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課件
標籤: 品茶 茶藝 | 分類: 逸趣三品 |
茶藝
第一課: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栽培茶樹,使用茶葉的國家。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4700年的歷史,茶與可可和咖啡被稱為世界三大飲料。
一、茶的起源:《神農食經》「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及「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為茶。
(一)茶起於魏晉。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已經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以誇豪鬥富為榮,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廉」的問題。於是,出現了以茶代酒之舉。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能,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並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價值為人們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二)茶興於唐、盛於宋。陸羽的《茶經》標誌著茶文化的興起,《茶經》系統總結了唐代及其前的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的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
宋徽宗皇帝趙佶還親著《大觀茶論》,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親自寫茶書的皇帝。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使茶文
化十分興旺,但茶藝卻日漸走向繁複、瑣碎、奢侈。在朝廷、貴族、文人那裡,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
(三)茶發展於明清。明清時期散葉茶迅速發展,茶類品種日益豐富,飲茶方法也從點茶發展成泡茶,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類飲茶法。泡茶用具也越來越講究,工藝精巧的紫砂壺、蓋碗瓷器等茶具也應運而生。客來敬茶、以茶待客風氣更為普及,都市茶館林立,茶館文化教育得到發展。清朝茶葉出口時已成為一種正式行業。
二、茶的分類:
按加工工藝和發酵的程度分為6大類。
按照色澤、加工工藝以及發酵程度來分。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色
(一)不發酵茶:綠茶
1、蒸青(湖北的恩施玉露)
2、炒青(龍井、碧螺春)
3、烘青(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安吉白茶
4、曬青(滇綠、川青、海南綠茶)
(二)半發酵茶:烏龍茶
1、輕發酵
2、中發酵
3、重發酵
(三)全發酵茶:紅茶
(四)後發酵茶:黑茶
(五)輕微發酵茶:黃茶
(六)輕微發酵茶:白茶
綠茶:
一、製程:鮮葉→炒(蒸)青→揉捻→乾燥綠茶的特點是湯清葉綠,在整個製作過程中,盡量少發生髮酵或氧化作用。殺青是綠茶的製作重點,目的在於迅速破壞茶葉中酵素酶的活性,停止茶葉的發酵。殺青後的茶葉,藉由揉捻使茶葉表面與內部細胞組織破壞,組織液體附著於茶青表面,利於沖泡時增加香氣口感,以及讓內涵物質均勻釋出。
二、特點:
(一)鮮:滿口生津,回甘甜
(二)爽:回味持久
三、沖泡:玻璃杯沖泡,鳳凰三點頭
(一)上投法;75度水,最嫩的茶、單葉茶,如碧螺春,信陽毛尖、雨花茶。
(二)中投法:80度水。枝條緊細有利於舒展,如玉螺球型材
(三)下投法;85度水定點泡,如龍井。
四、識茶;
龍井:糙米色
雨花茶;單牙
安吉白茶:條索狀
黃山毛峰:蓬鬆的形狀,象牙色,一牙一片或一尾一片。碧螺春:蘇州的東山和西山
六安瓜片比太平猴魁短一些。
第二課 白茶黃茶 紅茶
一、白茶:
(一)白茶是一種輕微發酵茶,產於福建福鼎。
(二)白茶的品種。
1、白毫銀針:全是披滿白色茸毛的芽尖,單片。
2、白牡丹:芽和葉連在一起。
3、貢眉、壽眉
(三)特性:去火,消炎
由於閩北獨特的氣候,白茶第一年是茶,第三年是葯,第七年是寶。 芍藥香。
雲南的「月光白」像普洱的工藝,但其實它的做法又更接近白茶(避光萎凋、月光發酵),口感也更接近白茶,外形象「白毫銀針」.
二、黃茶
(一)黃茶的製法有點像綠茶,但揉後用黃紙包起來悶一下,發酵20%。
(二)黃茶品種
1、君山銀針(產地是湖南洞庭湖)
2、蒙頂黃牙(產地是四川蒙山)
3、霍山黃牙(產地是安徽省)
(三)特點:黃湯黃葉 口味鮮爽、平和。
三、紅茶:
(一)分類:
1、小種紅茶:小種紅茶是最古老的紅茶,產於武夷山地區。用松樹枝烘乾)
(1)正山小種:產於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關一帶,所以又稱為「星村小種」或「桐木關小種」。
(2)外山小種(煙小種):主產於福建的政和、坦洋、古田、沙縣等地。
2、功夫紅茶:雲南的滇紅、安徽的祁紅、四川的川紅、湖北的宜紅等。
3、紅碎茶:做立頓紅茶。
(二)正山小種的特點:松煙香、桂元湯,蜜棗味
金駿眉茶,屬於紅茶中正山小種的分支,原產於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關,用正山小種的鮮芽尖做成。
第三課、烏龍茶
一、烏龍茶
(一)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台灣三個省。
產於福建省的大紅袍、武夷肉桂、安溪鐵觀音。
產於廣東:鴨屎香、通天香和廣東鳳凰山的單樅
產業台灣:凍頂烏龍,高山烏龍
(二)冰箱存放,長期不用冷凍時取出要醒茶。常溫放置要防濕、避光。
(三)沸水沖泡
第四課黑茶
一、黑茶歷史悠久,主要是採用粗老的原料製作而成,它的加工工序主要包括殺青,揉捻,渥堆,乾燥等,其中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質的關鍵工序,所以毛茶的色澤由綠逐漸變黑,成品團塊茶葉的色澤為黑褐色,並形成了茶品的獨特風味。
二、分類:
1、湖南黑茶(茯磚);
2、安化黑茶;
3、廣西六堡散茶;
4、雲南普洱茶
5、雅安的藏銷茶。
三、普洱茶
普洱茶以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使用亞發酵青茶製法,從發酵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成品分為散茶和緊壓茶兩類。
熟普:發酵看工藝
生普:看料
班樟古樹(王),易武古樹(後),
存放:熟普4年,生普7年後苦澀味減少,退倉轉化為陳香。生普和熟普存放時分開,避光、防潮。
推薦閱讀:
※課件及練習
※兒童美術課程分享(2~3歲)12節
※西方思想史新課件
※《美術課件教程》講解嘴巴結構知識與繪畫示範步驟免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