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公文寫作教程之如何寫上諭 | 推敲迷

「上諭」是清代皇帝們最常見的發表意見的方式,各位看到的「聖旨」基本上就是這麼來的。在早朝時,皇帝如果有想說的話,就對內閣大學士或軍機大臣講個大概意思。大學士或軍機大臣在散朝後,將皇帝講話的中心思想,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總結,整理為文字,然後頒發出去,這就是「上諭」。這篇小文將會向大家呈現清代上諭寫作的過程,並將嘗試上諭寫作的教學,讓讀者能寫出一些簡單的上諭。

誰來寫?

對於內閣大學士而言,只能在早朝的時候進見,故而多人一起聽皇帝說話,回去以後互相對照即可。而且還有起居注,必要時可以查閱,幫助大臣們記憶。而對於軍機大臣而言就比較慘了,一般是單人或雙人(因為乾隆時軍機大臣傅恆實在記不住)進見,單憑自己的記憶力和對皇上的理解來記住皇上的意思。擬好上諭後,皇帝再看看,沒什麼問題就發布。大部分上諭都是這麼寫出來的。

當然,並不是誰都能記這麼準的。乾隆中期對準噶爾用兵,乾隆爺經常一天發很多次上諭。這時候軍機處負責協助起草上諭的小官「軍機章京」就很辛苦。據《嘯亭雜錄》記載,有一天,乾隆帝突然要對前線發布命令,把軍機處值班的一個叫巴延三的軍機章京叫進宮來,立刻口授幾百字。巴延三從沒見過皇上,乍一進宮,全身都哆嗦,根本就沒聽清皇上說了什麼。出宮以後才意識到壞了,沒記住皇上的話,腦袋要搬家啊。幸好有一個小太監,偷聽了全部談話,將那幾百字背了一遍,讓巴延三整理後進呈御覽。皇上一看,大為激賞,對軍機大臣傅恆說:沒想到你手下還有如此人才!巴延三後來一路官運亨通,做到總督、巡撫等地方大員,都是因為這件事。可見,有個好腦袋瓜子,還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沒有的話,請跟緊了有腦袋瓜子的太監。

頒發上諭,這是皇帝最主要的發聲途徑。這個渠道的特點是,無需針對具體事件,可以開地圖炮。但是問題是很顯著的:上諭的書寫,是由臣下完成的,故而臣下能否理解皇上的意圖,能不能總結准,就很重要。雍正時期有一位大臣叫張廷玉,此人當了很多年的大學士,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他特別擅長記住皇上說話的意思。

怎麼寫?

比較短的上諭,看起來沒有什麼特殊的。比如雍正元年八月十六日,有一則上諭:「諭吏部。八旗滿洲翰林官員向無升轉之途,甚為可憫。伊等如何升轉之處,著議奏。」很簡潔。長的上諭,往往就沒那麼好理解了。比如雍正四年皇帝解釋查嗣庭案的上諭,就長達數千字。記錄的官員,辛苦了。

上諭文本,最大的特點就是霸氣。這種霸氣,主要表現為語氣的強硬與絕對:畢竟是皇上發的話嘛!

具體到文本特徵上,由於大多數上諭的撰寫目的是發布命令,所以會有很多祈使句。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乾隆後期頻繁出現的指責:「爾是何居心?明白回奏!」

另外,由於皇帝對任何事情的看法都是「一錘定音」的,因而上諭文本里往往會給討論對象「定性」「上綱上線」。看起來這是很地圖炮的一件事。例如嘉慶帝曾說:「朕觀內外奏事者,大約不出於名利兩途。」再如雍正八年正月十三日上諭:「朕觀陝西之人秉性直魯,凡好為誕妄之說者多來此省,搖惑人心。」

清代的上諭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在引用儒家經典時比較克制,也不會為追求文字優美而刻意安排四六對仗。比較常見的引用,是追述清朝自己的故事,但也會說得比較清楚,不會故意用人名別號等故意追求典奧。這決定了清代的上諭並不是典型的、優美的文言文,功能性很強。但也有一個好處:容易閱讀,也容易讓後世仿寫。

是的,你也能寫!

說了這麼多了,來說說怎麼仿寫上諭吧。

仿寫上諭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寫文言。由於我們大部分人沒有經過文言文的訓練,寫出來的文言往往是雜糅的。而通過仿寫上諭,我們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寫出一種相對來講比較地道的文言文。而且看起來還很霸氣。至於內容,其實不那麼重要。

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如何用上諭的文體寫出「樓下煎餅果子好不好吃」這個意思。

0. 一定要覺得自己是一個皇帝。

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要假設自己是皇上,什麼事情都要指揮別人干,決不能自己去干。而且自己的道理一定是最重要的。沒這個思維邏輯,就寫不出好上諭。

1. 把你要寫的東西,提煉出一個祈使句,作為核心;其他的話,作為論據。

前面說過,上諭的主要目的是發布命令。所以它的核心句子是一個祈使句。有的時候我們很清楚要讓別人幹什麼,但像這個例子里,動作感沒那麼清晰。那麼就要組織一下了,比如「讓煎餅攤老闆告訴我」或者「讓室友告訴我」。

而其他的話,就要作為論據或者鋪墊,放在祈使句前面。一般常見的解釋,要麼是追述一件事的來龍去脈,要麼是講自己理政多麼多麼不容易、別人多麼多麼不體諒自己,等等。總之皇上一定是最有道理的。

經過這樣的集成,這段話就變成了這樣:「我今天上了一天班,看了很多材料,中午沒吃飯,現在晚上回來了,實在餓死了。聽說室友您吃過樓下煎餅攤的煎餅,能不能告訴我味道怎麼樣啊?」

2. 按照文句習慣進行翻譯。

上諭的文句習慣其實不複雜,讀幾則就明白了。當然要記得把各種邏輯都變成皇上的邏輯。

翻譯的重點有兩個。第一是把現代漢語的詞語變成上諭的慣用語,這裡我們給出幾個代換,作為示例。

我(同義詞:老子、人家、……):朕、朕躬

你(同義詞:老公、老婆、您、……):爾等、諸臣

他:彼等、(直接說人名)

告訴我:奏稱、回奏

給你講某事:曉諭爾等

各位可能已經看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沒錯,就是要把自己想像成皇上。

特別提醒一下,祈使句以「著」開頭。如上面那句話,正確的結構是:「著室友某將……明白回奏」。

第二就是語句節奏控制。清代上諭一般四字一句,前後可以再加發語詞。有的人以為古人不愛用「故而」這些邏輯性較強的詞,那是因為他們沒看過上諭。

這裡提一下引文的問題。古人沒有標點符號,因而如何標明一段話是別人說的,只能靠行文中的特殊用語。一般來講,表示引文開始(相當於前引號)可以是「奏稱」「奏曰」,而表示引文結束(相當於後引號)的詞就比較多了,上諭中最常見的是「等語」「等因」兩個詞。這裡給個範例,「室友說:『煎餅果子很好吃。』」這句話,變成上諭(其實清代公文基本都這樣)後,就是「室友奏曰,煎餅果子甚屬美味,等語」。

順帶說一句,其實我們經常見到的「欽此」這個詞,就是在引用皇上言論時的專用後引號。前引號一般是「奉上諭」三個字。故而真正的上諭,是沒有「欽此」兩個字的,只有傳諭者和引述者在傳播時才會加上這兩個字。在故宮檔案披露前,外界看到的上諭,幾乎都來自一種叫「邸抄」或者「京報」的文書,所以一定會有「欽此」二字,遂以為這是規矩。我們在撰寫上諭時,其實是不必加這二字的。當然,為了好看,加上也不是不可以。

經過翻譯以後,上面這段話,就變成了:

「朕自御極以來,夙夜理政,鮮有休息。今日在乾清宮批閱本章,手自不停,竟不覺晨昏相交。至於午膳,更無謂矣,唯思不負皇考囑託之恩。幸而諸事皆順,而朕甚感疲乏。前據室友某奏稱,宮外有煎餅果子。等語。著某將煎餅果子味道如何、價值幾何,明白回奏。欽此。」

好吧這有點像「再加上其他細節就大功告成了」。但是我覺得這個模仿,讀者應該不覺得困難吧!

文/司馬亮

人稱大司馬,清史研究者一枚。


對了,作者在文後給了一個例子。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就不提供翻譯了,大家自己猜?

「爾等奏請將港事明諭。朕治天下以禮,視諸臣為股肱,豈有以言相瞞之理!原可處之以靜,而爾等亦將另加議論,以為相隱。朕已降旨將港事明白曉諭。選賢任能,港人自有章法,朕絕不以一人之心,加諸港人。至於董JH,朕素所倚賴,即今曉諭爾等。爾等媒體多效歐西之道,其老成持重者甚少,輕狡沽名者甚多。朕自御極以來,久經政行,豐於閱世。遍行東西,縱橫南北,文治武功,見聞閱歷之廣,遠非爾等所能窺伺。即美夷華萊士,其才十倍於爾等者,朕召與語,亦處之晏然。媒體宜束身學問,究心經史,以明達古今之理、探究天下之變。而爾等之不學無術,朕實駭聞。爾等雖能風聞市井之言,探聽無根之事甚或先於歐西之夷人。然而所見殊淺,所知亦薄,故而難窮世事性理,徒得尋章摘句,豈得其大略!朕久知政事,年齒倍於爾等,雖未事之,亦當以老成厚學之道曉諭爾等也,爾等可不慎哉!」


*來源:十五言

推薦閱讀:

鉤針——披肩——出水芙蓉一線連鉤——教程
櫻花拉繩布藝口袋製作教程╭★肉丁網
手把手教你做乾花標本,比花錢買來的畫好看十倍!
風琴褶錢包---邊條口金包教程

TAG:寫作 | 教程 | 公文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