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抵制的「逼婚廣告」揭露了什麼

逼婚廣告一邊是「侮辱」一邊是寫實一邊,這則逼婚廣告確實有點「毀三觀」

廣告中,女主角是一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子,有一位關心她婚嫁的外婆,年復一年都在問她「結婚了吧」?但她始終沒找到結婚對象,直到外婆躺到了病床上。 這天,廣告中的女子決定不再挑了,「今年一定要結婚,哪怕是為了外婆」。視頻的尾聲,穿著婚紗的女子牽著一位男士,守在外婆的病床前,眼中噙著淚花說,「外婆,我結婚了」。

廣告中,「外婆」一直問,「結婚了吧」。(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首先,許多人都斥責這則廣告用孝道來綁架婚戀。這很好理解。其次,這則廣告本身可能讓男女雙方都感到「侮辱」。有女性網友義憤填膺地指責說,該廣告折射的是一種價值觀:「幹得好不如嫁得好!」「你漂亮、能幹、學歷高、工作出色……但是沒結婚就什麼都不是!」其實該廣告也展現了對男性的「不公平」——是為了親人才不得已跟你結婚,也隱喻著丈夫只不過是成全女方家人的一個工具,而非愛人。

總之,人們對這則廣告的普遍義憤確實有道理。…[詳細]

另一邊,被逼婚又是許多「大齡」未婚青年的普遍經驗

引起公憤後,記者採訪了廣告的策劃人,他說,這是由婚戀網站的一個真實案例改編的。確實,廣告折射出的是現實,也正是因為是對現實的投射,所以讓人們的反感情緒越發強烈。今年春節,「恐聚族」繼續被報道。而單身者很恐懼的就是家庭聚會被七大姑八大姨所「纏擾」。一位27歲的女生這麼描述她看到這則廣告的尷尬:「看到這則廣告後,我立刻傻了眼。當時飯桌上就有我的外婆,除我之外,兩個未嫁的表姐臉色也變了。」在廣告的推波助瀾下,外婆和家裡的長輩一遍一遍地嘮叨著家裡姑娘們的終身大事。

被家人逼婚的尷尬與無奈,是所謂「大齡」單身者們的普遍經驗。而春節這樣倡導合家團圓的日子,如此廣告在電視上反覆出現,自然加倍引發負面情緒了。…[詳細]

其實,不用逼迫,人們也想結婚客觀上,親朋好友對未婚青年施加壓力全世界都存在,並非中國獨有的現象

2012年,《華盛頓郵報》的雜誌版曾經發過一篇長篇報道,探討美國的「單身不易」現象。文章一開頭就寫了一名50多歲單身女士的遭遇。1993年,39歲的她得知母親患腦溢血後,立即從加利福尼亞飛往紐約陪伴。已經神志不清的母親反覆地問她,「你的男朋友好嗎?」這讓她尷尬不已。

另一個故事來自韓國,韓國逼婚到什麼程度呢?去年一家韓國交友公司Ium做了個調查,受訪的29.9%的男性和27.3%的女性表示「因為家人和親戚朋友們嘮叨結婚」所以想要避開節日。

所以,「逼婚」並不是中國社會獨有的現象。把「逼婚」和封建糟粕劃等號並不妥。的確有父母等長輩是礙於面子或者抱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給青年們施壓,不過不能以偏概全。而長輩也多用「嘮叨」等手段,而不是強迫。當然,中國的「逼婚」也的確非常嚴重,這與獨身子女得到的關注更多等因素有關。

基礎在於,一個普遍家庭觀念是,婚姻能夠讓人的幸福更有保障

無可否認,親朋好友的「逼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從古至今,這個社會多數人都結婚,這是一條最為正統的「幸福之路」。儘管大家也都明白婚姻不意味著幸福,單身也不意味著不幸,可是普遍經驗確實還是結婚比單身更容易獲得幸福。因此,童話總是在結尾寫著「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那麼,事實呢?

其一,確實不管是從客觀調查還是主觀感受都支持婚姻更讓人幸福這一結論。著名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集團2011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24個國家調查了上萬人,結果發現,結婚人群的主觀幸福感比起其他群體來說是最高的。如果幸福感這種東西太主觀的話,也確實可以找到量化的因素。《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單身生活可能存在多種嚴重健康隱患,未老而亡的風險也很大。這項由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研究人員所作的研究,對過去60年中進行的90項相關研究進行了分析,涉及參試者大約5億人。這是為什麼呢?研究人員分析,這與已婚夫婦獲得的周圍支持(家庭和社會支持)比單身者更多有關。比如,結了婚,配偶會相互督促健康飲食,相互提醒有病就醫。這也讓結婚後的生活更健康,更不會拿健康當兒戲。事實上,在財務等方面也是如此,已婚人士得到的互相支持更多。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在日本大地震之後,出現了結婚潮,根本還是單身人士對未來缺乏「安全感」,尤其在大災難之後,更加渴望一種扶持。

單身者的生活成本可能更加高

其二,由於這個普遍共識,所以在社會上有各種各樣向已婚人士傾斜的政策或者現象,這又加劇了單身人士乃至他們親屬的生活壓力。一年內,美國的《大西洋月刊》和英國的《衛報》都做過測算,發現單身真的「貴族」,要比已婚人士有大得多的經濟開銷。這個問題在中國也異曲同工,單身者在房貸、「隨份子錢」等人情開支等方面也有諸多壓力,要和已婚者保持同樣的生活水平,可能較前者需要付出更多代價。

其三,這些客觀因素又強化了人們「結婚更為幸福」這個觀念,從而讓單身者不管是從親朋好友那裡,從媒介那裡感受到更大的「壓力」。甚至在國外,不少學者和媒體提出「單身歧視」這個概念。比如到了最後,單身者不敢參加同學、朋友聚會,一來可能缺乏共同語言;二來也感受到無形壓力。而類似於「光棍節」、「剩男剩女」這樣的稱謂,一些單身人士也認為是一種「語言暴力」。…[詳細]

所以,外界不「逼婚」,出於對幸福的渴求和理性,大部分人一樣想結婚

的確有單身更快樂的人,但是大部分人並不是有天生的「恐婚症」,反而渴望美滿。因此不需要逼迫,大部分人也渴望婚姻。在美國,2010年對18-25歲人群的一項調查發現,這些人對未來的最大恐懼不是疾病或貧窮,而是「孑然一身」。同樣的,在中國,去年11月11日發布的一篇調查結果也顯示,單身人士並非「恐婚」,反而對高質量的婚姻生活充滿了嚮往。

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渴望逼迫下,人們更容易把婚姻當作目的,難怪出現怪相可是當前的中國社會,人們容易把結婚誤當作幸福的目的,而不是一種手段、過程

2011年發布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里一個驚人的發現是,相比十年前,認同「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和「男人應該以社會為主,女人應該以家庭為主」的男女都顯著上升。究其原因,恐怕與傳統觀念、婦女的工資和上升渠道與男性有很大差距、巨大的婚戀壓力等因素有關。「幹得好不如嫁得好」也說明不少人把婚姻當作了衡量女性成功(好與不好)的一項標準。

前面提到的益普索集團的調查發現,71%的中國人把物質作為成功的衡量標準,位列調查的所有24國之首。中國人的「物質化」或者拜金主義,也是這兩年比較熱門的話題。特別是某「寧坐在寶馬里哭」的婚戀節目,更讓人感受到物質和婚戀的捆綁。

由於強大的「成家立業」等傳統觀念、社會氛圍、家庭意志,不管男女都有巨大的結婚的需要,甚至有時候這種需要蓋過了對幸福的理性思考。而一旦被親戚朋友逼迫,被社會「不結婚就是挑剔」等觀念逼迫,一些單身男女更容易放棄自己的對追求真幸福的堅持。於是,就營造出了這則婚戀廣告所表達的氛圍——結婚就是目的。

所以一邊狂結婚、一邊狂離婚的怪象出現了

持續火爆了好幾年的婚戀節目和網站、廣為傳播的房子與「丈母娘」的關係、司空見慣的「剩男剩女」傳說……給人們一種普遍感覺是,大齡的單身青年應該是越來越多了。也的確有人提出了「第四次單身潮」的說法。

然而,這和數據是相違背的。根據民政部的數據,中國的結婚率從2002年的6.3‰開始連年上漲,2012年已經是9.8‰,這是個什麼樣的水平呢?是1978年以來的第二高峰,僅次於1981年的10.4‰。而就在七八年前,媒體還報道,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結婚率呈現一路下滑的大趨勢,認為改革開放的前20年使得許多人明白他們的要求,挑選伴侶更加謹慎。沒想到幾年後完全峰迴路轉。橫向比較,中國這幾年的結婚率也是一個很高的水平,日本這幾年穩定在5.5‰,韓國則在6‰-7‰,並且總體是下滑趨勢。而以「家庭觀念重」著稱的美國人,在7‰左右,也是呈現下降趨勢。(根據聯合國《2011人口統計年鑒》)

另一方面,中國的離婚率卻也在增長,並且增幅已經超過了結婚率。去年6月份,民政部公布的數據更顯示,在2003——2012年十年間,國人離婚率增幅首次超過結婚率增幅。

結得多,離得也多,就是目前中國婚戀寫照。而在其中也顯現出一種倉促來。比如「閃婚閃離」早就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名詞。在一些調查中也發現,人們往往因為瑣事爭吵而走向「離婚」,可以說當初的倉促或者沒做好磨合,缺乏心理建設是一大原因。而離婚所造成的傷害,甚至對社會穩定的衝擊都是顯而易見的。

推薦閱讀:

營銷隨筆 | 45%的消費者都會記錯你的廣告,那廣告還有用嗎?
公式006- 產品相關維度的動物化
廣告語
亞太廣告節上的中國視頻獲獎作品,都關注什麼「熱點」?
有請廣告代言人孫中山先生

TAG:廣告 | 逼婚 | 抵制 |