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之形象
高考對詩歌鑒賞的要求有兩個:一是鑒賞古詩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二是評價古詩的思想內容和詩人的觀點態度。本文將從形象入手,作粗淺的複習指導,希望對同學們的備考有幫助。
詩歌的形象,包括四個方面。
(一)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既指詩歌中作者創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前者如曹植《白馬篇》中「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少年;白居易《賣炭翁》「兩鬢蒼蒼十指黑」的賣炭翁;杜甫《蜀相》中「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的風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1996年高考的「更驚起南陽卧龍,便成名八陣圖中」,也是在刻畫功高蓋世的諸葛亮;1998年高考的「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通過環境的荒僻塑造了李凝的隱者形象。後者如《雨霖鈴》中「我」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旅夜抒懷》中集身世之悲與家國之痛於一身的杜甫。
詩人在詩中刻畫人物自有其用意,同病相憐或英雄所見略同,因此用來自比。如《琵琶行》中的琵琶女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白居易,「宮怨」詩中寂寞孤獨的宮女與懷瑾握瑜不被賞識的詩人自己等等;或是以之與自己對比,如「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的周郎與「早生華髮」的「我」;或是寄託追慕、景仰或惋惜、同情、諷刺批判之意,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仰慕),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惋惜),如「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同情讚美),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對恃寵而驕的楊貴妃、荒淫誤國的唐玄宗的諷刺與批判)。
所以在鑒賞人物形象時,既要把握准人物,又要搞清詩人的用意,搞清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與作者形象之間的關係。
我們來比較一下《江城子.密州出獵》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刻畫的詩人形象的異同。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江城子·密州出獵①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②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③親射虎,看孫郎。④酒酣胸膽尚開張。⑤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⑥會挽雕弓如滿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①密州:今山東諸城。②黃:黃犬。蒼:蒼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③漢羽林軍戴錦蒙帽,穿貂鼠裘。這裡與下句「千騎」均指蘇軾的隨從。④報:告、語。傾城:指全城觀獵的士兵。⑤孫權曾親自射虎於凌亭,這裡藉以自指。⑥節:符節。漢時馮唐曾奉文帝之命持節復用魏尚為雲中太守。這裡以馮唐自比,有不服老與赴邊的兩屋意思。⑦會:當。如滿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⑧古時以天狼星主侵掠,這裡以天狼喻西夏。
我們首先來分析這兩首詞都寫了哪些人物。孫權、魏尚、周瑜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建功立業的英雄。所以詩人形象的共同之處就是都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業。不同的是,《江城子》是自比英雄,《念奴嬌》是拿英雄與自己對比。所以他們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樂觀自信,有昂揚進取的精神;後者則多了壯志難酬的苦悶。還有,《念奴嬌》里還有人生如夢的佛家「空」的觀念與寄情山水的道家出世情懷。建功立業是儒家「入世」的思想。《赤壁懷古》中的蘇軾是複雜的蘇軾,儒之進取、佛之空幻、道之曠達都在他的思想里佔有一席之地。
(二)事象
事象即動作形象。如2000年「閑敲棋子落燈花」,通過一個動作「敲」,就寫出了作者久等友人不至的煩躁心情。2002年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中的「折柳」是寫送別的古詩中常見的動作形象。如果你熟悉,你自然就會知道其中懷有惜別懷遠之意。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樽還酹江月」這一動作暗含著志向難酬的詩人轉而向自然山水尋找寄託和慰藉的情懷。辛棄疾《破陣子》中「醉里挑燈看劍」這一動作則刻畫出了一個渴盼建功立業卻年華逝去報國無門的悲壯形象。鑒賞動作形象一定要用心揣摩細節。
點絳唇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上片寫人物神態,只一句寫景,以嬌花帶露寫詞人「薄汗輕衣透」的形象。下片寫詞人乍見來客的種種情態。她盪完鞦韆,正累得不願動彈,突然花園裡闖進來一個陌生人。她感到驚詫,來不及整理衣裝,急忙迴避。「襪剗」,是說來不及穿鞋子,僅僅穿著襪子走路。「金釵溜」,是說頭髮鬆散,金釵下滑墜地。從詞人的反應中可以印證,他定是一位舉止不凡、風度瀟洒的翩翩少年。「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句。唐人韓偓《香奩集》中寫過這樣的詩句:「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輕薄,「和羞走」則深摯;「手搓梅子」只能表現不安,「卻把青梅嗅」則可描畫矯飾;「映中門」似旁若無人,而「倚門」則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筆,則少女窺人之態可掬了。它以極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大明大白地去見的那種微妙而細緻的心理。
(三)物象
物象即事物形象。中國古典詩歌有一大類叫「詠物詩」即是托「物」言志。如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對詠物詩的鑒賞,不要停留在其外形特點上,要挖掘事物內在的神韻、品格、精神,找到與「志」的契合點。如于謙《石灰吟》中「千錘萬鑿」「烈火焚燒」與詩人「不畏挫折磨難」;「粉身碎骨」與不惜犧牲;「清白」與詩人的節操皆有對應關係。
小松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注釋:刺頭:指松樹苗長滿松針,又直有硬。
小松,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他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雲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
請說說你對本詩主題的理解。
杜荀鶴雖年輕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出身寒微,「帝里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後因設法得到朱溫賞識才居要職,不久就因重病而死。該詩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諷喻時俗。小松初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雲之木,聯繫作者,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輕微也能成就大業」的觀點;另一方面諷喻世俗小人以出身取人、目光短淺、趨炎附勢的本質。(從兩個方面歸納)
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徵意義,詩詞中出現這些事物,我們要把這些特殊象徵意義作優先考慮的鑒賞方向。如「蟬」在古詩中是「高潔」的象徵。1999年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就是借蟬自述追求高潔人格的決心。
蟬虞世南
垂逶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首句看似寫蟬的形狀與飲食,其實處處有比興象徵。「垂逶」暗示顯宦身份,這「清」與「貴」的統一,正是為下面「清」無須「貴」做憑藉的反鋪墊;二句寫蟬聲之遠播,「疏」更顯梧桐之高挺清拔,「流響」長鳴不已,悅耳動聽,「出」彷彿使人聽到蟬聲的響度和力度,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句的發揮才有根據。
桃花象徵美人,鳥象徵自由,落花象徵青春消逝,大雁與思鄉相連。送別詩常用「柳」、「月」、「長亭」等意象,抒愁寫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杜鵑、鷓鴣等意象,表現志向氣節常用松、竹、梅「菊」、「蘭」等意象。
(四)景象
景象即景物形象。大家都熟悉一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景象常常寄託詩人的情感或者對社會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意象。如1994年元稹「遍繞籬邊日漸斜」的《菊花》,就蘊涵了作者對菊花的高潔品質的認肯和追慕之情。1997年劉禹錫《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看似純粹寫景,實際上還是含蓄地透露出作者對高曠脫俗的境界的嚮往。1999年杜甫的《漫成一首》,通過寫夜泊時的所見所聞,表明自己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嚮往。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月影靠人很近,是因為「江清月近人」,桅燈當有紙罩避風,故曰「風燈」,在月下,燈光顯得沖淡而柔和,白鷺曲著身子三五成群聚在沙灘上,睡得那樣安恬,與寧謐的環境極為和諧,同時表現出寧靜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這和平境界的可愛,惟有飽經喪亂的不眠之人才能體會到。正當詩人沉浸在這和平寧靜的境界之中時,忽然船尾傳來「撥剌」的聲響,詩人猛地驚醒,轉向船尾,那裡波光粼粼,顯然一條大魚躍出水面,以動破靜,愈見其靜。一靜一動,相反相成,寫得逼真親切又傳神。
中國古詩講究意境。意境就是意象組合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同是寫「愁」,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意境闊大,詩人的愁緒如無邊落木,滾滾江水,落不盡,流不完,充塞天地;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則意境優美朦朧,將那種飄忽不定又綿綿不絕掙脫不掉的閑愁寫到了極致。
詩是由意象構成意境,再由意境體現詩情的。意象是詩的基礎,意境是詩的畫面,詩情是詩的內涵。鑒賞一首詩必須從意象著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詩情。「意象→意境→詩情」是鑒賞古詩從局部到整體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
春行即興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詩中雖然寫的是綠草、芳樹、澗水、春山、鳥語,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著以「自」和「空」,卻成了以樂寫哀,以鬧寫寂,意境荒涼、孤寂,襯托出詩人凄涼的心境,抒發了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
最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剛才我都用到了那些常見的術語:
刻畫、自比/自喻、對比、寄託、象徵、托物言志、細節、意象、意境、襯托、以樂寫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