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范氏家譜

嵊州市石璜鎮范油車村的范姓村民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范仲淹的後代?前段時間,范油車祠堂的幾根石柱子上與范仲淹有關的對聯似乎為這個說法提供了依據。范油車人對「自己的祖先來自蘇州」的說法有了新的註解(范仲淹祖籍陝西彬縣,後遷居蘇州吳縣)。范油車村目前有村民800多人,其中90%姓范。范油車村支書鄒苗歆告訴記者,對聯的發現及考證富有戲劇性。原來,為配合嵊州市小康示範村建設,今年年初范油車村拆除了已經搖搖欲墜的祠堂,建立公共服務中心。祠堂有近40根粗壯的石柱子,其中一些石柱子上刻著一些字,只是時日久遠,模糊不清,也沒有人知道寫的是什麼內容。後來,這些石柱子以5000元的價格被賣到紹興。兩個月後,紹興傳來消息,說這些石柱子上的對聯與范仲淹有關。原來,買方對幾根石柱子進行了清洗和著色,字跡變得清晰起來,對聯的內容也一目了然。這個消息讓范油車村以及石璜鎮的一些文化人大吃一驚,幾經周折他們於今年10月份把石柱子重新買了回來。石柱對聯似與范公有關昨日上午,在范油車村口,記者見到了這些見證歷史的石柱子。其中幾根已經被用來建造紀念范仲淹的亭子。其中一副對聯這樣寫著:「海外傳聲名相業,一朝莫並;族中蒙養濟義田,千古常留。」范仲淹曾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對聯講的是他的為人和功績。還有幾幅對聯因為字跡模糊,辨認不清。不過,記者發現其中一副對聯上有「文正」兩字,「文正」是范仲淹的謚號,這也似乎說明了對聯的確與范仲淹有關。從這些對聯刻寫的年代來看,都是在范仲淹第十二世孫以後,這表明祠堂也是在那之後修建的。家譜對祖先也有記載為進一步證明範仲淹是自己的祖先,鄒苗歆建議查詢家譜。後來,人們在80多歲的范承法老人家裡,找到了范油車村范姓人氏唯一保留下來的家譜。這部家譜共四本,修訂於1937年,裡面清清楚楚地寫明了范仲淹是范油車人的祖先,還說范仲淹的第三個兒子在此定居後,繁衍出了後代。從家譜看,目前范油車村的范姓村民中最遠的已經是范仲淹的第四十代世孫了。不過,對於自己有這麼榮耀的祖先,多數范油車人卻茫然不知。根據家譜記載,今年56歲的村主任范浩方是范仲淹的第37世孫,但他說原先他只知道他們的祖先來自蘇州,卻不知道原來就是范仲淹。不過據范浩方介紹,後來他們發現村裡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其實早已知道範仲淹,只是他們並不真正了解范仲淹的歷史地位,所以平時沒有向晚輩說起這件事。遺憾的是,記者沒能親眼目睹范氏家譜,紹興的一位學者把這套已被蟲蛀鼠咬得十分破舊的家譜拿走請人修補去了。由於家譜是用文言文編寫的,很難看懂,鄒苗歆及范浩方等人只了解了一些基本情況。有學者認為,家譜是真的那麼,這部范氏家譜是否是真跡,它真的能證明範仲淹是范油車村人的祖先?如果是,范仲淹的第三個兒子為什麼定居范油車村?范仲淹與范油車村的關係對研究范仲淹文化有多少價值?這些都有賴於學者的研究。後來,記者與紹興那位學者進行了聯繫,他認為這部家譜是真的,但具體的研究情況還不便透露,等他把家譜的內容完全搞清了,再與記者聯繫。(本報記者陳正軍)東武范氏源流考□ 范 奉 學 今諸城、日照一帶范氏後裔,主要有三支,按族譜所稱,分別為東武范氏、諸城范氏、日照范氏。筆者屬東武范氏。東武范氏主要分布在現諸城、高密、膠州、五蓮一帶百餘村莊。近年來,出於尋根問祖的好奇,在族人的敦促下,對我支源流進行了初步探討、考證,現將考證情況分述如下:一、東武范氏當屬文正公後裔我家支譜是民國二十二年修,但譜上載有大明弘治五年五世祖宗明題寫的《范氏族譜敘》和清康熙十三年十一世祖允文題寫的《續修族譜敘》。弘治五年《敘》在開頭便稱:「吾范氏之入東武也,先代相傳元季避兵由壽光縣侯鎮社來諸邑遂家焉,遠祖有失諱字……世遠年湮,無從稽考。國朝初,先高祖諱明德生,先曾祖兄弟四人嗣是生齒日繁,城市鄉村,徙居不一,迄今五七世矣,功緦袒免,漸以失考,而譜紀未嘗一敘……」這段文字已交代了我支遷來的時間、地點、緣由、分居概況,但因相隔五七世,一百多年,對於遠祖,已無從考查,處於當時條件所限,也不可能考查。即便是始祖諱明德的名字,僅憑「相傳」,也未必可靠。值此,我按譜上和我弟奉會提供的線索,從諸城查到高密,終於在高密柴溝炳武祖處查到民國四年續修的《東武范氏族譜》(以下簡稱《族譜》)全套。譜中除載有以上譜敘外,還載有明萬曆四十六年、清同治十三年、清光緒年間、民國四年若干敘、凡例等。其中在列入譜敘之首的清光緒年間同邑郭金範《敘》中,列舉了昔範文正(諱仲淹)公置義田,贍疏屬,以收族後,提到:「今石渠(十六世、清光緒戊甲倡修族譜者)一介寒素亦能秉承遺訓,勤一世而盡心於宗族之間……其尊祖敬宗之心固無以遺也,可不謂范氏多賢乎?」由此,我聯想到文正公青少年隨繼父在山東長山讀書,後在[b][u]青州[/u][/b]為官,近年在龍口發現其後裔和族譜(中央電視台已報道),便在腦中形成一個疑問:我支是否文正公後?經一年來多方查訪,考證多部族譜認為,我支屬文正公後裔有三種可能:一是文正公二子忠宣房後。沾化、[u][b]壽光[/b][/u](由沾化遷出)《范氏族譜》(清康熙二十二年十一世明徵纂定)《凡例》中云:「吾族之先傳自饒州樂平,由樂平而玉田……然由玉田而沾化自元至正間仿也,歷世相傳,代有可據。」乾隆十四年十三世仔在《敘言》中又云:「余小子於今歲秋杪應本雀觀察范公之聘,讀書於歷下之保厘堂。公固三韓人也,比入署閱其譜諜而知瀋陽之范與沾化之范雖支分派別各有不同,而本木水源未嘗或異也。按譜文正公次子諱純仁,謚忠宣,忠宣公之子諱正國者,累官荊湖漕運使,宋末雇從隆佑太后至江西卜居臨川,三傳至諱良儻者,仕為迪公郎,自臨川遷樂平,遂世為樂平人。又六世有諱岳者,明洪武時以通經授雲夢縣丞,失火燃燒卷籍,謫戌遼東瀋陽。」從以上引文中看出,該支當屬文正公後裔。而我支屬從[u][b]壽光縣侯鎮[/b][/u]遷出,時間與該支從玉田遷沾化吻合,同屬元末。但查侯鎮根本無范姓,壽光與沾化相隔又近,是否我支也從玉田遷出,在[u]侯鎮落腳後遷諸城[/u]?再從該支始祖的名字上看,該支為「好禮」,我支為「明德」,似字意有聯繫。該支與我支二世字型大小又同為「克」字,該支二世祖為克恭,我支二世祖兄弟四人依次為:克敬、克忠、克誠、全。將「敬、忠、誠、全」四字聯繫起來,似缺少一字,如加上「恭」字,則成為「恭、敬、忠、誠、全」了,似乎在理。他們是否為叔伯兄弟?再是我支是因戰爭避難而遷的,壽光侯鎮地處偏遠,並非兵家必爭之地,而玉田則不同,屬幽燕之地,臨近帝都,自古戰事頻繁,元末更甚,「至正兵起,有范克恭者隨母羅氏避難山東之沾化」(十六世楮貽撰《范氏源流》)。按此道理,我支從此遷出,就有可能。二是文正公四子侍郎房後。如我支始祖不是暫住,而是常住,那就是老戶,這樣的老戶在山東廖廖無幾。經查閱山東史籍知,元末戰爭使山東「多無無人之地」,至明初「皇詔插遷」,大批遷民入境,才逐步繁衍。這樣的范氏老戶,近處大概只有益都之金嶺鎮一支,別無二戶。芝陽(龍口)保存的清光緒十六年《范氏家譜》敘言中載:「芝陽范氏本文正公四子侍郎房之後裔也。文正公世居蘇州,至六世良裘祖於開喜年間宦遊青州,遂寄籍於金嶺鎮,子姓繁衍。明洪武間,和之祖以軍之黃……」在《侍郎房世紀》中又云:「良裘,公爽次子……,宦遊四方,其後無聞。此蘇州舊譜所紀也。考金嶺舊譜雲,自良裘祖官於青州,其後子孫因世居益都之金嶺鎮,明洪武年間和之祖以軍之黃遂家焉。」在《侍郎房益都世系圖》中又有「和之,居黃縣」一欄。據此,該支屬文正公後裔無疑。在這一圖表中,還有十支失考,佔總支數的三分之二。其中十世、十一世就有七支。在十一世失考支派中,有一支叫成德,與我支始祖明德只有一字之差。這很有可能就是一人。前面已說過,我支首次修譜因「世遠年湮,無從稽考」,僅靠口傳,將尾音相同的「成」字傳成「明」字不是沒有可能。從時間上推算,以上失考七支,正在元末戰爭時。金嶺鎮又處交通要道,屬重災區無疑,這與我支元末避兵吻合。再者,金嶺鎮與壽光侯鎮不過百里,同屬青州府轄,互相遷徙,路途方便,現壽光城南沙阿一帶仍有一支,清光緒年間所修族譜明確記載:「我范姓遠祖乃江蘇上江縣,文正仲淹第四子也」,亦或遷自金嶺鎮。三是文正公後其他諸房。《族譜》世系表前有一頁為「遠祖存考」,有一遠祖為「良甫」,在已查閱的族譜中雖未查到,但知其「良」字輩,就是文正公後諸房第六世的字型大小。譜載,文正公在皇佑二年親修家譜並為之作敘,為十六房(除四子四房外,另有旁支十二房)擇定二十字為二十世字型大小:「仲、純、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彥、友、善、可、彌、安」。其中第六世號為「良」。但「良」字輩在十六房中人數眾多,且多有失考者,一時難以查清,有待繼續考查。為做進一步考證,我還由近而遠,在本省查閱了諸城、日照、棲霞、菏澤、曹州、定陶等地的范氏祖譜,均與我支不合意。二、東武范氏徙居狀況查《族譜》及支譜得知,我東武范氏始祖諱明德遷來後,先在諸城東門外落腳,到三世,長支兄弟二人全遷柴溝河南范家大村(時屬諸城縣,現屬高密市),二支、三支仍在原處,四支早被抽丁應役,無子嗣。此時我支形成了諸城、范家大村兩處居住中心。到五世,長支叔兄弟二十一人中,又有一人即我祖諱浩遷回諸城城裡。到八世祖諱徹隨定居城東門外龍王廟子。在此前後,長支中又有六世一人遷鎮武廟,七世一人遷黃疃,六世一人遷東關,八世、九世各一人遷朱廟,十世二人遷范家草場,九世一人遷涼台,一人遷范家嶺,一人遷南朱解,八世一人遷涼灣崖(以上現屬諸城);九世一人遷雙廟子,八世一人遷小庄,十世二人遷牛氏,一人遷赫家村,七世一人、九世四人遷葛家村(以上現屬高密)。二支中六世一人遷柏戈庄,一人遷鎮武廟,一人遷東關,一人遷埠口(以上現屬諸城);八世一人遷丘家莊(現屬五蓮)。三支中六世一人遷膠州岳家莊。此後自十世始,又有許多村莊范姓分別從這些村莊陸續遷出。而流動最大的,則是明末戰爭。《族譜凡例》載:「十世間遭東兵之變,傷擄甚眾,傷者固不忍言矣,至於擄者,或異日蒙,恩赦還或異處昌大族姓均未可知。」時諸城城裡,「不幸遇壬午之變,殺傷者十之五六,逃亡者四之二三」,我支共有四十九支在譜上記為失考。其中包括我本支。我支十三世祖諱繩武已遷五蓮山前南辛庄(現屬叩官鎮),十四世祖諱思禮再遷淘浪泊(現屬潮河鎮),而《族譜》上則記失考,至使《族譜》修後的十八年,不得不專修了支譜。在五蓮縣,我支還有類似村莊。如松柏鄉的李子店、高澤鎮的高澤一支從范家柏戈庄遷出,許孟鎮的泊子一支從黃疃遷出,戶部鄉的吳家莊一支從諸城遷出,原譜均無記載。我支二次從龍王廟子遷出的還有現屬諸城的團埠子、管家大村、梁家店子、會裡、曹戈庄、宋戈庄、曹家屯、東徐家莊,其中西徐家莊與我同為十世祖諱從曾、十一世祖諱之齊後,由龍王廟子遷出,《族譜》上亦無記載。現屬五蓮的還有許孟鎮的李戈庄、王家車村、薛村。另許孟鎮的段家廟,街頭鎮的於家丰台、羅家丰台等村莊,則分別從朱廟、東范家嶺遷出。三、東武范氏與諸城范氏、日照范氏的關係諸城范氏現主要分布在諸城西范家嶺、指揮、祝家樓、青墩、樓子、昌城等村,另有一支遷莒州。五蓮主要有許孟鎮的范家車村、花園,戶部鄉的槎河等村。《諸城范氏族譜》敘言稱:「吾范氏先世為江左蘇州人,後遷山右太古縣,明遷諸城之西北嶺上村……」。日照范氏以東港區三庄鄉范家樓及周圍村莊為主,分布現屬東港區、莒縣、五蓮縣數十村莊。其中東港還有高庄、官莊、丘家小同、傅團、陳家莊、東家莊、滕家莊、塔嶺、河山、卞家莊、草泊等村。莒縣有吉家店子、范家莊子、門庄、范家嶺、水木庄等村。五蓮有潮河鎮的丹土村、街頭鎮的閻馬庄、高澤鎮的滿堂玉、於里鎮的南營等村。日照《范氏家乘》光緒十七年序中載:「吾范氏值元末沿江兵起,自蘇州避兵海州之東海,明初徙日照。」其《支派紀略》又載:「聞青州同姓曰,元末大亂,吾氏自蘇州避亂至海州東海,明清平靜有回蘇州,有居海州贛榆者,有遷山東者。」蘇州乃文正公祖居和創建義莊,贍養同族,家族成員集居之地,其後十六房多出於此。以上二支遷自蘇州,亦有可能屬文正公後裔,與我支為同根之木。另我支支譜還載有民國二十二年慶瀾、慶淦、懷珍、桂秋同志的《擇字命名說》:「諸日莒縣吾范氏家譜所以記名諱別宗也,今之修譜,家多戶口紛繁益盛,往往孫犯祖諱,侄冒叔名,實為族間憾事。茲擇定二十字列左,以作命名之規定。諸邑一支自十八世始,每世按一字。日照、莒縣一支自十一世始,每世依然,不須紊亂……」二十字是:錫、慶、重、偉、奉、開、承、世、運、隆、大、宗、全、鎮、建、肇、裕、福、長、同。查我家支譜敘,以上《命名說》是當年在范家樓修譜會議上,由日(東港)、諸(含五蓮)雙方代表擇定。此後,日、莒一支和諸城一支中參加會議的部分村莊如范家柏戈庄和淘浪泊、李子店、高澤等,便按以上要求命名,余仍按原譜命名不變。此事,也進一步證明了東武范氏與諸城范氏、日照范氏的關係。范仲淹墓園[url]http://www.zynews.com[/url] 2005-01-24 15:36:37 來源: hnby真是慚愧!寫了半年多的「厚重河南」,竟不知道伊川有如此豐厚的文化遺迹。臨來採訪時我還在抱怨,伊川除了杜康還有誰?沒想到一到目的地,當地同志就給我上了一課:縣城西郊的白虎山下是「二程」的墓園,「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思想統治了中國800年,就是程顥、程頤這哥兒倆的傑作;城南七八公里的平等村裡有邵夫子墳,邵夫子名叫邵雍,是和「二程」同一時期的理學家,他更是易學大師,應該是中國算命先生的老祖宗;離邵雍墓不遠處,是被後人譽為「中國第一名相」的商代伊尹的墓地。此外,開五代紛爭的朱溫、唐代三朝宰相姚崇、詩人賈島等十幾位歷史名人都選擇伊川作為自己的最後歸宿。而那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文正公也葬在這裡。讀過初中的中國人都能脫口而出這句「先憂後樂」的千古名言,但知道範仲淹墓地在河南伊川的人卻寥寥無幾。出縣城向東17公里,有一村,名叫許營,村北500米就是范園。拜謁范園正值麥收時節,遠遠望去,大片金黃色的麥田中一叢翠綠點綴其間,那就是范園了。寫「厚重河南」,少不了要經常看墳訪墓,時間長了,我多多少少也能看出些門道來,這裡絕對是個「風水寶地」:墓園坐北朝南,背靠綿綿萬安山,前臨著潺潺的曲水河,西面可以近望龍門山色,東面能夠遠眺嵩岳少林,果真是氣聚風藏的好地方。同行的翟智高先生對當地民俗文化很有研究,他指著北面連綿不斷的萬安山,笑著說:大山勾了頭,不出王位就封侯!范仲淹的兒子果真後來當了宰相呢。范仲淹的墓園分前後兩域,南面的前域埋葬著范仲淹和他的母親及其長子范純佑;北面的後域是其次子純仁、三子純禮、四子純粹以及一侄九孫六曾孫和兩個曾孫媳婦的墓冢。公元1031年,范仲淹的母親首葬於此,1052年5月20日,范仲淹病死在徐州,其孤護幃帳還洛,12月被當時的皇帝賜葬在母親身旁。其後子孫先後袱葬。靖康之亂,范氏裔孫紛紛南遷,從此袱葬中斷。據說最初的墓園佔地200畝,如今已有一半墾為耕地。范仲淹是蘇州吳縣(今蘇州市)人,生前從沒有在伊川工作過,又是死在徐州,怎麼就將家族墓地選在伊川了呢?這是記者訪問范園遇到的第一個謎。認祖歸宗如今在伊川,有成百上千的范氏後裔,其中不乏范仲淹文化的研究者,范章是當地公認的權威,他是范仲淹的第28代孫,退休前在伊川縣公安局工作,如今是洛陽范仲淹研究會的秘書長。60多歲的范老先生身材高大,腰板筆直,看上去像一位脫去戎裝的將軍,但說話卻慢條斯理:「要問文正公當年為什麼選擇伊川作為最後歸宿,當然是因為他的母親葬在了這裡,可要問他的母親怎麼葬在了這裡,那可是『孩子沒娘,說來話長』,還得從他的家世說起……」隨著范老先生娓娓道來,書本上那個虛無縹緲的范文正公漸漸變得有血有肉起來。據考證,范仲淹是漢代清詔使汝南(今河南郾城)征差范滂的後人,祖籍在今天陝西的彬縣,他的10代祖范履冰在唐朝武則天時期當過宰相,那時舉家遷到長安,後來,他的4代祖,也就是他爺爺的父親,被朝廷任命為浙江麗水縣丞。其間,因為中原戰亂滯留在了南方,范家從此在蘇州吳縣定居下來。范仲淹生前在給他哥哥的信中曾經說過「我本北人,北人淳厚」之類的話。不難看出,范仲淹始終有一種北方的情結。范家雖然世代為官,但范仲淹的命運卻頗為坎坷。他兩歲的時候,父親在徐州過世,家境從此變得窘困起來。兩年後,母親謝氏帶著他改嫁到了山東長山縣朱文翰家,范仲淹也更名為朱說。童年時的范仲淹學習非常刻苦,留下了不少動人的故事。據說當年范仲淹在山東長山縣附近的醴泉寺讀書時,經常徹夜不眠,等到僧人們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他每天只用一把米,煮成稀粥,放涼凝固後,用木棍劃成4塊,再掐一點叫作「虀」的野草當菜,早晚各吃兩塊。這就是後人廣為流傳的「劃粥斷虀」的典故。文正公小的時候和大多數喪父失母寄人籬下的孩子一樣,有著不同尋常的成長經歷。一次他看到朱家兄弟的浪費行為,便好言規勸,朱家兄弟脫口說道:「我花的是朱家的錢,關你什麼事?」范仲淹聽了一愣,覺得話中有話,不斷追問下才有人告訴了他的身世。這件事發生後范仲淹變化很大,他從此下定決心獨立生活,並毅然辭別母親到南京(今商丘市)應天府書院求學。當時,南京留守的兒子也在這裡讀書,他看到范仲淹窮得經常吃不上飯,非常同情,就從家裡帶一份飯菜給他,沒想到直到飯菜長了毛,范仲淹也沒吃,這個幹部子弟很生氣,說范仲淹瞧不起他,文正公解釋說:不是我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已經習慣粗茶淡飯了,如果現在就享受這種豐盛的飯菜,以後還能吃得下粥嗎?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進士,被任命到現在安徽省廣德縣一帶當了個審理案件的九品小官。從此他把母親接到身邊,贍養侍奉。這個時期,范仲淹作出了其人生中一次重要決定,他回到蘇州要求重歸范氏家族,但遭到家族的拒絕。無奈之下,范仲淹最終作出「只求複姓,別無他寄」的承諾,方才恢復了原來的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治孝遷洛從這段鮮為人知的經歷可以知道文正公後來既沒葬在蘇州也沒有葬在山東的原因了,但為什麼會選在伊川呢?范章老人微微一笑,仍舊是抑揚頓挫的聲調。范仲淹夫人的老家在今天的商丘,范母去世後就先葬在那裡。范仲淹守制時,在南京應天府書院講學,其間,他曾到登封的嵩陽書院當過「客座教授」。應天府書院和嵩陽書院都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四大書院之一,而當時的范仲淹已經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了,從商丘到登封路過伊川時,范仲淹拜謁了姚崇墓,第一次產生了將母親移葬此地的想法。姚崇是唐代名相,歷任武則天、睿宗、玄宗3朝宰相。其執政期間,禁止宦官、貴戚干預朝政,禁絕營建佛寺道觀,淘汰僧尼,強令歸農,是後人公認的一個對歷史發展有貢獻的封建官僚。姚崇墓就在范仲淹墓園東邊三四百米的地方,一片麥田中間,3通墓碑孤零零地立在那裡,我們去的時候,一對農民夫婦正在烈日下收割麥子,他們知道這是唐代姚崇的墓碑,但再問姚崇是誰,他們就不知道了。據說原來墓地規模很大,姚崇和他的母親及其一個曾孫都埋葬在這裡,1958年平整土地時,姚氏墓冢被毀,僅留下一通4米多高的神道碑,1983年,姚氏後裔恢復墓冢時,又立了兩塊記錄修復情況的墓碑。姚崇和范仲淹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姚崇祖籍河南陝縣,其父去世後,母親改嫁到一個姓黃的人家,後來姚崇當了宰相,曾問其母:將來百年以後是否與父親合葬一處,其母回答說:人若有靈,縱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無靈,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於是後來姚崇就將母親葬在了萬安山下。范仲淹當年就是看了姚崇和他母親的墓以後受到啟發,將自己家族的墓地定在這裡的。除此之外,范章還有其他的證據,范仲淹生前曾幾次向仁宗建議從開封遷都洛陽,他認為洛陽與開封相比,據險可守,更適合作為國都。雖然他的建議最終未被採納,但他對洛陽始終情有獨鍾。「因為母親改嫁,肯定不能葬在蘇州范家的祖墳里,假如將母親葬在山東,恢復范姓的文正公又不能和母親埋在一起,兩難之下,受到姚崇啟發的范仲淹將母親埋在了伊川。」真不愧是范氏嫡傳的子孫、范仲淹文化研究的專家,范章老人的一番推論有史有據,令人信服。當地老百姓中間還流傳著賜葬的說法,一種說法是:這裡本來是大宋皇帝看中的陵園,後來發現前面的河叫曲水河,不吉利,就賜給了范仲淹;還有一種傳說更離奇,說皇帝的女兒嫁給了范仲淹的兒子,一天,她哭著對父親說,你把我嫁給了范家,他們家窮得連塊墓地都沒有,皇帝當然知道女兒的意圖,就把這塊墓地賜給了范家。據考證,范家根本就沒有這份姻緣,但老百姓似乎不在乎這些,他們每每說到這些浪漫的傳說,總是眉飛色舞,好像親身經歷的一樣。一段碑文兩樣情仇范仲淹墓園的歷史之謎之二范仲淹的墓園分前後兩域,山門位於前域南部,山門前面是一尊高大的范仲淹全身石像,石像通體白色,在視野開闊的山坡上異常醒目,據說是伊川縣的范氏後裔范振國捐資建造的,剛剛落成不久。過山門北行20餘步有座石坊,高五六米,寬三四米,坐北朝南,四柱三門式建築,中柱之頂蹲著個怪模怪樣的石雕獸,據說叫「望天吼」,它這樣威風凜凜,仰天長嘯著已不知多少年了。中間兩坊柱上刻有一副對聯:「嵩少青山高道德,澗瀍碧水潔頻蘩」。石坊北面依次是范仲淹母親、范仲淹、其長子范純佑的墓冢。我繞著文正公的墓冢走了一圈,四周雜草叢生,即便在這萬物生機盎然的初夏時節也讓人感到陣陣寒意。石坊西面的范氏祠堂倒是煥然一新的形象,同行的當地同志告訴我,1994年,守墓人的一次疏忽釀成大火,整個饗堂皆成灰燼,結果清朝康熙、乾隆、光緒3位皇帝親筆題寫的匾額化為烏有,如今我們看到的祠堂是香港范氏後裔范止安捐資30多萬元興建的,去年剛剛落成。祠堂門前分列的石翁仲、石羊、石馬、石獅子都是原物,神態各異,造型逼真,這些殘缺斑駁的石頭似乎在述說著墓園千年的滄桑。墓園的七八通石碑是保存較為完整的藝術珍品,其中尤以「神道碑」最為珍貴。「神道碑」位於范仲淹墓冢前面20米處的祠堂西側,全稱「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碑文記載了范仲淹一生的事迹。我剛走近前,立刻感覺一股逼人的氣勢撲面而來,碑高4米有餘,寬近1.5米,比我們平常看到的石碑高大許多。碑額正中是宋仁宗皇帝親撰的「褒賢之碑」四個字,據史書記載,當年宋仁宗聽說范仲淹病逝的消息後,非常難過,命令輟朝一日,以示哀悼,並追封范仲淹為兵部尚書,為「神道碑」題額。「神道碑」的碑文由歐陽修撰寫,據後人評價,文章「敘事精簡,詞語精練,過渡自然,詳略得當。描寫之生動、評論之中肯、說明之詳盡、抒情之熱烈,莫不渾然天成」。碑文刻字為隸書,纖細中透著渾厚,飄逸中兼容凝重,文精字美,相得益彰。我儘可能靠近這塊穿越千年時光的巍峨石碑,希望它能帶我走進歷史深處,去尋訪大宋王朝的神秘往事,可除了分辨出幾個並不連貫的漢字元號外,一無所獲,碑文斑駁銷蝕,許多已經模糊不清了。但和守墓人范欽忠老人的一次不經意的閑談,卻讓我發現了這通「神道碑」隱藏的秘密,從中也引出了范仲淹墓園的第二個歷史之謎。范欽忠老人是范仲淹的第28世孫,如今是范仲淹墓園的專職守墓人,他的牙快掉完了,說起話來跑風得厲害,但並不影響表達。老人說,幾年前,一個外地人來范園參觀,趴在「神道碑」前一看就是半天,范欽忠覺得奇怪,就和他聊起來,原來他是北京大學的一位歷史教授,是專門來看這塊石碑的。大學教授告訴他,這「神道碑」上的碑文和歷史書上記載的不一樣,比書上少了20多個字。范欽忠是范氏嫡孫,從小也聽過不少關於他老祖宗和這墓地的故事,但這事兒還是第一次聽說,於是就千方百計要問出個究竟。那個大學教授告訴他,歐陽修寫的這篇墓志銘早在范仲淹去世兩年前就寫好了,漏掉的那20多個字寫的是范仲淹和當時的宰相呂夷簡鬧矛盾的事兒。范欽忠就問,那呂夷簡到底是個啥樣的人啊?教授說:你看過電視上演的《宰相劉羅鍋》吧,呂夷簡就和那裡面的和珅差不多。那咋會漏掉了20多個字哩?教授又告訴他,范仲淹死後,歐陽修把這篇墓志銘交給了范仲淹的二兒子范純仁,當時朝廷正要提拔范純仁當大官,而呂夷簡是當朝宰相,地位高,權勢大,范純仁害怕得罪呂夷簡,影響自己當官,就把這20多字的敘述抹去了,後來歐陽修為此非常生氣……這真是個意外的收穫!沒想到這珍貴的「神道碑」里還隱藏著一個千年的秘密!范純仁後來果真當上了宰相,而范仲淹生前和呂夷簡的政治鬥爭確實非常激烈,這些都是歷史事實。范欽忠老人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不但條理清晰,而且邏輯性很強,極具吸引力,現在我一點都不懷疑他是范仲淹的後人了。可更有戲劇性的是,當天晚上在伊川的賓館裡,范仲淹的另一個28世孫范章先生給我講到這個秘密時,又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種說法:歐陽修不是提前兩年就寫好了墓志銘,而是寫這篇墓志銘用了兩年時間。碑文中的確少了20多個字,但這20多個字不是說范仲淹和呂夷簡的矛盾,而是兩人後來都不計前嫌,攜手並肩為國家效力了。范純仁認為父親和呂夷簡的矛盾很深,看了墓志銘以後,覺得歐陽修寫的不是實際情況,所以在刻碑時將這段敘述刪去了,歐陽修知道後,倒是真的很生氣。范章先生是洛陽范仲淹研究會的秘書長,是當地公認的研究范仲淹文化的專家,全國許多學者撰寫有關范仲淹的論文時都要請他過目,徵求他的意見。拜謁范園的那天,我和范章以及同是范仲淹28世孫的范興運兩位老先生從下午一直談到子夜,從「神道碑」上這20多個字的秘密聊起,一直談到范文正公的政治、思想、品德以及他留給我們後人的精神財富,在他們眼裡,范仲淹既是一個中國歷史上的偉人,又是他們家族一個有血、有肉,有痛苦、有歡樂、有無奈的老祖宗。隨著兩位老人的敘述,我好像真是回到了幾百年前大宋王朝的歷史現場。范章說,當年歐陽修寫這篇墓志銘,確實非常之難。呂夷簡在朝中勢力很大,寫范仲淹的一生,要涉及很多歷史事件和人物,而涉及的人物當時很多都還在世。既要尊重事實,又要保全自己,歐陽公所以用了兩年才完成。相比之下,寫那篇流芳百世的《醉翁亭記》估計要輕鬆得多。范章說,歐陽修說范仲淹和呂夷簡言歸於好不是沒有根據,據歷史記載,當年范仲淹挂帥平定西夏,臨行前先去拜見了呂夷簡,而且公開說過:我和呂公之爭都是為了國事,個人之間沒有過節兒。另一方面,西征前,仁宗給范仲淹加官一級,呂夷簡曾奏請皇上說,加官一級還小,應該再加一級。至於說兩個人心裡究竟怎麼想的,就不好說了,但歐陽修這麼寫至少不能說是失實吧。歷史上范仲淹以剛直不阿、直言敢諫聞名,「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理懷當言,死無所避」都是他的名言。他為官期間,三次遭貶、兩次降職都和直諫有關,好像范仲淹是認理不認人、直腸子不會拐彎的性格,其實不然,史書上評價范仲淹「內剛外和」最為貼切。首先「內剛」,他認為正確的事,一定會堅持到底,即使受到挫折,也不會退縮。范仲淹第一次遭貶就是因為其建議劉太后還政,劉太后不理他,把他貶到了今天山西的一個地方。過了一段時間,朝廷再次起用他的時候,他又「好了傷疤忘了痛」,再次上疏,建議劉太后吸取唐朝時「賀婁氏斜封」的教訓,還政給趙家。有人認為,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句話是爭取言論自由的宣言書,它比亨利·柏得烈的「不自由,毋寧死」要早740年。另一方面,范仲淹很講究「外和」,並不是所有的直諫他都贊同。他在一封信中評論說:漢代李膺那幫人雖然博得了一世清名,但使漢朝很快滅亡,如果為國家考慮,不應該那樣行事。范仲淹為官期間曾提拔推薦了不少有本事的人,歐陽修就是代表,可當時的石守道大家公認很有才能,但他始終沒有推薦,有人搞不明白,他解釋說,不是他品行和才能不行,而是他辦事不講方法,為一件事,磕頭流血,弄得皇上下不了台,事情不但辦不好,還會搞得更糟。「神道碑」上的缺字之謎,看來還是范章先生的答案更可靠一些,但究竟是那位歷史教授搞錯了,還是范欽忠老人將故事改編了,我現在也說不清楚。和幾位范氏後裔談文正公,自然有非同尋常的收穫,當我提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時,范章老人馬上鄭重其事糾正我:這可不只是一句名言,它可是范仲淹的一套完整的政治思想體系。然後,范章和范興運兩位老人又開始有理有據地給記者講解起來。據說當范仲淹還在讀書時,有人問起他的理想,范仲淹就曾經慷慨激昂地回答:「願為宰輔,得時行道,活天下之命。」為官之後,他曾經說過:「夫不能利則生民者,非大丈夫之志也,思天下匹夫匹婦,有不被其澤者,若己推而內其溝中。」兩位老人引經據典,出口成章,看來研究范仲淹不是一年兩年的工夫了。綜觀范仲淹一生,他從九品小官到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絕大多數上疏都與老百姓疾苦有關。從而在思想上逐漸形成了「以民利為利」的理論,這在當時可是石破天驚的聲音啊!接著范仲淹又提出「政為民設」的政治主張,最後才形成了「士當先天下而後個人」的完整的政治思想體系。守墓人的范家遺風範仲淹墓園的歷史之謎之三如今的伊川縣,姓范的有1000多人,他們都是范仲淹墓園守墓人的後裔,大都居住在離墓園不到500米的許營村。如今專職的守墓人范欽忠是范仲淹的第28世孫,自從那個瀆職釀成火災的前任「退休」之後,他就一直守護在這裡,如今守護范園可不單純是他們范家的私事了,縣文化局每月還給他發100元的工資呢。我問老人,如今的墓園和他小時候記憶中的有啥不同?他說,最大的變化是樹少了,現在還能看到墓園裡碗口粗的松樹柏樹,但老人說,家譜上記載,明朝的時候這裡栽了1000多棵松樹和柏樹,直到1938年,當地政府要收他們的稅,他們不同意,家族決定到國民黨中央政府去告狀。為了籌集路費,家族的人就把墓園中的大樹全伐了。范欽忠解釋說,歷朝歷代留下的規矩,墓地周圍划出的一片田地不用繳稅,收穫所得全部用來祭祀,所以當時的范氏家族才要告狀,「結果狀沒告贏,樹卻砍完了」。伐樹的當年又栽了一批,1960年架電線,又伐掉當電線杆子用了。現在這些樹都是上個世紀60年代以後種的了。解放前,許營村凡是姓范的,家家戶戶輪流守墓,尤其是秋冬季節,黑夜白天都沒有斷過人,那個時節,一是為了防火,二是防人偷樹。「誰來安排你們守墓?」我問。「族長啊!那時候,族長是整個家族的最高領導,所有大事都由族長決定。」范欽忠老人還告訴記者,至今許營村的范氏家族還有族長哩!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按照當地村民的指點,在許營村裡尋找范家的族長。萬安山腳下的許營村,姓許的倒不多,姓范的佔了七八成。村民告訴我,這族長既不是民主選舉的,也不是「組織」任命的,完全是論資排輩,誰輩分高誰當,若是輩分相同,再按年齡大小決出「勝負」,當然是誰年紀大誰干。遠遠看見一個農民肩上扛著個鋤頭,鋤頭上還掛著個籃子,從山坡上悠悠地走過來,旁邊人說:「喏!那就是我們的族長!」我想像中的族長應該是一個白眉長髯、目光炯炯的老人坐在太師椅上,嘴上叼個煙袋、半天不說話、一副不怒自威的儀態。可走過來的這位大概有五六十歲,嘴角帶著微笑,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族長叫范迪賢,是范仲淹的第27世孫,完全是因為輩分優勢走上了領導崗位。他笑著說,現在的族長已經是「徒有虛名」了,不過每年祭祀的時候多磕幾個頭而已。從短暫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如今族長的具體工作就是負責安排每年的祭祀活動。最近幾年,每到清明節都有1000多名范氏後裔來范園祭祀,他要組織范姓村民搞好接待工作,把客人分配到每個家庭,「雖然條件差點,但總得有個吃飯睡覺的地方吧!」范迪賢說,最近幾年條件還好一些了,過去村民家裡連床多餘的被子都拿不出來。旁邊一位村民接過話頭說:「我們族長最近幾年把權力已經下放到村民組了,我們村8個村民組,有4個組都姓范,族長就讓這4個村民組每年輪流承辦祭祀活動,他倒落個輕閑!」從許營村回到伊川縣城的當天夜裡,范章先生給記者講述了他們這個守墓「部落」的來龍去脈。明孝宗弘治四年,即公元1491年,河南都察院右御史徐恪拜謁范仲淹墓,看到這裡荒草萋萋、滿園頹廢,連個守墓人都沒有,於是就報告給了孝宗皇帝。明孝宗立即下達104號聖旨,命令蘇州范仲淹的嫡孫來河南守墓。真有104號聖旨嗎?范章說,聽起來像笑話,可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我們范氏家譜上清清楚楚地寫著呢。范章老人接著說,最先來這兒守墓的是范仲淹的第16世孫範文成,可他來這兒不到一年,因為過不慣北方的艱苦生活,又回去了。後來只好用抓鬮的辦法決定誰來這裡守墓,結果第14世孫范昌期抓到了。我當時完全被這曲折的故事吸引住了,一點也沒有想到這是在說面前這兩位老人的祖爺爺啊!范興運老人插話說,昌期公的墓冢就在范園前域北圍牆後面,前一段平地的時候,竟被人用拖拉機給平掉了,你說氣人不氣人,昌期公可是范仲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啊,我們希望將他的墓地恢復並且歸到范仲淹的墓園裡面。即便是帶點私心,我覺得老人們的話也有道理,雖說范昌期當年來的時候可能也不那麼情願,但他和他的後人的的確確已經成了范仲淹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了。范昌期來到伊川以後,就落戶許營村,在墓園周圍划出了不用繳納皇糧的8頃祭田,每年春秋各祭祀一次。1938年,祭田被廢,從此改為每年春季祭祀一次,沿襲至今。范章老人記憶中的祭祀是非常美好的。「那可是孩子們盼望的日子,幾天前就開始殺豬、宰羊、支鍋,一派節日的氣氛,清明那天,全族人都集中在祠堂里,案桌上擺放著供奉老祖宗的食物,由族長帶領著按輩分高低輪流磕頭,小孩們磕頭的時候,眼睛就老想往那供桌上瞅,嘴裡饞得要流出口水來。儀式結束後,這些祭祀用的食物就可以分給大家了,每家一個籃子,一個挨一個地擺在祠堂里,第一遍是查人頭,你家幾口人就在你家的籃子里放幾顆棗,然後根據籃子里棗的數目分發食物,先是饅頭,接著是油炸的麻葉,最後還有一碗肉,說是一碗,其實有時只能蓋住碗底,不過即使這樣孩子們也興奮得了不得,那年月,平時哪兒見過肉啊!范章老人說,他小的時候,族長有兩項重要的任務,一是祭祀,二是教育本族子弟。而教育的方法大都是講故事,每到祭祀的時候,族長就會講一些范仲淹刻苦學習,做人為官的故事,然後告誡大家:范老爺的子孫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壞事,如果做了壞事,就不能再做范仲淹的子孫,明年祭祀的時候你就被「除名」了,不能再站在這祠堂里,分祭品也沒你的份!范章說,可能外姓人無法理解,但在當時,族長的這些話對我們姓范的確實有很強的約束力。那種道德產生的力量今天很難解釋了。為了能讓記者理解這種道德的力量,范章老人還講了一個故事。那時許營村裡最窮的弟兄倆,沒爹沒娘,靠要飯為生,到人家門口就叫:「奶奶、嬸子,有饃沒?」有人在家,都會給他們兩個饅頭;如果沒人答應,即便饃就在桌上放著,他們也會扭頭就走。到了秋天收棉花的時候,兄弟倆看誰家的棉花地里有人,就喊:「奶奶、嬸子,只摘兩朵啊!」大家都會說:「多摘幾朵啊!」「只摘兩朵!」范章老人說,這都是他親眼見到的事情,如今回憶起來,仍歷歷在目。說到這兒,好久不說話的范興運老人激動得一下子挺直了腰板兒,說:「你看現在的貪污犯,姓范的不多吧!」范章已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從伊川縣公安局退休後,更加專註於范仲淹文化的研究和對范園的保護開發工作。他告訴記者,每個月他都會收到幾十封信,有的是全國各地大學和研究機構寄來的論文或文章,有的是海內外范氏後裔發來的詢問信件,光回信,就累得他吃不消。除此之外,他還要經常參加與范園有關的活動。雖然是洛陽范仲淹研究會的會長,范章老人也有難心的事,記者想要一份他手上的范仲淹文化研究的資料,老人面帶難色,後來我明白了,天南地北都來要這些資料,複印的費用也不少啊!1992年,日本東洋文化振興會會長鬼頭有一教授一行26人來范園參觀,他們顯然是對范仲淹文化很有研究,評價范文正公「是日本人民的思想之父」,並捐款3萬日元對范文正公墓做了修整。1955年清明節時,又專門在墓旁立碑記錄了此事。一千年來,歷朝歷代整修范墓,最後一次是日本人修整的。記者手頭有一份材料,是范章先生1998年時寫的,其中有這樣的一段敘述:「目前伊川縣人民政府、洛陽范仲淹研究會、台灣范氏宗親會等單位,正著手集資、撥款修復饗堂、仰止亭、牌坊、石俑,建造碑林、范仲淹紀念館、後圍牆等,不久的將來,這位歷史上第一流清官人物的藏玉之地,將成為現代第一流精神文明的教育園地。希望中外賢達,都來關心這件最有意義的事,以求早日實現。」如今,這些文中所涉及的建設項目有的已經完成了,有的還是一張藍圖,我知道這是范章老人一生的夢想,真希望他在有生之年能夠實現他的夢想!范仲淹後裔在遷安宋朝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范仲淹原是蘇州人,但是遷安市境內西馬蘭庄、石岩庄、張李庄三村亦有其後裔近百戶,300餘人。西馬蘭庄范仲淹28代世孫范傳緒老人至今仍珍藏著許多祖傳文物。其中有范仲淹及其次子范純仁、三子范純禮的畫像及附於右側的「敕贊」、范氏家譜、詔書、清康熙帝誥命、范氏世遺墓誌等。范氏後裔緣何由江南移居燕山腳下呢?經多方考證,明代范仲淹14代孫范岳明在湖南雲夢做縣令,因受刑事案件牽連,被貶任遼東衛,定居撫順。

范仲淹編定的中原地區范氏字輩:「仲純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彥友善可彌安」。續序:「君章微顯用循迪廣欽崇存本宜充厚時遵道晉隆」;至民國七年又續序:「同享祖貴榮傳譜蘇河通珍珠全地理古松萬代青」。范仲淹編定的蘇州地區范氏字輩:「仲純正直公之家幫國庭天元從汝啟惟允必能興儀德宏烈學端承敬懋芳秉中延孝立引谷裕名揚同福祖有功宣林蘇居豐金玉貫九州幽蘭好其青」。范氏一支字輩:「大三士恭錦元衍儒照光永昌正清明道家庭安康天開文應長發齊祥」。【字輩派語】  忠宣房范文正公親定:仲純正直公,良士宗文1伯,叔子希昌彥,友善可彌安。(1-20世)範文肅公范文程重定忠宣房瀋陽支二十字(洛派之新京派):(「安」字未啟用)承時弘建樹,正一茂先傳,垂世思光大,惟基在本原。(20-39世)登君起時朝,文義茂先傳,垂世思光大,惟基在本原。(20-39世)仁德永吉福,餘慶澤延常,舉家繼偉業,賢明榮忠59祥.(40-59世)----遼陽燈塔後煙台分支字輩  

為使後裔各有所宗,代際關係不亂,范文正公親定諸房世次字型大小二十字仲純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彥友善可彌安

  

至文正公第六代孫即純佑玄孫有一人原名良能,據《靖江范氏宗譜》卷一載「之柔按族中昭穆字輩,初名良能,夢神曰汝能改名之柔,即能登第,遂改之柔,已而果然」悉改字輩如下之家邦國廷天元從汝啟惟允必能興

  

為監簿房字型大小其它諸房仍用前二十字到明嘉靖三十五年諸房太僕公續定世次字型大小為君章微顯用循迪廣欽崇存本宜充後時遵道晉隆

  

監簿房太僕公續定世字型大小二十字為(自二十一世至四十世)儀德弘來學端承敬懋芳秉中延孝立引谷裕名揚

  

民國年間諸房續定世次字型大小二十字為同享祖貴榮傳譜蘇河通珍珠全地理古松萬代青監簿房續定字型大小為(自四十世至六十世)同福祖有功宣林蘇居豐金玉貫九州芝蘭好其清

  

每擇續字型大小世次時均由十六房各支系各推選族之長者若干人共同擬定故自宋至今全為使宗族論世有秩附瀋陽支傳授字型大小文肅公編定字型大小(自二十一世至四十世)乘時宜建樹正一茂先傳垂世恩廣大為基在本源

資料有待補充。
推薦閱讀:

【好故事】家譜上的逃亡
並未戰死沙場 李氏家譜記載吳三桂放了李自成
家譜序言40篇範文欣賞
世界級汽車集團的家譜集成
從家譜中看明初移民

TAG:家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