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寫字 好好看書
寫 字
文/汪曾祺
(轉自:書法網)
寫字總得從臨帖開始。我比較認真地臨過一個時期的帖,是在十多歲的時候,大概是小學五年級、六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暑假。我們那裡,那樣大的孩子「過暑假」的一個主要內容便是讀古文和寫字。一個暑假,我從祖父讀《論語》,每天上午寫大、小字各一張,大字寫《圭峰碑》,小字寫《閑邪公家傳》,都是祖父給我選定的。祖父認為我寫字用功,獎給了我一塊豬肝紫的端硯和十幾本舊拓的字帖: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本褚遂良的《聖教序》。這些字帖是一個敗落的世家夏家賣出來的。夏家藏帖很多,我的祖父幾乎全部買了下來。一個暑假,從一個姓韋的先生學桐城派古文、寫字。韋先生是寫魏碑的,他讓我臨的卻是《多寶塔》。一個暑假讀《古文觀止》、唐詩,寫《張猛龍》。這是我父親的主意。他認為得寫寫魏碑,才能掌握好字的骨力和間架。我寫《張猛龍》,用的是一種稻草做的紙——不是解大便用的草紙,很大,有半張報紙那樣大,質地較草紙緊密,但是表面相當粗。這種紙市面上看不到賣,不知道父親是從什麼地方買來的。用這種粗紙寫魏碑是很合適的,運筆需格外用力。其實不管寫什麼體的字,都不宜用過於平滑的紙。古人寫字多用麻紙,是不平滑的。像澄心堂紙那樣細膩的,是不多見的。這三部帖,給我的字打了底子,尤其是《張猛龍》。到現在,從我的字里還可以看出它的影響,結體和用筆。
《張猛龍碑》局部
臨帖是很舒服的,可以使人得到平靜。初中以後,我就很少有整樁的時間臨帖了。讀高中時,偶爾臨一兩張,一曝十寒。二十歲以後,讀了大學,極少臨帖。曾在昆明一家茶葉店看到一副對聯:「靜對古碑臨黑女,閑吟絕句比紅兒」。這副對聯的作者真是一個會享福的人。
《張黑女》的字我很喜歡,但是沒有臨過,倒是借得過一本,反反覆復,「讀」了好多遍。《張黑女》北書而有南意,我以為是從魏碑到二王之間的過渡。這種字體很難把握,五十年來,我還沒有見過一個書家寫《張黑女》而能得其彷彿的。
《張黑女墓誌》局部
寫字,除了臨帖,還需「讀帖」。包世臣以為讀帖當讀真跡,石刻總是形似,失去原書精神,看不出筆意,固也。試讀《三希堂法帖,快雪時晴》,再到故宮看看原件,兩者比較,相去真不可以道里計。看真跡,可以看出紙、墨、筆之間的關係。尤其是「運墨」;「紙墨相得」,是從拓本上感覺不出來的。但是真跡難得看到,像《快雪時晴》、《奉橘帖》那樣的稀世國寶,故宮平常也不拿出來展覽。隔著一層玻璃,也不便揣摩諦視。求其次,則可看看珂羅版影印的原跡。多細的珂羅版也是有網紋的,印出來的字多淺淡發灰,不如原書的沉著入紙。但是,畢竟慰情聊勝無,比石刻拓本要強得多。讀影印的《祭侄文》,才知道顏真卿的字是從二王來的,流暢瀟洒,並不都像《麻姑仙壇》那樣見稜見角的「方筆」;看《興福寺碑》,覺趙子昂的用筆也是很硬的,不像坊刻應酬尺牘那樣柔媚。再其次,便只好看看石刻拓本了。不過最好要舊拓。從前舊拓字帖並不很貴,逛琉璃廠,挾兩本舊帖回來,不是難事。現在可不得了了!前十年,我到一家專賣碑帖的鋪子里,見有一部《淳化閣帖》,我請售貨員拿下來看看,售貨員站著不動,只說了個價錢。他的意思我明白:你買得起嗎?我只好向他道歉:「那就不麻煩你了!」現在比較容易得到的叢帖是北京日報出版社影印的《三希堂法帖》。乾隆本的《三希堂法帖》是濃墨烏金拓。我是不喜歡烏金拓的,太黑,且發亮。北京日報出版社用重磅銅版紙印,更顯得油墨堆浮紙面,很「暴」。而且分裝四大厚冊,很重,展玩極其不便。不過能有一套《三希堂法帖》已屬幸事,還有什麼話可說呢?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三希堂法帖》收宋以後的字很多。對於中國書法的發展,一向有兩種對立的意見。一種以為中國的書法,一坏於顏真卿,二坏於宋四家。一種以為宋人書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宋人宗法二王,而不為二王所囿,用筆洒脫,顯出各自的個性和風格。有人一輩子寫晉人書體,及讀宋人帖,方悟用筆。我覺兩種意見都有道理。但是,二王書如清燉雞湯,宋人書如棒棒雞。清燉雞湯是真味,但是吃慣了麻辣的川味,便覺得什麼菜都不過癮。一個人多「讀」宋人字,便會終身擺脫不開,明知趣味不高,也沒有辦法。話又說回來,現在書家中標榜寫二王的,有幾個能不越雷池一步的?即便是沈尹默,他的字也明顯地看出有米字的影響。
米芾《蜀素帖》局部
「宋四家」指蘇(東坡)、黃(山谷)、米(芾)、蔡。「蔡」本指蔡京,但因蔡京人品好,遂以蔡襄當之。早就有人提出這個排列次序不公平。就書法成就說,應是蔡、米、蘇、黃。我同意。我認為宋人書法,當以蔡京為第一。北京日報出版社《三希堂法帖與書法家小傳》(卷二),稱蔡京「字勢豪健,痛快沉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比其從兄蔡襄書法,飄逸過之,一時各書家,無出其左右者」「......但因人品差,書名不為世人所重。」我以為這評價是公允的。
蔡襄《山堂詩帖》
這裡就提出一個多年來纏夾不清的問題:人品和書品的關係。一種很有勢力的意見以為,字品即人品,字的風格是人格的體現。為人剛毅正直,其書乃能挺拔有力。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顏真卿。這不能說是沒有道理,但是未免簡單化。有些書法家,人品不能算好,但你不能說他的字寫得不好,如蔡京,如趙子昂,如董其昌,這該怎麼解釋?歷來就有人貶低他們的書法成就。看來,用道德標準、政治標準代替藝術標準,是古已有之的。看來,中國的書法美學、書法藝術心理學,得用一個新的觀點、新的方法來重新開始研究。簡單從事,是有害的。
蔡京字的好處是放得開,《與節夫書帖》、《與宮使書帖》可以為證。寫字放得開並不容易。書家往往於酒後寫字,就是因為酒後精神鬆弛,沒有負擔,較易放得開。相傳王羲之的《蘭亭序》是醉後所寫。蘇東坡說要「酒氣拂拂從指間出」,才能寫好字,東坡《答錢穆父詩》書後自題是「醉書」。萬金跋此帖後云:
右軍蘭亭,醉時書也。東坡答錢穆父詩,其後亦題曰醉書。較之常所見帖大相遠矣。豈醉者神全,故揮灑縱橫,不用意於布置,而得天成之妙歟?不然則蘭亭之傳何其獨盛也如此。
《蘭亭序》
說得是有道理的。接連寫幾張字,第一張大都不好,矜持拘謹。大概第三四張較好,因為筆放開了。寫得太多了,也不好,容易「野」。寫一上午字,有一張滿意的,就很不錯了。有時一張都不好,也很彆扭。那就收起筆硯,出去遛個彎兒去。寫字本是遣興,何必自尋煩惱。
來源公眾號:書法網
(封底題字:張愛萍11屆國展唯一獲獎女書家)
推薦閱讀:
※寫字要有墨法:筆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淺談對寫字的看法和改進
※書放在床邊讀就好,要寫字檯幹嘛?
※在寫字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TAG:寫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