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領袖慾」對成長會不利嗎?
06-09
從小到大,孩子在班級里從來沒當過任何職務,而孩子自己似乎也沒有「領袖慾」,這對孩子的成長會不利嗎?初一學生家長[微博]朱女士提出了自己的困擾。孩子該不該有「領袖慾」?我們聽聽集美中學高級教師王中偉老師的意見。講述 兒子從來沒有當過班幹部 朱女士(初一學生家長) 兒子小時候是比較安靜、膽小的那類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兒子性格開朗了不少,膽子也大多了。不過在印象中,兒子在班級里就從來沒有當過任何職務,哪怕是小組長或是什麼科代表。 這學期兒子上中學了,他們班上共有50個同學,聽說將近一半的同學在班上都有職務。之前,對孩子當不當班幹部,我不是特別介意。我的觀念是,每個孩子的個性不一,孩子的成長順其自然就好。可是,半期考後的一次家長會,卻讓我原來的觀念有些動搖。 那天走進校園,就看到幾個笑容可掬的孩子在招呼:「阿姨,您是初一(3)班同學的家長吧,請往這邊走……」幾個孩子言談舉止很得體,自信、大方、禮貌。在他們的引導下,家長們有序進入教室,並在座位上坐定。那一刻,我希望兒子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後來,聽兒子說那幾個孩子是班上的班幹部。 這學期開學初,就聽兒子說起班級競選班幹部,很多同學「毛遂自薦」登台演講、競聘。我問兒子「為什麼不去競聘」,他說「就是不想去」。其實就學習、表現各方面來說,兒子也算是班上的佼佼者。倘若兒子上台競聘,相信他也能贏得同學們的支持,但我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平時,我們對教育孩子的原則是,只要大方向不錯,一些細節不給他太多束縛,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定空間。不過,這兩天我又在想,擔任班幹部,對孩子來說不僅是一個鍛煉的機會,也能夠培養孩子為他人服務、增強責任心和自信心。 時有耳聞一些家長為了孩子在班級擁有「一官半職」絞盡腦汁。而兒子這麼沒有「領袖慾」,對他的成長會不利嗎?是否也意味著孩子這方面能力的欠缺和我們教育的失敗?點評 「領袖」經歷有助培養綜合素質 王中偉(集美中學高級教師) 這是一個開放式的話題,是一個教育要培養什麼樣人才的問題,因教育理念不同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希望孩子走上社會之後,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善於與各種各樣的人溝通。當孩子帶著自信的微笑從容與他人交流,傾聽他人的講述,準確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不做「領袖」,教育也是成功的。如果孩子有「領袖」意識,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在同齡人中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無疑是更加成功的教育。 我們希望孩子走上社會之後,有較高的情商,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和情感,也善於體會和理解別人的情緒和情感,能正確處理各種挑戰和機遇,在紛繁複雜的人生選擇題面前做出自己正確和最優化的選擇,能正確面對各種挫折和克服各種困難,而這些,都要日積月累。而「領袖」經歷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現代社會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書獃子。在學生時代,有「領袖慾」是好事,做班幹部確實可以鍛煉孩子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培養「領袖慾」不如培養「領袖意識」,培養孩子在同齡人中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如果孩子能成為小夥伴們的核心人物,則「領袖意識」會潛移默化遷移到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中。 但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途徑也很多,有「領袖經歷」只是鍛煉孩子能力的一個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 建議 培養孩子自信心集體意識不可少 王中偉老師建議,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人際交往能力: 1.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願意做「領袖」,喜歡當班幹部,則鼓勵和支持,同時出謀劃策,指點孩子如何做好領頭人,如何與同學溝通和合作,如何組織班級的各種活動。 如果孩子不願意做「領袖」,也不必勉強,普通同學一樣可以做班級的高級參謀,積极參与班級的各項活動,關鍵是有提出想法的意識,有關心集體的責任感和意識,在動腦思考中一樣會提高孩子的各種綜合能力。切不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什麼事情都不動腦,盲目聽從他人安排,那麼就失去了鍛煉的機會,沒有了「領袖意識」,將來真的很難做「領袖」。 2.對於孩子說「就是不想去」競選班幹部,朱女士要研究一下孩子真實的想法。可能是孩子缺乏自信。每個學生都希望有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孩子有天然的表現慾望。所以,在平時家教中多和孩子嘗試商量一些事情該怎麼辦。當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議時,要鼓勵和讚揚他,逐漸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決策意識。多鼓勵幾次,孩子慢慢也就有了「領袖意識」。 3.有意識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做「領袖」就是要讓他人信服,這要讓自己成熟才行。即使今後不做「領袖」,走入社會之後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會讓他受益匪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一爸兩媽的孩子駭俗但不驚世
※應重視孩子的情商培養(圖)
※體育舞蹈舞姿曖昧易致孩子「早熟」?(圖)
※孩子,別急,慢慢地長大 !
※燒一鍋孩子最愛的元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