他一道出發,先知讓他再等一等,直到安拉默示讓他遷徙。這時候,先知來到艾卜·伯克爾家,告訴他安拉已允許他遷徙,並要求與他同行,艾卜伯克爾欣然從命。

艾卜·伯克爾把兩峰駱駝交給阿卜杜拉·本·艾賴蓋特飼養。當他兩人決定離開麥加時,他們知道古萊氏人肯定會追趕他們,所以,先知決定走人們所不熟悉的路,以避開古萊氏人的追趕。

古萊氏人為了防止穆罕默德逃走,讓那些青年人於夜間把他的住房包圍起來。在決定離開麥加的那天晚上,先知讓他的堂弟阿里穿上他那件藍色哈達拉毛式大褂,睡在他的床上。並要他在他走後留守麥加,替他處理其他人存放在他家的東西。監視先知的古萊氏人們,不斷從門縫裡窺視先知睡覺的地方。他們看到鋪上有人,就放心了。到了後半夜,先知乘他們不注意時溜出了家門。真主使古萊氏人看不見先知,先知走出家門,還在古萊氏人頭上放了一把土,然後到艾卜·伯克爾家去了。過了一會兒,有一個人由此經過,看到把守在穆罕默德門口的古萊氏人,好奇地問他們:「你們在等誰?」古萊氏人說:「穆罕默德。」那個人說:「穆罕默德已經走了,還在你們每個人頭上放了一把土。難道你們沒有看見嗎?」他們一聽覺得奇怪,伸手摸了一下頭,果然有土。但他們看到穆罕默德飛床上有人睡著,以為是穆罕默德還在,便說:「這個睡覺的人就是穆罕默德。」他們繼續守在門口,打算黎明時穆罕默德去克爾白禮拜的時候,在門口下手。在晨禮前的昏暗中,他們聽到屋裡有動靜,猜想是穆罕默德起床了,估計在穿衣和盥洗。但是從屋子中走出來的不是穆罕默德卻是他的堂弟阿里。他們這才知道上當了,他們的謀殺計劃已經泄露,計劃落空。

那天晚上,先知來到艾卜·伯克爾家,然後兩人從院落後面的便門走了出去。估計古萊氏人前來追趕,出城後取道相反的方向,沒有朝北向麥地那方向走,而是朝南方向葉門的方向走去。這是古萊氏人所料想不到的。

麥加穆聖的家(今為圖書館)

穆聖的出生地。

掃爾洞避難

先知穆罕默德和艾卜·伯克爾出城後,朝南而行,在離麥加不遠的掃爾山洞中躲藏了多日。此事只有艾卜伯克爾的兒子阿卜杜拉·本·艾卜·伯克爾和阿卜杜拉的兩位姊妹阿伊莎和艾斯瑪,以及他家中的僕人阿米爾·本·富海拉知道,除此外任何人不知道。

艾卜·伯克爾在臨行前作了安排,他讓兒子阿卜杜拉白天在麥加探聽消息,讓兩個女兒在夜間給他們送飲食。

他們走後,僕人阿米爾與往常一樣,給艾卜伯克爾家放羊。晚上他趕著羊群到掃爾山洞附近,讓他們喝羊奶、吃肉。阿卜杜拉白天探聽消息,晚上來掃爾山洞向父親和先知彙報情況。當阿卜杜拉返回時,阿米爾就趕著羊群跟在後面,讓羊群把他的腳印踩掉。

掃爾山洞在掃爾山頂的一個很大的石塊底下,非常隱蔽,洞的面積比一個雙人床稍大一點,只能容納三四個人。那座山很陡,沒有上山的道路,只能順著羊腸小道爬行,至今上山只有羊腸小道,而且很陡、很吃力。可想當時兩個姑娘和阿卜杜拉在夜間行走、送飲食、送消息有多困難。筆者於2003年朝覲期間,抽時間去了掃爾山洞,親自體驗了一下,上山、下山非常難走。現在為了拜訪參觀的人出入方便,從後面又開鑿了一個洞口,保留原來的洞口。參觀者從後面的洞口進去,從前面的洞口出來。

他倆在山洞中躲了三天。在這三天中,古萊氏到處尋找他倆的蹤跡。他們提著寶劍或棍棒,四處尋找。他們來到掃爾山洞附近遇到了一位牧羊人。他們問:「看到穆罕默德了沒有?」牧羊人回答:「我雖然沒有看到任何人進這個山洞,但他倆也可能藏在裡面。」

艾卜·伯克爾聽到牧羊人的話後,嚇出了一身冷汗。他們一動不動地屏息靜聽,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真主。先知向真主祈禱。艾卜·伯克爾把身子貼住先知,但先知勸他要冷靜,在他的耳邊小聲說:「不要憂愁,真主確是和我們在一起。」(《古蘭經》9:40)他又說:「假如在你我之間,還有真主與我們同在,他是第三位,你會怎麼樣呢?」(《布哈里聖訓集》)這些話使艾卜·伯克爾平靜下來。

這時候,奇蹟發生了。洞口本來沒有蜘蛛網,很快蜘蛛在洞口拉滿了網;有兩隻野鴿子飛來,並在洞口下了蛋;洞口本來沒有樹,但很快長出一棵樹來,樹枝把洞口封住了,如果有人要進洞,必須砍去樹枝。

有幾個古萊氏青年注意到了山頂這個洞,走到了山洞邊,但走在最前面的人首先返回離去。同伴問他:「你為何不到山洞裡去看看?」他回答說:「洞口密布著蜘蛛網,這蜘蛛網看來好像是穆罕默德出生前就結成了。而且,洞口還有兩隻野鴿子和鴿子窩。洞裡面肯定沒有人。」這樣,他們便轉身向別的地方巡查去了。

山洞口出現的蜘蛛網和野鴿子,是真主的跡象,是真主在危難中拯救了他們,免除了一場災難,從而使伊斯蘭教在麥地那發展起來,改變了人類歷史的方向。東方學家迪爾曼吉姆對這件事發表了看法。他說:「這三件事是伊斯蘭教史認真講述的唯一奇蹟。但蜘蛛織網,鴿子下蛋,樹木長枝三件事並不奇怪,它在上帝的大地上每天都在發生著。」(轉引埃及穆罕默德·海珊·海卡爾著《穆罕默德生平》,新華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第180頁)

真主的使者和艾卜·伯克爾在山洞裡藏了三天,等這些風波平靜下來以後,他們在雇來的嚮導帶領下,騎著駱駝,從不為人知的小路,踏上了去麥地那的路程。

關於古萊氏人謀害先知穆罕默德的事,真主降下了啟示。

「當時,不信道的人對你用計謀,以便他們拘禁你,或殺害你,或驅逐你;他們用計謀,真主也用計謀,真主是最善於用計謀的。」(8:30)

「如果你們不相助他,那末,真主確已相助他了。當時,不信道的人們把他驅逐出境,只有一個人與他同行,當時,他倆在山洞裡,他對他的同伴說:「不要憂愁,真主確是和我們在一起的。」真主就把寧靜降給他,而且以你們所看不見的軍隊扶助他,並且使不信道者的言詞變成最卑賤的;而真主的言詞確是最高尚的。真主是萬能的,是至睿的。」(9:40)

朝覲者在掃兒山下聽介紹

山頂的掃勒洞——穆聖避難之地

蘇拉格的遭遇

古萊氏貴族懸賞,誰殺死或抓獲穆罕默德,可獲得一百頭駱駝的重賞。果然有一個人去古萊氏人那裡報信去了,他說:他看到由三個人組成的駝隊,向某某方向去了。當時一個名叫蘇拉格·本·馬利克的人在場。他為了獨得一百頭駱駝的懸賞,故意矇騙這個人說:這是某某家的子弟,不是穆罕默德。他稍坐了一會,就悄悄回家,全副武裝起來,就騎上馬,手提長矛,朝那個人指點的方向奔去。那時候,先知和同伴們正在一塊大石頭下休息,喝水吃飯。

太陽快下山了,先知等人正準備出發,突然蘇格拉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之內。蘇格拉這時候也看到了他們。眼看就要追上了,突然他從馬上摔了下來。他爬起來騎上馬繼續追趕,沒跑幾步又被摔了下來。他再次爬起來騎上馬繼續追趕,但是沒走幾步,馬的前腿陷進了沙地里拔不出來,他又被摔下馬來,在沙地上滾了好幾個滾。這時候,蘇拉格很害怕,他醒悟到,這是神靈在阻止他達到目的。如果再去追趕,可能會遭到更大的危險。他停下來了。並喊道:「我是蘇拉格!請等一等,我有話要說。我不會打擾你們,也不會讓你們接受你們所討厭的事。」先知和艾卜·伯克爾就停了下來。他走近真主的使者,請求他寬恕,並對先知說:「給我寫份赦罪書吧!」先知讓嚮導給他在一塊骨頭上寫了幾個字,扔給了他。蘇拉格拿起「赦罪書」,返回麥加。一路上,他把所有追捕穆罕默德的人都勸回去了。

炎熱的沙漠

真主的使者等人繼續向麥地那走去。他們選擇了一條人們所不熟悉的通往葉特裡布的路。嚮導帶著他們在麥加下游先向南,爾後在紅海岸附近向帖哈麥沙漠走去。越過無數的小丘和深谷。然後沿紅海岸向北,並慢慢離開了海岸。他們走的這條路很少有人走過。

阿拉伯沙漠地帶,白天溫度高達40至50攝氏度,在大部分時間裡,他們找不到任何遮擋太陽的東西,也找不到任何躲避周圍惡劣環境的地方。他們只有祈求真主相助,只有忍耐,以超強的毅力忍受炎熱和饑渴。在這種惡劣的和環境下,他們堅持行走了七天。當他們到達薩海姆部落時,部落頭人布賴代接待了他們,向他們問候。這時候,先知一行才鬆了一口氣。在安拉的護佑下,總算熬過了艱難,葉斯裡布(麥地那)已近在咫尺。

阿拉伯沙漠

庫巴清真寺

先知和艾卜·伯克爾等人行走了二十多天,到達了葉斯裡布(麥地那)西南郊外的庫巴村。這裡距葉斯裡布(麥地那)3公里,這裡的人已經聽到先知穆罕默德到來的消息,有很多人在那裡等候,期待他們的到來。先知和艾卜·伯克爾等人到來後,被迎入庫巴村,大家都來探望,待大家坐定後,聆聽先知第一次演講。他說:「傳播和平,向飢餓者提供食物,尊重親屬,別人睡眠時禮拜,這樣的人將在安寧中進入天堂。」(伊本·哈希姆《先知傳》30:20)這段聖訓,以「和平」的行動開始,又以「安寧」的理想結尾,表達了伊斯蘭事業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

先知等人在庫巴村住了四天。在這四天中,他在白尼·阿慕爾·本·奧夫家裡作客。在做客的四天里,為這兒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叫庫巴清真寺,並親自參加勞動。此寺的建築非常簡單,只是壘起一圈圍牆。後來幾經翻建,建築規模逐步擴充。約在8世紀建起了宣禮塔,並選用優質木材、石料等建築材料建造了拱廓、庭院等。今禮拜大殿可容納近千人,但仍保持樸素美觀特色。在清真寺大門附近有艾里斯井和藍眼泉。麥地那居民均飲用藍眼泉的水。艾里斯井又稱戒指井,系因先知的戒指被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不慎墜入井中而得名。

他們在庫巴村休息期間,先知的堂弟阿里也趕到了這裡。他完成了先知交給他的任務,歸還了麥加人存放在先知家中的東西後,離開了麥加,步行向葉斯裡布趕來。他白天休息,晚上趕路。他忍受著路途的辛苦,整整步行了兩周。

庫巴清真寺郵票

庫巴清真寺

到達麥地那

公元622年9月28日,葉斯裡布(麥地那)的穆斯林們等待著先知穆罕默德的到來。穆罕默德在艾卜伯克爾的陪伴下,風塵僕僕地來到麥地那。這天恰好是主麻日(星期五),大家在先知的領導下在麥地那拉奴那河谷舉行了第一次主麻聚禮,後來在那裡修建了一所清真寺。歡樂的人群,擁戴者真主的使者進入了葉斯裡布城,向市中心移動。全城男女老少傾城而出,夾道歡迎,每個人都想見他,都想靠近他。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沒有見過他,但內心充滿了對他的熱愛,充滿了對他使命的信仰。許多人攔住先知的去路,要求到他們家居住和休息。眾人的熱情,盛情難卻,先知宣布了一個方式,讓他的坐騎駱駝任其行走,這匹駱駝在哪裡停下腳步,先知就選擇在那裡居住。駱駝放開了韁繩,在人群中自由行走,最後在兩位白尼·納加爾族孤兒簡陋的草舍前停了下來。先知下了駱駝,問道:「這草舍屬於誰所有?」馬阿茲·本·阿夫拉回答道:「屬於阿木爾的兩個兒子薩海勒和蘇海勒的。他們倆是孤兒。」他還說,他將給他們倆另外安排住處,並建議先知在這裡修建清真寺。先知接受了,他命令在這裡修建清真寺和他的住處。但是,先知堅決不當作禮物接收,而根據土地的價格如數付給了價款。就在那片土地上,後來修建了先知的住宅。同時在一側修建了清真寺,即麥地那聖寺。此後,把從麥加遷徙來的穆斯林稱為「遷士」(阿拉伯語「穆哈吉倫」的意譯,原意為「遷徙者」、「遷移者」),把麥地那的穆斯林稱為「輔士」(阿拉伯語「安薩爾」的意譯,原意為「輔助者」)。

公元622年的這次大遷徙,是伊斯蘭歷史上的一件偉大事業。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十三年,忍受了古萊氏人的各種迫害,最後在安拉的指引和相助下,離開了家鄉,離開了親人,同跟隨他的穆斯林遷徙到麥地那,這是伊斯蘭運動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阿拉伯民族從此進入了一個統一和建國的新紀元。從此,穆罕默德不僅作為穆斯林的精神領袖,而且作為阿拉伯民族的第一位政治領袖和人類歷史上的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登上了歷史舞台。

這次大遷徙,阿拉伯語稱「希吉拉」。公元622年這一年,後來被定為伊斯蘭教曆元年。從此,伊斯蘭教的光輝一直照耀著麥地那。因此,這個古城被稱為「光明的麥地那」。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f19a60101vcdl.html

推薦閱讀:

穆罕默德是最後一個先知,那以前的先知有哪些?
穆罕默德
道教和伊斯蘭教一樣蠱惑人心,同樣導致朝代凋亡,同樣有迷信而且不入世,不世俗化為什麼沒有人罵道教?

TAG:穆罕默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