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上下聯末字平仄之我見
中華傳統文學形式之一的對聯,經數千年的發展、演化,逐步完善了它的格式。特別是受格律詩的影響和清代以後韻文學的總結歸納後,對聯的平仄也約定俗成或「法定」成了固定的格式。尤其是上聯末字必須仄聲,下聯末字必須平聲,已然成了無人敢突破的「法定聯律」。中國友誼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中國對聯大辭典》,竟然為了平仄合律,將嶽麓書院門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改為「於斯為盛,惟楚有材」。這種只重聯律忽視意境的做法,必將造成傳統文化承傳的誤區而遺患後人。筆者經多年的聲律效應實踐和學習,就對聯上下聯末字平仄,談點我見。 實際上,現代約定俗成的聯律是由律詩的「頷聯」和「頸聯」演化來的,以律詩的規律,上聯末字必須是仄聲,下聯末字必須是平聲,這是毫無疑問的。律詩的平仄是為了音樂和節湊的協調而定的。仄聲是短促的發音,放在末尾,給人一種突然中斷、不協調,不流暢的感覺。而平聲卻有餘味悠長,耐人回味的音樂美感。就是現代或古代的歌曲結尾都不會有半拍或一拍等突然收尾的樂曲。律詩和由律詩演化來的現代聯律,約定俗成了上聯末字是仄聲,下聯末字須是平聲的規律,是有道理的。 但任何事物都是發展和變化的、絕對真理,不可超越和改變的定律放在文學創作中來約束今人和後人的做法,必然限制人們的創造、創新和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詩詞對聯,若形不成大眾參與創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突不破固化的韻格律調,要想繼承都很困難,何談發展。一位外國學者曾這樣評價我們:「中國是一個聰明與守舊的民族」。我們的聰明,使我們創造了傳統的優秀文化,我們的守舊又限制了這傳統優秀文化的發展。 清朝以後,直至民國後和現代詩詞對聯方面的方家和權威們,由於受清王朝「扶持固化」守舊觀念的影響,不充許後人在詩詞對聯方面突破定格。現擇抄拙作「從自度曲聯想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承傳危機」章節,表述這個問題。
明清兩代,由於韻文學的三個頂峰在前,無法超越,又注重了這三個頂峰文學的承傳,歸納和總結,故沒有新文學體系創新出現。但明清兩代,特別是清代對中國韻文學的總結,歸納、篩選的貢獻卻是空前的,也可以說創造了韻文學篩選、總結、歸納的頂峰。明代的總結文獻有幾十部。(略) 清代更開創了韻文化篩選總結的頂峰,其文獻有百多部。(略)特別是康熙時敕撰的《詞譜》,又名《欽定詞譜》和《歷代詩餘》,又名《欽定詩餘》、《御選四朝詩》和乾隆敕撰的《唐宋詩醇》,基本襄括了唐詩宋詞之精華。清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歸納、總結,實際上是不同民族為統治目的而對漢族文化的學習、繼承、應用的必然結果,有了這種學習、繼承、應用、才奠定了清朝幾百年的統治地位。無此,則必然會縮短清王朝的統治時間。 清王朝的統治者們聰明地利用了漢族文化思潮中的守舊觀念,並給予扶持和固化。對古代文學的總結、歸納、定格,並以「敕撰」、「欽定」,在歷史上是空前的首創。通過對傳統文化定格、固化,以達到約束人們思想不突破「定格」,再配以幾次「文字獄」的手段,逐步約束和禁固了人們的思想,以達到長治久安之目的。現代古詩詞領域的守舊觀念,實際上就是清代這種扶持固化的結果。縱觀中華文學史,先秦、兩漢、唐宋、元明文學領域的不斷繁榮、發展、創新,其先決條件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沒有清代以後的「固化的守舊觀念」! 對韻文學的總結、歸納、篩選,總歸優秀定格,範例讓後人借鑒、創新、發展、提高是有益而無害的;但將總歸出的定格範例固定成一種腳鐐手銬式的不可掙脫的定式讓後人戴著它去填詞做詩就有害而無益了。清王朝的統治者們正是出於後者的本心而辦了前者的好事。問題的關鍵是後人如何去掙脫那「固化的守舊觀念」!傳統的優秀文學發展到現代,涉足者寥寥無幾,特別是不願受其束縛的年輕人更是少的可憐,這難道不是我們的悲哀和承傳的危機嗎? 以上是筆者在理論上的一點觀點和認識,下面通過一些實例具體闡述這個問題。(例聯聲韻均依平水韻)
三光日月星 四詩風雅頌 此為蘇東坡對遼國使者之對。 兩行北雁,避風雪以南來;
千古西烏,沖夜月而東去。 此為陳鏵與朱熹對飲,忽見山雁南飛.陳乃為此聯,朱極賞之。千古西鳥 古樂府歌有(西烏夜飛)。(樂府詩集)卷四九「<古今樂錄)曰:西烏夜飛者,宋元徴五年荊州刺史沈攸之所作也。攸之舉兵發荊州東下.未敗之前,思歸京師。所以歌和云:白日落西山,還去來。送聲云:折翅烏,飛何處?被彈歸。」後來清王士禎(秋柳)詩亦云:「相逢南雁皆愁侶,好語西南莫夜飛。」
一葉孤舟,坐著二三個墨客,啟用四槳五帆,歷經六灘七灣,受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十載寒窗,進過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應考三番兩次,今年一定要中! 相傳明代畫家徐渭,一日邀友泛舟,渭乃朗吟如上聯,眾友久未能對。渭復自接之如下聯。此聯妙在上聯為從一到十,下聯則從十到一。眾友鼓掌稱善。
金針引動獨龍行 銀剪裁開雙鳳舞 此是明代著名學者楊士奇青年時期贈給一位裁縫同鄉的對聯,泰和《楊氏家俗》有記。該聯十分切合裁縫職業特徵,且極富想像力。「獨龍行」寫飛針走線似游龍戲水,足見縫紉技巧之煙熟。「雙風舞」寫裁剪動作之瀟洒自如,既逼真又傳神。據說,該裁縫將此聯貼出後,全城為之轟動;該店也從此身價倍增,生意一直十分興隆,一副妙聯能引起這麼好的經濟效益,恐怕是楊士奇始料未及的吧。
求通民情 願聞己過 這是林則徐出任江蘇廉訪使時自題於署堂的一副對聯,該聯雖短短八字,但擲地有聲。上聯用一「求」字,足見作者通達民情的要求是何等的迫切;下聯用一「願」字,可知作者接受批評的心情是何等的誠懇.對自己的要求是何等的嚴格。與封建社會那些愚吏貪官相比,這是一種多麼可貴的高風亮節!作者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人們展示了自己的那顆赤子之心,讀來令人無不肅然起敬。
一物不知,以為深恥 遭人而問,少有寧日 閹若噓是清代著名學者,他從小口吃,顯得十分愚鈍。由於他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終於成了大學問家。這副自題聯是閻若噓的座右銘,作者以此勉勵自己。有一件事情弄不懂,就看成是自己的大恥辱;碰到人就虛心求教,很少過輕閑的日子。這種好學精神是極為可貴的。把此聯當作勸學格言來看,必會給讀者以啟迪。 以上所選歷代名聯之下聯末字都為仄聲。
綏德縣今年修建了高16.9米,寬36.9米的目前亞州最大的石牌坊,前後五門六柱需有表現本地人文史跡的六幅對聯創作。本人創作撰寫了如下一幅對聯:
東來紫氣,南接瑞祥,西傳爽朗,北賦豪放,四海雄師聚守,八方猛士分臨,育俊英,納忠魂,歷代名將靖邊綏。 忠有扶蘇,勇推李廣,清說繁朴,正唯良臣,千年泛水歸流,百里荒山渲染,寫春秋、憑典範,古今聖賢豎民德。 此上聯寫了綏德人文史源。為了邊關安寧,歷代戍邊將士們匯聚了東、南方祥瑞秀美之氣質,西方寧夏青海一代爽朗和北方大漠之豪放氣概。血緣的異遠和戍邊將士健壯體魄造就了「綏德漢」健美的遺傳優勢。故歷代有「米脂的婆姨綏德漢」之說。下聯寫了歷代出生和任職綏德忠勇清正典範(秦始皇長子扶蘇,漢飛將軍李廣,清廉吏孔繁朴、宋名將韓世忠字良臣)和現代城市化建設的兩條濱河大道鎖住了千年「無定河」泛水,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後的荒山變錦繡現狀,為人民豎起了功德範例。上下巧妙地嵌進了「綏德」二字。但上聯末字「綏」是平聲,下聯末字「德」是仄聲(上聲)。此聯上下是不可互換的。經反覆詠讀,覺得此聯語氣連慣,末句結尾「德」字並沒有突然中斷,不協調,不流暢之感,反而有一種向上的自豪的感覺。既然沒有末字仄聲的聲律弊端,為什麼此聯就不能成立呢?拋開前邊,單就「歷代名將靖邊綏與古今聖賢豎民德」,而言,以律詩格律來說,是拗體,按嚴整律格就不可成立,豈不限制了美好意境的表達?經反覆聲律感覺吟詠,覺得「古今聖賢豎民德」放在後邊比放在前邊聲律效應要好一些,意境連慣也強的多,而且有一種向上和向前發展的感覺。
筆者還撰了一聯:千古文章筆源此,萬邦安樂綏澤來。此聯結購上聯末字「此」為仄聲(入聲),下聯末字「來」為平聲,通首全拗,屬拗律。但意境好,讀聲連慣流暢,不可改動。經反覆聲律效應吟詠,總覺得沒有「萬邦安樂綏澤來,千古文章筆源此」流暢、連慣和氣勢壯。(綏德是秦統一中國後劃全國三十六郡之上郡郡守地,是北方的邊關重鎮。漢民族抵禦西夏、覺項、契丹、匈奴、金、遼等入侵的邊防前線。只有邊防安定、社會安定才可萬邦安樂,後方的萬邦安樂是前方和社會的「綏」給帶來和保護的,綏德在歷史上就起到了這個作用。據史記「蒙恬築長城,取中山兔毛制筆」。《古今注》:「牛享問曰:『自古有書契已來,便應有筆。世稱蒙恬造筆,何也?』答曰:『蒙恬始造,即秦筆耳……』」在秦以前對於筆的稱謂不一樣,如楚人稱筆為聿,吳人稱筆為不律,燕人稱筆為弗,只有蒙恬始造之筆稱為筆,並且統一了全國的稱謂,一直至今。蒙恬駐軍綏德,創造了毛筆,受害後埋骨綏德。) 如果按照傳統的「不能通融」的「固化的守舊觀念」,此聯只能按「千古文章筆源此,萬邦安樂綏澤來」去讀,豈不限制了聲律效應之發展,創新?當然,此聯最後並未按「約定俗成」的聯律去用,而是合併為一上聯:「萬邦安樂綏澤來,千古文章筆源此」刻於牌坊,向海內外徵集下聯後補刻。一「此」字和拗律就增加了上聯的力度和氣勢,給下聯以平聲和只囿固化律格應對造成了力度與氣勢上的難度。 更有甚者和可悲可嘆的是,固化的守舊觀念禁固和約束今人和後人還覺不解饞,還要去約束和禁固古人的作品!嶽麓書院門聯的好多非議和修改就是明例。此聯產生清嘉慶年間,說明那時的守舊觀念還未固化而能有一席之地。若現代新產生此聯,必召至口誅筆伐而不可存在。此聯言簡意賅,意明律順,表達意境完美無缺,為因果遞進手法。「惟楚有材,於斯為盛!」自有一種自豪展現給讀者和身臨其境的人。末字仄聲更增其美,多餘修改,純屬畫蛇添足! 總歸個人心得和反覆的聲律效應實踐認為:
1、只要聲律效應佳,意境、氣勢好,是可以上聯末字用平聲,下聯末字用仄聲的。 2、下聯末字用仄聲以上聲和入聲字可用,去聲一般是不可用的,因去聲的聲律效應一般達不到和協、流暢、和造勢之感。特殊意境表達,下聯末字去聲誠有奇兵突現之感,如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一葉孤舟,坐著二三個墨客,啟用四槳五帆,歷經六灘七灣,受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十載寒窗,進過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應考三番兩次,今年一定要中!求通民情,願聞己過等。 3、特定嵌字聯若意境連慣性好,須嵌尾字時,也可以上平下仄,但聲律效應必須達到和協、流暢。 4、在寫作手法上以遞進式對聯,上聯末字平聲,下聯末字仄聲較好些。 5、在五、七言律聯中,以拗體或拗救體上聯末字平,下聯末字仄,要比嚴整律格可用些。畢盡嚴整律格是經幾千年的聲律效應總歸出來的,嚴整律格中上末字仄,下末字平「不可通融」是有科學道理的。長聯因可用詩、詞、曲、散文等多種手法,律格要求稍寬(但對仗必須嚴整,否則是不可稱為對聯的),上聯末字平、下聯末字仄,只要達到意境連慣好,聲律效應流暢、和協、有向上、奮進之感即可用。不表現向上、奮進之感還是上末字仄,下末字平好一些。 6、上下聯作成後可反覆進行聲律效應的感覺吟詠,那一種聲律效應好,感覺好,就用那一種,可不必拘尼於「約定俗成」的定律。 最後,再引用拙作「從自度曲聯想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承傳危機」結束段作為本文的結尾。 詩詞的格律韻調是為音樂和節湊的協調而定的,是為創作者表達情感和意境服務的,而不能讓意境和情感為韻律服務。當然,前人表達某種情感和意境所創作的律調韻格,我們完全可借鑒來表達我們相同的情感和意境。只要附合原調的律格節湊,達到聲律協調、意境佳、情感真,就不必拘泥於原調的不變定式。比如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和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由於古人文章沒標點附號,後人這樣念和東坡是否這樣寫無法考定。(我想,做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是不會在「小喬初嫁」的意明律順後再畫蛇添「了」的。)但按東坡前《念奴嬌》定式卻應這樣念: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和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這裡的句式結構,「了」和「我」都是「領」字的一二二句式,而不是現今念的前邊二三句式,後邊二二句式,其「了」是當「看」的意思。但兩種念法都不失其聲律美,意境佳,情感真。我們有何理由不承認這兩種句式結構都是《念奴嬌》詞調的句式結構呢?況古人創律調尚有「攤破」、「偷聲」、「減字」、「促拍」、「轉調」、「襯字」等等手法新創詞牌,我們為何只能在古人「攤破」、「偷聲」……之後學跟學而不能自己「攤破」、「偷聲」……呢?我想並非今人沒有這個能力和技巧,而是「固化的守舊觀念」和維護它的「守舊專家權威」們不充許今人這樣做!突破清王朝歸納固定的詩詞格律的作品,那怕你再好也甭想在省級以上的刊物發表!這是造成傳統文化涉足者寥寥無幾和年輕人少的可憐的最大罪魁!細查泱泱大國,50歲以下涉足傳統詩詞創作者恐怕不足十萬分之一,這難道不是我們傳統文化承傳的危機?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這種「固化的守舊」觀念的不破,傳統文化的傳承,在我們的下一代可能畫上句號! 以上淺見,出於對傳統文化承傳危機之慮而發,盼能引起國人重視,以便突破「固化的守舊觀念」,開創一個傳統優秀文化的再發展創新的新局面。歡迎同好和方家提出不同意見爭鳴。 |
推薦閱讀:
※對聯趣聞(102)小姐出聯招夫婿
※[轉載]學習對聯(363)
※廣告公司對聯精選
※對聯評析-6
※佛教對聯一
TAG:對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