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太極拳的原生態面貌

  揭開太極拳的原生態面貌  2015-04-05 05:09閱讀:340

  X  揭開太極拳的原生態面貌  【原生態太極拳的習練標準】  太極網  學習研究「王宗岳太極拳論」,我們從中發現「原生態太極拳」原來並不是如目前普遍認為的太極拳基本形態;即表現為力量型的拳打腳踢,散打能事的陳氏太極拳。或者表現為拳操型快拳慢打拳套路的時尚太極拳。「原生態太極拳」是非力量型的非脫手搏擊術,是文人防暴純招架自衛拳術。是研究弱者如何抗禦強暴欺侮的拳術。「原生態太極拳」的定義;以先民的道家「自然觀」,古典太極哲學思想為指導,採用柔手粘貼,非力量型的非脫手搏擊形式,運用內功技巧研究小力御大力,能弱勝強,柔克剛,但不直接致人肉體傷害的防暴自衛拳術為太極拳。  以往許多人對「原生態太極拳」的認識模糊,感覺矇矓。只聞其聲,不見其形。它的「四兩撥千斤」真相一直是個謎。這也讓一些人留下探索空間。但也有這麼一些人急功近利,放著「王宗岳太極拳論」不學習,不研究。急唬唬的把自己熟悉的陳家溝「炮捶拳」,還沒有驗明太極拳正身時,就給戴上「太極拳」冠蓋。把陳氏宗譜充當證據,定下陳家溝是「太極拳誕生地」。大造聲勢半個世紀,造就現在的太極拳界這樣山寨局面。武當武族原可在武當山得天獨厚,挖掘出原生態版太極拳。恢復太極拳的歷史真面貌。向國家有關部門申報「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卻讓少數同樣愚昧的人,拿歷史開玩笑,不惜觸犯道教「十戒」,冒天下之大不違,打著道教旗號把有殺傷力的拳術充當太極拳。這一些行為顯然是違反「歷史文化遺產」考證的最普通的,最起碼的知識。  「原生態太極拳」是另類拳種。認識和理解它也需要另類的眼光和視覺。不要以為古今中外講武術,拳術一定是力量型的,一定要求有招術動作。按太極陰陽理論有陽必有陰。外家拳是力量攻擊型陽拳。太極拳就應該是非力量防禦型陰拳。「王宗岳太極拳論」指出;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由此說明太極拳應與其他眾多「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的拳是相反類型拳術。所以不能用習以為常的力量型拳術的技擊理念去研究,學習太極拳。「原生態太極拳」賦予的定義,獨特的搏擊形式決定它在武術界有獨特的地位。上文闡述了「原生態太極拳」的有淺入深,由低逐高的三層技擊功夫。本文重點談拳手所必備的技擊理念和體能。  「原生態太極拳」的技擊理念;  1,「原生態太極拳」是弱者被動招架式防禦拳術。自己處劣勢,要抗暴就不能因為是防禦就採用外家拳方式,與來者比力量散手對搏,脫手搏擊。只能用非力量型的非脫手搏擊術抗暴。所以一出手就應輕柔粘貼,一旦接上必須不離不脫。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2,「原生態太極拳」的技擊理念與眾拳術完全不同。全身自然放鬆,動作上不用拳腳武力。肢體運動上不鼓勁、發力,最重要的是心靜體松,在意念上不能有一絲以力相抗的潛意識。同時面對強大對手在精神上不能有恐懼心理。恐懼心理也會使神經緊張,全身肌肉緊收,縱然破壞自然體態。要有「英雄所向無敵」氣概。陳氏太極拳強調身備五張弓,時尚太極拳強調棚勁不能丟。顯然不是非力量型的太極拳的技擊理念。藝高膽大,膽大藝高。藝與膽之間相輔相成。  3,「原生態太極拳」是以柔克剛,四兩能撥千斤的拳術。拳術必須是鬆柔,自然。體現天人合一的「自然態」。練到高功夫則要求更高,肢體上的臂、肩、背、腰、胯等,其中那一小部分肌肉緊張也會影響高功夫技術的發揮。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同一拳手不能同時掌握內(太極拳別名)、外兩種拳。在過去的媒體宣傳上,講某某人有功夫,就講他精通內、外兩種拳術。這隻能說明他們對太極拳的無知。或者說他們所指的冠名「太極拳」,實質上仍是外家拳,僅僅是借用「太極拳」冠名誤導視聽。想學「原生態太極拳」,只能專心一致。絕對不能三心二意。我見過有一些人,明明已經找到本拳的高手,一面虛心跟師傅學「原生態太極拳」,同時天天還在練成熟的拳套路。結果幾十年過去還在門外。  4,「原生態太極拳」出自道教。必負有道教宗旨,體現道教的教義、教規、教律的因子。它的拳術理念源自道家「自然」學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從自然態中又必須體現儒家「周易」的古典太極哲學理念。遵照太極四大自然律理念貫穿整個拳術。例如「自然態」的體態要求就是在道家「自然」學說下產生的。又如太極拳手要求身體的重心在腳,不在腰。是由太極四大自然律之一,太極中心律決定。  人人都說學拳先修德。只有好的品行的人,才能授傳拳術。而「原生態太極拳」正相反,學拳亦修德。拳學成其德行必好。因為如果學者不修鍊道家的「自然觀,儒家的中庸之道,太極哲學思想。就進不了「原生態太極拳」的門,一旦掌握了高超的拳藝。你的行為習慣,主觀思維,人生觀都將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有信仰,有道德,有品位的高尚的人。  二,「原生態太極拳」對拳手的體能要求  「原生態太極拳」是專為文人設計創作的非力量型搏擊術。表面上沒有招法、招術。不用勁也不用力。一切搏擊藝術都表現在身體內部的骨骼調整,身體重心轉換的內功技巧上。所以「原生態太極拳」柔克剛,弱御強。勝的不是力量,速度,動作技法。而是智慧,意念反應,內功技巧。它不是人人適合學,人人能學,人人能學得成的高智商拳術。有二種人較適合學習。一種是知識分子中,理解能力強。體能一般較能接受「自然態」體態訓練,學習有毅力,有忍心,能堅持長期修鍊的人。另一種是重事非體力勞動的,體質較弱的,但胸懷寬廣,為人低調大氣,熱衷於修身養心氣功者。他們有先天體狀條件,有迫切掌握弱勝強自我保護技擊術強烈慾望。練過氣功有訓練基礎。  凡是重事體力勞動和肌肉力量鍛煉者,精熟外家拳者,包括陳氏太極拳者首先是不想學,再而想學也很難學會。因為學拳容易改拳難。何況太極拳又是和其他拳種在拳理上是完全相反的。一位習慣肌肉發力強者,總以為自己是強者。學拳為了更強。當然不願去學復從反之的拳術。如果想兼學之,一個人身上肌肉已經是很發達了,再要求全部退掉。這是很痛苦,也很困難的。  教你一個輕鬆長高的方法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2  N  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忽雷太極拳五勁一路
練過沒有?武當趙堡心意開合太極拳
太極拳的步法——貓步
《太極拳論》清·王宗岳
楊式太極拳推手要義——楊鴻塵

TAG:生態 | 太極拳 | 太極 | 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