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203))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203))——伊朗

馬保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2月27日 第06 版)

  男女服飾

  伊朗男人傳統服裝是上身長衫寬大、不超過膝蓋,下穿圍褲,頭裹頭巾,留鬍鬚。他們也穿西服,但一律不扎領帶,包括出國訪問等場合。西服內的白襯衫一般為小立領,且領扣多為深色,要扣好。

  伊朗土庫曼民族的女性愛穿燈籠褲,用大塊布包頭,常佩戴許多飾物,有時還會把銀幣縫在衣服上做飾物。在德黑蘭、庫姆一帶,女性穆斯林的標準服飾是黑袍罩身,包住頭髮,只露出眼睛和鼻子。其實,表面上封閉的伊朗婦女,性格多豁達、豪爽、幹練,與其他伊斯蘭國家相比,伊朗婦女就業率最高。

  一般來說,在伊朗的外國婦女,雖不必將身體裹得嚴嚴實實,但也不能太暴露,如不宜穿超短裙,不可袒胸露背等。

  社交禮節

  握手時上身微微前傾,是伊朗傳統的見面禮節。與客人相見時,必說「薩拉姆」(你好),然後親吻對方的雙頰。由於教規限制,男女之間不可握手或親吻。伊朗人有時愛用「鄙人」自稱,而對客人則以「您」尊稱。稱呼別人姓氏,一般要加上職務、職稱或者學銜。在伊朗,對不太熟悉的人,直呼其名是不禮貌的。女子出嫁後多保留娘家的姓及名,但稱呼某某夫人時,需用丈夫的姓。應邀赴家宴,習慣做法是送鮮花或糖果。

  落座談話時,應將兩手放平。若雙手交叉說話,會被認為傲慢,甚至有挑釁之意。在伊朗,微笑和點頭只是主人一種禮貌的表示,並不一定表示同意。在接觸、取物、傳遞東西時需用右手。在公交車上需給老人、帶小孩的婦女讓座。婦女不同丈夫以外的男人同行,夫妻外出必須帶上結婚證書。參觀清真寺必須脫鞋,而頭部卻需用帽子或手帕等衣物罩住。

  清真餐飲

  伊朗人愛吃羊肉、牛肉,口味偏微辣。用餐時,僅備盤子與水杯,用右手取食。游牧地區以牛奶、黃油、乳酪為主食;農業區主食有麵餅、米飯等。土庫曼族最愛吃羊頭肉、羊腦和羊腳,認為其營養價值最高。

  按照伊斯蘭教義,禁豬肉,不食自死、病死或未經阿訇、毛拉念經宰殺的牲口,也不吃外形不端正的動物肉,忌吃無鰭、無鱗的魚。禁酒和含酒精飲料。

  齋月期間,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在公開場合吃東西、喝水或吸煙。

  按當地傳統,每逢節慶喜事,人們必定先喝紅茶,然後載歌載舞。伊朗人喜歡與朋友聚在茶館,要一壺紅茶,佐以榛子、杏仁、阿月渾子、葡萄乾等侃大山。

  伊朗春節

  伊朗人的春節習俗同中國春節有相近之處。「諾魯茲」是伊朗春節,一般在公曆3月下旬。伊朗人視金魚為吉祥物,置辦的年貨中必有金魚,同我國「年年有餘」的習俗類似。春節期間,伊朗人要走親戚、晚輩去長輩家拜訪、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等。此外,他們在春節這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還有個「跳火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或院子里點燃火堆,全家人依次從火堆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再有,伊朗人還會於春節期間在家中養麥苗,據說可以吸收掉家中的晦氣。

  習俗、禁忌

  伊朗素有敬重長者、敬重老人的傳統。禁止賭博、賣淫。婦女不得從事唱歌、跳舞等職業。不得用手觸摸小孩的頭部,忌諱議論嬰兒的眼睛。忌諱以豎大拇指誇讚人。忌諱交談時背對著另一個人。高聲談笑是粗魯行為。乘坐公交車,男女需分開,地鐵有女士專用車廂,男士不得入內,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車廂。

  認為數字「7」是吉利的象徵數字,而「13」是不幸標誌。崇拜綠色、寶劍等具有伊斯蘭教色彩之物。晚上看到新月後,隨即又看到一種美好的東西,如金子、鏡子、水等,就會認為很幸運。伊朗人喜歡鮮花,玫瑰花被尊為國花,喜歡獸中之王——獅子,認為它神聖和吉祥。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推薦閱讀:

人民直播是個怎麼樣的平台?
《人民日報》小編集體亮相《天天向上》,他們都聊了什麼?
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語種種(禮儀漫談(95))
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戰爭前的毛澤東與人民日報社論!(原創首發)
人民日報政文:為什麼是林鄭月娥當選香港首位女特首

TAG:禮儀 | 人民日報 | 人民 | 海外 | 面面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