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和「任性」不會成為新常態(文藝觀察)

——也談綜藝變電影饒曙光《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10日 23 版)

漫畫徐鵬飛不尊重藝術創造力和藝術想像力,不尊重電影創作和生產的基本規律,「快餐」式生產,「任性」化消費,最終失去的恐怕不僅是電影市場本身去年春節檔根據明星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拍攝的同名電影,以近7億元的票房震驚電影界,引發了「電視綜藝節目簡單搬上大銀幕,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電影」的激烈爭論。有人不無憤怒地稱其為「粉絲經濟催生的畸形兒」,也有不少業內人士預言,「綜藝電影」取得與其品質完全不相稱的高票房,這種現象是曇花一現,不具備可複製性。但「奇蹟不可複製」的話音未落,新年伊始,電影市場又上演了綜藝變電影的一幕——根據2014年火爆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改編而成的電影,再次以讓人吃驚的賣座速度,挑戰人們對電影的定義和評價。熱門的電視綜藝節目擁有穩定的觀眾群和收視率,靠著播映帶來的口碑和話題效應,在現實生活和互聯網上都保持著較高的活躍度,動輒幾億的網路點擊量和微博話題閱讀量,意味著換成真金白銀的巨大的票房潛力。據悉,今年春節還將有幾部「綜藝電影」上映,不少衛視的王牌綜藝節目也都在籌拍電影的過程中。成本低、見效快,順手撈錢的事何樂而不為?特別是趕上春節檔,在寒假期間上映,綜藝節目長期吸引著的學生族成了票房的重要貢獻者,很多學生甚至都沒來得及換掉校服就興奮地湧進影院,一些家長也被孩子「綁架」著去看。鎖住一個學生,可以產生3倍甚至更高的消費效果,「合家歡」的觀看模式成了「綜藝電影」票房制勝的不二法門。帶著這種急功近利的賺錢衝動,綜藝節目大舉進入電影業,以強大的力量滲透到電影創作和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去,贏得了令人咋舌的高票房,這給電影的專業性乃至電影本體帶來的挑戰不言而喻。到目前為止,中國電影產業依然處於初級階段,電影市場也具有強烈的「中國特色」——休閑娛樂成為大多數觀眾進電影院的主要訴求,看電影成為時尚社交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獲取談資。某種意義上說,「綜藝電影」能滿足觀眾的這一需求,給觀眾帶來快樂,未嘗不是好事。問題是整個電影產業如果蜂擁而至,爭做這種短平快的電影,無疑將加劇處於初級階段的中國電影的浮躁和投機。有人說,好萊塢也經常把熱門電視節目改編成電影,但我們必須看到,這裡有一個必要的「電影化」的過程,需要有基於電影本體的一系列改編環節。而像我們目前這樣「短平快」地製作「綜藝電影」,用好萊塢知名影評人托姆·格伊爾的話說,絕對是「中國獨創」——這種類型的電影,成熟的電影產業絕對不會去觸碰。當下中國電影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快餐式生產,並且形成了快餐式消費的鏈條,恐怕與整個社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有內在聯繫。學生、城市白領等學習、工作壓力較大的群體構成了今天電影觀眾的主體,他們進電影院圖的是放鬆,「90後」「00後」的青少年觀眾更是單純追求娛樂,「任性」消費。坦率地說,我個人不喜歡這一類「綜藝電影」,但也不會對年輕觀眾「任性」的喜歡冷嘲熱諷,我只是想提醒年輕觀眾,快餐可口,但未必營養,人的成熟應該包含著對自己的口味、趣味和文化選擇的反思。由於中國電影市場的不完善,由於快餐式生產的存在和中國電影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任性」消費,「短平快」的「綜藝電影」在當下乃至今後一段時間還會風靡甚至大行其道,其生產者們或許還會以到手的高票房來嘲諷那些「執迷」於電影的專業性、電影本體的人。但是,我敢斷言,這種情形不可能是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產業的常態。不論是何種形態的電影,要想真正站穩腳跟,取得長足的發展潛力,都必須從電影本體出發做精做強。不尊重藝術創造力和藝術想像力,不尊重電影創作和生產的基本規律,最終失去的恐怕不僅是電影市場本身。
推薦閱讀:

為什麼麥旋風會比新地和圓筒冰淇淋好吃?
為什麼拉薩到處都是德克士,而非肯德基、麥當勞?
餐飲快餐中的理想與現實,你懂這兩者的差別嗎?
越來越像快餐店的星巴克,最大的對手是麥當勞?
肯德基是一家怎樣的快餐店?

TAG:文藝 | 快餐 | 新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