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房四寶添儒雅

文房四寶添儒雅 作者:佚名

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墨、紙、硯來構成的,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文房四寶」,大致是說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因為中國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書,或能畫,或既能書又能畫的,是離不開筆墨紙硯這四件寶貝的。

  「文房」之名,起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 420-- 589年),專指文人書房而言,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文房用具除四寶以外,還有筆筒、筆架、墨床、墨盒、臂擱、筆洗、書鎮、水丞、水勺、硯滴、硯匣、印泥、印盒、裁刀、圖章、捲筒等等,也都是書房中的必備之品。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寶多為清代名師所作,皇家御用,其用料考究、工藝精美,代表了我國數千年來文房用具的發展水平和能工巧匠們的創造智慧與藝術才能,是文房用具中的瑰寶。 筆、墨、紙、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書寫漢字與創作國畫的必備工具。文人雅士於書房中揮毫潑墨,這四樣東西是須臾不可離開的寶物。在南北朝時,它們便有了「文房四寶」之稱。文房四寶既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書寫與繪畫工具,也是一種備受文人喜愛和珍藏的傳統藝術品。在中國藝術品收藏中,古代的文房四寶也已成為眾多藏家追捧的對象.  文房四寶在當代家居裝飾中,也以不可忽視的藝術價值,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愛並作為家庭藝術消費的品種,用以營造家居的文化氛圍,提升自家的文化品位。  獨具風采的毛筆  在世界筆林中,中國的毛筆可謂獨具風采,別無二者。毛筆源於何時,目前尚無考證,但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湖北省隨州市的曾侯乙墓中,考古人員就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這是目前所見的最早的筆。其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也出土了戰國筆。漢代的毛筆筆頭除了用兔毛外,還用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可謂硬毫軟毫兼用。筆管的質材與裝飾也豐富多彩起來。漢代以後,由於書畫藝術的發展,對於毛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唐代時,安徽的宣州成為全國的制筆中心。到元代,大量筆工南流,浙江的湖州一帶製作的「湖筆」取得了統治地位。湖筆以山羊毛,黃鼠狼毛為原料,稱為「羊毫」與「狼毫」。隨著書畫藝術的繁榮,明清的制筆業進入了鼎盛期;「御用筆」與官用筆十分精美,民間用筆裝飾也極其講究,筆管的質材除竹以外,還有玉、雕漆、象牙、瓷,琺琅等。這種豪華精美的毛筆藝術品,在近年來藝術品拍賣會上就可以看到。

  古代毛筆的收藏是一門學問。可以收集歷代名匠的作品,也可以收集不同品種的毛筆,還可以收集不同流派(如湖筆、湘筆)的毛筆。不過,毛筆的收藏更要精心,收藏時要洗凈晾乾,以雙層盒珍藏,防潮、防蟲、防撞(尤其是玉質和瓷質桿)。  香飄不絕的墨錠  墨在文房四寶中名列第二。中國傳統的書畫作品由於墨的神奇作用,傳世幾百年其墨跡依然保存如初。因而自古文人十分珍愛名墨,甚至打了個比喻,說是「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 墨的發明要晚於制筆。在魏晉之前,人們使用石墨,其後則以松煙取代。到漢代已有名貴松煙。南唐的李廷,北宋的潘谷,元代的吳國良,明代的程君房、方於魯,清代的曹素功等,都是制墨大家。

  中國古代書畫家用墨十分講究。墨分「油煙墨」(以桐油或添燒煙加工製成)和「松煙墨」(以松枝燒煙加工製成)兩類;前者色澤黑亮、有光澤,後者色烏,無光澤。中國畫一般採用油煙墨,只有著色畫才偶然使用松煙墨。  制墨工序複雜,從製成煙料到最後成形為墨錠,要經過入膠、和劑、蒸杵、壓模等許多環節。墨錠的造型豐富多彩,有方、長方、圓、橢圓、多角、不規則形等。墨錠的表面還要進行裝飾。因而,墨除書畫實用功能外,還是一件可供玩賞的藝術品。  古墨在當今拍賣會上已是藏家追寵的藏品。尤其是「御用墨」更是拍出幾十萬元的高價。  當然,除了珍藏用的古墨外,許多精美的當代商用墨也可供收藏之用。  濃淡相宜的紙張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就是造紙。據西漢墓考古研究,中國早期古紙排列順序為西漢早期的放馬灘紙,西漢中期的灞橋紙、懸泉紙、馬圈灣紙,西漢晚期的旱灘坡紙,這些均早於歷史記載造紙的蔡倫所生活的東漢。蔡倫所造的紙在技術上有了很大改進,紙的質量與產量大為提高。唐代的造紙更為發達,出現了宣州的宣紙、臨川的薄滑紙、揚州的六合箋、廣州的竹箋等上品紙張。

  宣紙自唐問世,綿延至今,成為傳統字畫最基本的用紙。宣紙以質地綿韌、紋理美觀、潔白細密為特色,經久不壞,並長於表現筆墨的濃淡潤濕,極盡變化之能。宣紙中最名貴的當屬玉板宣,吸墨性尤強,質地優異。因其有極強的吸墨性,故運筆稍慢就會形成墨團。對此,有些廠家加以改良,採用加膠礬或加漿等方法以減少宣紙的吸墨性,利於一般書畫愛好者書寫。  風情萬種的硯台  硯大約起源於殷商初期。古代祖先起初用筆直接蘸石墨寫字,覺得不方便,便想到先在石玉、磚、銅、鐵等堅硬東西上研磨成汁再蘸寫。於是逐漸成型,石硯、陶硯、磚硯、銅硯、玉硯、木硯之類便應運而生。長期以來,逐漸形成以石硯為主的用硯傳統。  硯之用是研墨,當然要細膩滋潤,容易發墨,與墨錠配合,研出的墨汁又細又純。  經過長期的實用比較,淘洗出兩種名硯,為用硯愛硯者所追捧。這就是端硯和歙硯。

  端硯是硯中上品,產於廣東高要城斧柯山,此地唐時屬端州,因而得名。端硯最大優點是下墨、發墨、不損筆亳。端硯適於細潤停水,寫小字。  歙硯與端硯齊名,產於古歙州(今安徽婺源縣),因而得名。歙硯的特性也如同端硯,但歙硯重於發墨,寫大字。  硯的養護很講究。由於硯需要滋潤,每日要換清水貯硯池,古人叫「養研」。而用硯時則需將所貯水倒掉換上清水,不能偷懶。硯石用畢必須用絲瓜穰之類將硯池洗盡。用墨錠研完墨後要取出,不要泡在墨水中,以免墨錠與石硯粘結,損壞硯池。  如果有幸得到一方古硯,則要十分愛護。它不僅富有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還有收藏投資價值。從這幾年拍賣會的成交價看,一方古代名硯價格高達數萬元、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之巨。作為觀賞的藝術品,為其配硯盒必不可少。古人說「硯無床,不稱王」,就是這個意思。一方古名硯配上精緻的紫檀木、紅木之類合身的硯盒,置於書房文案之上,與其他文房用具相互輝映,可以彰顯主人的儒雅之氣。


推薦閱讀:

文房四寶介紹
梁氏硯雕的工序
文房四寶 筆.墨.紙.硯
文房四寶
趣聯文房四寶

TAG:文房四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