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內功運身圖說·行身圖說
4、左御風著步 與前勢要領相同,惟改蹬左腳(見圖9、10)。 說明:以上右左二式交替連蹬36次,呼吸36次。按傳統要求,此36次與前左右獨步45次共得81次,成九九之數。實際練功時不必過於執著於次數,時間有限可以少些,時間充裕可以多些。 5、俯掌頓腳 接前式,兩腳收攏,正身站立,然後兩腳跟上抬做踮腳動作(見圖11),踮至極限時,將交叉之掌翻轉向下,隨翻掌下撐,周身重量落於腳心,腳跟猛頓落地(見圖12)。踮腳時吸氣,頓腳時呼氣。如此一踮一頓做21次,呼吸21口。 注意:做此式時身形穩正,不能隨腳的踮頓而歪斜搖晃;踮腳時是以叉掌上捧、周身吸提而帶,頓腳時周身勁整,動作輕靈。做完一個踮腳頓腳動作後要稍停留一時,再做下一個踮頓。功中凡遇此類脆猛動作均應如此。原因是要等此動作中的勁氣落定,不然會造成氣機紊亂。另,高血壓、貧血、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可做此功。 6、宛轉舒眉 說明:此式原名「宛轉舒眉一勢」。 接前式頓腳畢,叉掌放開,雙手貼於腹前交叉(手心翻轉朝上再向內)上揚至與眉齊(左手在右眉側,右手在左眉側),兩手做空握眉勢(如同抓握住眉毛),呼吸三口(見圖13A、B)。 7、握拳排闥 說明:此式原名「宛轉舒眉第二勢」。 接前式,將所握之兩拳向各自左右方翻揚分開,儘力舒展(見圖14)。勢成呼吸三口。 注意:兩拳分開舒展成「一」字為宜,不要超過身後。 8、馬上橫肱 說明:此式原名「宛轉舒眉第三勢」。 接前式,雙腳拉開一大步,蹲身成馬步樁勢;隨蹲身雙拳向頭前翻揚,再向內迴環收至胸前,與兩乳相照。平氣一口(見圖15)。然後平端手臂以肘領臂向兩邊用力一排(排時呼氣)而收(見圖16)。勢成呼吸三口。 9、馬上撐拳 接前式,將兩拳分向左右儘力一撐(見圖17)。撐時稍憋氣,畢,自然呼吸三口。 說明:此式原名「宛轉舒眉第四勢」。上四勢只第一勢與「舒眉」有關,下三勢無關,故作更名,便於理解掌握。又按傳統要求,上四勢做完,再面向左做此四勢一遍,面向右做此四勢一遍。此三遍為一輪,共做三輪。畢,恢復正身站立。 10、左轉轆轤① 接前式,重心移至右腳,左腳抬起,左腳尖外擺(成橫腳)向左前跨出一步,帶身左轉,定步時左腳跟落地(與右腳成丁步);在移左腳的同時,垂於體側之雙手翻轉手心朝外;左腳跟落地後,雙手屈肘平端與胸平,向左腳方向儘力推撐,身向左移,兩腿成左弓右直步,右腳跟抬起。此式如同手握轆轤打水的起勢(見圖18、19)。推撐時呼氣。 11、左轉轆轤② 緊接上式,將推撐之陽掌變拳翻轉向內(拳心向下),將兩拳往下用力拉至兩胯旁;身體隨回拉拳向後坐,右腿受力,右腳跟放下,成右弓左直步,左腳尖上蹺(見圖20、21)。回拉時吸氣。 12、左轉轆轤③ 接前式,兩拳翻轉(拳心朝上)屈肘平端,兩臂緊壓兩腋(見圖22)。勢成呼吸三口。 注意:夾腋時兩肘不能超過背部。 13、左轉轆轤④ 接前式,右腳不動,左腳收回退於右腳後右側,腳尖點地;兩掌翻順(拳心朝下),隨身下樁往下一垂(見圖23、24),勢成呼吸一口。 14、垂拳伸身 接前式,緩緩起身(起身以頭肩相領),左腳抽回放於與右腳相平之位,自然站立。立定後,身往上伸,拳往下垂,反向用力(見圖25)。做畢,自然站立,綿長細勻呼吸三口。
15、右轉轆轤① 此式與第10式同,惟方向相反(見圖26、27)。 16、右轉轆轤② 此式與第11式同,惟方向相反(見圖28)。 17、右轉轆轤③ 此式與第12式同,惟方向相反(見圖29)。 18、右轉轆轤④ 此式與第13式同,惟方向相反(見圖30、31)。 19、垂拳伸身 此式與第14式同(見圖32)。 說明:左右轉轆轤稱單轉法。若做完左邊一勢即轉做右邊一勢,將五勢的五個左右勢同時做,即為雙轉法。按傳統要求,左右五勢須輪流做三遍。實際上應視情而定,靈活掌握。 20、左插腳 接前式,正身站立做好本式預備。呼吸三口畢,抬左膝提左腳向左側方跨一步(跨步的腿姿是以膝蓋下按和左腳跟直撐形成),輕如貓行(見圖33、34、35)。跨此一步,呼吸一口。 21、右插腳 接前左插步落實後,右腳抬起向左腳前再跨一步,要領同左插腳(見圖36、37、38)。 說明: ①以上左右插腳實為一個動作的組合。在做此左右插腳時,可視場地大小選用直線行進或圓周行進(如上式即選用圓周行進的左側起步)。直線行進式,到達目標後可轉身再往回走;圓周行進式,可先從左側走圈,再從右側走圈,往返循環。 ②左右插腳交互進行,先緩行一百步(左右各五十步),一步一呼吸;次急行一百步,兩步一呼吸;再緩行一百步,一步一呼吸。做夠三百步,呼吸二百五十次,方合法度。 ③左右插腳行步法又稱「日月圖」步法、「太極圖」步法,行功時收神於內,雖開眼若無物可視。若練功環境無障礙險情,閉目行功亦可。 22、頂上圓光 前式畢,正身站立,腳略呈外八字,兩手握拳下垂(見圖39)。俟氣定,兩手挨身由腹臍部互交而上揚至頭頂之上,自腹臍上揚時拳心朝內,當上揚至胸時,拳心翻轉向外至頭頂(見圖40、41)。成勢後呼吸三口。 說明:做此式兩臂向上翻轉,劃弧成圓,如同佛光上照,故名「頂上圓光」。下式義同。 23、膻中圓光 接前式,將交叉之雙拳展臂劃弧分向左右(見圖42),再互交落於胸前膻中穴下(見圖43)。定式後以呼吸倒運河車一周,收氣歸丹田。 說明:以呼吸倒運河車,初練功者只是呼吸配合意行而已,沒有真正的氣行。但這種意導卻會起一種趨嚮導引作用,為日後元氣產生真正的倒運河車打好一個基礎。再者,易筋運身功實際做的就是疏通經絡,為元氣開通道路,和為培養元氣打基礎,故這種以呼吸為輔的意念導引與單單以意念導引的「空轉轆轤」還是大有不同,是有良好作用的。
24、游魚排翅 接前式,將兩拳作一迴環動作(系自然動作),挨身向體側平行分排(見圖44),吸氣一口。緊接下勢。 25、游魚分翅 將兩拳迴旋收於腹前,拳心向上,遂於腹前交叉後向各自兩邊分排(見圖45、46),隨勢呼吸一口。 26、向後甩捶 緊接前式,兩拳向上揚至約與肩高時,挨身向下向體後甩拳(見圖47、48),隨甩拳鼻中猛出氣一口。 27、向前推捶 緊接前式,向後所甩兩拳翻轉內旋,拳心朝前,挨身一齊向前猛推(見圖49、50),隨推拳鼻中猛出氣一口。 說明:以上後甩捶、前推捶連做三次畢,安神定氣接行下式。
28、陽掌伸身 正身站立,兩拳垂於體側,然後將拳打開,變陽掌朝前,兩掌帶臂儘力下撐,而頭身則同時儘力往上伸拉(見圖51)。做此勢時自然吸氣,勢畢自然深長呼氣。 29、陰掌伸身 接前式,將陽掌改為陰掌,其他均同上式(見圖52)。 30、順掌伸身 接前式,將陰掌改為貼身順掌,其他均同上式(見圖53)。 31、握拳伸身 接前式,將順掌改為握拳,其他均同上式(見圖54)。 32、摩腹理氣 接前式,將左手或右手先按於中黃庭上(心口位置),另一隻手平按於臍輪下,然後上按掌沿體中往下摩按,下按掌抬起落於中黃庭接行向下摩按(見圖55、56)。如此兩掌交替往下摩按,一掌為呼,一掌為吸,一呼一吸為一次。一共摩按二十一次。 說明:此勢推運摩按有升清降濁、調理臟腑,歸氣丹田之大用,是行靜功前必不可少的功夫。即在平時,如飯後或散步時常行此法。也有大大的效益。 33、叉手還原 接前式,將兩手以拇指朝前叉放於兩胯骨上(腰帶位置處),綿長深勻呼吸三口(見圖57)。 34、拱立歸位 前式畢,接行環拱正立勢,凝神調息於下丹田,勿記呼吸遍數(見圖58)。若時間充裕,可多站一時;若不欲久站,待氣息勻暢可行收功之法,或接行下一大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