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的後裔為什麼只能是他15弟多鐸的血脈
近年老是有人問我,多爾袞到底有沒有後人?我現在一一回答在這裡。這也是《愛新覺羅氏宗譜》中的記載——
多爾袞一生多妻無嗣。其正妻為蒙古科爾沁台吉吉桑阿爾寨之女,即敬孝忠恭正宮元妃。又有繼福晉佟佳氏、扎爾莽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拉布希西台吉之女)、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索諾布台吉之女)、朝鮮李氏,還有妾察哈爾公齊特氏、博爾濟吉特氏、濟爾莫特氏、朝鮮李氏,前後共有六妻四妾,僅生一女,名東莪,多爾袞倒台後給與信王多尼(多鐸次子),以後命運不詳。他的養子多爾博是多鐸五子,後歸宗。乾隆帝為多爾袞恢複名譽後,仍以多爾博四世孫淳穎承襲睿親王爵,一直傳到民國初年。
我多年的研究證明,愛新覺羅氏作為皇族,她的宗譜編寫,非常嚴格,幾乎可以上升到國家大清律那樣莊嚴程度。平時有宗人府管理,每生一個孩子,立馬登記。所以,我們會在宗譜中看到很多隻活了兩三歲的孩子。修譜時由玉牘館專門負責,下筆時「一個都不能少」就是怕搞亂了天潢貴胄。即使犯罪,也仍然要在另副冊里體現其子孫繁衍情況,開除了宗藉,也還是要在總譜的後面記載。有人稱他們家是逃出來的,即使逃出來,在譜上也還是要有記錄。
像多爾袞這樣的人物,如果確實生下兒子,那誰敢怠慢?宗人府的頭兒會親自到王府做記錄。況且,犯了罪,根本無法可逃。又況且,清朝人處理皇族內部犯罪,絕少危及子孫生命。頂多是經濟制裁,或者政治上打壓。而多數是不受太大影響的,比如平郡王納爾蘇削了爵,他的兒子福彭可以承爵,並做大將軍。所以,逃不是上算的考慮。宗譜因為涉及政治經濟等諸多重大問題,一般不會錯,既不會漏記,也不會混記。所以,有人講「我家記錯了」或「正宗的愛新覺羅沒有家譜」這純屬胡說。所以,《愛新覺羅氏宗譜》關於多爾袞的記載是不會有錯的。他的王爵世系如下——
- 睿忠親王多爾袞
- 1612-1636-1650
- 貝勒(追封睿親王)多爾博1642-1672
- 鎮國公(追封睿親王)蘇爾發1664-1701
- 輔國公(追封睿親王)塞勒1680-1729
- 輔國恪勤公(追封睿親王)功宜布1714-1746
- 信郡王(追封睿親王)如松1737-1770
- 睿恭親王淳穎1761-1778-1800
- 睿慎親王寶恩1777-1801-1802
- 睿勤親王端恩1788-1802-1826
- 睿僖親王仁壽1810-1826-1864
- 睿愨親王德長1838-1865-1876
- 睿敬親王魁斌1864-1876-1915
- 睿親王中銓1892-1915-1939
這裡里著重要說明一下的,就是這個多爾博。
多爾博(1643—1672),愛新覺羅氏,多爾袞弟弟多鐸第五子,其母親為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索諾穆台吉之女,孝庄文皇后的親侄女。起初,過繼給睿親王多爾袞後。順治七年(1650),多爾袞薨,順治八年春正月戊午襲封為睿親王。當時記錄是這樣說的「命議政諸王、固山額真、大臣會議、睿親王子多爾博承襲事。議以俸祿護衛名數及諸用物視親王三倍。其原護衛百名裁四十名。諸用物有同御用者俱裁革議上得上□日朕之初心本欲於攝政王歸政之後、優禮酬報。不意王中道捐棄。未遂朕懷。今多爾博特、加恩禮豈可與眾為比。王等議是。」第二年,因受多爾袞的牽連,削爵。後順治帝令多爾博歸宗,順治十四年(1657)封為多羅貝勒。康熙十一年(1672)卒,時年30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仍出為睿親王多爾袞後。所以,如果有所謂多爾袞的後裔,那麼,也只能是多鐸的血脈。
如果出現除多鐸血脈之外的任何一支,都有些奇怪,都可以在專家學者的討論之中。
推薦閱讀:
※多爾袞一生唯一的孩子,在其死後,順治如何處置的她
※多爾袞和孝庄皇太后
※大清秘事:孝庄並未下嫁多爾袞 僅是同名同姓而已
※順治有兩位攝政王,一位是多爾袞,另一位是誰?
※他使得明王朝錯殺了大將,他力保多爾袞,他誓要滅亡大明
TAG:多爾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