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碧蓮:一夜之間,歐洲改變了對俄制裁的態度

叛變的制裁 作者:付碧蓮 發布時間:2015-01-19 來源:國際金融報

  去年12月,奧朗德突訪俄羅斯,與普京在機場會面,圖為會面結束後,普京陪同奧朗德到機場登機,普京向奧朗德道別。

  一夜之間,歐洲改變了對俄制裁的態度。

  「進一步制裁俄羅斯是錯誤的。」德國副總理西格瑪爾·加布里爾向世界嚴正以告,「歐盟對俄羅斯制裁必須停止。」法國總統奧朗德緊接著發出如是呼籲。

  而就在上個月,美國方面還計劃著要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的制裁。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說明在制裁俄羅斯一事上,作為站在統一戰線上的盟友已經開始出現分歧。歐盟將「叛變」美歐制裁俄羅斯的統一戰線?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對於世界政治而言,這無疑是永恆的真理。那麼,接下來美歐之間的這種聯手制裁俄羅斯的盟友關係是否會徹底破裂呢?而一旦失去歐盟的支持與協助,美國制裁俄羅斯的路又該怎麼繼續走下去呢?

  德法率先「變節」

  奧朗德他們應該意識到,法國與美國等其他國家有利益訴求的差別,不能美國或者德國幹什麼,法國就跟著幹什麼

  「你或者身邊的朋友對美歐聯合制裁俄羅斯一事怎麼看?」當《國際金融報》記者突然將話題轉到這個問題時,弗蘭克有些懵,這個法國小伙兒還陷在講述幾個小時前參加370萬民眾反恐遊行的激動情緒中。

  「現在普通法國人之間談論制裁俄羅斯這件事的人並不多了。」不過,弗蘭克坦言,「政府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法國國內事務上,現在法國在安全方面面對著嚴峻的挑戰,在經濟方面更是面臨著糟糕的局面。」

  「奧朗德他們應該意識到法國與美國等其他國家有利益訴求的差別,不能美國或者德國幹什麼,法國就跟著幹什麼。」弗蘭克轉述了一下他開餐館父親的說法。

  近日,法國總統奧朗德的確發出了對於制裁俄羅斯的不同以往的聲音——歐盟制裁俄羅斯必須停止。顯然,奧朗德在這一問題的立場上並不孤單。德國也同時提出警告稱,進一步制裁俄羅斯是錯誤的。

  從當前的情勢來看,歐盟內部響應德法兩國對制裁俄羅斯新看法的國家不少。義大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政界人士在近期都表達過類似的意見。歐盟輪值主席國拉脫維亞同樣指出,俄羅斯無論經濟還是政治的崩潰對於歐洲都沒有益處,反而會成為一場新的災難,可以考慮在2015年停止對俄制裁。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1月8日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表示,如果明斯克協議得到落實,烏克蘭局勢得到改善,對俄羅斯的制裁將部分或全部取消。

  不過,歐盟的表態顯然與美國背道而馳。2014年12月29日,美國財政部將4名俄羅斯官員列入「馬格尼茨基名單」,其中包括俄羅斯車臣共和國內務部第一副部長阿勞季諾夫和車臣領導人辦公廳主任達烏多夫。美方表示計劃在將來再度擴大「馬格尼茨基名單」。

  據媒體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不久將簽署一項法案,批准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並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外界認為,這項法案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將為美國國會奠定對俄升級制裁的基礎,如果烏克蘭危機升級,明年美國就可以對俄羅斯實施類似伊朗那樣的制裁。這項法案的最直接後果是要求奧巴馬政府對俄羅斯主要國有武器出口商羅索博龍出口公司(Rosoboron export)實施制裁。

  羅索博龍出口公司此前一直不在被制裁名單之列,部分原因是該公司向阿富汗供應直升機。根據該法案,如果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大幅減少對烏克蘭、喬治亞、摩爾多瓦或北約(Nato)成員國的天然氣供應,奧巴馬政府將不得不對該公司實施制裁。

  該法案還批准向烏克蘭發放3.5億美元軍事援助,包括反坦克武器,這一直是奧巴馬政府內爭議最激烈的一項援助,奧巴馬此前一直對援助反坦克武器持否決態度,因為他擔心會引起俄羅斯方面更激進的回應。

  奧巴馬政府以前一直避免出台新制裁法案,他們擔心新制裁可能會破壞美國與歐盟(EU)就烏克蘭問題成功建立的統一陣線。歐盟會在今年夏季修改其最嚴格制裁法案,美國官員擔心,美國的單方面行動可能會破壞歐盟對於維持對俄羅斯經濟施壓的支持。

  顯然,美國的擔心絕非空穴來風,歐盟的態度已然今時不同往日。

  遠親不如近鄰?

  歐盟同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關係遠比同美國之間來得更緊密。而且歐俄之間的貿易關係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更不是短時間內隨意可以切斷的

  去年12月6日,奧朗德從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返回巴黎時經停莫斯科,並與普京在伏努科沃機場的一個會客室舉行了兩小時會談。

  分析認為,這是法國提前改變態度的一個重要契機。隨著時間推移,歐盟方面質疑制裁甚至反對制裁的聲音越來越明晰。

  「當前俄羅斯經濟的確面臨著很大的困境,普京承受的壓力自然也越來越大。但是在俄羅斯越來越扛不住的時候,歐盟同樣承受著愈來愈重的壓力。」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張海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美歐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出現分歧,最大的無非就是經濟利益的不同。」

  「歐盟同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關係遠比同美國之間來得更緊密。在這種制裁與反制裁的緊張對峙下,一方面,歐盟的出口受到很大衝擊;另一方面,歐盟的能源供給面臨極大的挑戰。而歐盟同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關係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更不是短時間內隨意可以切斷的。」張海冰指出。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不久前公開表示,匈牙利非常依賴從俄羅斯的能源進口,希望歐盟重新考慮制裁政策。據歐盟委員會預計,由於對俄制裁,歐盟在2014年和2015年將分別減少400億歐元和500億歐元收入,分別占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0.3%和0.4%。很明顯,這份數據對經濟幾乎陷入滯脹的歐盟意味著什麼。

  有人說,正是美國和歐盟聯手制裁俄羅斯最終導致了俄羅斯盧布的暴跌。然而,也有人這樣說,盧布跳水般的貶值很可能是普京自導自演的一場「報復戰」。暨南大學教授兼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吳非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這樣描述幾個月前他在莫斯科的所見所聞:「盧布貶值最倒霉的是投機商和歐洲商人。一旦誰在盧布貶值時大規模地拋售盧布,俄政府就會將其鎖定,甚至抓人,因為這批人很可能就是投機者。」

  「同樣叫苦不迭的就是歐洲的出口商,無論是法國的奢侈品,還是德國的汽車零部件,抑或是來自南歐的農產品,基本都是賣一件虧一件,最後基本就不賣了。」至於盧布貶值對俄羅斯普通居民的影響,吳非這樣說,「一開始的確形成了恐慌情緒,但是也就幾天的功夫就過去了。最大的影響,無非就是俄羅斯人不出國旅遊唄。」

  去年一年,俄羅斯盧布貶值幅度累計達40%。目前,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2015年俄羅斯經濟將陷入衰退。

  然而,在德國副總理西格瑪爾·加布里爾指出 「進一步制裁俄羅斯是錯誤的」時,他還明確地指出,俄羅斯的衰弱對整個世界來講都很危險。「美國與歐洲存在著一股勢力,這股勢力的目的就是徹底打敗他們的『超級大國對手』,但他們的這一目的並不符合德國和歐洲的利益。」西格瑪爾·加布里爾警告稱,「那些想削弱俄羅斯、挑釁當前局勢的人對整個歐洲而言更加危險。」

  大國博弈陰謀

  歐洲領導人並未意識到,歐盟東部邊境的危機會給歐洲經濟甚至歐盟的生存帶來更大的威脅,其嚴重程度要超過希臘選舉

  無論是歐盟的能源供給,還是歐盟的商品出口,這些方面遭受的來自製裁俄羅斯的負面衝擊,令歐盟官員們痛心疾首。然而,更令他們惶惶不安的則是那些潛在的卻隨時隨地都可能爆發的危險。

  對沖基金傳奇人物、金融大鱷索羅斯指責西方領導人在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略上存在「危險的誤判」。他認為,這場危機將給歐元區帶來致命的風險。索羅斯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歐洲領導人對待烏克蘭就像是對待另一個需要金融救助的國家,卻並未意識到歐盟東部邊境的危機會給歐洲經濟甚至歐盟的生存帶來更大的威脅,其嚴重程度要超過希臘選舉。

  「對俄制裁加深了歐洲已有的通縮與經濟衰退壓力,如今這已經變成了現實。」索羅斯說,「違約將會給那些對俄羅斯有敞口的歐洲銀行帶來沉重的打擊。」在索羅斯看來,油價暴跌、盧布貶值的境況下,俄羅斯出現債務違約將「不足為奇」。

  一個小小的希臘債務違約,已經搞得歐元區多年來都始終無法翻身,幾乎不能想像俄羅斯債務違約對歐元區災難是何種景象。

  然而,歐盟更深層的憂慮則體現在西格瑪爾·加布里爾那句似乎不經意的話中,「那些想要利用制裁將俄國推入政治和經濟混亂中的人,追求的顯然是其他利益,他們的做法將把整個歐洲帶入更加危險的局勢,因為俄羅斯畢竟是一個核武大國。」

  「兔子急了還會咬人呢,何況普京這頭『熊』。」吳非指出,「俄羅斯是除了美國以外的超級武器大國,而且每年大量出口給其他國家。去年下半年就有消息稱,俄羅斯將向中國出口S-400防空導彈系統和蘇-35S戰鬥機,而此前這些都是俄羅斯的保密武器。

  吳非分析,這種勢頭持續下去,就會自然導致中國軍事實力的上升,南海問題也很可能不再是問題,這絕非歐盟和美國願意看到的。尤其對美國來說,其重返亞太的戰略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另外,俄羅斯同樣是核能源大國。一旦俄羅斯將核電站所需的核原料甚至技術賣給朝鮮和伊朗,就足夠讓美歐國家寢食難安了。尤其,當前歐盟的反恐形勢相當嚴峻,歐盟反恐離不開俄羅斯的配合和協助。」吳非表示。

  1月14日,俄羅斯經濟部長阿諾夫表示,由於西方制裁和油價下跌導致財政收入減少,俄羅斯今年將不得不削減預算支出,但是軍費除外。

  張海冰同樣認為,歐盟對制裁俄羅斯的態度之所以出現變化,除了經濟受到損害外,的確忌憚激怒俄羅斯的後果。「歐洲是一個在安全方面比較弱的地區,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威脅。冷戰時期,歐洲夾在美俄之間就很受罪。一旦俄羅斯與美歐之間的矛盾升級,首先遭殃的顯然不會是美國」。

  歐洲面臨的許多現實問題,比如能源安全、地區穩定、抵制伊斯蘭恐怖主義、經濟復甦等,都需要一個穩定繁榮的俄羅斯的有力協助。歐洲商界也普遍呼籲歐盟要更多關注歐洲自己的問題,並希望為普京參加今年6月在德國巴伐利亞舉行的8國集團(G8)峰會創造良好氛圍。

  美國收穫幾何

  制裁的政治效果卻截然相反,普京在俄羅斯國內的支持率在制裁前是50%,現在飆升到了80%;俄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也沒有任何鬆動,而後者才是制裁的初衷

  如果說,歐盟在制裁俄羅斯的這場戰役中,得到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兩敗俱傷。那麼,始終主導著制裁俄羅斯的美國又從中得到了什麼呢?

  自克里米亞公投後,美歐對俄羅斯發動了數輪制裁。隨著制裁的逐步升級,制裁的領域也由「普京的核心圈小夥伴」逐步擴大到俄羅斯金融、石油、軍工等多個領域。

  僅在2014年3月份一個月內,美國3次宣布對俄羅斯多位重量級人物進行制裁。制裁包括凍結這些個人在美國司法管轄權內的資產,禁止任何美國個人和實體與這些人進行商業交易。受制裁者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親信Andrei Fursenko,俄羅斯國有鐵路企業的董事長Vladimir Yakunin,俄羅斯聯邦總統財產管理部負責人Vladmir Kozhin。此外,還有一些與俄羅斯政治高層關係密切的商界巨頭。

  4月28日,美國宣布,由於俄羅斯繼續「干預」烏克蘭局勢,美方對包括兩名普京「核心圈」人士在內的7名俄羅斯官員實行資產凍結和簽證限制,並對17家俄羅斯公司實施資產凍結,對其中13家實施許可證管制。同一天,歐盟也宣布將15名「對破壞烏克蘭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負有責任」的個人列入制裁清單,禁止歐盟成員國向他們發放簽證並凍結他們在歐盟區域內的資產。

  7月,美歐對俄羅斯制裁升級。7月16日,美國宣布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主要針對金融、能源和軍事裝備領域的俄羅斯企業。美國還對數名「破壞烏克蘭主權和穩定」的人士實施制裁,其中包括4名俄羅斯政府官員。同一天,歐盟決定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同時要求歐洲投資銀行暫停在俄羅斯開展新的融資業務。

  9月制裁進一步升級,美國宣布對其國防、金融和能源行業採取進一步制裁措施,包括把俄羅斯最大銀行納入制裁範圍。

  1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行政命令,禁止投資克里米亞或對這一地區進出口貨物、技術和服務。只是,這次歐盟不再唱和了。

  那麼,歷經近1年時間且層層升級的制裁,美國的目的達到了嗎?

  顯然,在經濟方面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俄羅斯經濟在制裁和國際油價大跌的綜合作用下遭遇寒冬,盧布一年內狂貶40%。但制裁的政治效果卻截然相反,普京在俄羅斯國內的支持率在制裁前是50%,現在飆升到了80%;俄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也沒有任何鬆動,而後者才是制裁的初衷。

  「盧布的暴跌主要由西方國家的制裁和國際油價狂跌造成,但是主要原因還在於後者。如果沒有油價下跌的因素,盧布的貶值幅度不至於這麼大。其實,美國也正在受到油價下跌的衝擊。」吳非指出,「油價繼續下跌,首先倒下的絕不會是俄羅斯,而是南美洲那些產油國和美國的產油企業。」

  「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成本是45-50美元/桶,俄羅斯出產一桶石油的成本加上運輸成本基本在24-28美元,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成本則在11-12美元/桶。」吳非指出。日前,美國主要產油州北達科他州近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該州一半的頁岩油產區保本價均低於當前美國基準原油市價。這意味著半數產區目前產油屬於虧本經營。北達科他州礦產資源部近日發布報告顯示,從去年12月12日到本月7日,該州不到一個月已有17座石油鑽塔停產,數量約佔一個月前開工鑽塔總數的9%。

  「更要命的是,美國頁岩油生產公司基本都是舉債經營,這也就意味著這些企業很有可能發生債務違約。而且,對於採油企業來說,開採和煉油設備一旦開始運作就不能停,而停下之後就意味著重新開工的話,需要重新換設備。」

  從中可以看到,當今世界經濟真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普京願意談判

  普京雖然一直強硬,但並非失去理智。縱觀俄羅斯應對美歐每一次制裁的態度與舉措,算得上是克制。歐洲看中了普京願意談判的態度

  而就俄羅斯的表現來看,至少目前這隻「熊」還沒有被逼急。然而,接來下普京將如何帶領俄羅斯擺脫困境呢?

  2014年12月30日,在奧巴馬簽署進一步制裁俄羅斯的行政命令之後,俄羅斯外交部強烈譴責了美國近期對其追加制裁的行為,稱這會影響雙方在處理伊朗核僵局以及敘利亞危機中的合作關係。

  俄羅斯認為,這些制裁是導致該國一些經濟問題的原因。「俄羅斯不僅會存活下來,而且還會以更強大的形象出現。」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表示,「我們在歷史上曾經遇到過比這糟糕得多的情況,但每一次都走出了困境,而且越挫越勇。」

  俄羅斯和美國以及其他全球大國經過長期合作,努力推動談判,已打破伊朗核計劃的僵局。華盛頓方面曾表示,儘管美俄在烏克蘭問題和其他問題上存在分歧,但俄羅斯在伊朗核談判中的確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在敘利亞內戰期間,俄羅斯堅決支持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政權,但是莫斯科方面最近試圖以中間人身份同敘利亞政府及反對派展開對話。談判議程暫定於2015年1月底。

  縱觀俄羅斯應對美歐每一次制裁的態度與舉措,可以算得上是克制。去年4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針對美歐的制裁表示,俄羅斯不會立即對西方制裁採取報復性措施,但是將視情況對這一立場進行重新評估。

  8月7日,俄羅斯推出首批有實質意義的反制裁措施,宣布從當天起,對原產於多個西方國家的部分類別食品停止進口,並禁止烏克蘭航空公司中轉航班飛越俄羅斯領空。一些官員還說,不排除未來推出更多反制裁措施。

  12月12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公正俄羅斯」黨第一副主席米哈伊爾·葉梅利亞諾夫表示,該黨認為如果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俄羅斯國會或再次審議關於准許俄總統在烏境內動用俄軍的決議。

  不過,軍事上的威脅之語並未落到實處。普京在去年底的年度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俄羅斯支持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烏克蘭危機,並相信烏克蘭總統彼得羅·波羅申科願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普京與奧朗德於上月在俄羅斯機場會面時,也都表示,烏克蘭危機降級目前已具備條件。

  「不管我們做什麼,我們總會遇到問題、反對和爭鬥。你們認為,如果這隻熊安靜地坐下,不去針葉林中追趕小豬,他們就會放過它嗎?不是這樣。他們仍然會一直試圖用鎖鏈拴住它。」普京這樣說道,一旦熊被鎖住,西方國家就會立即「拔掉它的牙齒和爪子」。他同時指明,所謂「牙齒和爪子」比喻的是俄羅斯核武器。

  「普京很清楚自己面臨的是什麼,也很清楚自己握有什麼籌碼。多少人感嘆『當今世上也只有普京能承受這樣的壓力』,壓力越大越強悍。」張海冰認為,「普京的表態已經很明確,他願意回到談判桌。」

  歐洲斡旋協調

  在美俄之間,歐洲最適當的身份是協調者,而不是制裁者。這個身份才是歐洲獲取最大利益的保證

  普京的姿態與當前歐盟方面的姿態有了契合點。

  「普京不想吞併烏克蘭東部地區,這一點我很確定,他是這樣告訴我的。普京想要的是繼續保有對烏克蘭的影響力、是烏克蘭不會成為北約成員國。而我們想要的是他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不再支持分離主義勢力。」奧朗德這樣對外界說。

  1月15日,德法烏俄四國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舉行會談,之前四國外長已經就此通話。此前,奧朗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都表示,如果只是見個面、聊一聊,會談沒有價值,那就不會參與會談,希望會談能有實質性的進展。

  對此,張海冰認為,此次四國領導人會談將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和突破。「會談之前,歐盟和俄羅斯之間的態度都比較和緩,而且彼此的姿態都有所降低。而且,歐盟多國領導人在近期接二連三地提出要停止制裁俄羅斯,無疑也是為四國會談造勢。會談之後,應該會出一份解決問題的『路線圖』或原則性的綱領等」。

  相較於美國,歐盟的目的更直接也更具有操作性。不久之前,德國外長提出了更加具體的方案:得到所有各方遵守的停火;對烏克蘭中央政府和分裂勢力控制的領土勘定界線;從交戰一線明確可見的撤回重型武器;對東部居民人道主義援助自由通行。

  只是,一旦歐盟和俄羅斯之間逐步進入談判的良性循環,那麼歐盟真的要拋棄美國嗎?就如奧朗德所言:「會談取得進展,對俄制裁必須解除。」

  「歐盟不可能撇下美國,單獨行動。處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歐盟必須把自己的態度和姿態都明確地擺出來,未來歐盟可以在美俄之間起到斡旋的作用,但是對俄究竟採取何種政策,美國依舊佔主導權。」張海冰指出,「從雙邊關係而言,歐盟與俄羅斯之間在地緣上的確更近,但是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歐盟與美國之間的關係是雙重鎖定,持續加深。除了共為北約盟國,歐盟與美國之間正在談判的TPP協議,將兩個地區的關係更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不過,在吳非看來,不僅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即將結束,「美國方面也會同樣借著四國談判這樣的契機而就坡下驢。」

  「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俄羅斯絕對不可能再『吐出來』。而沒有克里米亞的烏克蘭對美國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取得克里米亞,俄羅斯既在黑海布局了艦隊,又將高加索地區的出海口給封上了。美國和歐盟都很明白,他們已經來不及了。」吳非指出。

  張海冰進而表示:「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混亂主要是親俄和親歐美兩大勢力的爭鬥,而沒有克里米亞的烏克蘭,歐美是否仍願意接納它加入歐盟甚至北約呢?目前可見的是,希臘的前車之鑒。」

  「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談判,也不會是談讓俄羅斯放棄克里米亞,而是維護烏克蘭東部的穩定,以及不將克里米亞地區發展成高度軍事化的地區而發展成商港。而俄羅斯是願意開發克里米亞的。」吳非認為,「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在2至3個月之後很難再執行下去,今年5月份左右這一事件就會告一段落。」

  不過,也有人覺得在2015年,美國有可能會再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而且會督促歐盟其他國家來嚴格遵守之前的制裁。

  其實,從美國國會兩黨的鬥爭角度來說,的確存在美國不放棄支持俄羅斯的可能性。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而選前的「戰爭」已經開始打響。當初,堅決要制裁俄羅斯的主要是共和黨,而共和黨所代表的能源行業、金融行業在這場制裁與反制裁的鬥爭中受損。相反,民主黨代表的中小企業、科技企業則是受益的群體。因此,奧巴馬完全可以繼續堅定地推進對俄制裁,讓共和黨「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載請註明本文鏈接:http://www.wyzxwk.com/Article/guoji/2015/01/337041.html
推薦閱讀:

憑什麼只有美國制裁別人?就連俄羅斯也能被制裁?
經濟前沿:美國制裁俄羅斯事件詳述
為何會制裁加拿大的換匯公司?
港媒指佔中發起人勾結外國勢力 聲明局面失控欲逃脫法律制裁
中國賣伊朗殲16?俄羅斯或將出手「制裁」

TAG:歐洲 | 改變 | 態度 | 一夜 | 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