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文化與河洛文化的淵源
06-09
齊魯文化與河洛文化的淵源2012-01-14齊魯文化與河洛文化的淵源本帖最後由厚蘊之冬於2012-1-1415:56編輯 齊魯文化與河洛文化的淵源河南與山東是有緣分的。在古代,河南地屬中原,而山東基本囊括了齊國和魯國的疆土。河洛文化向外傳播的時候,第一站便來到了齊魯大地。河洛文化的種子,是裝在周人的口袋裡帶到齊魯大地的。西周滅掉商朝之後,殷民仍在,天下還不穩固。怎樣穩定局勢呢?西周只有派自己的"幹部"去管理那一方疆土。於是周王就把自己的得力幹將分封到燕、蔡、齊、魯等地。周公是周王朝的締造者之一,也是洛邑的第一個營造者,他被封在魯地,但他沒有去,而是讓他的兒子伯禽去了;姜太公被封在齊地,他去了。伯禽和姜太公到後,分別建立了魯、齊兩個諸侯國,同時也把河洛文化帶了過去。一要了解齊魯文化,得先了解齊國和魯國的疆域。一提到齊國,人們就會想到古文《晏子使楚》。印象較深的,是文中提到齊國國都臨淄城"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的情形,這說明當時齊國相當繁榮煿都人口眾多。那麼這座城市到底有多少人呢?查了一下史料,得知晏子使楚的時候,臨淄城的人口有20多萬,當時確實稱得上是大都市,所以晏子說那裡的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像下大雨;街上行人肩膀挨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齊國當時確實強大,國防力量十分了得,可以長期與秦國對峙,也不把強大的楚國放在眼裡。不過要尋找齊國的"根",或者說要尋找建立齊國的"人"的話,還得往西邊來,到河洛文化圈內尋找。齊國的締造者是姜太公,他對滅掉商王朝是有功的,所以周朝建立之後,他就被封到了齊地,成了齊國的開國君主,建都於營丘。後來營丘改名為臨淄,現在又改名為淄博市。春秋初期,齊國的國君齊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家富強,成為春秋霸主。到了齊靈公統治時期,齊國國力再上一層樓,於公元前657年滅掉了萊國,疆域東至大海,西到黃河,南到泰山,北到無棣水(今河北省鹽山之南)。齊國疆域遼闊,囊括了泰山以北的黃河流域及膠東半島地區。齊文化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舞台上展示其魅力的!魯國的地盤要小得多,根本無法與齊國相比,可是它的文化成就卻很輝煌。魯國也是周王朝建立以後分封的諸侯國,同樣建立於公元前11世紀,第一任國君即上面提到的周公之子伯禽。魯國的疆域,主要是在泰山以南的汶水、泗水、沂水和沭水流域,也就是如今山東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國都在曲阜。提起曲阜,人們一下子就想到了孔子,曲阜是他老人家的出生地。那麼有一個疑問就此產生了:這麼個小小邦國,這麼個小小都城,怎麼會出現孔子這樣偉大的人物呢?二魯國能出現孔子這樣的人物,絕對不是偶然的。提起孔子,還得先提提河洛文化,因為孔子雖然生於魯國的陬邑(即今曲阜),但他的祖先卻是宋國貴族。宋國在什麼地方呢?在我省的商丘一帶。孔子的曾祖父,因為政治上的失敗逃到了魯國。到了他父親這一代,這個貴族之家已經沒落了。可是,不管他的家族如何沒落,其家學淵源中,無疑潛藏著豐富的河洛文化基因。《史記》上說"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這一年是公元前551年,也就是說孔子出生的時候,已經到了春秋末期,這時的魯國已經浸潤河洛文化數百年了。孔子一出生,就聞到了河洛文化的馨香。魯國因為是伯禽的封地,所以周文化典籍保存完好,當時與魯國鄰近的諸侯國,經常到魯國參觀學習。史書記載,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吳公子季札到魯國觀樂,佩服得不得了,認為魯國的音樂沒有哪國能比。魯昭公二年(公元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也來魯國訪問,參觀學習之後,由衷地讚歎"周禮盡在魯矣"。周禮是周公制定的,是在河洛地區形成的,其附屬產品《周公解夢》,被後人刻在數十塊石碑上,現在仍然鑲嵌在洛陽市區定鼎路東洛陽都城博物館(周公廟)的大殿牆體上,而周公和他的兒子伯禽的塑像,就立在定鼎堂中。從定鼎路、定鼎堂這些字眼可以看出周公幫助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鼎中原的痕迹。孔子心裡明白,真正的文化精髓在洛陽、在周朝,所以他強調"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他一生都在踐行周禮,克己復禮,追尋河洛文化的影子。當然,那時候還沒有"河洛文化"的稱謂,他自然也沒聽說過此種叫法,但他聽說過老子,聽說過周公,聽說過萇弘,當然也聽說過洛陽有好聽的古樂。於是他來了,"入周問禮"來了。如果說當初伯禽封於魯地,只是帶去了一本有關河洛文化的小冊子的話,那麼孔子"入周問禮"後,卻是整車整車地把"河洛文化"拉走了。他是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吸收河洛文化精髓的。回到魯國之後,他不斷地研究,把《周易》都看"爛"了。《周易》產生於殷周之際,其中的卦辭乃周文王所作,而爻辭乃周公所作(此為多種說法中的一種),這些艱深的文字都刻在竹簡上,孔子怎會把竹簡看爛了呢?原來,他反覆地翻閱,竟把編串竹簡的牛皮繩給弄斷了--"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就這樣產生了。刻苦!真刻苦!孔子何許人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卻急匆匆地跑到洛陽來學習,懷著朝聖般的心情。他用一生的時間周遊列國都是去講學,唯獨來洛陽是求學;他一生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別人的老師,唯獨在洛陽的時候甘當學生。當然,齊魯文化不是孔子一個人建立起來的,齊魯文化的時空,要比孔子活動的年代和地域廣遠。就拿戰國時期的孟子來說,他在齊國生活了數十年,發揚光大了孔子的學說,提出了重要的"民貴君輕"的理念。還有荀子,曾游於齊,在齊國傳播他的學說,提出"發後王",也就是效法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希望建立禮治與法制相結合的社會。這些聖人先哲,動不動就提到了周禮,提到了周文王、周武王,提到了周公,只差在洛邑開一個"學術研討會",把河洛文化"複製"過去了。三河洛文化對齊魯文化的影響,除了像孔子這樣的集束式引進之外,還有點點滴滴、潛移默化的滲透。當初,伯禽赴魯地之時,周公送了他幾句臨別贈言,即著名的《誡伯禽》。周公說:"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大意是告誡伯禽:不要因為諸侯的地位而瞧不起人,要禮賢下士,不要讓人才在你面前流失。在魯國,周禮是人們的行為準則,上至魯公,下至卿士,無不循禮而動。不論是國家大事、禮儀制度,還是待人接物、禮尚往來,都按周禮行事。君位傳承、祭天祭祖、對外戰爭、朝聘會盟以及宴會、狩獵等等也按周禮進行,否則就會遭到社會輿論的譴責。東周后期,天下諸侯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有的諸侯竟然按天子的儀仗出巡,一個比一個耍得大,但唯有魯國,始終不忘"法則周公",一切都按周禮行事,中規中矩。作為齊魯文化的核心地和儒學誕生地的魯國,一直發揚光大著河洛文化。孔子、孟子、荀子在鞏固發展齊魯文化的同時,還在魯國的周邊國家齊、衛、燕、趙、魏等國講學,宣傳儒學重禮、愛民的思想。洛陽人對山東人一般有兩種印象,一是個子大,所謂"山東大漢"是也;二是人實在,話也聽得懂,與河南人口音差不多。這說明齊魯文化中融有河洛文化的成分。齊魯文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先進文化,符合當時和此後相當長歷史時期中國的國情。其先進性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理論創新意識。齊魯的思想家從社會現實出發,大膽標新立異,對天道、人道和天人關係進行了探索。其中最傑出的代表為孔子和老子。二是俯仰天地的人文情懷。發現人、尊重人、愛護人、關心人等等,是齊魯文化的基本出發點和終極目標。如孟子的民本思想,他提出了對普通人的尊重和關懷。三是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儒學在論述"人"時,最鮮明的特徵是教育人、培養人、使人成才,具有積極入世、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所謂"學而優則仕",建功立業,治國平天下,這種個人奮鬥中蘊含著"利他"精神,往往與忠君、報國、為民等聯繫在一起。四是經世致用的學術特點。齊魯的思想家們直面現實,敢於把自身融入社會大舞台,以拯救天下為己任,笑傲群雄,開宗立派,創製立說,濟世救民,為實現國家大一統紛紛奔走列國,宣揚自己的學說。這種為人為學、經世致用的學術特點,對後世知識分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人說,齊魯文化是從一條母根上生長起來的兩朵奇葩。齊文化理論駁雜,從姜尚、管仲、晏嬰、孫子到黃老刑名、陰陽諸家,並無一個清晰的思想傳承體系;而魯文化中的孔子、墨子、子思、孟子、荀子等代表人物,其思想觀點雖異,卻有著一以貫之的基本思路。這大概是魯文化更堅定地吸納了周禮和河洛文化的緣故吧本帖最後由厚蘊之冬於2012-1-1415:59編輯 齊魯思想家能學習、借鑒、發展河洛的周文化,形成齊魯文化。我們河洛人,更應學習、挖掘河洛文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好帖子,頂起來。本帖最後由厚蘊之冬於2012-1-1415:59編輯 幫你編輯了,不知當否?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劉慈欣寫了哪些長篇小說?
※《挪威的森林》里的渡邊君是一個怎樣的人?
※上聯: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浪費;下聯怎麼對?
※為什麼世界各大文明,在沒有接觸的情況下,都提到了「龍」這類生物?是不是由此可以證明「龍」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