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亂出風頭的李白

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安史之亂中,李白這位「詩仙」又在做什麼呢?說來太白的性格,確實浪漫的成份太多了一些。對於安史之亂,李白的詩中雖然也有「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這樣的句子,但總體來說,其詩中悲天憫人的同情心不是太多,反而倒有一種技癢難忍,終於可以一展身手的興奮。在太白看來,恐怕是「天下大亂,形勢大好」。

安祿山賊兵肆虐中原時,詩仙太白已經續娶了夫人宗氏。說來李白和宗氏還真有點浪漫愛情故事的意味。李白醉游梁園(漢朝時梁王劉武的莊園)時,一時興起,揮毫在一堵粉牆上寫下了那首有名的《梁園吟》,此詩《唐詩鑒賞詞典》等書上都有,寫得確實不錯,這裡不再復錄。寫完之後,太白扔下筆就走了。

可巧,宗楚客(就是中宗一朝中的權臣,曾當過宰相,但名聲不好,是奸臣之類)的孫女宗氏,也來遊園,一下子就被李白的詩句吸引住了,馬上就成了忠誠的「白粉」。唐代在粉牆題詩的習慣,大概就像我們現在網上BBS發帖一樣,大家隨便寫,當然良莠不齊,好的壞的都有。為了方便別人再題,「牆主」是要定期用白石灰將舊題之詩擦掉的。宗氏正看得入神吶,這邊跑過來個小夥計拿著石灰刷子就要刷,宗氏連忙喝住他,但小夥計不買帳,說這牆又不是你的,憑什麼不讓我們「刷新」。宗氏一賭氣,就拿出「千金」來買下了這堵牆。當然,這裡的「千金」,恐怕是虛指,反正宗氏掏了不少錢,將這堵牆買了下來,當為事實。於是留下「千金買壁」這一雅事。太白當時都五十歲了,原來的妻子已經去世,聽說有佳人欣賞自己,當即不失時機地去上門提親。宗氏的歲數不詳,可能也未必是初婚,她也是喜歡道教神仙的人,兩人志同道合,一拍即合。

安祿山的賊兵攻來時,李白和宗氏一起南下避難,逃到安徽的當塗,後來到了江西廬山隱居。太白曾寫過一首詩曰:「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話是這樣說,但本來打算「巢雲松」的太白,一聽說永王李璘來召他出山,立即樂得蹦高,宗氏夫人拽都拽不住。李白還非常牛氣地對宗氏夫人說:「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意思是說,我李白這一去,如果封侯拜相,拿著斗大的黃金印回來了,你還會不會像蘇秦的老婆一樣不下布機?(蘇秦第一次去求功名失敗,狼狽而歸,蘇秦的老婆不答理他)其實人家宗氏夫人的主張是對的,李白這次行動,黃金印的沒有,手銬腳鐐倒是沉甸甸地帶上了。

這永王李璘,據說小時候幾歲時就死了母親,他哥哥肅宗對他很親切,經常抱著他一起睡覺,開元十三年三月,被封為永王。唐玄宗跑到四川去時,確實有過詔書,讓李璘任江南一帶的「四道節度採訪使、江陵郡大都督」等職。但李璘來到江南一帶,乘機招兵買馬、聚草屯糧,壯大自己的勢力。當時江淮一帶物產豐富,李璘就萌發了割據江東之心。後來,唐玄宗將皇位傳給唐肅宗後,曾下詔讓李璘回四川朝見。但李璘根本不聽,擅自引兵沿江而下,甚至殺掉不聽他指揮的丹徒太守,充分暴露出他想割據一方、分裂唐室的野心。但這時候李白卻應他的召募,投入他帳下,不免有點不分是非。當時,玄宗尚在,肅宗本來就是太子,名正言順,大唐國土,滿地狼煙。像張巡等忠臣烈士,正苦苦地以殘兵病卒,死守著那絕地孤城。永王兵精糧足,不北上抗賊,反而打內戰,實在不能算是正義之為。

後人對李白這個行為也頗多非議。蘇轍曾不無諷刺地說:「永王將竊江淮,白起而從之不疑。」朱熹說得更直接:「李白見永王璘反,便慫惥之,詩人沒有頭腦至於此。」但蘇軾曾為他辯白,在《李太白碑陰記》中說:「太白之從永王璘,當由迫脅。不然璘之狂肆寢陋,雖庸人知其必敗也。太白識郭子儀之為人傑而不能知璘之無成,此理之必不然者也。吾不可以不辨。」就江湖夜雨看,蘇軾的辯白無理無據,不能成立。從本篇引的這首詩和李白的「永王東巡歌」的其他詩句,明顯能看到李白並非被「脅迫」。比如「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這「龍蟠虎踞帝王州」之類的話正是大談金陵的帝王之氣,李白很明顯就是把李璘當皇帝來吹捧,大有慫恿之意。《韻語陽秋》中也說李白這些詩是:「若非贊其逆謀,則必無斯語矣。」李白一貫地頭腦衝動,碰上了李璘,以為能給他提供大展鴻圖的機會,看本篇李白這首詩,寫得確實很浪漫瀟洒,什麼「指揮戎虜坐瓊筵」,把打仗當成請客吃飯。「南風一掃胡塵靜?」李璘先被高適等率領的朝廷大軍掃乾淨了,李白也成了階下囚。

歷來附逆之罪,都是難以饒赦的大罪。李白被關在潯陽獄中聽候處理。李白這時立馬改了口氣,給御史中丞宋若思的書信中稱:「屬逆胡暴亂,避地廬山,遇永王東巡,脅行,中道奔走,卻至彭澤。」(《為宋中丞自薦表》)把投奔李璘的行為說成是被」強迫」的。當時,宗氏夫人聽了,連忙四處奔走,托關係營救。李白對此非常感激,他寫過一首《在潯陽非所寄內》,所謂「非所」,其實就是牢獄,只不過說得好聽點罷了,詩中有一句是「多君同蔡琰,流淚請曹公」。意思是說好老婆你像當年的蔡文姬一樣為了自己丈夫求情贖罪(文姬歸漢後再嫁董祀,董祀犯了罪,曹操欲殺他,文姬親自求情,方才得免)。李白又寫了《獄中上崔相渙》,求當時的宰相崔渙。詩中低三下四吹捧崔渙:「賢相燮元氣,再欣海縣康」。宋若思對李白還是不錯的,並沒有為難他,還將他放出來當自己的幕僚。李白自然非常感激,寫了篇名為《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參謀府因贈之》的詩。

但朝廷終不饒恕李白,判他長流夜郎。夜郎在貴州省,當時非常荒僻,且多瘴氣,古人防疫能力、衛生條件都非常差,因此流放到這裡的人實在是九死一生。李白的夫人不放心他,派自己的弟弟宗嫌陪送。可巧,到了白帝城這個地方,恰逢皇帝改元,大赦天下。太白高興極了,寫下我們小時候就背過的《早發白帝城》,順江而下,一路撒歡,回到了江陵(現在的荊州市)。

此後,太白並未就此一蹶不振,還屢屢求人薦引。但太白有此「前科」,沒有人敢用他。太白失意之中,漫遊洞庭湖等地,終於病死在當塗。

從太白晚年這手政治方面非常失敗的「棋」來看,不能不承認,太白在搞政治方面的「段位」還是相當低的。永王李璘,名不正、言不順,也沒有什麼大的實力,太白卻頭腦發熱,以為遇到了「明主」,可以實現自己當三國時的諸葛亮、東晉時謝安一樣人物的理想。實在天真的可以。反觀後世的唐伯虎,雖然一開始被蒙住,投靠了寧王朱宸濠,但當他發覺寧王有謀反的異志後,就裝瘋賣傻,甚至佯醉「露點」裸奔。寧王無奈,打發他走了。不久,寧王就因造反被殺。唐伯虎卻因慧眼遠禍,得保平安。反觀李白,永王李璘反相已露,李白卻不分青紅皂白,飛蛾撲火一般地去趟這個混水,沒丟了腦袋其實就夠幸運的了。

看來詩仙太白,實在不是搞政治的料,也是,詩人的浪漫能和政治能力融合得非常好的,歷史上只有寥寥數人,太白實在還算不上。

推薦閱讀:

李白唐詩鑒賞:《將進酒》
李白:折荷有贈
汪倫忽悠李白到「桃花潭」一游,背後原因竟然是……
願你也做,李白模樣少年
李白的劍術怎樣?為什麼大才命運總是坎坷呢?

TAG: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