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
06-09
能量指的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熱能。人體所需要的熱能都來自產熱的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國際上通常以焦耳(J)為熱能的計量單位,同時也仍然使用卡為計量單位。1焦耳=0.239卡,1卡=4.184焦耳。在實際應用中,通常使用千焦耳和千卡,即焦耳和卡的1000倍。人體從食物獲得能量,用於各種生命活動,如內髒的活動、肌肉的收縮、維持體溫以及生長發育等。人體對能量的需要與其消耗的能量相等。人體消耗的能量用於以下幾方面:基礎代謝,體力活動和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對於生長發育中的兒童,還包括生長發育和身體各種組織增長和更新所需要的能量。 (1)基礎代謝 基礎代謝是維持生命最基本活動的代謝狀態,即身體完全安靜鬆弛,無體力腦力負擔,無胃腸消化活動,清醒靜卧於室溫18—20℃舒適條件下的代謝狀態。基礎代謝消耗的能量是維持生命活動最起碼的能量需要。基礎代謝消耗能量的數量受許多因素的影響,體型、性別、年齡和生理狀態都對基礎代謝的高低有影響。一般來說,男性比女性高,兒童和青少年比成年人高,寒冷氣候下比溫熱氣候下高。 (2)體力活動 人體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是體力活動的消耗。體力活動消耗能量的數量與勞動強度、勞動時間、勞動姿勢及熟練程度有關。 (3)食物特殊動力作用 人體由於攝入食物而引起能量代謝額外增高的現象叫做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它是由於食物在消化、轉運、代謝及儲存的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各種營養素的特殊動力作用強弱不同,蛋白質最強,其次是碳水化合物,脂肪最弱。一般混合膳食的特殊動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約為每日消耗能量總數的10%。 (4)生長發育 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需要能量來建立新的組織。每增加1克新組織約需要消耗20KJ能量。同樣,孕婦體內胎兒的生長發育和自身生殖器官的增生也需要消耗相應的能量。能量攝入必須和生長速度相適應,否則生長便會減慢甚至停止。中國營養學會將18~44歲的男性的體力活動強度分為五級,按體力活動強度的差異提出了不同的能量供給量標準。極輕勞動:以坐著為主的工作,如辦公室工作、組裝和修理收音機與鐘錶等工作,業餘有一定的文體活動;輕勞動:以站著為主的工作,有少量走動,如一般實驗室操作,教師講課等;中等勞動:如學生的活動和汽車司機的工作;重勞動:如鍊鋼工人、農民的勞動;極重勞動:如非機械化的裝卸、伐木、採礦等。女性僅分四級(無極重體力活動一級)。兒童、青少年和孕婦、乳母的能量供給量應相應地增多。中年以後,基礎代謝率降低,體力活動減少,能量供給量應適當減少以免肥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是人體的能量來源。這三種營養素每克供給人體的能量分別為16.7KJ、37.6KJ和16.7KJ。這三種蘊藏能量的物質普遍存在於各類食物中。動物性食物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蛋白質。植物性食物中的油料作物的籽仁含有豐富的脂肪;穀類中則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大豆除含脂肪外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堅果,如花生、核桃等與大豆近似;蔬菜水果中含能量很少。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這三種供給能量的營養素在代謝中可以互相轉化,但彼此不能完全替代,因為它們在人體內還各自有獨特的生理功能。它們在膳食中應保持恰當的比例。根據我國人民膳食習慣,在攝入的總能量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佔60%~70%,脂肪提供的能量應佔20%~25%,蛋白質提供的能量應佔10%~15%。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你的氣場能吸引什麼樣的人???
※早餐不重樣~全天正能量~
※30句勵志早安心語正能量
※周末能量音樂特輯:五行能量SPA音樂合集(收藏版)
※一套流動的瑜伽練習,全面喚醒身體的能量!
TAG: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