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暴力團:槍殺長崎市長的幕後黑手(組圖)
圖為長崎市長伊藤一長
4月17日,在日本長崎市,救援人員對長崎市市長伊藤一長進行急救4月17日,日本長崎市市長伊藤一長遭槍擊身亡。據悉,當場被捕的襲擊者城尾哲彌是日本最大黑社會組織「山口組」下屬某幫派的重要頭目。槍殺長崎市長伊藤一長的城尾哲彌,現年59歲,是「山口組」系水心會代理會長。據供述,他的行兇動機緣於城尾本人與長崎市政府的數起糾紛,但部分日本輿論認為,不能完全排除此案背後另有政治動機。伊藤遇刺案餘波未平,4月20日,指定暴力團極東會系金原組組員金下佑司打死同夥,然後逃回住所與警方對峙,最後開槍自殺。在不斷出現類似槍擊事件後,人們不禁要問:日本的黑社會組織到底現狀如何,為何在現代社會還如此囂張?殘酷管理暴力團,本來不是法律用語,戰前被叫做「流氓」或「無賴」集團,戰後警察和媒體稱之為暴力團,現在成為法律用語出現在警察法、警察廳組織法中,被廣泛使用。按照定義,暴力團是指「團體的成員經常助長行使暴力等不法行為的團體」。暴力團內的上下級之間以絕對支配和絕對服從為原則,無論有理無理,是惡是善,下級要絕對照辦,一旦背叛,將受殘酷的私刑,如追殺、斷指等。暴力團內部的社會地位,最後的決定因素常常是暴力。「男人」是暴力團成員用來美化自己的概念。成為男人、是男人、像男人,是一種誇獎,遇到敵對勢力逃跑,蒙受恥辱無動於衷,就不是男人。與此有關的當然就是暴力團的攻擊性,他們對與自己對立的人,不被自己認可的勢力,會不斷進行攻擊。「面子」對暴力團成員來說很重要,面子與身份有直接關係,丟面子是最大的恥辱,如果認為面子上過不去,暴力團成員會做出強烈的反應。在日本,暴力團以「父子」關係為中心構成,暴力團的首領是「父親」,父親的同輩被稱為伯父,接下來是「子輩」,在「子輩」中先入暴力團者為兄貴,時間晚者被稱為舍弟,接下來是若頭,若頭下面是若眾。有些暴力團由一個家族控制,「父子」是真正的父子關係,有的不是家族控制,而是通過儀式認定的父子關係,但不管怎樣都是嚴格實行封建時代的家長制統治。規模較大的暴力團,舍弟、若頭、若眾都分別是暴力團的組長。現在暴力團內部的名稱也有一些變化,有的叫總裁、會長、董事、專務等。早在二戰前,暴力團就一直存在,山口組就成立於191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暴力團被取締,但很快又死灰復燃,主要在賽馬、賽車、賽艇、爬金庫等領域活動,為爭奪地盤經常發生衝突。到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暴力團勢力擴大。1963年,日本暴力團團體發展到5200個,成員18萬4000人,創歷史紀錄。1
推薦閱讀:
※親密關係中的暴力行為
※驚!民間借貸逾期利息高達50%!無色相可賣就暴力解決
※[爭取居港權 香港保安局長遭暴力圍困60分鐘] - www.comefromchina.c...
※校園暴力的本質原因到底是什麼?
※23拳,逼女人成為「沉默的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