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顯見3(顯見不滅)編號029a《楞嚴經》凈空老法師主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 凈空法師主講 編號:029-a/133 在前面,阿難尊者這是念請,波斯匿王是言請。這一段是辨明常住真心,是不會隨任何境界相有所改變的。佛雖然常常這樣說,可是沒有見性的這些學人,還是懷疑,不曉得在我們自己身心當中,哪一部分是不生滅的。阿難尊者,以及波斯匿王都希望世尊,就在我們這個身份上,給我們指出來,確確實實,我們身心真有不生不滅的這一分,這一分是純真無妄啊。下面: 佛告大(dai四聲)王, 這就是具體給我們指示出來。我們從這個波斯匿王跟釋迦牟尼佛稱呼問對當中,你看看世出世間法,都在恭敬當中求。佛稱波斯匿王為大王,而波斯匿王稱佛為世尊,彼此恭敬。唯有恭敬,教化才行得通,才可行。教學才能夠達到化泯陳俗,變化氣質這個目標。 在佛法裡面就是所謂轉識成智,超凡入聖;在世法裡面所謂成聖成賢,這是教學之所在。四眾弟子如果不知道恭敬的道理,不曉得修恭敬法,那就是自己毀滅佛法,何智之有呢?又何德之有呢? 因此,不但是學佛,我們平常做人,平常處事,人與人之間最要緊的是彼此要能夠了解。別人不了解我,我能了解他。換言之,兩個人當中,有一個是糊塗,有一個是明白人,這兩個人就能處得很好。 怕的是什麼?兩個人都糊塗,那就麻煩大了,彼此就不相融啊。有一個明白人,明白人能夠讓,明白人能夠包容,所以說是要了解人。不要求別人了解我,要我了解人。不必求別人諒解我,要我能夠諒解別人。 這個樣一來,我們在世間裡面修禮敬,我們就不會有缺乏了。在出世法裡面修禮敬,就可以獲得圓滿的功德了。唯有這樣下手,才可以談得上弘道、興教。 我再不厭其煩重複一遍,必須要我了解人,我諒解人,不要求別人了解我,諒解我。如果求別人了解我,諒解我,必定怨天尤人,自作障礙。我們從這一段經文裡面,可以以得到很清楚的啟示。 佛告大王。 這叫著波斯匿王告訴他。 汝身現在。 你這個身現在存在,現在道場。 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諸位要記住,佛在此是要答覆波斯匿王的祈請,不生滅性。佛為了就在我們身上指出不生滅性,所以首先要叫他能夠辨別現前的生滅。現前會變會滅,將來當然也會變也會滅。現在如要說不變不滅,將來當然也不會變也不滅的。所以這一句話是個大前提,來問他。 問波斯匿王就是問我們每一位同修。波斯匿王示現的是凡夫,跟我們一樣。波斯匿王所答覆的,正是我們自己的知見。波斯匿王所悟的也相差無幾。希望諸位能夠懂得這個意思。 那麼我們這個肉身究竟是象金剛常住不壞呢?還是會壞的呢?我想這個問題誰都能答得出來。請看下面經文: 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這就事論事,我們現在這個身,終究它是在變,一定會滅的呀。這個變就是從年輕漸漸變得老了。滅就是死,從有變成無了。 說到這個地方,根性利的人必然覺悟啊。人生苦短呢,千萬不要以為日子很長啊。你要認為日子很長,那是你愚痴迷惑。 我到台灣來的時候,年紀很輕呀,很活潑。二十一、二歲。一批朋友,常常在一塊玩的,現在這個朋友一見面啊,都變成老頭了,相當地衰老了。回想剛來台灣的時候,就好比是昨天的事情一樣啊。轉眼三十年過去了。 諸位要知道,這三十年是太平盛世啊。我們這個地區非常的安定。經濟文化一天一天地在增長,這就叫太平盛世。那麼這三十年大好時光,幾個人掌握住呢?故然有不少同學、朋友們,飛黃騰達了,那畢競是世間法,於生死了無干涉,年歲一老了,這個問題就嚴重了。曉得這個身終究會要變滅。 年歲越大,這種感觸也就越深。年輕的時候不在意呀,沒有注意到這個事情。年歲大了,天天想這個事情。如果這個事情要不能解決,我們這一生啊,就要空過了。這一生空過了,麻煩就大啦。諸位細想一想,我們來生有把握得人身嗎? 這個事情不必要問別人,也不要問佛菩薩,問問自己,如果我們的心,念念在五戒十善,日常之生活起心動念,五戒十善的念頭特彆強,來生可以得人身。假如我們起心動念,這個貪嗔痴慢的念頭強,那就跟諸位說,三途就篤定了,不是說有份了,篤定了!三途決定了。聰明人一定會想到短暫的人生何必造三途的業因,不值得啊。 自己沒有福報,寧願餓死凍死。為什麼呢?我餓死凍死,死了之後來生一定有大福報。世間看了,唉呀,某人凍死啦,某人餓死啦。實際上呢,肉眼凡夫,實際上這個人太大了,這個身是個劣身,不能享福,馬上換一個身,享大福去了。確實是如此。換一個身子享大福去了。 所以諸位要覺悟,念念在善。於人為善呢,一定要斷惡。這才叫是智慧,這才叫提得起警覺心。如果是真正念念在弘法利生,確實,不起念則已,起念都是在弘法利生,那麼我就敢斷定說一句,你這一生一定會開悟。你要是念佛,一定是到理一心不亂,這就得大自在了。 那念佛的,功夫為什麼不上道呢?念佛三昧不能證得,不但到理一心,事一心也沒消息,連個功夫成一片還沒有握。為什麼別人沒有念多久,都能夠成就了,我們搞這麼多年都沒搞成就。 今天上午,我有一個老同參,我們在沒有出家以前就認識,他是台中蓮社的,以後在大覺寺出家,現在在那個南投,他今天早晨到台北來,說是幾個人、陳世峻居士搞一個道場,到那裡去的時候還非常的關心。這就不行啦。心裡有事放不下啦,這就是念佛的大障礙。你要想得一心不亂,什麼念頭也沒有。拜託人家搞一個道場,成也好,敗也好,不要去理會他。錢被人家吃掉了,不要緊,前輩子欠他的,心裡頭沒有一點掛礙,這樣念佛才行。如果委託一個人辦事,心裡老是掛著,他有沒有替我辦好啊?我有沒有吃虧啊?這個念佛要想得一心就相當遙遠啦。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幾時我們才能夠把這個病根拔除,我們的功夫就上軌道了。你念佛也好,你修定也好,功夫就得力了。他今天早晨特地來看我,到我們圖書館來參觀了一下。學佛三十多年了,他學佛比我早,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一直念到今天,功夫還沒有成一片。我問他最近看些什麼書?我這裡書很多,要不要帶一些去?他說:「我現在不看書了,看書會打閑岔,我每天打坐、念佛」。講到功夫問題,我說你要得一心很難,我就舉一個例說,修行重要要啊,哪個人不曉得修行重要呢?今天他也給我修行重要。修行是走路啊,走路當然重要,不走不能到啊。可是你有沒有曉得,走路之前要認識路啊。要能辨別方向啊。你要是方向搞不清楚,路不認識,你往哪裡走?你就走三大阿僧祗劫,你還在岔路上,你看你這個冤枉不冤枉。我叫他好好的想想,他過去在李老師會下十幾年,聽了不少經。 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一直到他示現入涅槃。他四十九年為什麼不領導我們打佛七呢?為什麼不領導我們參禪,而天天在那裡講經呢?這就說明了走路容易呀,認識路難啊。你看看你們都有兩條腿,哪個不會走路啊?三歲小孩兒都會走路。 可是叫你走到什麼地方,這個方向不曉得,路不認識,這個事情麻煩大了。必須在沒有開步走之前,給你講得清清楚楚,你恍然大悟了,徹底明了了,你這一開步走,你走的是近路,不多久就達到了; 那一個不辨方向的,不認識路的,不曉得走到哪裡去呢。走的是迂迴委曲之路。走一輩子都走不到。縱然是修凈土門,不可不讀經啊。何況讀誦經論,就是修的戒定慧,三學等運呢。 我在講席裡面也說過多次,古來的大德們,人家念佛念個幾年,功夫就成就了。原因何在呢?就在他放得下,千經萬論就是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實相,真實相。說穿了幹什麼?說穿了,叫我們不要執著,叫我們放下啦。念佛三昧不成就,他放不下。 那麼今天我們的朱老居士也來了,跟我談什麼呢?我們圖書館,要不要送一點資料到各雜誌社去給我們宣傳宣傳啊?我說不要。他要來找我們要資料,我們給他。他不找我們,我不找人家。 我們要求一個成就,要求一個結果。成就、結果不是靠報紙雜誌宣傳的。名滿天下,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沒有法子呀。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知道,哎,我已經了生死出三界了,這多自在呀。 名聞利養是障礙,只要有一念貪圖之心,不但行門被它障住了,解門也障住了。假如解門要沒有障礙,跟諸位說,你的行門縱有障礙也不大。為什麼呢?方向能辨別清楚,路途很熟悉。那一點什麼障礙啊?懈怠啊。走得慢一點而已,不願意走啊。你只要開步走就能達到目的地。所以縱有障礙也不大啊。這一生決定成就。 所以說是麻煩的在解悟都達不到。這個問題非常非常嚴重,決不可以等閑視之,不可以疏忽。大開圓解也要放得下才行。 楞嚴經處處都有解悟的機緣,根性利的,七番破處的時候就可以大徹大悟;稍微鈍一點,十番顯見每一番都有悟處。換言之,都有開悟的機緣。 我們讀了聽了不悟,障礙在自己呀。最粗重的障礙,名聞利養,最重;次一等的,五欲六塵,這都是說的粗重的障礙。放不下,沒法子啊。 古大德都是開了悟的人,都是證了果的人,看看人家注的這個註解,註疏,我們讀了之後能不能入境界?所以說學佛要緊的就是在去障礙。而不是記誦啊。我聽得多,多記得多。聽得多、記得多是別人的;看得多是古人的,不是自己的。古人的東西,我們拿來了。能不能起作用呢?不能起作用。這一點諸位要特別記住,對自己一點沒有用處。 自己開了悟了,讀經,經是自己,看古人注子,注子也是自己的。這個時候才頭頭是道啊,左右逢源呢。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得受用。那個境界就大大地不一樣了。希望諸位能體會這一點意思。 必須得放下萬緣,才能夠談得上提起正念。以正念之心,看經、聞法、念佛、參禪,才有入處。那麼這是我們看到波斯匿王他覺悟了,佛一問他,他不迷。再請看下面經文: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 這個話的意思是說,你現在這個身體還在啊,沒死啊。你怎麼曉得你將來會死呢?佛這個話是一句一句逼他。這是教學的手段,善巧的方法。再看下面經文: 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 特別要注意這個無常變壞。 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 那麼這就是答覆出斷滅的道理,意思就是說,我已經明了我這個身,是無常變壞身而不是金剛不壞身,雖然現在還沒死,可是從一出生那一天開始,就是往墳墓裡頭走哇,一天比一天接近。 你說世間哪一個不是如此呢?哪一個人能停留一天不往前走呢?我們要是能真正覺悟到這一點,想到這一樁事情,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有什麼爭頭的呢? 世緣之心自然就斷了。修道之心自然就增強了。為什麼在這個生滅的環境界裡頭去打轉。為什麼不找一個不生不滅的境界呢?如果說不生不滅找不到,那就難怪了。不是找不到,找得到啊。 不生不滅的太難找了,那我告訴諸位,這是你錯會了意思了。不是難呢,而是你不肯呢。如果你肯,轉這個生滅的十法界,為一真不滅的法界實在是舉手之間呢。楞嚴裡面講的彈指超無學啊。就在這一念。一念轉,超凡入聖。一念轉不了,就在生死輪迴。 所以學佛第一個要學的是什呢?信心,相信自己。可以看破,可以放下,只要自己肯。諸位信心要是建立不起來,背《六祖壇經》去,有好處。不過背《六祖壇經》,要到圖書館來聽經,不聽經也沒有什麼用處。圖書館聽經,為什麼背《六祖壇經》呢? 我講六祖壇經給諸位說過,六祖壇經是大乘經的綱要,常常讀誦聽聞大乘經典,六祖壇經就有受用,那是大綱。如果不常常來聽大乘經典,這大綱拿去也沒用處。裡面的旨趣還是莫明其妙。所以一定要來常常聽經,回去背六祖壇經去。 漸漸地去修看破放下。看破一樁事,這一樁事馬上要放下。如果這一樁事情破不了,現在要不能放下,功夫就不能進步。換言之,你的行解功夫就止在這一個境界上。這就障礙。 看破一分就放下一分。你放下一分,這看破的功夫就一定有增長。所以它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菩薩才有五十二個階級啊,相輔相成之道啊。那麼你看破放不下呢,你的功夫一定會退轉,你越看不破就越迷惑顛倒。越迷惑顛倒越看不破。 我們看波斯匿王在此地很有進步。這個文很容易懂,這一段他所覺悟的道理,在五陰裡面講是屬於行陰,剎那生滅之相啊。也就是三法印裡面所講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比喻這個好象香火一樣,學佛的人常常燃香,你看這個香上點的這個火,香火成灰,灰落了,火還新的,新新不住啊,漸漸地把這一柱香燃盡。我們這個身就象一支香一呀,天天在燃燒啊。 現在科學發達,比從前更容易懂得。我們身體裡面的細胞,剎那剎那之間新陳代謝呀,就跟那個香火沒有兩樣啊,一直燒到盡。這一段文字千萬不要含糊籠統地看過。可以與世尊教誡弟子人命在呼吸間啊,是同樣嚴重的警告。底下經文說: 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佛言:如是, 波斯匿王有這樣的覺悟。請看經文。 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佛這再問波斯匿王了,從你的年齡上來看,已經衰老了,比起你在童子的時候,你的顏色容貌是同還是有別呢?意思在此地。 |
編號:029-a/133《楞嚴經》十番顯見3:顯見不滅(待續) |
推薦閱讀:
※首楞嚴經要解
※聖空法師:什麼人才是善知識?
※大佛頂首楞嚴經破妄識無處(七處徵心)第5片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一 第一篇
※楞嚴經(第45集 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