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許犯錯,就是不允許快樂 完美主義,不允許自己犯錯的人也不允許他人犯錯

不允許犯錯,就是不允許快樂允許犯錯,養出樂觀性格完美主義者,你必須解放自己!不要培養「不會犯錯的孩子」俗話說的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父母可以允許自己不完美的,但為何非要要求孩子完美呢!自己做不到的事為什麼要強迫別人做到呢?只要是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其實,避免錯誤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去做,不做當然就不會犯錯了。現在很多家長逼著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可每次放手讓他們去做的時候,又極不放心,生怕孩子會出錯,因此父母就會千叮嚀萬囑咐,甚至乾脆在一旁監視孩子去做,一旦發現有出錯的苗頭,立馬上前制止,將錯誤扼殺在搖籃里。其實人犯錯是為了不犯錯,人犯錯不要緊,關鍵是知錯就改。「知錯就改不算錯,知錯不改錯中錯」,只可惜很多父母連孩子犯錯的機會都不給。  「不會犯錯的孩子」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父母要培養「不會犯錯的孩子」,那隻能說明,你的思想錯了,你培養孩子的方向也錯了。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嘗試」,只要嘗試就會有錯。愛迪生髮明電燈要經過多少次錯誤的實驗,如果他怕犯錯,那他大可不必去做,那麼就不會有照亮人間的光芒了。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如果你讓你的孩子自己拿著水杯喝水,又怕他把杯子打碎,那你乾脆不要讓他自己去做,直接喂他得了。這樣一來,他永遠都學不會自己喝水。  父母要做的就是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讓孩子自己去學習、去感受,不要因為怕犯錯就不去做。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犯錯,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犯錯,這樣才能從中吸取教訓,才能保證下次不會犯同樣的錯誤。犯錯不可怕,就怕不會犯錯,就怕同樣的錯誤犯兩次。  作為父母,給孩子的是獨立的空間和自由,給孩子的是信任和欣賞,如果單純地為了培養「不會犯錯的孩子」,那麼你就抹殺了孩子的天性,扼殺了孩子接受新事物的動機。孩子犯錯屢教不改,必要時可當頭棒喝掌握好責罵與訓斥的方法與技巧,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與效果。--美國作家唐艾里姆在佛教禪宗有一種觀點:佛法不可思議,不能用語言描述清楚,甚至一開口就會錯,一用心也會錯,也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能用感覺去體悟。為了打破學佛者的執迷,禪宗有一個特別的促使學生開悟的方法:當頭棒喝。就是選擇適當的時機,對執迷不悟的弟子用呼喝和棒打的方法,以強烈的刺激,促使他突然開悟。之所以用這樣的方法,是有其心理學依據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在一定情況下,強烈的刺激可以促使個體在突然之間打破僵局,走出心理的誤區,這就是所謂的"當頭棒喝效應"。如果方法得當,"當頭棒喝效應"是可運用於教育之中的。教育中的"棒喝"是指給孩子比較大的心理震懾,或者通過嚴肅批評、紀律處分等,對沉溺於錯誤的孩子以一種突然的提醒或處罰、懲戒。這種教育方法具有"突然性"和"強烈性",可促使孩子醒悟,並留下深刻的印象。揚揚在馬路上行走經常不遵守交通規則,爸媽屢次教導,也沒有效果。作為父母,教育不得法,很擔心,也很焦慮。一次,爸爸在看電視,恰好見到一交通事故報道:一個行人因闖紅燈而被汽車撞死。爸爸立馬叫來揚揚,讓他一起看。看到現場因試圖緊急轉向而撞上圍欄的轎車,看到地上的斑斑血跡,揚揚很受震懾,從此牢記在心,再也不敢違反交通規則了。在心理治療中,"當頭棒喝效應"有時也有其獨特作用。峰峰患了強迫症,洗一件衣服要一小時,還喜歡反覆關門……一天,父母把心理醫生請到家裡。晚上8點,大家坐在一起看電視,峰峰又借口衣服髒了得趕緊洗,便認真地洗起衣服來,連搓帶沖洗,翻過來、倒過去,折騰起來沒完沒了。心理醫生突然在茶几上用力一拍,大聲說:"峰峰,夠了!"峰峰大吃一驚,驚恐地停下來,看著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奪過他的衣服,高聲對其父母說:"你們看,這件衣服我是看他昨天才穿在身上的,根本不臟。"並迅速地把衣服清洗、擰乾、抖開,遞給峰峰,"看看,跟你花20分鐘洗的效果一樣。"把衣服掛出去以後,心理醫生對其父母悄悄說:"以後你們一發現峰峰有這種癥狀,就這樣提醒他,多做幾次,慢慢就會有效果了。"果然,父母多次這樣做,6個月後峰峰的癥狀就消失了。可以說,沒有表揚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沒有"棒喝"的教育同樣不會成功。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人的個性具有多樣性,這就註定我們必須根據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有個別的孩子,對父母的正面勸導總是無動於衷,執迷不悟。作為父母,對這些孩子僅僅進行正面教育,發掘他們的閃光點,使用讚美式的教育方法,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而且,過分的表揚和誇獎,也容易使孩子變得目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甚至認為父母不如自己,不把他們放在眼裡。這樣的孩子踏入社會,就會發現自己並非天才,在工作和人際關係方面都可能面臨重重困難。針對這種情況,父母如果採取"當頭棒喝"式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一番嚴厲的批評、斥責甚至懲罰,也許能讓孩子從迷途中猛然驚出一身冷汗,從而痛改前非。那些,哪些情況下可採用"當頭棒喝"式的教育方法呢?通常,孩子的行為危害到他們自身或別人的安全時,父母可採用此法,當場進行制止。比如你的孩子蠻不講理地毆打別的孩子,你看到了,就有必要突然對其進行呵斥,並嚴厲批評。當然,採用"當頭棒喝"式的教育方式需注意:負面刺激要適度,應當合情合理、公平、準確,要避免主觀、武斷和隨意。心理小貼士如果一個人屢屢犯錯而不改,除了"當頭棒喝",還可採用激將法。激將法是一種有效的攻心說服術--通過反向刺激,讓被刺激者作出正向行為。人人都有這樣的一種心理,一旦受到他人的言語刺激,就會產生對抗心理,通常刺激越強,反抗心也越強。激將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往往能激起一個人的憤怒感、羞恥心、自尊心、嫉妒心與虛榮心,讓他(她)為了面子,做平日里不敢做或不願做的事情,或做成在一般情況下做不成的事情。激將法對兒童、膽汁質型人及爭強好勝者尤其有效。比如,一男孩做事磨蹭,父親交一任務,說"以你的速度,一天都做不完",結果半天就做好了;一女孩害怕跳遠,測試幾次都不達標,體育老師對她說"你這架式,永遠過不了",結果就過了。犯錯是孩子成長的契機何紅 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犯錯就著急,並不是因為孩子犯了一個錯誤,而是他們認為孩子犯了一個錯誤永遠都會這樣,父母把問題無限度地延遲了。事實上,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犯他那個年齡段的錯誤。心理學上有一個「挫折」理論,即孩子不經歷挫折,是不會長大的。因為當孩子面對錯誤或挫折的時候,內心會產生一些衝突,體驗到恐懼、憤怒、焦慮等情緒,這會促使他去思考如何去處理和面對所處的情境,這樣的孩子會從犯錯中學習到責任和聰明的應對方法。如果父母處處關心、事事照顧孩子,限制孩子,孩子也許非常聽話,但孩子到青春期後就沒有經驗來處理他的焦慮,處理挫敗感。孩子小的時候犯錯誤,父母都替他處理好了,等到他大了,父母沒有能力幫助他處理好社會矛盾,他就容易把憤怒指向父母,把一切的不順都歸咎於他們。所以我們不要把孩子犯錯誤看成很嚴重的事情,我們甚至可以鼓勵孩子犯他那個年齡可以犯的錯誤。有位媽媽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她和兒子一直有定契約的習慣,從孩子六歲上小學開始。媽媽說:兒子,你的人生是你的,你的時間是你的,你的學習是你的,不是我的。你每天四點半下課,九點必須上床睡覺,八點半洗澡,從四點半到八點半之間這段時間,除了吃飯之外的時間是你的,你願意幹什麼幹什麼,我不管你。結果孩子玩瘋了,每天一個字也不寫。到了八點半的時候,我還是快快樂樂地幫他洗澡,九點鐘準時上床睡覺。當然我事先 和 老師打過招呼,所以他大概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寫一個字,每天去學校被老師打,但我跟老師說過,你可以處罰他,但不要羞辱他,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心。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孩子覺得這樣不行,「我不能天天挨打,我得寫作業」, 從此以後,我根本不用管他,回來把所有的作業寫完了以後,他才開始出去玩。看完這個故事,有的媽媽可能要搖頭了。不要說不寫作業,就是孩子寫作業經常出錯,寫作業拖拉,父母都會焦躁不安。對孩子輕則嘮叨,重則打罵。而這個媽媽不僅允許孩子不寫作業,當孩子真的沒寫作業的時候,依然快樂地與孩子相處。為什麼媽媽不著急?因為她處理好了與兒子的關係。首先,放棄控制,把責任還給孩子。媽媽把責任分得很清楚,哪些責任是媽媽的,哪些責任是孩子的。她說過:兒子,你的人生是你的,你的時間是你的,你的學習是你的,不是我的。父母不能代替孩子生活,不能代替孩子學習,孩子必須要自己學會生活,學會學習。而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是要犯錯誤的。其次,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負責任。當父母把責任還給孩子的時候,一定是允許他犯錯的,因為沒有誰天生就會做好某件事情。在犯錯的過程中,孩子會感受到來自「不良後果」的壓力,併產生內心衝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體驗焦慮、慚愧、緊張等情緒,並思考應對的方法。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我們應允許孩子犯錯誤,更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從錯誤中學會承擔責任。再次,父母要學會傾聽和鼓勵。孩子受批評、受罰了,心裡肯定不好受,回家可能會對爸爸媽媽傾訴,以尋求理解和支持。這時父母的態度很重要,他決定了孩子能否在錯誤中獲得成長。如果父母能認識到孩子有缺點也好、有弱點也好、學習不努力也好,只是某個時間段的問題,不是一輩子的問題,犯錯正是孩子獲得成長的契機,那樣父母就不會把問題看得太重,在與孩子交流時就會平心靜氣,就會就事論事,並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和孩子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提供合理化建議。父母如果用全盤否定的話去評價他:「你從來都不好好學習」「你根本不是學習的料」,這樣的話容易引發逆反心理,使孩子有挫敗感。這樣下去的話,孩子的壓力很大,就不能集中精力解決遇到的問題,而是時刻擔心自己做錯,別人對自己不滿意。這樣的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很弱,競爭力不足。生命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水晶。玻璃和水晶擁有相同的成分——二氧化硅,但水晶比玻璃更堅硬,更有穩定性。孩子的內心是脆弱、易碎的,如同玻璃,他們的成長需要一種力量,那是來自成人世界的愛、肯定與支持。很多時候,我們表達了愛,但孩子卻感受不到,為什麼?錯不在愛。而在於愛的角度和方式。我們期待每一個孩子不再像玻璃一樣脆弱,而最終如水晶般明澈而堅韌。  允許別人犯錯    今天聽到三個工作上犯了些小錯誤的人。兩個是朋友公司的員工,一個因為發錯了賬號導致沒有按期收到客戶的匯款,在發現錯誤前曾幾次催促客戶,因為對客戶的歉意而深深自責;一個是年輕氣盛的老師,面對頑皮的孩子採取了體罰措施,結果被家長的投訴,朋友做為學校校長不得不親自出面去道歉安撫;一個是我自己的員工,因為所負責的工作出了一些狀況,被很多員工質疑,最終終於被我知道。當我找到她談話時,顯然她還有些心虛,還沒有準備好如何與我溝通坦白問題。  其實,對於錯誤的認識,是這兩年的個人成長經歷讓我逐步明白的。沒有人不犯錯誤,有了錯誤也不可怕。如果我是犯錯的人,關鍵是要勇於承認自己的問題,然後就是如何積極去解決問題,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而不是糾結與錯誤本身,一味自責;如果我是管理者,批評他人並不是明智的選擇。很有自尊心的員工,自己已經很明白錯誤的嚴重性,已經為錯誤很難過時,做為他的上級就不需要再過多批評了。而是要幫他們消除因為犯錯誤而給他們帶來的心理壓力,幫他們分析問題,一起找到解決的方案。當然,這不意味著對錯誤的寬容和妥協,凡事都有個度。  下午與我的員工談了一個多小時,只有幾分鐘時間在談她的問題,給她些思路可以如何去提高工作的準確性。更多的時間,是在談我對她的期待,談日常工作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我的一些心得,經驗。我希望藉此能讓她明白,工作不但是公司付薪水的差事,更是一個可以讓人學習成長,獲得成就感的有意思的事情。只要她願意自動自發去承擔責任,在這個公司我可以給她更多的職責讓她去嘗試,她今後可以有更好的發展。說到最後,我也很真誠地告訴她,如果覺得這兩年我待她還不錯,我很希望她能在這個時候給我更多的體諒和支持,少讓我操心。當看到她眼圈發紅時,我知道我的攻心戰術起到了作用。但是說實話,對於這種天性缺少自驅力的員工,一次談話能激勵多久,我沒有信心。  管人之道在於攻心。一個成功的管理者,要有能讓員工服你,主動體諒你的本身,而不是靠權利,靠職位地位去命令員工接受你的領導。允許犯錯,養出寶寶樂觀性格  案例:小米媽媽將要帶兒子踏上長途旅程時,心裡真有些擔心。因為兒子第一次旅程就要在火車上呆24小時,這麼長時間被困在火車上連成人都會感到寂寞無比,更何況孩子?但事實上,小米的表現卻大大超出了媽媽的預期,他似乎有忙不完的事,與同車的小朋友躲貓貓,還不時地看那本看了無數遍的圖畫書,並享受那些媽媽平時很少給他吃的垃圾食品……鬱悶的24小時就這樣輕鬆地熬過去了。之後,小米居然還拉著媽媽的手問:「我們什麼時候再坐火車啊?通過這次旅程,媽媽覺得小米的性格很樂觀。  專家分析:其實,樂觀和悲觀的人雖有部分是基因的差別,與某些影響大腦化學物質有關,但這僅僅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還是從小習得某種態度和觀念。要想讓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積極應對各種困境的人,最好的辦法是父母首先要做到這一點。只有讓孩子跟著父母用欣賞、感激的目光看待世界,孩子才會感到快樂、更有活力、意志力更強,才會更願意參與他覺得有趣的事情。  提示1:盡情宣洩情緒  研究發現,孩子只有在感覺非常安全並被人無條件接受的時候,才會更加快樂和自信。所以,當孩子想傾訴問題時,父母一定不要做出好壞的判斷,只要讓他感覺到你在傾聽和重視就可以了。譬如,孩子從幼兒園一回到家,就向媽媽抱怨幼兒園有個總愛嘲笑他的女孩。如果媽媽回答:「不要總是不停地抱怨,這樣可不好。」孩子聽後,或許會平靜下來,但是副作用是不好的情緒被壓抑在孩子的心裡。如果媽媽換個說法:「哦,看來她那樣做確實讓你感到不高興了。」孩子聽後會感到爸爸媽媽理解他,他也就更容易消除怨氣,感到快樂。如果他為此還哭鼻子的話,媽媽最好不必說什麼,而是把她摟在懷裡。  提示2:要有規律生活  為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雖然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一旦固定下來,就會給孩子帶來好處:對事情掌控感覺和滿意度都會提高。也就是說,孩子會更有安全感,也就更容易感到愉悅。譬如每天同一個時間吃飯、洗澡、睡覺會牢固家人之間的關係,也就能讓大部分事情做起來效率更高。而保持刷牙、鍛煉、洗手的好習慣顯然也會更有利於健康。此外,有規律的生活還能讓人的左右大腦得到一定的刺激和平衡。  提示3:允許孩子犯錯  父母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所以在生活中都會不自覺地幫他清除障礙,但是等到孩子長大後,碰到的問題越來越棘手,難道父母還有能力幫他解決嗎?所以,對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從小讓孩子具備解決問題、面對挫折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養成,前提是要允許孩子犯錯,讓他明白錯在哪裡,並有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然而,現實中的孩子抗挫能力普遍較弱,很難做到承認錯誤。事實上,只有在失敗後學會及時調整前進方向,才能得到快樂生活的重要素質,而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實踐。  提示4:減去額外壓力  在如今這樣緊張、快節奏的大環境里,父母都希望孩子也能高效率地度過每一天,譬如孩子上午10點學鋼琴,下午2點練書法,4點還得學英語……像這樣的安排,孩子怎麼會感覺快樂呢?其實,對孩子而言,童年的美好正是因為能夠無拘無束、輕鬆自在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嗎?無數心理學研究報告都表明,那些能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甚至達到忘我境界的成年人,就能過上更加平靜和滿足的生活。所以,父母還是把追在孩子屁股後的那個計時器扔掉!給孩子更多的快樂。  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但是快樂畢竟不是一件可以輕鬆買來或是隨意送出的禮物,而是需要時間來培養和樹立的生活態度。允許孩子犯錯,但要承擔後果   美籍學者、重慶姑娘吉祥昨主講晨報幸福課,她通過在美臨床實例告訴讀者怎樣培養孩子自信。也許由吉祥來講「如何建立自信心」最令人信服,因為這 位不到30歲的重慶姑娘曾是讓老師父母頭疼的差生,而如今她已是美國華人圈較有影響的年輕心理學者。在昨天的重慶晨報幸福課?第九講中,她以自己當案例、 在美國的臨床實例來教你如何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天生的  吉祥在美國學習心理學主攻方向是家庭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和自我認知。昨日的幸福課她更多的也是從父母角度來講述,該如何養育出一個自信 的孩子。她用實例、親身經歷、心理學理論等等來告訴在場的晨報讀者,一個孩子的自信心不是父母或外界可以「建立」的,而是一個人與生俱來原本就有的,而父 母、家庭環境需要做的只是如何將孩子內心潛在的東西激發出來而已。  吉祥反覆強調,當父母的一定首先要認識孩子的價值,然後是尊重孩子的價值。她認為,一些無傷大雅的個體差異請一定允許孩子去做。  說到給孩子尊嚴,吉祥就說自己小時候成績差但長得高,可每當有叔叔阿姨誇「這孩子個子真高」時,母親總說「高有什麼用,山大無柴,樹大 無椏」,讓吉祥很受傷。「後來我才知道,其實我媽媽常常背著我誇我的」,她說:「不管是真心還是謙虛,請不要當眾數落你的孩子。在你的孩子面前表達你對他 的欣賞之情,沒有任何事情比得到生養自己的父母的讚揚,更能塑造孩子的自信心。」  培養主人翁意識  因為有過中美教育的不同體會,也接觸過大量的家庭案例,吉祥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父母相當多不妥的教育方式。「並不是說美國教育內容本身超越中國,而是在某些方法技巧方面,確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吉祥非常喜歡用有趣的見聞來說明深奧的兒童心理教育問題。她說有一次去拜訪一位美國朋友,開門的是6歲的兒子,那孩子禮貌大方地與吉祥 握手、問好,請吉祥進門並招呼喝水……「這就是主人翁意識,一個孩子在家庭里你要讓他肩負起該負的責」,隨後吉祥在講台上表演了大多數中國孩子開門後的反 應,只有一個動作、一句話、回頭對著屋裡喊「媽」。生動形象又熟悉的場景,讓在座100多位讀者不禁哈哈大笑。  顛覆傳統教育觀  昨日幸福課上,吉祥老師現場還出了不少場景題,簡直就是直接顛覆中國家長的傳統教育觀。  吉祥問:「如果你的孩子因為偷了商店一個東西而被抓,警察說如果家長交500元就可以免於坐牢3天,你會去贖你的孩子嗎?」大多數家長 都舉手表示會,而坐在記者身邊的一位父親更是嘀咕:「就算是5萬家長也要拿嘛!」不過吉祥卻告訴大家,聰明的家長一定不會去!因為這是讓孩子承擔犯錯的後 果,這是為了讓孩子以後不會犯下更大的錯誤。  但如果不是這類原則性、道德性的錯誤,吉祥卻主張「讓孩子犯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嘗試,這是成長的必經階段。「沒有犯過錯的人,沒信心,因為他不知道犯錯是怎麼一回事,他怕犯錯。」 家長「管住嘴」真的很重要 在一次工作坊的三人小組,一位「媽媽」不經意的一句「這個孩子比咱孩子還機靈」的話,讓在一旁玩耍的「女兒」聽到了,「女兒」立馬感覺心裡很不舒服。她說他恨不得立即「回家」把那個小孩趕出去,再也不想見到他。 一位朋友30多歲,跟我說她總是頻繁調換工作,但是換到一個新地方,呆不了多久就又想換,原因就是他看不得別人對她的一個任何一點點否定。經過分析,歸因到她小時候一次出去玩被小夥伴欺負了,回家跟媽媽哭訴,媽媽不僅沒有安慰她,還給了她一句:「誰讓你老出去瘋?」我問朋友媽媽這樣的話說過多少次,她說她記得就這一次。 女兒小時候我經常告訴她不要隨便吃人家的東西,甚至有一次她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在鄰居家吃過飯才回來,遭到我的一頓打屁股。從此,女兒再也不吃別人家的東西了。四歲時有一次,我有事把她托給一個好朋友管,結果她餓了一天沒有吃飯。回來問她為什麼不吃飯,她反問我「媽媽不是不讓我吃別人家的東西嗎?」讓我哭笑不得。事實上雖然我們對這種規條做了調整,到現在我女兒在求別人辦事的時候都覺得很為難。 家長有時候的一個不小心或者覺得很不以為然的一句話,就會對孩子造成終生的影響。因此,家長真的需要「管住我們的嘴」,這裡的管住,不是不說,關鍵是要如何說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這是需要我們修鍊的一門功課。四種類型的父母,你是哪一種?美國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研究了超過100位學齡前兒童,通過自然觀察、家長訪談等研究方式,根據父母在紀律要求、情感付出、溝通方式、預期程度四個方面的不同,將父母劃分為四種類型:專制型、權威型、放任型、忽視型。下面這個小測試,能幫你了解自己是哪一型。你正在廚房忙碌,忽然聽到客廳里有玻璃破碎的聲音,跑過去一看,孩子打碎了一瓶很貴的紅酒,你會怎麼做?專制型父母會首先批評、懲罰,讓孩子記住教訓,以後不再犯類似錯誤;權威型父母會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再解釋這件東西的重要及該如何對待易碎品,也可能小有懲戒,比如讓孩子回自己房間待會兒;放任型父母會告訴孩子「沒事沒事、下次小心」,卻很可能忘了說如何「小心」;忽視型父母會迴避這件事,讓孩子走開,自己收拾打掃,不理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讓孩子自己消化這件事帶來的衝擊。父母對孩子要求和回應的不同,是四型父母劃分的基礎。專制型父母:高要求,低回應。這種父母要求孩子無條件地嚴格遵守他們的指令和規矩,會對孩子的不服從進行懲罰,且拒絕解釋定規矩的原因。如果孩子問,他們就會說,「我的要求就是理由」。這類家長要求很高,基本不理會孩子的要求和情感。權威型父母:高要求,高回應。這種父母也會為孩子的行為設定明確標準並監控其執行,不過他們比專制型父母更民主一些,他們會回應孩子的要求、情感、問題。如果孩子沒能達成父母的期望,這類父母會更加寬容地幫助他們,而不是一味懲罰。這種父母有主見,但不是侵入和限制型父母,他們的教育方法是支持性而非懲罰性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有主見、負責任,並能自我調節。放任型父母:低要求,高回應。這種寬容的父母對孩子要求很少,對孩子的成熟度和自控力都預期較低。他們很少管教孩子,儘力為孩子提供幫助,避免對抗,有時也被認為是溺愛的父母。這類家長同孩子溝通很多,扮演朋友的角色超過父母。忽視型父母:低要求,低回應。這種父母只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跟孩子的生活處於脫節狀態。父母的教養方式和孩子的性格未來有什麼聯繫繼Diana Baumrind之後,眾多心理學家對父母的四種類型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跟蹤研究,發現了父母教養方式和孩子性格養成之間的聯繫。通常,專制型父母養育的孩子都孝順、能幹,但這樣家庭的孩子普遍幸福感低、社交能力差、自卑。權威型父母養育的孩子長大後大多幸福、成功、有能力。放任型父母養育的孩子,通常幸福和自律程度都比較低,與領導、權威相處會有問題,同時,通常傾向於在學校表現糟糕。忽視型父母養育的孩子,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排名最低,這種孩子通常缺乏自制力,自卑,和同齡人相比能力不足。為什麼權威型父母養育的孩子大多幸福、成功、有能力?心理學家認為,當孩子感覺父母的要求公平合理時,會更願意去符合要求,也更願意將之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方式,從而實現自律。權威型教養被歐美家庭廣泛採用,併產生了積極結果。但Douglas Bernstein在《心理學要點》一書中指出,「並不存在普適的所謂最佳教育方式」。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氣質,每個家庭的社會文化背景也不盡相同,即便同一個家庭里,父母秉承的教育理念也不會完全一致。因此,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心理學博士Jessica Michaelson認為,與教育策略相比,父母的心智模式更為重要。「自信的家長傾向於提高孩子的自信,有良好人際關係的父母傾向於提升孩子的人際關係能力,而對世界持消極態度的父母則傾向於鼓勵孩子擔憂和自我懷疑。」做父母,請信賴你的本能Jessica Michaelson認為好的養育方式就是對孩子保持關注,對自身時時覺察,根據父母自己的直覺和經驗養育自己獨一無二的孩子。正如兒童心理學家唐納德·W.溫尼科特在《媽媽的心靈課》一書中的前言所說,做父母,請信賴你的本能。同樣是打碎一瓶很貴的紅酒,如果這瓶紅酒是明天你打算送給朋友的禮物,現在已經沒有時間重新準備了,你會怎麼做?如果孩子被碎玻璃扎傷了,手在流血,你又會怎麼做?相信出於本能,你會先關注受傷的孩子。因為出於本能,你知道受傷流血會痛,同時,心裡會緊張、害怕,你會幫孩子處理傷口,安撫情緒。但,如果孩子沒有受傷,你會在第一時間關注孩子、紅酒,還是明天拿什麼送朋友?想像一下,假如你是那個闖禍的小孩子,你希望父母用什麼方式對待你?這個答案,也許就是我們應該用來對待孩子的方式。這就是本能。對幼小的孩子來說,不管有沒有受傷,闖禍本身已經足夠令人緊張害怕,這時候,TA需要父母安撫TA,幫忙收拾殘局,並溫和地告訴TA需要注意什麼。而收拾善後,是父母自己的事,父母應該負責任地自己承擔這份焦慮,就像沒有哪個父母會指望幼小的孩子替自己上班,替自己冒險一樣。言傳不及身教。而身教不只是父母外在的言談舉止,更是內在的心智模式。放下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觀察孩子的言行,了解背後的動機,與此同時,覺察自己,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先向著那個方向努力。信賴我們的本能,就是信賴心智模式潛移默化、天長日久的涓滴改進,必將對自己、家庭、孩子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所以,養兒非一日之功。所以,每一日都重要。所以,每一日都沒那麼重要。所以,放寬心,慢慢來。「不準犯錯」讓我們更無知?國家知錯不改的鴕鳥心態,會教出憤世嫉俗、冷漠的年輕人。當整體的無知蔓延,無名恐懼會癱瘓社會經濟和政治。以色列科學教育委員,也是他們化學學會會長基南(E.?Keinan)來台訪問。多年前他來台灣時,曾發現我們千元大鈔上的學生都是左手的,又看到地球儀上,澳洲和朝鮮半島在左邊,便知道左右印反了,他就寫信告訴相關單位。這次來,他看到鈔票仍是印反的,只是圖像變模糊了。他不懂,為什麼我們明知道錯了還不改。他說在以色列,錯了就是錯了,改正就好,科學就是從錯誤中前進的。我聽了不作聲,我知道為什麼我們不能改。因為中國人不允許犯錯,小則挨打,大則丟官。所以發現有錯,不是承認錯,而是想辦法使錯看不見,因此它就變模糊了。其實,這種不準犯錯的心態會阻礙學習,也會影響創意。他去各地參觀,看到有些學校掛的地圖還是大陸淪陷前的三十五行省。他說,全台灣沒有一個人,包括總統在內,會相信這是台灣的版圖,為什麼還用它去教學生?不怕學生認為你們大人不敢面對現實嗎?這是自欺欺人的鴕鳥心態。學校教不真實的事,只會讓孩子學到說謊是可以的、欺騙是被接受的。不能實事求是,會教出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不關心國家社會,甚至朋友和鄰居。他接著說,你們的歷史課本因為藍綠鬥爭,把國家民族意識拿掉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自以色列建國以來,沒有一件事比民族團結更重要。你們有很多個人自由,但是沒有什麼國家觀念和民族團結。我們聽了,悚然而驚。他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我們的沉痾。談到教育,他說:以色列跟台灣很像,父母都非常重視成績。因為競爭激烈,所以分數至上,猶太人也是斤斤計較。但是他們有一個好處,就是男生要當兵三年、女生兩年。軍事訓練使教育跟生活結合。他說他學到最多東西的地方就是在軍中,因為不管來自什麼背景,軍服一穿,大家都是大頭兵,出去巡邏時,兩人一組,彼此就是生命共同體。以色列的處境非常艱難,四面環敵,必須隨時應戰,因此學習不能鬆懈,今天沒有成為神槍手,明天就因此而送命,生死是一線間之事。所以軍事訓練養成了猶太人把握機會、積極進取、挑戰權威、懷疑教條的精神,而這正是做科學的要件,所以猶太人科學家很多。從一九六二到二○一一年,總共有一八四位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獎。最後他說知識的爆炸、科學的不可預測性、全球網路的緊密性、人類的尊嚴和個人自由的觀念,已改變全世界。台灣人民對外界不了解造成的無名且無理由的恐懼,會癱瘓社會經濟和政治,這會使年輕人看不到未來而不敢生育;沒有生產力,國家就沒有競爭力。他敏銳的觀察力、鍥而不捨的執行力(他去牯嶺街買了第一版千元大鈔來比對)、有話直說、不畏權勢的態度令我敬佩。每個科學教育者都應該跟他一樣,挑戰別人認為不可能錯的東西,哪怕那個東西是政府發行的鈔票。(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請允許自己犯錯一般資料:求助者,女性,35歲,職員。案例介紹:求助者工薪收入,人際關係好,喜歡旅遊。一個月前乘坐飛機返回的途中,無意中看到鄰座從座椅後面的兜中拿出一台平板電腦,笑著給旁邊的人看,意思是誰落在飛機上了(她猜想的)。在飛行的途中,她看到很多人都拿出平板電腦看電視或玩,孩子也在一旁說想玩,而且孩子很多次都說同學有平板電腦可以玩遊戲,也想要一台。求助者心裡經過了長時間的矛盾,糾結,最後在下飛機時,她借著取行李的機會,快速的把那台電腦裝入自己的包中。回到家後,她拿出來仔細一看,才明白那是飛機上的專用電腦,寫著「帶下飛面屬於盜竊行為」、「有自動報警裝置」等。求助者為自己的行為而慚愧、自責、痛苦、後悔,她對自己的行為後悔,自己是知識女性,是有教養的女性,收入也不算低,還是孩子的媽媽,怎麼會做出這種事,如果當時真的報警,自己將會無地自容,又怎麼向孩子解釋?她覺得自己偷了飛機上的東西,想送回去,又覺得丟人,留下吧她連那看都不想看一眼,她做的事不能對任何人說,心裡有種說不出的煩躁,看什麼都不順眼,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甚至亂扔家裡的東西。以前他是同事、同學的聚會的召集人,現在卻經常找理由逃避聚會,她覺得自己不配去,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最近出現胸悶、頭暈,沒食慾,全身乏力,入睡困難,主動前來諮詢。求助者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其內心的痛苦,由於衝動做出了違反道德的事情,自己對自己的行為也難以接受,家庭教育和社會地位都不允許她做出這種事,是導致一般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1)、接受不完美。每個人都有別人看不到的一面,在特定的環境中就會顯現出來,這與教育、學歷都沒關係,是人本性的一面。每個人都有常人不見的一面,你也會有。(2)、積極應對。事情既然已無法挽回,那就採取積極應對的措施。雖然一個月過去了,如果航空公司追究,沒有任何遲疑的要送回去。(3)、正確同他人比較。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一樣,不必和任何人比較,保持上進之心,做好自己的事,努力生活。完美主義者,你必須解放自己!  有的人不允許自己在公共場合講話時緊張,一到發言的時候就拚命克制自己的緊張,結果越發緊張,形成惡性循環;  有的人不允許自己的工作僅僅是一般,他們一定要做得最好,可事實經常是把自己累得夠嗆,工作卻未必如想像的那般好……  我們很容易看到完美主義者的這些表現。這些想把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做得非常完美的人,他們因為事求完美而變得縮手縮腳,患得患失,害怕缺憾。往往也因此他們把自己束縛了。  完美主義的問題正是在於「恐懼缺憾」,害怕令人失望以及避免感到內疚。這也就是一些完美主義者追求完美的內在動機。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Hewitt曾經把完美主義性格(Perfectionlsm)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要求自我」型,給自己設下高標準,而且追求完美的動力完全是出於自己。  二是「要求他人」型,為別人設下高標準,不允許別人犯錯誤。  三是「被人要求」型,他追求完美的動力是為了滿足其他人的期望,總是感覺自己被期待著,時刻都要保持完美。  完美主義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是使人不斷向上的動力;  另一方面這種對完美的追求也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在現代社會的多方面壓力下,它讓完美主義者看到自己對現實的無能為力,從而變得急躁、自卑甚至急功近利。它不僅使完美主義者本人覺得痛苦,更糟糕的是這種個性也會影響周圍的人。那麼,到底應該如何擺脫完美主義的枷鎖以及完美主義給你生活帶來的壓力和陰影呢?  擺脫完美主義枷鎖方法一:學習過健康的生活  選擇自己喜歡的健身班進行鍛煉或養成晨跑的習慣,矯健的身影和紅潤的臉色會比任何粉妝更使你年輕生動;工作之餘不妨逃離城市,讓自己以最自然的狀態親近自然,要學會享受陽光、熱愛生活。  擺脫完美主義枷鎖方法一: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  從心理上承認有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生活絕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挫折和處於低谷時,自信、樂觀尤為重要,切不可自暴自棄。  正因為生活中有讓你感到沮喪、絕望的問題,你才會付出更多努力,才更懂得珍惜所得到的。即便事情不盡如人意,即便失敗,可那和成功一樣構成你豐富的人生體驗,那才不枉活一世。  擺脫完美主義枷鎖方法一:不要對自己過分苛刻  工作上給自己定一個「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只要對得起自己的努力和良心,不要太在意上司和同事對自己的評價。否則,遇到挫折就可能導致身心疲憊。  不要為了讓周圍每一個人都對你滿意而處處謹小慎微,還是要有點「我行我素」的氣魄。不然,所有人都滿意唯有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對你又有什麼好處呢?不要讓完美主義傾向變成負擔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完美主義傾向,並不需要太過擔心。應該看到完美主義的你有著眾多的優點,比如嚴格自律、意志堅定、態度執著、待人周到、組織性強……這些優點只要發揮得當,當你不只重細節而且還注意主要目標,你就絕對是一個訓練有素的人。  完美主義是一種人格特質,也就是在個性中具有凡事追求盡善盡美的極致表現的傾向。  心理學家Basco認為具有完美主義性格的人通常有下列幾種特性:注意細節;要求規矩、缺乏彈性;標準很高;注重外表的呈現;不允許犯錯;自信心低落;追求秩序與整潔;自我懷疑;無法信任他人。自由與否全在於你,只有自己能為自己減刑,恢復自由  引:真正進監獄的人畢竟不多,但我卻由此想到,很多人卻明明沒有進監獄卻把自己關在心造的監獄裡,不肯自我減刑、自我赦免。  一位朋友幾年前進了監獄。  有一次,我應邀到監獄為犯人們演講,沒有見到他,就請監獄長帶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一句話:「平日都忙,你現在終於獲得了學好一門外語的上好機會。」  幾年後我接到一個興高采烈的電話:「嘿,我出來了!」  我一聽是他,便問:「外語學好了嗎?」  他說:「我帶出來一部60萬字的譯稿,準備出版。」  他是刑滿釋放的,但我相信他是為自己大大地減了刑。  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寫一個被囚禁的人無所事事時度日如年,而獲得一本棋譜後日子過得飛快。外語就是我這位朋友的棋譜,輕鬆愉快地幾乎把他的牢獄之災全然赦免。  真正進監獄的人畢竟不多,但我卻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與我的這位朋友相反,明明沒有進監獄卻把自己關在心造的監獄裡,不肯自我減刑、自我赦免。  我見到過一位年輕的公共汽車售票員,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歡這個職業,懶洋洋地招呼,愛理不理地售票,時不時抬手看著手錶,然後滿目無聊地看著窗外。  我想,這輛公共汽車就是他的監獄,他卻不知刑期多久。其實他何不轉身把售票當作棋譜和外語呢,滿心歡喜地把自己釋放出來。  對有的人來說,一個仇人也是一座監獄,那人的一舉一動都成了層層鐵窗,天天為之而鬱悶忿恨、擔驚受怕。  有人乾脆擴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對象也當作了監獄,人家的每項成果都成了自己無法忍受的刑罰,白天黑夜獨自煎熬。  聽說過去英國人在印度農村抓竊賊時方法十分簡單,抓到一個竊賊便在地上畫一個圈讓他呆在裡邊,抓夠了數字便把他們一個個從圓圈裡拉出來排隊押走。  這真對得上「畫地為牢」這個中國成語了,而我確實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監獄並沒有鐵窗和圍牆。  人類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尋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設置不自由。環顧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帶著一座座監獄在奔走。老友長談,苦嘆一聲,依稀有鋃鐺之聲在嘆息聲中盤旋。  舒一舒眉,為自己減刑吧。除了自己,還有誰能讓你恢復自由?孩子犯錯後,家長如何做?  對於孩子來說,不犯錯是不可能的。那麼,孩子犯錯時,家長怎麼辦?呵斥、諷刺、挖苦、威脅,有時候管用,但很多時候讓父母更生氣,為什麼孩子明知故犯?為什麼怎麼說孩子都不聽?怎樣讓孩子有好的行為,學會自我管理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孩子總是犯錯?研究兒童心理學,我們發現孩子的過錯行為一方面具有偶然性和盲目性,而這種偶然性又往往是由於好奇心和喜歡模仿等原因造成的,並非是孩子有意識的錯誤行為。另一方面,因為孩子心理發展不成熟,使他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還不充分,使他們不能很好地理解別人、表達自己,往往以自我為中心。  其次,作為父母要掌握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該怎麼辦?  1.父母在思想上要了解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不僅要允許孩子犯錯,而且要「歡迎孩子犯錯」。一般父母對孩子的懲罰有三個特點:一是不分場合隨意化,尤其喜歡在公共場合或者當著外人的面吵孩子,這樣會傷及孩子的自尊;二是情緒化,父母情緒好的時候,看孩子哪都是好的,情緒不好的時候,怎麼看孩子都不順眼,這樣的懲罰讓孩子不能明白真正的對與錯;三是日常化,有的父母從早到晚都抓住機會教育孩子,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父母的話成了「耳旁風」。  2.代替懲罰的辦法可以是父母提供選擇,讓孩子做決定。比如,孩子放學回家總是想先玩再寫作業,結果孩子一玩起來就沒有了時間概念,有時甚至父母怎麼叫也叫不回來。不妨試試這樣的辦法:父母和孩子協商解決,先玩還是先寫作業,先玩可以玩多長時間,在孩子作出決定的過程中,滿足了孩子對權利的需要、對平等交流的需要,還有想要成功和挑戰自己的需要。  如果孩子總是說到做不到,怎麼辦?建議讓孩子承擔錯誤行為的後果,同時幫助孩子認識錯誤,學會怎樣彌補錯誤。  3.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要「不帶敵意地堅決」。在面對孩子犯錯時,一個關鍵的因素是「態度」。往往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生氣的情緒,什麼狠話都說,「你笨死了」「我不要你了」「你這樣,真是沒出息」等這些話是傷害孩子的。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呢?父母們應該要「不帶敵意地堅決」,就是態度要堅決,但不要傷害孩子。比如媽媽看著孩子起床晚了,沒有因為生氣而責怪孩子,也沒有因為心軟就讓步,只是理解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的不容易就夠了。這樣,我們就給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機會。給孩子留點犯錯空間 朋友的「小帥哥」兒子快八歲了,上小學二年級,聰明,接受能力很強,懂事有禮貌,很喜歡看書,總比同齡人學得快,有不知疲倦的求知慾。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好孩子,紀律觀念卻不夠強,課堂總喜歡搞點小動作或者和小夥伴說話,不能專心上課,而且自己的書包總是亂七八糟,不夠整潔。每次出現這樣的問題,朋友總是氣就不打一處來,「看著你因為說話受批評,媽媽都覺得很丟人」。她自己也覺得有時對孩子也太苛刻,但又不知道該怎麼來引導他。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面對孩子的陽光、善良和向上,我們並沒有給予及時的、正面的鼓勵和賞識,反過來往往對其微不足道的「瑕疵」大動干戈、上綱上線。說到底,其實還是不願意看到孩子有各種小毛病,不想讓孩子犯任何過錯。靜下心來想想,這是不是對孩子一種不切實際的要求呢?留心周圍,諸多家長都有這種「教育完美主義」「恨鐵不成鋼」的教育理念,但長遠來看,這對於孩子的發展,卻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捆綁和羈絆。 過分嚴格要求,不允許孩子犯錯,會將孩子與生俱來的自信力、自覺力及向上力扼殺在發展的道路上。這樣的負面評價多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缺點很多,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就會逐漸降低,孩子會覺得父母不夠愛自己,會有心理失落感,讓代際關係產生膈膜,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陰影和灰色,不利於其健康成長發展。 就成人而言,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小錯。開會的時候,總有打手機的;公交車上,總有不讓座的;大街上,總有罵人打架的……大人們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為何要求我們的孩子呢?苛刻的「不讓犯錯」本身就是一種反人性、反規律的做法。因此,我們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寬鬆、自由的犯錯空間和機會。只要沒有違背大的教育原則,不是本質意義上的惡,都應該適當「縱容」孩子陶醉在自我的、愉悅的、自信的帶有小過錯的空間中,讓他按照自己的思維和特點自由發展,而不是按照成人的要求去被動發展,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中釋放出更多的童真本性、興趣本能,而不是為了所謂的功名利祿的需要而捆綁束縛孩子的發展。 深而言之,孩子與成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孩子,還沒有建立社會化的規則意識。所以,他就會按照本能的、自然的發展規則,發展自己,不在乎規則,在乎內心感受。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大人覺得不正確的各種小問題、小過錯。 犯錯,本來就是孩子的專利。如果不犯錯,他還是孩子嗎?他還有童心嗎?那不成了中規中矩、極端聽話的「機器人」了嗎?犯錯的孩子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和能量充沛的表現,是一種發展的活力所在,這在心理學上,是有充分的論證的,我們應該允許孩子犯小錯。 事實上,就是老師家長提出高要求,也總有孩子做不到、做得不夠完美。這也沒有什麼,孩子在「犯小錯」的寬鬆環境中,只要能不斷進步,這就是最和諧、最有價值的發展。 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認為:如何理解「自由」,我想最簡單的是要考慮如何給孩子選擇權、嘗試權和犯錯權。「小孩子犯錯,上帝也寬恕」、「人不犯錯,永遠長不成大人」,犯錯,是孩子進步的台階,每一個錯誤,不僅是一次過錯,更是孩子反思自我、循序改善的機會,是一種人格發展、心智拔節,我們要多包容孩子的「犯小錯」,讓孩子得到更多和諧、自我的發展。不怕犯錯 就怕沒錯——淺談如何正確對待學生的犯錯劉惠華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每一位老師都要和幾十個孩子日復一日的相處,在這期間,意外之事時常發生。今天在牆壁上畫畫了,明天剪同學頭髮了,後天把玻璃打碎了……孩子們製造麻煩的速度,似乎總是比大人們能夠預防和防範的速度快。所以,在學校,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最平常又最正常不過的,恐怕就是孩子出其不意或意料之中地犯錯。這些大大小小的、繁雜瑣碎的錯誤經常會讓老師有疲憊的感覺,甚至不時讓老師有發火或掀起狂風暴雨的慾望。然而,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一生中從來沒有犯過錯的人,幾乎找不到,心理學家蓋耶也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學習時刻。」由此可見,錯誤是正確的先導,錯誤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對於學生的犯錯,我們應當看成是一種不斷地嘗試和創新。那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呢?法國作家封丹有這樣一則寓言:北風和東風比試,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棉襖吹掉。北風首先施展威力,對著行人呼呼地吹,行人為抵禦北風的侵襲,始終把棉襖裹得緊緊的。東風則徐徐吹拂,不一會兒,行人便覺得溫暖,開始解開衣扣,繼而脫掉棉襖。北風和東風都要使行人脫掉棉襖,但由於使用的方法不同,結果大相徑庭。這則普普通通的寓言告訴我們一個至關重要的道理:「無論什麼教育,只有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人之職、育人之事,絕對不能暴風驟雨,更不能山洪暴發,而應以雪的方式灌溉……」因此,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應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要理解,會寬容。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做錯事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可以說錯誤是一筆財富,人們總是在不斷地改正自己錯誤的過程中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道德面貌正處於成長階段,他們年齡小,閱歷淺,更加容易犯錯誤,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學生犯錯時,不要頭腦發熱,而要給予理解,要會寬容,絕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學生,更不必去追求學生的絕對正確。要允許學生出錯,不僅要設身處地從學生特有的智力水平、情感體驗出發,把犯錯看成是一種正常現象,真正思孩子之所思,想孩子之所想,更要把錯誤變為一種促進學生情感和智力發展的教育資源,加以正確、巧妙地利用,幫助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並在每一次錯誤中發現、成長。與成年人相比,孩子更需要在溫暖可靠的信任中去學習和探索,去克服幼稚和錯誤。學生小明拿走了同桌的畫筆,或許他是想到了今天有美術課,自己沒有帶畫筆。又或許他是沒注意,把同桌的畫筆收拾進書包。對於學生的過失行為,教師先不要武斷地下結論,冒然地訓斥和批評,而要在理解孩子內心的基礎上,對其愛繪畫加以肯定,鼓勵他只要用功,定能成材。然後再指出畫筆是同桌的,如果個人需要,須經同桌同意才能拿走,否則就是不文明的行為。這樣,在掌握了學生的道德動機與道德行為脫節的心理特點後,採用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的方式,定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二、尋根源,想方法。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各種各樣、或好或壞的行為舉動,都是在一定的動機支配下實行的,目的是尋求一種心理需求,這種心理需求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動機,去決定做或不做,進而採取一定的行動。因此,當學生犯了錯誤,老師要有「診療」的能力,弄清楚錯誤的原因是什麼?發病源在哪兒?一般來說,小學低年級孩子犯錯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幾個:1、家庭教育的影響;2、模仿心理的盲從;3、持久性不夠,當然還有很多錯誤的原因,有些是很多原因錯綜複雜在一起的,並不能完全割離開來,對號入座。當病源、病根找到時,就要開始對症下藥了。這就需要教師有教育的智慧,有治病的能力,能為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選擇不同的方法,如冷處理法,暗示法,旁敲側擊法,感化法等等。教師要創造適宜的心理和外部氛圍,耐心地等待學生自我反省、悔過、自新。當然,有些時候,有些方法收效甚微;有些學生,問題會反覆發作,這時,教師要有心理準備和足夠的耐心,繼續給他們提供幫助,畢竟他們的腳步正快樂而又自信地向前邁著,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一步。不管教師採用何種方式加以「診療」,都要注意一點:那就是言語要親切。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師要注意多用肯定性、開導性、啟發性的語言和語氣,化指責為期望,和風細雨,以理服人,為孩子留有時間去思考,並在同學面前為他保留一點面子,使他從心裡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和愛護,消除對峙心理,自己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千萬不要大聲呵斥,出口傷人,用「不準」、「不行」、「不能」等語氣下命令,或者以尖酸、刻薄的語氣加以冷嘲熱諷,一味揭短。三、軟懲罰,促進步。心理學家認為,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犯錯的時候,內心都有一種要接受懲罰的準備,這是一種心理需求。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也曾指出:「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有助於形成學生的堅強性格。」因此,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懲罰仍然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不負責任的教育。然而有人一聽到懲罰就想到了體罰,其實不然,懲罰並不等於體罰,我們所贊成的懲罰是一種軟懲罰,而不是硬懲罰(體罰)。軟懲罰是一種善意的懲罰,它建立在老師愛學生的基礎上,需要老師用適當、得體的言語和行為去影響學生,用真心去溫暖他們,用真愛去感化他們,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為自己所犯的錯誤承擔責任,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為自己的錯誤過失負責任。軟懲罰不是老師為了自己出氣,為了宣洩不滿情緒,為了向學生報復。在學生犯錯時,教師要用好軟懲罰這一手段,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和錯誤的類型,從學生個性出發,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如果違反了學校的規章制度,給班級抹黑,讓班級被扣了分,就可讓學生用自己的行動來彌補,可以給大家做一件好事或是表演一個節目,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懲罰。蘇霍姆林斯基說:一生中從未犯錯的人是很難找到的。小學低年級孩子由於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難免行為幼稚,犯下一些錯誤。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即使對學生寄予了較高的期望,也要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改錯,給他們時間改錯。對待犯錯的孩子,少一些抱怨、責怪和批評,多一些寬容、幫助和表揚。「存在就是合理的」,我們不要怕學生犯錯誤,如果錯誤沒有給人生留下遺憾,留下悔恨,更多的時候,某些錯誤鑄就了生命中的熠熠光輝。其實,錯誤也是一種美麗啊!
推薦閱讀:

108個關鍵詞——22生生不息
快樂是一種心境
快樂不是喜樂
活出快樂人生100招(二)

TAG:完美主義 | 快樂 | 自己 | 犯錯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